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平衡训练平衡的定义平衡(balance,equilibrium)是指物体所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使物体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即牛顿第一定律)。人体平衡比自然界物体的平衡复杂得多,平衡是指身体所处的一种姿势状态,并能在运动或受作用时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一种能力。平衡就是维持人体重心(COG)于支持面上方的能力。2返回平衡的分类•静态平衡:指的是人体或人体某一部位处于某种特定的姿势,例如坐或站等姿势时保持稳定的状态。•动态平衡:包括两个方面:(1)自动态平衡:指的是人体在进行各种自主运动,例如由坐到站或由站到坐等各种姿势间的转换运动时,能重新获得稳定状态的能力。(2)他动态平衡:指的是人体对外界干扰,例如推、拉等产生反应、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3感觉输入中枢整合运动控制保持人体平衡需要三个环节的参与影响平衡的因素•支持面•平衡的条件•稳定极限•摆动频率•与平衡有关的感觉的作用•与平衡有关的运动控制系统•机体应付姿势变化的对策:踝对策髋对策迈步对策支持面指人在各种体位下(站立、坐、卧、行走)所依靠的表面,即接触面卧站坐行走支持面(supportsurface)平衡维持的条件•视觉•前庭功能•本体感受效率•触觉的输入和敏感度•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视觉及空间感知能力•主动肌和拮抗肌的协调功能•肌力与耐力•关节的灵活度和软组织的柔韧度稳定极限(limitofstability,LOS)•稳定极限LOS:指人站立时身体能够倾斜的最大角度,是判断平衡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LOS大小取决于支持面的大小和性质。正常人双足自然分开站在乎整而坚实的地面上时,Los的周长围成—个椭圆形。前后方向的最大摆动角度约为12.50°,左右方向约为16°。当重心偏离并超出支持面范围以外,超出稳定的极限时,平衡便被破坏,如不及时跨出一步就会跌倒。感觉系统躯体感觉系统视觉系统前庭觉皮肤内的触、压觉感受器或肌梭、关节内的本题感觉器研究表明正常人面部向前站立在支持面上时足底皮肤的触、压觉和身体的本体感觉输入起主导作用。感觉身体的位置和运动、以及身体各部位的相对位置和运动。身体的姿势控制主要依赖于躯体感觉系统视觉输入物体在特定环境中的位置当平衡因为躯体感觉受到干扰或破坏时,视觉系统发挥重要作用人体能够在各种情况下(包括来自本身和外环境的变化)保持平衡,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的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参与、相互作用以及合作。在躯体感觉或视觉系统正常输入的情况下,前庭冲动在控制COG位置上的作用很小。平衡训练的原则•安全性•循序渐进支持面由大到小稳定极限由大到小;由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逐渐增加训练的复杂性;从睁眼到闭眼。因人而宜。平衡训练方法的分类•按训练时的体位分类:仰卧位、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肘膝跪位、双膝跪位、半跪位、坐位和站立位训练•按是否借助器械分类:徒手、借助器械训练•按患者保持平衡的能力分类:静态、自动态、他动态训练•按疾病类型分类:脊髓损伤、中风、脑外伤、帕金森综合征等的平衡训练11平衡训练方法-训练顺序截瘫患者: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肘膝跪位→双膝跪位→半跪位→坐位→站立位。偏瘫患者:仰卧位→坐位→站立位。12仰卧位主要内容是躯干的平衡训练,所采用的训练方法是仰卧位平衡训练桥式运动主要以桥式运动训练为主分类:双桥运动、单桥运动关键:伸髋、屈膝、足平踏于床面。桥式运动训练:治疗师可将一只手放在患者的患膝上,然后向前下方拉压膝关节,另一只手拍打患侧臀部,刺激臀肌收缩,帮助患髋伸展。仰卧位下平衡训练平衡训练方法-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适合截瘫患者,是上肢和肩部的强化训练及持拐步行前的准备训练。患者取俯卧位,前臂支撑上肢体重,保持静态平衡;然后进行自动态平衡训练,患者自己向各个方向活动;最后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患者的肩部,进行他动态平衡训练。15平衡训练方法-肘膝跪位此种训练体位同样主要适合截瘫患者,也适用于运动失调症和帕金森综合征等具有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患者取肘膝跪位保持平衡;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患者;患者自己向各个方向活动或者躯干侧屈或旋转,然后可指示患者将一侧上肢或下肢抬起并保持平衡,随着稳定性的增强,再将一侧上肢和另一侧下肢同时抬起并保持平衡。16手膝位维持训练平衡训练方法-双膝跪位和半跪位静态平衡训练:患者取双膝跪位或半跪位,然后保持平衡。自动态平衡训练:患者取双膝跪位或半跪位。患者自已向各个方向活动或和治疗师进行抛接球训练。他动态平衡训练:患者取双膝跪位或半跪位。患者可先跪于治疗床上,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患者,平衡功能改善后,再在平衡板上训练。18•治疗师帮助患者完成双膝跪位的动作;•身体重心左右移动;•身体重心前后移动;•令患者健足拍打地面平衡训练方法-坐位包括长坐位平衡训练和端坐位平衡训练1.长坐位平衡训练:截瘫患者多采用长坐位进行平衡功能训练。2.端坐位平衡训练:偏瘫患者多采用端坐位平衡训练。21具体步骤-训练1•治疗师用手支撑患者肩部,用下腹、大腿支撑背部,使患者记住正常坐位时的感觉。•治疗师仅用双手支撑肩部,不时把手放开,将要倒时再扶住患者•从前方握住患者双手,时而松开,并指示患者独立维持坐位•患者能自己抓住大腿保持平衡,不时将手松开,如果要跌到,则立即抓住大腿•当患者不用任何借助,且手能自有上举或伸展时,即能独立维持静态的坐位平衡。偏瘫患者多采用端坐位平衡训练,早期多由于不能保持躯干的直立而不能保持坐位平衡。为防止突然体位变化造成的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一般需先进行坐起适应性训练。坐起适应性训练先将床头摇起30°,维持15~30分钟无异常反应者,第二天增加15°,如此反复,逐渐将床摇至90°。端坐位的静态平衡训练•患者抓住床栏杆,治疗师支撑其肩部,不时松手,将要倒时再给以支撑。•患者抓住床栏杆尽力不要歪倒•手扶被褥努力不要歪倒•抓住自己的大腿保持平衡,不时将手松开,快要歪倒时再抓住大腿,在双脚下垫台阶保持髋、膝、踝关节屈曲90°,增加坐位的稳定性端坐位的动态坐位平衡训练•躯干左右旋转的运动•躯干正前方的屈曲•身体从侧方站起•躯干左右侧屈运动站立位患者的坐位平衡改善后,就可进行站立位平衡训练,为步行做准备。先进行静态辅助下站立平衡训练,再到静态独立站立平衡训练,逐步过渡到自动态以及他动态平衡训练。应用设备的平衡训练•Bobath球上的平衡训练•平行杠内的平衡训练•平衡版上的平衡训练•平衡仪训练平衡训练的注意事项1.平衡训练前,要求患者学会放松,减少紧张或恐惧心理;若存在肌肉痉挛问题,应先设法缓解肌肉痉挛。2.加强安全措施。应选择与患者平衡功能水平相当的训练,一般初始时应选择相对较低水平的训练,逐渐从简单向复杂过渡。训练环境中应去除障碍物和提供附加稳定的措施(步态皮带、治疗师的辅助、平行杠等)。加强患者安全教育,特别要注意患者穿软底、平跟、合脚的鞋。37•3.平衡训练首先应保持头和躯干的稳定。•4.动态平衡训练时,他人施加的外力不应过强,仅需诱发姿势反射即可。•5.若训练中发生头晕、头痛或恶心症状时,应减少运动量或暂停训练。平衡训练的注意事项6.训练前、训练中治疗疗程结束后,要注意平衡功能评定,以了解问题所在,制定或修改训练方案。7.平衡功能训练不是孤立进行的,要同时进行相应的肌力训练等其他训练。39小结•支持面、稳定极限•平衡训练的影响因素•平衡训练的原则•平衡训练方法的类型
本文标题:脑卒中康复平衡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266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