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洪泽湖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背景分析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洪泽湖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背景分析韩昭一庆提要本文探讨了洪泽湖形成及演变的历史过程,并对其历史背景进行了分析。认为黄河夺淮和高家堰的修筑是洪泽湖形成的两个重要条件。洪泽湖的演变经历了为五个阶段,即明代中叶以前湖涧并存阶段明中后期东部湖面扩展阶段明末清初湖盆淤淀及清口门限沙充分发展阶段康乾时期湖面西扩阶段及康熙中期以后的洪泽湖水库阶段。洪泽湖演变的模式为清口处淤淀—修筑高家堰抬高水位,蓄清,沙—别沙阶段性成功—清口处再淤淀—加高高家堰—又是别沙阶段性成功—清口再淤淀……湖面随水位的递增不断扩大。关键词洪泽湖演变背景洪泽湖位于江苏省西北部,淮河中游。湖区东岸从淮阴县的老堤头到盯胎县张庄高地是著名的洪泽湖大堤,全长公里,堤高米,其余三面皆为天然湖岸。洪泽湖是衔接淮河中下游的枢纽,又是历史时期典型的人工、自然合力作用的产物。对洪泽湖演变的历史过程进行研究,可为洪泽湖的远景规划提供历史发展背景,以便人们更好地认识、对待其生态环境。本文主要探索历史时期洪泽湖由湖群、沟涧形式演变成一个整体大湖的过程。由于洪泽湖成湖时间晚,再加上洪泽湖在运河史上的重要地位,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关于洪泽湖的记载,故利用历史文献成为本文研究洪泽湖的重要手段。下面就历史时期洪泽·湖的形成及演变作以论述。一洪泽湖形成的两个条件洪泽湖北、西、南三面均为天然湖岸,东岸则靠洪泽湖大堤维系,故大堤的修筑是洪泽湖形成必不可少的条件,大堤前身称为高家堰。高家堰的形成及演变又与黄河长期夺淮是分不开的。故在黄河、洪泽湖及高家堰三者之间,黄河南泛是主因,后两者的变化随黄泛特点及影响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所以拟从黄泛,高家堰的变化来谈洪泽湖的演变。黄河南泛历史早期,黄河主要经行于河北平原,经渤海湾西岸人海,虽偶南决淮北平原,夺淮人海,但均属短期夺淮。自南宋建炎二年年东京留守司杜充为了阻止金兵南下,人为决堤,诱导黄河人淮,始拉开了黄河长期夺淮的序幕,其后历时七百多年,一直到咸丰五年年,黄河在兰阳铜瓦厢决口为止。黄河夺淮初期,尚未形成固定河道,元代和明前期黄河下游长期分为几股河道人淮,较为固定的有注、涡、颖三道。至正十一年年,在贾鲁主持下,遵循“疏塞并举”方针,修筑了一条由原武至徐州小浮桥人泅水的新河。明代弘治初,经过白昂及刘大夏的治理,黄河下游主流比较稳定在徐州由洒水人淮一线,到明嘉靖二十五年黄河下游基本结束了多股分流的局面。黄河长期单股南流是洪泽湖形成的背景之一。黄河对洪泽湖的影响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门限沙”的形式在黄淮交汇处的清口奎水。门限沙即黄河泥沙在清口处形成的堵塞河口的隆起的沙体。据明代万历初的调查,门限沙影响的范围邹逸麟主编《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第页,安徽教育出版社年。可至湖心的洪泽地区。清口附近,“水深者一尺七八寸,浅者但一尺四五寸而已,过此以上,则水深四五尺不等直至洪泽地方,又复有淤浅处,较之清口,犹为减半”。二是增加湖泊水源。黄河或以决口溃水的形式,或通过徐州、杨山等地减水坝闸人洪泽湖,增加了湖区来水量。高家堰的修筑据《治河方略》卷二,汉末,广陵守陈登首建高家堰,宋庆历间一修于发运使张纶,明初再修于平江伯陈暄。明代隆庆六年九月至万历元年春,郡守陈文烛招蓦淮民修筑高家堰。据当时学士丁士美的记载堰随地高下,其高者约一丈许,面阔五丈,底阔十五丈,在地势较低的大涧口处另筑月堤长三百丈,高六尺。堰长五千四百丈,用努金六千有奇。此时的高家堰,按现代度量计算,高不过一米,长约里,约合现代洪泽湖大堤总长的,这是史载潘季驯大筑高家堰以前规模较大的一次修筑。万历六年,潘季驯督办河槽,提出了“束水攻沙”的治河方针。针对淮清河浊,淮弱河强,河水一斗,沙居其六,伏秋则居八,非极湍急,必至停滞的情况,“当藉淮之清以刷河之浊,筑高堰束淮之清口,以敌河之强,使二并流,则海口自浚”。万历七年“筑高家堰堤六十余里”。到此时,洪泽湖区奠定了成湖的第二个条件,即高堰的修筑及巩固。二历史时期洪泽湖演变的过程及其背景明代中叶以前湖涧并存阶段早期淮河极少受人类活动影响,处于一种水涨则漫,水落归槽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第九册,载《四部丛刊》。靳辅《治河方略》卷二,乾隆三十二年刊本。万历《淮安府志》卷三建置。《明史》卷二百二十三《潘季驯传》《明史》河渠志三。的状态,其周围低洼地区的湖泊以淮河的自然堤为界,平常是不与淮河发生直接联系的。《禹贡》“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又,蒙、羽其艺。大野既储,东原底平…浮于淮泅,达于河”。徐州的名数是大野,大野又称巨野泽,大致在今巨野县以北。今天早已淤成平陆,这里并无其它湖泊的记载。成书于汉代的地理著作《水经》,对今洪泽湖区淮水的描述未提及任何湖泊。据统计,成书于北魏的《水经注》记载的华北平原的湖泊有多个,但本区同样没有湖泊的记载。从这些可以说明,淮河边上的湖泊想必面积不大,不足以引起重视。事实上,湖区在汉代仍存在行政区的建置。据《汉书》,临淮郡下属的二十九县中,就有一个富陵县。富陵县的位置,按《读史方舆纪要》“富陵城在吁胎县东北六十里”。以吁胎县位置推算,当时的富陵城,当在今洪泽大堤以西,古淮河右岸,即在今洪泽湖区内。富陵县后汉废置,后魏复置,后齐废。淮河右岸的湖塘,早期见载的有白水塘、羡塘、破釜塘、阜陵湖又称富陵湖等。白水塘又称白水破,《太平寰宇记’’白水阪在宝应县西八十五里”,曹魏明帝一时,“邓艾所立,与吁胎县破釜塘相连,开八水门,立屯溉田一万二千顷,大业末破釜塘坏,水北人淮,白水塘亦竭涸”。到武则天时期,在此开置屯田。“宝应县西南八十里有白水塘,羡塘,证圣中开置屯田”。白水塘的大概位置可据万历《淮安府志·卷三》中辑录的前代资料确定下来。宋嘉定六年年献议于朝者谓“淮阴白水塘,东至浮图庄,南至褚庙岗…白水塘周围一百二十里,地涉山阳、吁胎两县,所堰之《水经注疏》卷三十《淮水》,江苏古籍出版社,。邹逸麟主编《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第页,安徽教育出版社年。《汉书》地理志第八上临淮郡。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一。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四,四库全书本。《新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志。水通富陵河…又塘之西、南二面皆因冈阜为限,东北二面乃是古淤平地筑成塘,岸脚阔十余丈,岁月既久,岸脊处与塘面平,合先增筑塘岸,高一丈以上,方可储水…”。又隆庆《宝应县志》载“褚庙冈,在县治西一百里顺义乡,高一丈九尺,东西长六里半,南北阔一里半,上有龙王庙。”以今日之地形考之,褚庙冈当为今蒋坝镇三河口以南的岗坡,白水塘塘身宜沿褚庙岗遒西,迄北,沿山岗岸线至老子山一带,东、北面均筑有堤岸。由“合先增筑塘岸高一丈以上,方可储水”推知,白水塘地势高亢。南宋恢复白水塘有三难,而其中二难主要是针对塘内外的耕地和居民而言的,可见南宋中期,白水塘以内及其东北面一带皆民田,洪泽湖的东南面尚以陆地占优势。中国现存最早的历史地图集,是北宋末税安礼所作的《历代地理指掌图》,据日本东洋文库收藏的南宋初年的宋刻本,标识出来的湖泊有太湖、洞庭湖、巢湖、彭蠢湖、鉴湖等,也不见洪泽湖的湖形。此外,宋人为避“长淮之险”还于淮河右岸,今洪泽湖湖区内开凿运河行嘈。北宋初期,乔维岳“开河自楚州至淮阴,凡六十里,舟行便之”,以避淮河山阳湾之险。此后,许元“自淮阴开新河,属之洪泽,避长淮之险,凡四十九里”。元丰六年年“开龟山运河…长五十七里,阔十五丈,深一丈五尺”“取淮为源,不置堰闸”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年,承袭汉唐,于江淮地区旧的立屯之地,“立洪泽南北三屯,设万户府以统之”,三十一年年于今洪泽湖周围,垦田顷亩,约折合平方公隆庆《宝应县志》卷二山川。万历《淮安府志》卷三。《宋本历代地理指掌图》,上海古籍出版社,年。《宋史》河渠志六。《宋史》河渠志六。《元史》卷一百《兵志》三。里,证明元代大部分洪泽湖区仍是屯垦之地。据早期明代方志记载“阜陵湖在淮城西四十里,水面阔二十里,长四十里。中多陵阜,泉涸时深浅不一,与淮河隔一岸。水发时,淮常注湖,黄合淮亦注湖,三势相合,驾风而态,东冲郡郭,西逾龟山,侵桃源,北汇清口,南刷衡阳,周围四百里,茫无际涯”。尽管富陵湖变化幅度非常大,在平常状况下它与淮河有一岸之隔,界线很明显。据万历《淮安府志》卷三淮安府治西南有许多涧,如寥涧、青州涧、高良涧、撅涧、双沟等。这些沟通湖泊的沟涧在今洪泽湖区纵横交错,平水期的洪泽湖区呈现出一派湖涧分明的形势,万历以后这种状况始发生变化。明中后期东部湖面扩展阶段笔者认为,作为大型浅水型湖泊的洪泽湖的形成,应在黄泛和高堰这两个条件成立之后,到了万历初年,流经洪泽湖区的淮河,前有门限沙的阻挡,东有高堰的屏障,水流自然在今洪泽湖区储积,并拓宽水面。洪泽湖区西高东低,汇水首先集中在地势偏低的淮河东岸,随着高堰的日益稳固,淮河遂渐与其东部诸湖汇为一体。这一过程最初完成于万历中叶,成书于万历二十二年的《河防一览》图,反映的正是这种状态。黄河自明嘉靖二十五年年基本呈单股形式人淮,黄河固定在徐州至清河一线,为洪泽湖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水沙条件潘氏提出“束水攻沙”理论,大筑高家堰,为洪泽湖湖区奎水提供了必备的人工堤防。高家堰筑成以后,潘季驯考虑到日久高家堰会因沙刷浪冲而遭到破坏,加上官吏更换,高家堰的定期补修难以维持,他极力推崇给事中尹瑾的提议,在高家堰极洼地带即大涧口处自列字号至水字号止,计长。。丈的地方瓮砌山石,以图“一劳永逸”。此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第十册淮安,载《四部丛书》。潘季驯《河防一览》卷九议善后四库全书本。后,潘季驯上疏再次要求增筑石工堤。石工堤的修筑,大大增强了大堤抵御风浪的能力,能有效地延缓大堤的使用年限。大堤固定,为大堤西面湖群、洼地积水的连接,扩张及大湖区的形成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它和黄河不断在清口形成的门限沙一道,逼水西汇,“河身日高,流日塑,淮日益不得出,而储蓄日益深”,淮河与其右岸的诸湖泊遂成一体。明末清初湖盆淤淀及清口门限沙充分发展阶段明末由于黄河屡屡假道唯河,唯河下游的小河口、白洋河与黄河交汇处,受黄河倒灌而垫高,唯河下游河身渐淤,唯河流水不畅,遂挟诸湖水觅低洼处散流,冲击归仁堤。归仁堤首创于潘季驯,“万历七年,潘季驯始虑黄流倒灌小河、白洋等口,挟诸河水冲射祖陵,乃作归仁堤为保障计。”“归仁集遥堤长四十余里”归仁堤的具体位置,康熙《泅州志》有明确记载“自归仁集遒东至桃源之于家岗,约长五十七里”。归仁堤的功效有二其一,捍御黄河、唯河及灵壁五湖等的泛滥诸水,使之不得下浸祖陵、泅州城,并攻高堰其二又可遏唯、湖等清水,使之并人黄河,达到助黄刷沙的目的,故此处对下游的洪泽湖至关重要。天启、崇祯时期,黄河屡决徐邢河段,并冲击归仁堤,清顺治十六年,归仁堤终于被黄河、唯水及诸湖水冲破。溃水沿安河东南流人洪泽湖。康熙元年,黄河中游发生了一次雨区大,历时长的特大洪水。黄河再决归仁堤,同年,吁胎、洒州百姓私自在高家堰南部的古沟镇南、谷家桥北挖掘小渠八道,加上当时南河工部分司吴炜擅开周家闸泄洪,引发黄淮大溜,黄淮合力,冲决翟家坝,流成大涧九条。上游的泅州民众“利积水得泄”,下《明史》河渠志二。《明史》河渠志二。莫之翰等《泅州志》卷五河防志,康熙二十七年本。《清史稿》河渠志一。王涌泉《康熙元年年特大洪水的气候与水情分析》,载《历史地理》第二辑。游的扬州商民,“亦利私贩直达,可避征榷”,互相陷瞒真相,不上报,致使周桥、翟坝“昼夜水常东注,悉归诸湖,淮扬自是岁以灾告’,。淮水不走清口而逼高堰,黄河因清口受淤,清水势弱,黄力愈悍,而上流四溃成为必然。自康熙元年至十六年,清口段以上至祥符段的黄河年年有决口的发生,而其中决口集中在徐州以下的唯宁、桃源、清河之间。康熙十五年夏,久雨,河倒灌洪泽湖,高堰不能支,决口三十四处。清口黄淮交汇处至高堰西二十里的湖身,经过十几年的淤积,由原来的“汪洋巨浸”逐渐淤成平陆,只存留一条宽十余丈,深五六尺至一二尺的小河,淤沙万顷,难施挑浚之工,,犹如万历初的情形,但淤垫程度较之更胜一筹。靳辅曾于清口掘土试验,清口淤沙至少有两米深。明末清初的洪泽湖由于失去东部人工屏障的阻挡,加之西北部归仁堤的溃坏,湖底淤淀,湖盆抬高,湖面急剧内缩,甚至又出现了淮湖不相连的局面
本文标题:洪泽湖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背景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011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