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中国文学作品阅读及欣赏(第一讲)
中国文学阅读与欣赏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但是不可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爱因斯坦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人文学科培养人的高远的理想,养成人宽广的胸怀,智者的机智,仁者的儒雅。自然科学强调的是“是什么”的客观陈述,而人文学科则注重“应当是什么”的价值内涵。人文学科让我们真正地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自由、什么是生活的智慧。它能够引导我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从而设立一种理想的人格、目标,并愿意为之奋斗终生。——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第一讲文学是什么一、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诗不只是此在的一种附带装饰,不只是一种短时的热情甚或一种激情和消遣。诗是历史的孕育基础。——海德格尔唯物主义一个最朴素的真理告诉我们,人要生存,首先要解决吃穿问题。当人类已经解决了吃穿住的问题,另一种需要就会被提升起来。文学作为人类一种重要的精神活动方式,正是用来满足人类精神需要的。人们常常把文学比喻成人类的精神食粮,这形象地说明了文学对于人类来说,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文学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一种方式,过去,我们常常停留在这一认识水平上。实际上,从更为本质的方面看来,人之所以不同于其它动物,就在于人类把物质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并使之成为人类内在的和本质的需要。人类社会越是向前发展,这个方面就越是突出。人类的生存正是以满足这种更内在、更本质的需要而展开的。从这一意义来讲,文学不是别的,文学正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在海德格尔看来,文学不是现实的装饰物,更不是一种消遣。海德格尔把文学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充满劳绩,但仍诗意地,栖居在这一片大地上。按照海德格尔的描述,文学是这样一种景观,它在大地与天空之间创造了崭新的诗意的世界,创造了诗意生存的生命。海德格尔分析梵高的名画《农鞋》我们甚至不能看出这双鞋是放在什么地方的。这双鞋的四周空无所有,除了一个不确定的空间,鞋子上甚至没有泥土与乡间小道的尘土。一双农鞋,仅此而已。但从鞋的磨损,可以看出劳动者的艰辛,从鞋的粗壮的坚实性中,透射出她在料峭的风中通过广阔与单调田野时步履的凝重。艺术把人们的日常生活带到了诗意的状态之中,在此诗意状态中作品建立世界,展现大地,进入了生活的最高境界。在艺术作品中,人彻底摆脱了非本真的浑浑噩噩的生存方式,世界才真正进入了存在的光亮之中,人生在世诗意般地彰显出来。二、是一面镜子还是一束灯光(一)镜与灯:关于文学的比喻不知有多少人曾经被文学的世界所打动,可是,更多的时候,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可能并不去思考什么是文学。古往今来,理论家们不知提出了多少种观点,莫衷一是。文学最流行的不是抽象的阐释,而是形象的比喻。有人把文学比喻为镜子;有人把文学比喻为灯;有人把文学比喻为画。不同的比喻代表着不同的文学观,代表着不同的美学观。这些生动而有趣的比喻也许能够帮助我们更容易地走近文学。把文学比喻成一面镜子,是各种关于文学的比喻中最古老的比喻之一。《理想国》把诗人和画家比喻成一个拿着镜子的人。——柏拉图(古希腊)按照柏拉图的比喻文学就好比是一面镜子,它可以把面对它的一切东西都照出来。柏拉图以后,文学艺术比喻为镜子,就成为一个经典比喻被确立下来了。达·芬奇、莎士比亚俄国的别林斯基更是明了地重申了这一比喻。“文学的显著特色在于对现实的忠实;它不改造生活,而是把生活复制、再现,像镜子一样,把生活的复杂多彩的现象反映出来。”——别林斯基中国传统中,很早很早就把文学比喻为一种发光体。镜子的比喻往往把文学看成了一种再现方法,而发光体的比喻把文学看成了心灵的表现。庄子把心灵当作是发光的物体。“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发乎天光者,人见其人。”——《庄子·庚桑楚》我们还可以从《诗品序》来进一步体会到古人的这种比喻。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照烛三才,晖丽万有,灵祗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文学非一般灯烛可比,可谓与日月同辉。照烛三才,晖丽万有。西方,把文学比喻为一种发光体是从近代以来开始兴起的。英国批评家哈兹里特把文学比喻为发光体;美国批评家艾布拉姆斯则把发光体直接解释为灯。除了镜子与灯,中外都有把文学比喻成画的例子。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宋代张舜民画是无声诗,诗是有声画。——西方生动的比喻意象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学是什么这一抽象的难题。(二)模仿与镜子、表现与灯与比喻相比,比喻后面的理论学说当然更为重要。因为比喻不过是它背后的理论学说的形象描绘而已。镜子的理论把文学理解成写实的再现的;而烛光的理论则把文学看成是创造的表现的。在柏拉图看来,诗人创作作品,就是对世界的模仿,并不是创造,这正如用镜子反照万物。从柏拉图开始,用来解释文学本质的模仿理论就成为西方文艺理论史的重要观点,影响深远。模仿说在后来的发展中,又演化成再现说。与镜子比喻相比,在灯这一比喻的背后,存在着与模仿说截然相反的理论,那就是表现说。所谓表现说,就是认为文学艺术是对人类主观世界的表现。这种理论在中西文学理论中都有。结论:在中西美学史上,有的理论家主张文学是再现的,有的理论家主张文学是表现的,可以说,再现和表现是文学理论史上两种最为典型的观点,这两种观点是截然对立的。(三)文学的两个世界文学到底是再现的还是表现的,两种学说互不相让,也互相不能说服。从理论上认为文学在本质上要么是再现的,要么是表现的。从文学的实际来看,在任何一部被认为是纯粹表现情感的作品中,我们也能看到现实世界的影子;同样,任何一部标榜写实的作品中也会有现实以外的东西。《诗经》、《离骚》你的结论是:你的结论不会影响这张图本身。这是一张同形图。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结果呢?因为任何一种结论都包含主体的经验因素。所以任何一部声称是再现对象的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包含着作家主体的意向性。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西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九个实词对场景和环境的描写是极其写实的。但是,除了这些景物就没有别的了吗?也许有许多,但作家只写了这些。说明作家创作是有选择的,为什么这样选择,说明作家是有意向的,即主观的因素在其中。这两组相反的意象,一组是冷色调的,一组是暖色调的,但都与作家的意向相吻合。可见,绝对的再现是根本不可能的。与再现说明显的片面性相比,表现说存在的问题更多。在西方,近代以来,一直是表现说在理论上唱主角。在我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文学被极端政治化了,因此,文学表现情感的理论很容易被人们认同。在美学史上,再现说与表现说各不相让。在文学史上,有以再现说而造就的伟大作家,也有以表现说而造就的伟大作家。看样子,文学到底是什么,理论学家还会一直争论下去。当然关于文学是什么的问题,还有从不同角度进行的回答,比如,文学是社会的镜子,生活的反映;文学是时代的感应,历史的记录;文学是人类心灵的发生发展史,文学是人类情感永恒的传达之途等。不管哪一种说法都与再现、表现这一本质有着必然联系。第二讲鉴赏模式一、以社会历史环境为中心和以作家为中心的鉴赏方法(一)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是由孟子提出来的。他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所谓“知人论世”,就是说,读者在阅读文学文本的时候,要了解作家的性格,生平经历,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目的是准确地理解文学作品。(二)以意逆志“以意逆志”也是由孟子提出来的。他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要通过文学作品的文辞来推求、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原意。也就是说,作品的意义是由作家赋予的,文学鉴赏的目的就是要准确无误地知解作者的意图。这种鉴赏理论的缺陷也是相当明显的,作品的意义固然与作家的创作背景有这样那样的联系,而读者鉴赏的毕竟是文学作品本身,过多地强调作家、社会的因素,往往会使文学鉴赏陷入庸俗社会学和繁琐考证的歧途,从而丧失了文学鉴赏的鲜活性和生动性,其结果不是形成对作品的曲解,就是固化作品的含义。二、以作品为中心的鉴赏方法(一)从形式中把握文学作品的内容,在内容中审视文学的形式(二)从整体中把握内容,在局部中细加分析(三)从文学中感悟生活,在艺术中理解真实杜牧的诗《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文学中感悟生活,在艺术中理解真实对于拿着尺子的来鉴赏文学作品的人,汪曾祺说,给他个饼子,抹点黄酱,蹲墙根吃去吧。文学不是自然现象或社会现实的原生态,常理只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它不能用来作为评判文学作品的标准,否则艺术将不成为艺术。优秀的文学作品,除了表层意蕴之外,往往还有深层意蕴。表层意蕴是通过文学的艺术描写直接体现出来,可以由读者通过字面意义直接感知,它能够从艺术形象中直接归纳和概括。深层意蕴则是运用暗示、象征等艺术手法创造出来,隐含在字面意义背后的意蕴。无论是表层意蕴还是深层意蕴,要想做到准确把握,都必须认真阅读作品、深入分析研究。(四)从表象中品味意蕴,在意蕴中领悟真谛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从表层看,它表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深一层看,除了有一个显在的爱情悲剧的主题之外,还有一个隐在的审美的主题:美的存在、美的毁灭和人类对美的向往。那么,《西厢记》呢?请你谈一谈它的深层意蕴。阅读文学作品还应注意文学趣味。有趣是区别文学与非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志。感受文学的趣味,就是感受文学的美。文学的趣味主要有五种:1、文学的天趣天趣主要是指作品浑然天成,清新可爱。有天趣的文学,给人的感觉是信手拈来,毫无刀雕斧凿之痕迹。(五)从作品中寻索趣味,在趣味中得到愉悦例如“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是对生活的快乐解读,只有深刻领会生活意趣的人才会欣赏眼前的和乐景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是对大自然的倾心欣赏,只有静下心来,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于自然,才能领略自然的意趣。2、文学的机趣这里的“机”字有机智、聪明的意思。机趣是指作家在人物、情景、结构、文字安排上的匠心巧运,它多是作者对情、景、理瞬间的领悟。例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谐音暗喻是民歌的常用手法,诗人把握其精髓以后,以生花妙笔予以升华,“道是无晴却有晴”明指天气阴晴无定,暗喻意中人的感情扑朔迷离,捉摸不定。3、文学的谐趣谐趣,这里的“谐”有两个意思,一是和洽,二是诙谐。生活本身不乏谐趣,文学作品在和洽之中表现生活的多趣,在幽默诙谐之中表现多智,都会产生谐趣,引得读者轻松、会心的微笑。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绝句》其七: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爱花的癫狂,怕老的心态,繁枝易落的理性思考,却归于嫩蕊的慢慢展开,一个“商量”,将诗人的谐趣印在了诗里。又如,“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辛弃疾《西江月》)简单的对话辛弃疾写出了憨拙可爱的醉态以及醉中的幻觉,很有风致,诙谐有趣。语言、意象的谐趣来自生活的轻松体味和别具慧眼的观察。南宋诗人杨万里此类诗歌最多,因为他总是以一颗充满情趣的机心去体味自然。4、文学的情趣情趣是指文学作品的情绪、情感表达得新巧、别致、充满生活趣味。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风朴素恬淡,源于诗中遥远恬静、古朴生活场景的描绘。闻一多先生说,淡到看不见诗,那才是真正的孟浩然。“寄至味于淡泊”的艺术辩证法却使诗中流溢出浓郁的田家风情。5、文学的理趣理趣是指文学作品中的哲理之趣。理趣在文学中存在的形态多种多样,或在物中,或在景中,或在情中;有的是无意说理
本文标题:中国文学作品阅读及欣赏(第一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393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