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规约结构模型1:ISOOSI参考模型InternationalStandardsOrganization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模型2:增强性能模型EPA:EnhancedPerformanceArchitecture模型特点:可以得到快速的响应时间,但是服务受到限制。模型1:ISO七层模型数据单元之间关系模型2:增强性能模型数据单元之间关系物理层接口标准为异步ITU-TV.24/ITU-TV.28接口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应用用户数据ASDUAPCIAPCIAPDUIEC60870-5中未使用APCI应用(用户)过程应用层(第7层)链路层(第2层)ASDULPCILPCILPDU线路传输规则:•在线路上传输遵守字节由低向高传送;字符由低向高传送的规则•每个字符有1个启动位(二进制0),8位信息码,1位偶校位、1位停止位(二进制1)•线路空闲状态为二进制1。在无线电通道或断载频方式时,需利用RS—232的信号RTS和CTS发送若干1的载频后才能发送报文,以使调制解调器稳定。5个基本服务(DTE-DCE)•发送•接收•连接•断开•状态指示:忙链路层主要功能•应用数据封装,发送到物理层或相反•提供链路状态指示•报文重传•FCB位,DFC位的处理•控制物理层•防止数据碰撞•响应有效报文•平衡式和非平衡式传输•非平衡传输(Unbalancedtranmission)主站采用顺序地查询(召唤)子站来控制数据传输,在这种情况下主站是请求站,它触发所有报文的传输,子站是从动站,只有当它们被查询(召唤)时才可能传输。•平衡传输(Balancedtranmission)采用平衡传输,每一个站可能启动报文传输。因为这些站可以同时既作为启动站又可以作从动站,它们被称为综合站。基本链路传输服务的三种类型链路服务级别功能用处S1发送/无回答广播命令S2发送/确认由控制站向数据终端发送命令等S3请求/响应由控制站向数据终端召唤数据或事件标准传输帧的格式和结构(Formatandstructuresofstandardtransmissionformates)格式FT1.1:低级别的数据完整性要求格式FT1.2:高等级的数据完整性要求格式FT2:高等级的数据完整性要求格式FT3:特别高的数据完整性要求FT1.2可变帧格式控制站的数据终端设备(DTE)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控制站的数据终端设备(DTE)数据电路串行远动通信控制站和被控站的接口和连接可变帧长帧格式用于由主站向子站传输数据,或由子站向主站传输数据。报文示例:总召唤命令报文680909685364640106640000149A16FT1.2固定帧格式用于子站回答主站的确认报文,或主站向子站的询问报文。报文示例:(召唤链路状态)M-R:1049014A16FT1.2单个字符•E5H•除非有1级用户数据访问请求(ACD=1)或者后续报文将引起溢出(DFC=1)才采用固定帧长帧。•单个控制字符E5用来取代固定帧长肯定确认帧(从动功能码0)或固定帧长否定确认帧(从动功能码9)。示例:-105B64BF16-1009646D16(E5)-680909685364640106640000149A16-1000646416(E5)启动字符(68H)LL重复启动字符(68H)控制域(C)链路地址域(A)链路用户数据(可变长度)帧校验和(CS)结束字符(16H)固定长度的报文头L个8位位组启动字符(10H)控制域(C)链路地址域(A)帧校验(CS)结束字符(16H)D7D6D5D4D3D2D1D011100101控制域RES:备用FCB:帧计数位:•帧计数位0,1=为了每个站连续的发送/确认或者请求/响应服务的变化位。•帧计数位用来消除信息传输的丢失和重复。启动站向同一从动站传输新一轮的发送/确认(SEND/CONFIRM)或请求/响应(REQUEST/REPOND)传输服务时,将帧计数位(FCB)取相反值,启动站为每一个从动站保留一个帧计数位(FCB)的拷贝,若超时未由从动站收到所期望的报文,或接收出现差错,则启动站不改变帧计数位FCB的状态,重复原来的发送/确认或者请求/响应服务。•复位命令的情况下帧计数位(FCB)清零,从动站接收此命令将帧计数位置零,并期望下一次的从启动站到从动站的传,其帧计数位(FCB)为1,帧计数有效位FCV为1FCV:帧计数有效位:FCV=0表示帧计数位FCB的变化无效。FCV=1表示帧计数位FCB的变化有效。发送/无回答服务、广播报文和其他不需要考虑信息输出的丢失和重复的传输服务,无需改变帧计数位FCB的状态,因此这些帧的帧计数有效位FCV常为零。DFC:数据流控制位:DFC=0表示从动站可以接收后续报文。DFC=1表示从动站接收后续报文将引起数据溢出。从动(响应)站向报文启动站指出一个立即的连续的后续报文将引起缓冲区溢出。ACD:要求访问位:有两种级别的报文数据,名称为1级数据和2级数据;ACD=0从动站无1级用户数据要求传输;ACD=1从动站要求传输1级用户数据。从动站向启动站指出希望传输1级用户数据。注-1级用户数据传输典型地被用于事件传输或者高优先级报文的传输,2级用户数据典型地被用于循环传输或者低优先级报文传输。PRM:启动报文位:PRM=0,表示是由从动(响应)站向启动站传输报文;PRM=1,表示是由启动站向从动站传输报文.表1非平衡传输,由启动站向从动站传输的报文中控制域的功能码(PRM=1)地址域链链路路地地址址链路地址选用一个八位位组。链路地址域的含义是当由主站触发一次传输服务,主站向子站传送的帧中表示报文所要传送到的目的站址,即子站站址;当由子站向主站传送帧时,表示该报文发送的源站址,即表示该子站站址。地址域是指链路层而言。地址域的取值为0至255,其中FFH=255为广播站地址。主站至子站子站至主站备用RES1PRM启动报文0帧计数位FCB帧计数有效位FCV23222120功能码要求访问位ACD数据流控制位DFC主站向子站传输的功能码(非平衡方式)功能码序帧类型业务功能帧计数有效位FCV功能码序号帧类型业务功能帧计数有效FCV位状态FCV0发送/确认帧复位远方链路01发送/确认帧复位远动终端的用户进程(撤消命令)02发送/确认帧用于平衡式传输过程测试链路功能—3发送/确认帧传送数据14发送/无回答帧传送数据05备用—6、7制造厂和用户协商后定义—8请求/响应帧响应帧应说明访问要求09请求/响应帧召唤链路状态010请求/响应帧召唤用户1级数据*111请求/响应帧召唤用户2级数据**112、13备用—14、15制造厂和用户协商后定义—子站向主站传输的功能码(非平衡方式)链路传输规则•窗口尺寸为1•子站:响应和否定响应•防止报文丢失和重传规则帧计数位重发次数为3次超时时间与波特率、报文长度有关,5秒功能码序号帧类型功能功能码序号帧类型功能0确认帧确认10备用1确认帧链路忙、未接收报文11响应帧以链路状态或访问请求回答请求帧2~5备用12备用6、7制造厂和用户协商后定义13制造厂和用户协商后定义8响应帧以数据响应请求帧14链路服务未工作9响应帧无所召唤的数据15链路服务未完成应用层模型2:增强性能模型数据单元之间关系链路规约数据单元(LPDU)链路规约控制信息(LPCI)链路用户数据应用规约数据单元(APDU)应用用户数据ASDUAPCIAPCIAPDUIEC60870-5中未使用APCI应用(用户)过程应用层(第7层)链路层(第2层)ASDULPCILPCILPDU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数据单元标识+信息体固定长报文头启动字符(68H)LL启动字符(68H)L个字节长控制域©链路地址域(A)ASDU数据单元标识数据单元类型类型标识可变结构限定词传送原因公共地址信息体信息体地址信息体元素信息体时标帧校验和(CS)结束字符(16H)类型标识一个字节可变结构限定词一个字节传送原因一个字节公共地址一个字节信息体地址二个字节信息体元素元素定义信息体时标3个或7个字节…..….信息体地址n二个字节信息体元素n元素定义信息体时标n3个或7个字节报文结构-报文体-报文类型-1表1在监视方向的报文类型TYPEIDENTIFICATION=类型标识:=UI8[1..8]0..440:=未定义1:=单点信息M_SP_NA_13:=双点信息M_DP_NA_15:=步位置信息M_ST_NA_17:=32比特串M_BO_NA_19:=测量值,规一化值M_ME_NA_111:=测量值,标度化值M_ME_NB_113:=测量值,短浮点数M_ME_NC_115:=累积量M_IT_NA_120:=带变位检出的成组单点信息M_PS_NA_121:=测量值,不带品质描述词的规一化值M_ME_ND_1报文结构-报文体-报文类型-2*)30:=带CP56Time2a时标的单点信息M_SP_TB_1*)31:=带CP56Time2a时标的双点信息M_DP_TB_1*)32:=带CP56Time2a时标的步位置信息M_ST_TB_1*)33:=带CP56Time2a时标的32比特串M_BO_TB_1*)34:=带CP56Time2a时标的测量值,规一化值M_ME_TD_1*)35:=带CP56Time2a时标的测量值,标度化值M_ME_TE_1*)36:=带CP56Time2a时标的测量值,短浮点数M_ME_TF_1*)37:=带CP56Time2a时标的累积量M_IT_TB_1*)38:=带CP56Time2a时标的继电保拌装置事件M_EP_TD_1*)39:=带CP56Time2a时标的继电保拌装置成组启动事件M_EP_TE_1*)40:=带CP56Time2a时标的继电保拌装置成组输出电路信息M_EP_TF_1报文结构-报文体-报文类型-3在控制方向的过程信息TYPEIDENTIFICATION=类型标识:=UI8[1..8]45..69CON45:=单点命令C_SC_NA_1CON46:=双点命令C_DC_NA_1CON47:=调节步命令C_RC_NA_1CON48:=设定值命令,规一化值C_SE_NA_1CON49:=设定值命令,标度化值C_SE_NB_1CON50:=设定值命令,短浮点数C_SE_NC_1报文结构-报文体-报文类型-4在控制方向的过程信息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CON58:=带CP56Time2a时标的单点命令C_SC_TA_1CON59:=带CP56Time2a时标的双点命令C_DC_TA_1CON60:=带CP56Time2a时标的调节步命令C_RC_TA_1CON61:=带CP56Time2a时标的设定值命令,规一化值C_SE_TA_1CON62:=带CP56Time2a时标的设定值命令,标度化值C_SE_TB_1CON63:=带CP56Time2a时标的设定值命令,短浮点数C_SE_TC_1CON64:=带CP56Time2a时标的32比特串C_BO_TA_165..69:=为将来兼容定义保留在控制方向的过程信息可以带时标也可以不带时标,但是送往某一个站的过程信息只能采用一种,不得混起来用。报文结构-报文体-报文类型-5在监视方向的系统命令TYPEIDENTIFICATION=类型标识:=UI8[1..8]70..9970:=初始化结束M_EI_NA_1在控制方向的系统命令TYPEIDENTIFICATION=类型标识:=UI8[1..8]100..109CON100:=总召唤命令C_IC_NA_1CON101:=计数量召唤命令C_CI_NA_1CON102:=读命令C_RD_NA_1CON103:=时钟同步命令(任选,见7.6)C_CS_NA_1CON105:=复位进程命令C_RP_
本文标题:101规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319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