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宿迁市社区福利综合服务中心工程A区1#管桩接桩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A区基础土方开挖至设计基坑底标高-2.6,发现少量管桩顶标高偏低,需要接长,其中,1#管桩桩顶标高经查询施工记录得知,桩顶标高在设计标高以下约3米,在自然地面以下约4.6米,业主委托。一、处理方案1、地质概况该范围内土层为①层回填杂土,②层粉土,其中②层粉土含水量非常大,并杂有流沙,地下水位基本与坑底持平。2、处理方案根据设计院根据监理所提供的原桩基施工记录,1#桩拟建工程(带地下室的C区)场地位于城北路北侧,距路边约25米,北距护理院130米,西距阳光大酒店150米,东侧为开阔林地。该部分拟建建筑物地下一层,预制管桩承台加箱式基础,地上12层,框剪结构,通过2层的B区与8层的A区相连,A、B区均为预预制管桩承台加连梁基础。基础施工对周围建构筑物无影响。地下室18-21轴及(C-E)/(17-18)轴基础垫层底标高为-4.95米,(17-18)/(C-1/OA)轴基础垫层底标高为-6.95米,局部-7.95米,17轴基础距相邻二层建筑桩承台边2.872-3.6米。二、地质条件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地下室基坑平面及深度范围内的土层均为②粉土层,该土层厚度最小值9.1米,平均值10.25米,干强度低,韧性低,中等压缩性土。2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数据,本工程所在地常年最高地下水位在自然地面下约0.5米,常年最低地下1.5米左右,地下水主要为大气降水及生活补给,排泄于蒸发、分散的居民用水,下中承压水水位埋深为3.5米,现场经试挖,目前地下水位约在自然地面下1.2米左右。本工程场地实际标高低于设计相对标高±0.00约1.3m,18-21轴及(C-E)/(17-18)轴基坑大面积开挖深度为3.65米(此部分属于浅基坑),(17-18)/(C-1/OA)轴基坑实际开挖深度为5.65米,局部6.65米(此部分属于深基坑)。工程占地范围内原来为林地,无地下障碍物。三、方案选择(一)支护方案针对本工程地下室情况和地质条件,采取方案如下:1、井点降水基坑开挖首先必须做好降水工作,将整个基坑地下水位降低至可以开挖深度,本工程在浅、深基坑部位均采用轻型井点降水。2、基坑支护由于地下室部位位于②粉土层,该土层稳定性、自立性相对较差,开挖时浅基坑部位采用1:0.5自然放坡,深基坑的OA轴外侧采用1:0.8自然放坡,并在开挖过程进行坡面硬化。在深基坑17轴外侧,由于存在相邻B区浅基础距离过近及管桩的问题,不能进行较大的自然放坡及打土钉的方法施工,故选择钢板桩支护。(二)挖土方案基坑采用机械挖土与人工修整相结合的方法,自卸汽车运土,由建设单位同意、确认的土方专业施工单位承担,并由其在土方开挖前提供专项方案报总承包施工单位和监理及业主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整个基坑土方工程施工工期控制在5天内。我单位作为总承包施工单位在土方挖运过程中须随时做好轴线及标高测量等相关配合工作。基坑土方开挖前必须合理划分施工区域,土方施工应做到分区、分层、对称开挖,使基坑对称卸载,开挖前后做好排水措施。深基坑施工必须做到“见底覆砼”,并合理组织场内交通。本工程土方场内放置,不外运。四、施工部署31、施工流程施工准备----挖降水槽----植入钢板桩及井点降水系统----降水----土方开挖与坡面硬化----土方收尾----验槽2、进度计划土方开挖约4000m3,开槽与植入设备2天,降水5天,开挖5天,预计总天数为12天。3、目标按照大合同要求,保质按期安全文明完成任务4、组织机构为了确保本工程深基坑土方施工安全和工期,现场将加大总承包施工管理力度,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指挥调度,规范施工管理,该土方工程采用现场项目经理负责制,其组织管理机构如下网络:土方工程现场组织机构网络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现场总监或总监代表土石方专业单位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总包单位项目经理土石方专业单位现场负责人施工作业组机操工质安员测量员指挥工协调员土方运输组驾驶员调度员联络员后勤保障组设备管理员机电修理工清扫工生活保障员4组织机构中主要工作职责和分工如下: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现场总监或总监代表主要负责和总承包单位做好工程水准点与坐标控制点交接、验收工作。总包单位项目经理主要负责整个基坑土方挖运过程中进度、安全、文明、外围等总体计划、安排、监督、协调及总包配合等全面工作。发现和处理突发事件,负责现场“人、财、物”统一协调,并对工程的质量、进度(工期)、安全、成本和文明施工等全面负责。土石方专业单位和现场负责人主要负责机械设备、劳动力等挖土生产要素进行合理调度、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负责在基坑土方开挖前后和施工期间与当地交警、环保、环卫等部门协调及有关手续办理和相关费用的缴纳工作。负责场内外运输统筹安排和进度、安全等监管工作,并就分包进度、安全、文明等对总包单位负责。总包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主要负责现场控制点、水准点和引测等技术交底工作,塔吊基础放线开挖、基坑挖土区域划分、土方挖运过程中轴线及标高测量配合、基坑降排水、基坑挖土防塌的技术指导、应急预案的编制、现场基坑支护及周围环境的安全监护观测的安排落实、挖土后期总包土建及时穿插施工安排及技术指导等工作。后勤保障组主要负责土方挖运施工机械的检修、保养工作,确保机械设备运转正常以及人员日常生活保障等后勤保障工作。五、施工准备1、相关手续办理由于本工程紧邻老年护理院,不安排进行夜间施工;根据土方平衡结果,土方不外运,场内转运堆土,故不需办理相关手续。2、技术准备会同建设、监理做好施工图纸、施工要点、现场控制点、水准点等技术交底工作;将业主提供的水准点高程引测至基坑边缘,作为施工用高程基准点(施工过程中经常修测),共同测量原场地标高,并签证。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3、现场施工准备在建设单位获得施工许可证后土方施工机械立即进场,平整施工区域,保持场地有大于0.5%的排水坡度,基坑范围内结合挖土设排水沟,并做好场地内表面积水的排除工作。工地出入口地坪作硬化处理并在工地大门口设高压冲洗台,在工程车辆离开工地前冲洗车辆轮胎泥土,防止污染市政路面。5临时道路,临时供水供电、临时设施等均施工完毕4、施工机械准备现场施工机械准备:220履带式挖掘机机3台、小型挖土机1台、15T自卸汽车6台。足够数量的手推车等。5、劳动力准备建立各施工部的管理组织,集结施工力量,并做好相关人员的进场教育等工作。劳动力准备如下:降水8人,土方12人,基坑支护8人,机械5人。六、施工方案(一)井点降水1.轻型井点类型的判定(1)井点类型的判定:自然地面上部是透水层,场地⑤层为隔水地板,井点支管下部埋置深度达到隔水底板,井点类型为无压完整井。(2)涌水量计算公式的确定:井点类型为无压完整井采用《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附录F、02-1。2.轻型井点降水设计方案第④层为高干强度粘土层,自然地面-5.0m(1)降水支管埋深长度计算HA:《建筑施工手册》P87,以基础梁降水深度计算HA=h+S+iL+l井管布置面至基坑底面深度h=5.5-1.0=4.5m基坑基底干燥厚度δ=0.5~1.0m,取0.5m《建支规程》水力坡度i=1/8~1/10环形井点i取1/10《建施规程》井点支管中心至基础中心的水平距离L=36.0÷2=18.0m支管滤管长度l常规滤管长度l=1.0mHA=4.5+0.5+1/10×18.0=6.8m轻型井点常规长度模数,总长6.0m,其中滤管1.0m6实际使用长度4.8m,地下旺季水位自然地面-1.0m。根据支管长度计算结果:HA=6.8m4.8m基坑降水采用二级井点(2)含水层厚度:第④层为粉质粘土,高干强度,可定为隔水底板,砼底板埋深在自然地面-5.0处,位于隔水底板上面,基础梁槽开挖在粘土层内。H=5.0m-1.0m=4.0m(3)基坑整体降水影响半径计算:R《建支规程》R=2S降水有效深度S=4.0+0.5=4.5m旺季水位自然地面-1.0m基底干燥系数0.5m渗透系数K=5.1×10-4cm/s按《建施手册》P823取第③层粉砂渗透系数K=0.5m/d基坑影响半径R=2×√4.0×0.5=14.14m3.基坑涌水量的计算根据降水有效深度S=5.0m,基坑降水需采用二级井点降水,井点布置长度和宽度63m×36m,长宽比小于1:5,满足降水施工要求,按《地质报告》规定《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F02-1附录F07和《施工手册》计算涌水量。从自然地面计算,一级井点主管安装在井点槽内自然地面+1.0m,基坑整体开挖自然地面-2.5m,在2.5m处设二级平台,在二级平台上组装二级井点,二级井点支管采用PPΦ50软管,支管长度3.0~3.5m。降水深度以基础梁开挖深度计算S=5.0+1.0=6.0m>实际基础底板、基础梁开挖深度5.5m(-5.0m隔水底板)。(1)一级井点涌水量计算:涌水量Q=1.366Ka、地质报告提供:K=5.1×10-4cm/s取场地经验渗透系数K=0.5m/db、含水层厚度H的计算:H=4.0mc、降水影响半径:R=2S=2×3.0√40×0.5=8.5m7基坑长度a=63m,基坑宽度b=36md、基坑等效半径r0=0.29(a+b)=0.29(63+36)=28.71m涌水量Q=1.366×0.5×(2.0×4.0-3.0)×3.0/lɡ(1+8.5÷28.71)≈91m3/de、确定井点管数井点管数n=1.1×Q=91m3/d单根井管q=65πdl取单根井管经验值q=2m3/dn=1.1×91/2=51(根)设计计算值f、间距的计算D=L=(63+36)×2=198mD=198/51=3.9m不符合施工技术的一般规定0.8m~1.6m,见《建筑施工技术》P25,按施工技术取间距1.5m,设一根支管。g、一级井点基坑降水量验算Q出=198m÷1.5m×2m3/d=264m3/dQ出=264>Q涌=91满足降水出水量要求h=h2-≥S=3.0m(2)基坑二级井点涌水量计算:涌水量Q=1.366Ka、地质报告提供:K=5.1×10-4cm/s取场地经验渗透系数K=0.5m/db、含水层厚度H的计算:H=4.0mc、降水影响半径:R=2S=2×2.5√4.0×5=7.1m基坑长度a=63m,基坑宽度b=36md、基坑等效半径r0=0.29(a+b)=0.29(63+36)=28.71m涌水量Q=1.366×0.5×(2.0×4.0-2.5)/g(1+9.1/28.71)≈94m3/de、确定井点管数井点管数n=1.1×Q=94m3/d8单根井管q=65πdl取单根井管经验值q=2.0m3/dn=1.1×94/2=52(根)设计计算值f、间距的计算D=L=(63+36)×2=198mD=198/52=3.8m不符合施工技术的一般规定0.8m~1.6m,见《建筑施工技术》P25,按施工技术取间距1.5m,设一根支管。g、一级井点基坑降水量验算Q出=198m÷1.5m×2m3/d=264m3/dQ出=528>Q涌=194满足降水出水量要求h=h2-≥S=2.5m满足降水深度要求。满足施工要求。h、井点套数确定一级井点主管长度L=(63m+36m)×2=198m二级井点主管长度L=(58m+31m)×2=178m场地为中等透水,为确保井点的降水能力,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每套井点设备总长度取50m/套。一级井点n=198÷50=4台/套二级井点n=178÷50=4台/套基坑井点降水设备数量:一级井点计9套,二级井点计8套,合计井点设备17套。局部集水坑和后浇带加深井点降水设备根据施工需要确定,所增加设备另计。4.井点系统的布置根据井点降水计算结果,满足施工要求。(1)井点设备进入施工场地前须认真检查井点设备,保证电机和集水箱的完好,主管和支管是否有损坏或滤管部分的滤纱完好。如有损坏即时更换,检查主管和支管是否淤塞,如有即时疏通整理后使用。(2)安装顺序:场地整体平整,定位放线(含基坑扩大面),开挖井点槽自然地
本文标题:1#桩接桩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201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