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广西梧州高中张剑松制作文体简介•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很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的意思。杜甫的《兵车行》没有沿用古题,而是缘事而发,即事名篇,自创新题,运用乐府民歌的形式,深刻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故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为杜少陵;又因担任过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世称他为杜工部。杜甫的作品显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他本人则被尊称为诗圣。•韩愈称赞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杜甫自己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安史之乱期间,杜甫辗转流离,最后抵达成都,在亲友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筑草堂栖居。后来出川东下,贫病交加,病逝于湘江的破船上,终年59岁。1.读书游历时期(712——746)祖父杜审言,是三朝宰相。杜甫24岁考进士未第。这一时期代表作《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未能实现,却落得个“都市卖药,寄食友朋”。这一时期代表诗作《兵车行》、《丽人行》,对“安史之乱”前的开边政策进行讽刺,反对统治阶级穷兵黩武。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45——48岁亲历“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仕途几经辗转,生活充实,佳作较多。“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9岁后居于成都杜甫草堂。诗作:《蜀相》《登高》《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字子美,与李白同为唐代诗坛上的两个巨人。唐代是中华农业文明发展的顶峰,而盛唐又是唐代的尖顶。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分界线。因而也是中华农业文明由盛转衰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把这两个巨人分隔在山顶的两侧:李白站在往上走的一侧,头是仰着的,看到的是无穷尽的蓝天,悠悠的白云和翱翔的雄鹰,因而心胸开阔,歌声豪放;杜甫站在往下走的一侧,头是低着的,看到的是小径的崎岖,深沟得阴暗,因而忧心忡忡,割声凄苦。李白是盛唐气象的标志,盛唐过去以后,他就凝固成一座无法攀登的危峰,使后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及;杜甫是由盛唐转入中唐的代表,他从忠君爱国的立场出发,痛斥祸乱,关心人民,因而随着封建秩序的日益强化,他成了后代诗人学习的楷模,成了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诗人。大型电视系列片《唐之韵》解说词选录由于影响大,保存下来的有关他的古迹也就特别多。他出生在河南巩县,在这里度过青少年时期,于是这里有杜甫的故里纪念馆。三十五岁左右他到过长安谋求官职,曾“朝叩富儿门,幕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出潜杯心”(《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而一无所获非常卑微地呆了十几年,陕西长安县于是有纪念他的杜工祠,安史之乱中,他逃往四川避难,路过甘肃成县时,曾停留一段时间,于是这里也有一座纪念他的杜甫草堂,他在成都住了将进四年,这里纪念他的杜甫草堂是很具规模的,也是人所熟知的,五十七岁时他离开四川,经湖北转入湖南,两年后死在这里,于是湖南平江县这里有纪念他的杜甫墓。大型电视系列片《唐之韵》解说词选录杜甫在唐代诗名并不大,根本无法和李白相比。五代时韦编选的《才调集》,选唐诗一千首,里面连杜甫的名字都没有。可见在当时,杜甫还谈不上什么知名度。到封建秩序开始强化的宋代他才变的诗名赫赫,到明、清时期,他才被尊为诗圣。杜甫死后大约半个世纪,中唐诗人元稹在一篇文章中说,杜甫“尽得古今之体势,而蒹人人之所独专”,“诗人已来,未有如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可是杜甫能写“大或千言,次有数百”的排律李白根本写不出来(《唐检校共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于是元稹认为,李白虽然也写诗,但根本无法与杜甫相比。元稹这篇文章,在唐代并没有起多少作用。同时代的韩愈就认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坚决反对抬高杜甫,贬低李白。其实,韩愈不明白,元稹这样惊世骇俗,真实的用意是要为他和白居易新题乐府诗扩大影响,要达到目的,自然最好是把他们敬佩的杜甫抬高;要把杜甫抬高,最有效的办法,又莫过于编造历史,说他生前就与李白平起平坐,而实际是李白根本无法和他相比。李白是太阳,知道他的人太多了。现在说杜甫远远地超过他,还不使人大吃一惊。这个石破天惊的论断,首先为历史学家所接受。《旧瘦书》把元稹这些话全文写进《杜甫传》,《新唐书》也以此为基调。由此误导,加上从宋朝起杜甫的诗名又如日中天,后世就真以为他活着的进候就与李白并驾齐驱了。大型电视系列片《唐之韵》解说词选录在古代,忠君也就是爱国,而忠君爱国,就要关心人民疾苦。杜甫的忠君爱国是真心实意的。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家》),但他再怎么穷途潦倒,也要为百姓的疾苦呼吁,也要像葵花向日一样忠于唐王朝。他一生,踏踏实实就是这么实践的。《兵车行》是给杜甫后期诗作定基调的作品。唐玄宗天宝年间,即八世纪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中期,维持着表面繁荣的唐王朝,已经危机四伏,统治者都视若无睹,还在对土蕃进行战争。这首诗就是写对西北边境用兵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大型电视系列片《唐之韵》解说词选录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尘土飞扬,哭声震天,“爷娘妻子走相送”,壮丁被征发到西北边境去送死,这是多么惊心动魄的惨景!诗人还用镜头切换的手法,把“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与“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从来都重男轻女,诗人却得出了完全相么的结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儿子是养老送钟的依靠,现在都战死了,自然还不如生女孩好,嫁在近处总算还有个可指望的。对农民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悲惨的。大型电视系列片《唐之韵》解说词选录《兵车行》的背景《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整体把握•这首诗是讽世伤时之作,也是杜诗中的名篇,为历代所推崇。诗旨在讽刺唐玄宗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沉郁顿挫:1.关于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所谓沉,是就情感的深沉而言;所谓郁,是就情感的浓郁而言。2.关于顿挫指语意的停顿挫折(间歇、转折)。重点字词一、二、1.耶娘妻子走相送:2.哭声直上干云霄:3.或从十五北防河:耶——爷;妻子:妻子儿女;走:跑;相:偏指动作行为的一方,他们,即征夫;干:冲(动词)。有的。三、1.役夫敢申恨2.信知生男恶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低眉信首续续弹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言必信,行必果美言不信,信言不美。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烟涛微茫信难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怎敢,不敢确实(副)确实随意(副)随意讲信用(动)真实的(形)媒人(名)确实诚实(形)整体把握把握文意,并概括每一段的主要内容:1.凄惨的诀别2.征夫的控诉3.战争的灾难沉郁顿挫“行人但云点行频”、“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诗眼各层意思第一段:送别出征战士第二段:第1层:战士超期服役第2层:战争祸及农事第3层:“行人”申诉委屈第三段:第1层:申诉奈何不得第2层:生男不如生女第3层:战争惨烈情景1.章法严密①形式——采用“一头两脚”体。②内容——一是前呼后应,二是层层推进。前呼后应:“牵衣顿足拦道哭”(生离死别之意)“边庭流血成海水”(此去决难生还)“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开头:行人出征结尾:征战结果凄惨诀别频繁征兵(纲)超期服役士兵命苦战争惨烈战事祸农层层推进百姓怨愤表明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2.生动描写“辚辚”“萧萧”:听觉形象“弓箭”“在腰”:视觉形象出征士兵可见出征士兵之多士兵家属“走相送”“牵衣”泣“顿足”呼可见出征时间之长可见出征后果之险又如青海战场景象: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天阴细雨,景象阴森的气氛渲染了凄惨令人有人马杂沓之感突出地描写了他们的动作细节。3.修辞方面反问尘埃不见咸阳桥边庭流血成海水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洲,千村万落生荆杞。役夫敢申恨?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夸张顶针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是一幅士兵家属前来送别的震撼人心的惨别图。第一节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场面?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的?想一想写一写兵车隆隆,战马嘶鸣,一队队被抓来的穷苦百姓,换上了戎装,佩上了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开往前线。征夫的爷娘妻子儿女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横跨渭水的大桥都被遮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请合理想象,用恰当的文字描述这幅画面想象想象满天阴霾。轰隆隆驶过的战车声,战马的阵阵嘶鸣声,喧闹混杂不清的人声,越来越响。尘土飞扬的大道。军旗、战车、队伍。一队队军人,全副武装,杠着长枪,腰插弓箭走来。一军官模样的人挥动着长鞭催促队伍前进。一张青年汉子的脸,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几张军人的脸,有的两鬓染霜,有的满脸稚气:个个脸色凝重,一言不发地快步跟进。大道两侧,无以计数的百姓。人头攒动,张目驰望。队伍快速通过人群。一衣衫褴褛的青年妇女奋力挤出人群冲向队伍,拦住了青年汉子的行进,一童子踉踉跄跄跟上,牵住了汉子的征衣。青年汉子摸摸童子的头,推开女子迅速赶上行进的队伍。女子瘫软在道旁。童子哭叫。路边拥挤的人群。一张张愤怒的脸。哭声、呼叫声交织一片,压过车声、马声。青年汉子回头,两行清泪落下。2.“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这句诗的含义是什么?3.“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有什么含义?1.“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二句表达了什么内容?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语句赏析1.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一系列的动作,体现了送行者怎样的情感?连续的四个细节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的细腻入微,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集中展现了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内容?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所写内容:从表面上看,写的是生死离别之情,实际上是写人民的怨愤,也表达了反对开边政策的情绪。作用:这两句诗是第一段的关键所在。前四句都是为它做铺垫的。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有提挈全诗和设置悬念的作用,因为二、三段的内容极其深刻地说明了这震天哭声的由来。2.“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这句诗的含义是什么?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从这年龄的跨度中可以看出壮士们无期
本文标题:兵车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180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