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锅炉房布置2.锅炉房的布置及锅炉房建筑锅炉房位置的选择多层或高层建筑内锅炉房布置锅炉房布置的一般原则锅炉房建筑锅炉间的设备布置锅炉房的管道布置锅炉房位置的选择一般应经本专业与总图运输、生产工艺、企业管理等专业人员及建设单位共同研究,从安全条件、地形条件、运输条件、环境保护、热力管网经济性、综合占地面积等方面进行认真全面地分析比较后,确定最优方案。正确确定锅炉房在总平面中的位置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锅炉房位置的选择(1)靠近供热中心地区或靠近供热量最大的区域。有利于引出外管线和外管布景技术经济合理性。(2)交通方便,便于人流物流的分开;有较好的朝向,有利自然通风;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3)符合环保、卫生、防火要求和有关规定。避免烟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常年运行锅炉房应位于生活区,或环境保护区的最小风向频率上风侧,季节性锅炉房应位于该季节最大风向频率的下风侧。(4)应考虑将来发展的余地。(5)锅炉间属丁类生产厂房。锅炉房不能与甲、乙类和使用可燃气体有火灾危险的丙类厂房相连接,如锅炉房内安装低于120℃的热水锅炉,可与以上厂房用防火墙隔断相连。原则多层或高层建筑内锅炉房布置(1)锅炉房不应设在人密集的建筑内,或其上面、下面、贴邻或主要疏散口的两侧。(2)燃用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燃料(如高炉煤气、矿井气、石油液化气等)的锅炉,不应设在建筑物的楼层中和屋顶上,严禁设在其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内,也不宜使用重油或渣油。(3)布置在建筑物非首层(地下一层)的锅炉房不应采用固体燃料,独立的地下锅炉房也不宜采用固体燃料。(4)非独立锅炉房应靠外墙设置,并采用无门窗洞口的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l.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当必须设门窗时,应设甲级防火门。(5)锅炉房宜设两个出口,直通室外的不得少于一个。布置在楼层中或顶层的,必须有两个出口直通安全梯或露台。(6)蒸汽锅炉布置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楼层中或顶层须经地市级安全监察部门的同意。(7)锅炉间的建筑结构应有相应的防爆措施。原则多层或高层建筑内锅炉房布置(8)对锅炉容量及压力要求:1)蒸汽锅炉设在多层或高层建筑的半地下室或第一层时,其单台额定蒸发量不超过10t/h,额定压力不超过1.6MPa。如须设在建筑的地下室、楼层中或顶层时,单台锅炉额定蒸发量不超过2t/h,额定压力不超过1.6MPa。总容量小超过6t/h。2)热水锅炉设在多层或高层建筑中的地下窒、半地下室、第一层或顶层中,每台锅炉额定功率小于或等于7MW,锅炉的额定出口热水温度低于或等于95℃。燃油燃气锅炉房应尽避布置在建筑物第一层或半地下室。3)上海市建委为适应上海市建设发展的需要,结合上海市用地紧张的实际情况,采取技术措施,适当放宽了锅炉房位置选择余地,设计时可作参考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民用建筑锅炉房设置规定(局部修订)(DGJ08-73-2002)。锅炉房布置的一般原则1)主厂房:包括锅炉间、煤仓间、风机除尘间、仪表控制间。2)辅助间:包括水处理间、水泵水箱间、除氧间、化验室、检修间、备件库、日用油箱间、燃气凋压间等。3)生活间:包括办公室、值班室、浴室、厕所、倒班宿舍等。(1)锅炉房厂房由以下部分组成:锅炉房布置的一般原则(2)锅炉间可以是单层或双层(也称楼层)布置。应根据单台锅炉容量的大小、种类、燃烧设备、出灰渣方式、尾部受热面的情况等因素确定。一般单台容量≤6t/h的燃煤锅炉及燃油燃气锅炉都作单层布置;单台容量6t/h且带有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的燃煤锅炉,一般都作双层布置;楼上主要用来放置锅炉设备,楼下主要用来布置出灰渣系统。锅炉房布置的一般原则(3)辅助间和生活间一般设在锅炉房的固定端,与锅炉轴线平行布置。根据锅炉房的规模和要求,可以是单层、双层或三、四层布置。小容量小规模锅炉的辅助、生活间也可设在锅炉间内,但工作条件较差。有扩建可能的锅炉房,其运煤系统构筑物一般置于固定端一侧,运煤廊位于锅炉间前端的上方。化验室应布置在采光通风好、振动噪声小,取样操作方便的地方。为防止风机噪声的扩散,常将风机置于锅炉房后侧的风机间内。大气式热力除氧间一般置于辅助、生活间的三层。操作控制间一般设在炉前或封闭阳台内。油箱间、油泵间、天然气调压间一般单独设置,对小容量、小规模的燃油、燃气锅炉房,也可将其设置在辅助间内。调压器进口压力不大于0.4MPa时可设在地下单独建筑物内,液化石油气和相对密度大于1.0的燃气,其调压器不得设在地下室和半地下室。煤场、渣场、烟囱、烟道、灰渣沟、灰渣池、排污降温池等构筑物,一般都设在室外(不包括从室内引出部分)。水处理间、给水间一般都设在辅助间的一层。地下回水间一般设在辅助间的地下或室外靠近辅助间处。检修间及备件库可设在辅助间,也可设在一层出灰渣间的前侧。值班室一般宜设在辅助间内靠近锅炉间主要出入口处。盐、酸、碱库房宜设在水处理间或室外靠近水处理间处。锅炉房建筑锅炉房建筑物、构筑物应由土木工程专业和建筑学专业人员设计。锅炉房工艺专业人员应根据工艺要求,向土建专业人员提出建、构筑物基本形式,主要尺寸和有关要求。锅炉房建筑物、构筑物应符合现行锅炉房设计规范、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中的有关规定。锅炉房建筑1)锅炉间属于丁类火灾危险性厂房,锅炉间内单台锅炉容量4t/h(或2.8Mw)时,锅炉间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4t/h(或2.8MW)时,不应低于三级耐火等级。油箱间、油泵间、油加热器间均属丙类火灾危险性厂房,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当其布置在锅炉房辅助间内时,应设防火墙将其隔离开。燃气调压间属甲类火灾危险性厂房,其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当其与锅炉间贴邻时,应设防火墙将其隔离开,其门窗应向外开启并不直接通向锅炉间,且不用木质等易燃材料制作,否则应用铁皮或其他防火材料包敷,地面应采用不发火花地坪。2)锅炉房为多层布置时,锅炉基础与楼板地面接缝处应采用能适应沉降的处理措施。3)锅炉房应预留能漏过设备最大搬运件的安装孔、洞,安装孔、洞可与门窗洞或非承重墙壁结合考虑。锅炉房建筑4)钢筋混凝土烟囱和砖烟道的混凝土底板等表面,其设计计算温度高于100℃的部位应采取隔热措施,以防混凝土开裂而出现底板渗水。5)锅炉房的柱距、跨度和室内地坪至柱顶的高度,在满足工艺布置要求的情况下,宜符合现行《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的规定,以便设计时采用统一预制件尺寸,也便于施工,如柱距6m,跨度在18m以下时采用3m的倍数等常用模数。6)需要扩建的锅炉房,应有扩建的条件,如近期扩建,可在锅炉间内预留位置和基础,远期扩建,则扩建端的墙和挡风柱应有拆除的可能性等。7)建筑物内设有振动炉排炉、磨煤机、风机等振动较大的设备时,应采取隔振措施。锅炉房建筑8)钢筋混凝土煤仓的内壁面应光滑耐磨,内壁交角处应做成圆弧形,以便煤的滑落畅通,煤仓应设带盖的人孔和爬梯,以便安全和使用。9)设备吊装孔、灰渣池、高位平台等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应设防护栏杆。10)烟囱和烟道连接处应设沉降缝。11)锅炉间的外墙开窗面积,应满足通风、泄压和采光的要求。12)锅炉房和其他建筑物相邻时,相邻的墙应为防火墙,锅炉间与生活辅助间应用非燃烧墙体隔开。13)有酸、碱侵蚀的水处理间地面、地沟、构筑物(混凝土水箱、水池等)应有防腐措施。14)锅炉房生活间和办公间的面积指标,应分别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当地的有关规定执行。锅炉房建筑15)平台和扶梯应选用不燃且防滑的材料,操作平台宽度不应小于0.8m,扶梯宽度不应小于0.6m,它们上面净高不小于2m,经常使用的钢梯坡度宜小于60%。16)干煤棚挡煤墙上部分敞开处应有挡雨措施。17)锅炉房楼面、地面、屋面荷载,应根据工艺设备安装和检修的荷载要求确定或选用。锅炉间楼面:6~12kN/m2;辅助间楼面:4~8kN/m2;运煤层楼面:4kN/m2;除氧层楼面:4kN/m2;锅炉间及辅助间屋面:0.5~1kN/m2;锅炉间地面:10kN/m2。18)单层结构的锅炉间的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当炉前通道总长度不大于12m,且面积不大于200m2时;其出入口可只设1个。楼层结构的锅炉闻各层的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上层的出入口处应有通向地面的安全梯。19)锅炉间通向室外的外门应向外开,辅助间和生活间通向锅炉间的内门应向锅炉间开。20)对于炎热地区的锅炉房,可采取敞开或半露天的结构形式。21)锅炉房建筑室内地坪应高于室外地面150mm以上,地下构筑物则应有防止地面或地下水侵入的措施,地下室地面及有可能发生积水的地面应有向集水坑、沟倾斜的坡度。锅炉房建筑22)锅炉间房顶过重或采光不足需设天窗时,其面积不应小于锅炉间占地面积的10%。23)布置凝结水箱的地下室,宜采用揭顶形式,以便采光和散热。24)重大设备的上方应有起吊的条件和措施。25)燃油锅炉房的油泵间,建筑面积大于60m2时,应设不少于2个外开的门,其地面应采取防油措施,如采用混凝土地面。26)燃油、燃气锅炉房的锅炉间、油箱(库)间、油泵间、调压间等易爆易燃房间,都应具备防爆泄压,防火消防,采光通风功能,其泄压面积不应小于占地面积的10%。其防火间距应符合建筑防火规范的要求。锅炉间的设备布置1锅炉间跨度2锅炉间运转层布置3锅炉间屋架下弦标高的确定4锅炉间底层布置5辅助间布置6锅炉间外侧布置锅炉间跨度锅炉间的跨度要根据锅炉容量和形式确定,同时还应考虑以下因素:(1)炉前、炉后设备的布置要求,运行和检修必要通道和场地。(2)炉后烟道引出的方便和必要的维护通道。(3)炉前、炉后底层的设备,土建柱基础及沟道布置。(4)扩建后的炉型与本期炉型的统一性。(5)主厂房各车间跨度、运转层标高可参考表9-1锅炉间跨度注:①循环流化床炉;②循环水泵不在汽轮机间取小值,设备横向布置取大值;③纵向布置取小值,横向布置取大值;④可不单设除氧间;⑤除氧间或煤仓间单独设置,如合并设置取相同值。表9-l(单位:m)锅炉容量(t/h)10203565、75130220跨度121515①、1821②、2424、2730运转层高度54.5、678除氧层标高/跨度≥5/-④11.5~13/7⑤14~15/7.5~9⑤传送带层标高/跨度12~15/6⑤21~24/9⑤22~24/9~15⑤汽轮机容量(MW)0.75③1.5③3③6②12③25③、50跨度9、1212、1512、1515、18、2118、2124、27、33锅炉间跨度锅炉房内安装煤粉炉时的跨距确定应考虑以下因素:1)点火装置布置:点火装置一般设在运转层上,并设操作平台。平台的宽度和其周围有一定的空间,满足运行、维护和检修的方便。2)磨煤机的布置:对于装置钢球磨煤机的锅炉问,其底层靠煤仓间侧通道的宽度应考虑满足钢球磨煤机运入的需要。对于装置中速磨煤机的锅炉间,且中速磨和排粉机均布置在炉前时,确定炉前通道宽度时,应注意磨煤机和锅炉基础的必要间距。对于装设竖井式磨煤机的锅炉间,应考虑磨煤机尺寸较大的竖井占有锅炉间纵向通道。3)送风机布置:送风机一般布置在炉后或炉侧底层,应考虑运行人员维护的必要通道。锅炉房内安装链条炉时的跨距确定应考虑以下因素:1)链条炉前主要有锅炉控制室、锅炉进煤管等,在炉前运转层应有足够的通道。2)抛煤机链条炉的炉排和主灰斗等,要求炉前,尤其是底层应保证2.5m以上净空锅炉间运转层布置(1)锅炉运转层标高,一般锅炉生产厂家根据炉型和容量,提出推荐标高,有条件时应优先按厂家提供标高选用。如因某些条件改变厂家推荐的标高,应及时与生产厂家取得联系。当循环流化床锅炉配有抽汽供热机组时,一般锅炉和汽轮机厂家推荐的运转层标高不一致,此时有两种布置方式:1)维持厂家推荐的运转层标高,锅炉问均低于汽机间1~2m,可降低锅炉间屋架高度,节省土建投资,但锅炉间与其他车间联系和运输不十分方便。2)抬高锅炉间运转层高度,使其与汽机间统一,此时应请锅炉生产厂家
本文标题:锅炉房工艺设计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427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