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诗经》简介一、《诗经》的来源、性质(一)来源1.诗歌的来源:(1)远古的歌谣最初萌芽于人民的生产劳动和生活。(2)诗歌重要的起源,还应该是原始宗教祭歌。包括祝词、咒语、祭歌、歌谣。(1)劳动生活歌谣《淮南子·道应训》:“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鲁迅先生《门外文谈》: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鲁迅全集》卷六)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卷九。婚姻诗贲bì如,皤fán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易经·贲六四》屯zhūn如,邅zhān如,乘马班pán如。匪寇,婚媾。——《易经·屯六二》乘马班如,泣血涟如。—《易经·屯上六》枯杨生稊(嫩芽),老夫得其女妻。—《易经·大过九二》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易经·大过九五爻》讽喻诗女承筐,无实;士刲kuī羊,无血。一《易经·归妹上六》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剥》上九爻辞庐,通芦,《说文》:芦,芦菔也。一曰荠根。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见《卜辞通纂》375片,或《甲骨文合集》五,第12870片。(2)原始宗教祭歌癸卯这天来占卜,今天要下雨吗?是从西来雨吗?是从东来雨吗?是从北来雨吗?是从南来雨吗?汉乐府民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伊耆qí氏蜡zhà辞土(提防)反其宅(安),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礼记·牲特郊》原始乐舞:葛天氏之樂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踏步)以歌八闋:一曰《載民》,二曰《玄鳥》,三曰《遂草木》,四曰《奮五穀》,五曰《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禽兽之極》。(吕氏春秋·古樂)P139远古歌谣的收集情况《诗经》以前的古诗歌,大都收集在杨慎的《风雅逸篇》、冯惟讷的《风雅广逸》及《诗纪》前集十卷《古逸》里。其中有:有神农时的《蜡辞》(见《礼记·郊特牲》);有黄帝时的《弹歌》(见《吴越春秋》)、《有焱氏颂》(见《庄子·天运》)、《游海诗》(见王嘉《拾遗记》);有少昊时的《皇娥歌》(同上),《白帝子歌》(同上);有唐尧时的《击壤歌》(见《论衡·艺增》)、《康衢谣》(见《列子·仲尼》);有虞舜时的《卿云歌》(见《尚书大传》)、《南风歌》(见《家语·辩乐解》),《虞帝歌》(见《尚书》);有夏代的《涂山歌》(见《吴越春秋》)、《五子歌》(见《尚书》),《夏人歌》(见《韩诗外传》);有商代的《盘铭》(见《礼记·大学》),《桑林祷辞》(见《荀子·大略》),《商铭》(见《国语》)等等。陆侃如,冯沅君著.中国诗史.济南市: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082.《诗经》的来源(1)采诗说。《礼记·王制》:天子五年一巡守。岁二月,东巡守。……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汉书》:春秋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上)《汉书》: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卷三十《艺文志》)何休注《公羊传》(宣公十五年):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国语》(《周语》上)所载邵公之言:“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崔述《读风偶识》(卷二《通论十三国风》)克商以后,下逮陈灵,近五百年。何以前三百年所采殊少,后二百年所采甚多?周之诸侯千八百国,何以独此九国有风可采,而其余皆无之?……且十二《国风》中,东迁以后之诗居其大半;而《春秋》之策,王人至鲁,虽微贱无不书者,何以绝不见有采风之使?乃至《左传》之广搜博采,而亦无之?则此言出于后人臆度无疑也。……大抵汉以降之言诗者。多揣度而为之说。其初本无的据,而递相祖述,遂成牢不可破之解,无复有人肯考其首尾而正其失者。迨于有宋诸儒,甚且以后汉人所作之序,命为周大史所题。古人已往,一任后人之加之于伊谁,良可慨也!他(2)孔子删诗说。《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方玉润《诗经原始·诗旨》:夫子反鲁在周敬王三十六年,鲁哀公十一年,丁巳,时年已六十有九。若云删诗,当在此时。乃何以前此言诗,皆曰三百,不闻有三千说耶?此盖史迁误读正乐为删诗云耳。夫曰正乐,必《雅》、《颂》各有其所在,不幸岁久年湮,残缺失次,夫子从而正之,俾复旧观,故曰各得其所,非有增删于其际也。奈何后人不察,相沿以至于今,莫不以正乐为删诗,何不即《论语》诸文而一细读之也?崔述《读风偶识》卷三《郑风》:孔子删诗,孰言之?孔子未尝自言之也,《史记》言之耳。孔子曰“郑声淫”,是郑多淫诗也。孔子曰“诵诗三百”,是诗止有三百,孔子未尝删也。学者不信孔子所自言,而信他人之言。甚矣,其可怪也!(3)献诗说。崔述《读风偶识》(卷二):盖凡文章一道,美斯爱,爱斯传,乃天下之常理,故有作者即有传者。但世近则人多诵习,世远则渐就湮没。其国崇尚文学而鲜忌讳则传者多,反是则传者少。小邦弱国偶遇文学之士录而传之,亦有行于世者,否则遂失传耳。所谓“献诗”,即崔述所说“文学之士录而传之”。这些录而传的诗,汇集起来便成《诗经》。何休《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这就是《诗经》所包含的部分作品。这些作品后来谱之管弦,成为乐章,成为鲁国工歌之底本。《诗经》很可能传自鲁国。这部民间男女所歌,公卿列士所献,而经鲁国师工谱为乐章的总集《诗经》,经秦火而至汉初,传者有三家,鲁之申培公,齐之辕固生,燕之韩太傅。后来又加上古文的《毛诗》,与今文的《鲁诗》、《齐诗》、《韩诗》并传。三家亡而《毛诗》独行,以至于今。结论采诗说与献诗说应当结合起来解释《诗经》的来源。国家组织那些“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春秋公羊传》何休注)。这是民歌的采集。而“献诗”则是周天子听政的需要,“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国语·周语上》),这是《鲁颂》、《商颂》里多数作品的来源。采集来的诗和献上来的诗,有的本来有乐曲,有的可能是徒诗,再经过乐官们的删汰,配上乐曲,把它们记录下来,这就成了《诗经》。(二)《诗经》的性质1.春秋时代:《诗》。2.战国后期:“经”。3.西汉以后:《诗经》。4.“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开始称“《诗经》是古代歌谣总集”。5.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学界流行“《诗经》是中国民歌总集”之说。6.《诗经》是中国第一部的诗歌总集。这个说法被普遍接收,从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通行至今。7.鲁迅说:《诗经》是“中国现存最古的诗选”。二、《诗经》的分类《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②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③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三、《诗经》的内容(一)周族开国史诗:《大雅·生民》P528上:歌颂周族始祖后稷的降生和对民族的贡献。厥初生民,時維姜嫄。当初先民生下来,是因姜嫄能产子。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如何生下先民来?祷告神灵祭天帝,祈求生子免无嗣。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踩着上帝拇趾印,神灵佑护总吉利。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后稷。胎儿时动时静止,一朝生下勤养育,孩子就是周后稷。还有:《公刘》《绵》《皇矣》《大明》等。(二)祭祀诗和农事诗《小雅·无羊》P438中:歌咏牛羊繁盛,描绘牧场上人和牛羊的动态。誰謂爾無羊﹖三百維群。谁说你家没有羊?一群就有三百头。誰謂爾無牛﹖九十其犉rún。谁说你家没有牛?黑嘴黄牛九十头。爾羊來思,其角濈濈jí;你的羊群走过来,羊角攒动聚集齐。爾牛來思,其耳濕濕。你的牛群走过来,牛头晃动耳朵摇。还有:《我将》《时迈》《维天之命》《清庙》《维清》《載芟》《噫嘻》《七月》等。(三)政治美颂诗《召南·甘棠》P287下:人民歌颂和纪念召伯的地方乐歌。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梨棠枝繁叶又茂,不要修剪莫砍伐,召伯曾经住树下。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召伯所憩?梨棠枝繁叶又茂,不要修剪莫损毁,召伯曾经歇树下。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說。梨棠枝繁叶又茂,不要修剪莫拔掉,召伯曾经停树下。还有:《文王》《灵台》《卷阿》《云汉》《韩奕》《崧高》(四)政治讽喻诗《小雅·節南山》P440上:批评幽王朝当政大臣之诗。節彼南山,維石巖巖。那嵯峨终南山上,巨石高峻而耸巅。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权势显赫的太师史尹,民众都唯你俩是看。憂心如惔,不敢戲談。忧国之心如火炎炎,谁也不敢随口乱谈。國既卒斬,何用不監!国脉眼看已全然斩断,为何平时竟不予察监!其他:《民劳》《板》《荡》《抑》《桑柔》《正月》《十月之交》《雨无正》《小宛》(五)战争和家国诗《秦風·无衣》P374:是春秋时期秦地流行的歌谣,表现踊跃从军,同仇敌忾。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谁说我没有军衣?与你共同穿战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国家调兵去打仗,修好咱们的戈矛,与你共同去杀敌。《王風·黍離》P330中:为东周大夫过旧京,有感而发。彼黍離離,彼稷之苗。地里黍禾长成排,稷苗长得绿如绣。行邁靡靡,中心搖搖。前行步子多迟缓,心中忧郁神恍惚。知我者,謂我心憂;理解我的说我忧,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不理解的说我有所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苍天高高在头上,是谁造成这景象?还有:《常武》《出车》《采薇》》《载驰》等。(六)宴饮诗《小雅·鹿鸣》P405下:写周王宴群臣。呦呦鹿鳴,食野之苹。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吃青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我有高贵的宾客,相邀弹瑟又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吹笙鼓簧悦宾客,礼品成筐送上来。人之好我,示我周行。众位宾客关爱我,为我指路多广阔。还有:《棠棣》《伐木》《宾之初筵》等。(七)贵族生活风情篇《鄘風·牆有茨》P313上:刺卫国公子顽通君母的丑闻。牆有茨,不可掃也。墙头长满蒺藜草,不可除去根子牢。中冓之言,不可道也。宫室之中男女事,不可向外对人谈。所可道也,言之醜也。如果真要谈出来,让人听了觉害臊。还有:《硕人》《大叔于田》《鹤鸣》《都人士》《葛屦》《新台》《权与》等。(八)怨刺诗《秦風·黃鳥》P373上:写秦穆公死,以子车氏的三兄弟殉葬。交交黃鳥,止于棘。黄雀叽叽,酸枣树上息。誰從穆公﹖子車奄息。谁跟穆公去了?子车家的奄息。維此奄息,百夫之特。说起这位奄息,一人能把百人敌。臨其穴,惴惴其慄。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走近了他的坟墓,忍不住浑身哆嗦。苍天啊苍天!我们的好人一个不留!如果准我们赎他的命,拿我们一百换他一个。还有:《伐檀》《硕鼠》《大东》《鸨羽》《陟蛄》《葛藟》《北山》《巷伯》等。(九)征夫思乡、思妇念远篇《豳風·東山》P396上:是东征战士复员回乡途中的歌唱。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我東曰歸,我心西悲。打我远征到东山,一别家乡好几年。今儿打从东方来,毛毛雨儿尽缠绵。听得将要离东方,心儿西飞奔家乡。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yuān者蠋zhú,烝在桑野。敦彼獨宿,亦在車下。家常衣裳缝一件,从此不再把兵当。山蚕屈曲树上爬,桑树地里久住家。人儿团团独自睡,独自睡在车儿下。还有:《击鼓
本文标题:《诗经》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285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