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8年河北省理科综合中考试卷
第1页(共22页)2018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A.蛋白质B.维生素C.油脂D.糖类2.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入固体B.量取液体C.收集氢气D.点燃酒精灯3.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B.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可以防腐C.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第2页(共22页)D.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4.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A.Al3+﹣﹣铝离子B.2K﹣﹣2个钾元素C.F2﹣﹣2个氟原子D.2SO3﹣﹣3个二氧化硫分子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6.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生成物丙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7.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第3页(共22页)B.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C.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D.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8.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热水蒸发B.蜡烛燃烧第4页(共22页)C.滚摆上升D.影子形成9.“山青水绿、天蓝地净”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B.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C.节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10.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医院里用紫外线灯灭菌B.用湿布擦拭正在发光的台灯C.经常用钢丝球擦洗铝锅D.发霉的大米多淘洗几次食用11.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C.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12.归类整理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正确的是()A.氯、碘、汞都是非金属元素B.醋酸,硝酸钾,二氧化硅都是化合物C.铁、木头、玻璃都是热的良导体D.太阳能,风能、核能是可再生能源第5页(共22页)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0分)13.如图所示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气密性良好,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分。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1)红磷燃绕的化学方程式为。(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3)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间的五分之一,可能的一种原因是。14.理化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烧水时易生水垢的水,属于水。(2)人体摄入元素不足或过量均会导致甲状腺疾病。(3)保险丝(铅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4)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作用。(5)尼龙手套、玻璃茶杯、纯棉桌布中,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15.根据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1)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该装置作为气体发生装置对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2)乙是探究影响铁锈蚀快慢因素的实验,为探究氯化钠是否可以加快铁的锈蚀,试管①中的物质X和试管②中的物质Y分别是。第6页(共22页)(3)丙是粗盐提纯实验中的过滤操作。过滤时,最好先将上层液体倒入过滤器,然后再倒入混有沉淀的液体,以免,使过滤速度过慢。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若颠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其他操作均正确)。则得到的精盐质量会(选镇“偏大”“不变”或“偏小”)。16.A→L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G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A和I为红色固体,B、D和L为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G的化学式为。(2)E的组成元素在化合物中常呈现的化合价有。(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4)上述转化中,B和L表现出相应的化学性质是。17.小明怀疑自家菜地因施用硫酸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土壤酸化问题,于是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查阅产品说明】小明同学根据图1所示产品说明书中的和硫酸铵的组成,推测硫酸铵受热可能会分解生成氨气,使肥效降低。【探究1】土壤的酸碱性实验1:按图2所示溶解土样,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用pH试纸测量土样浸出液的pH约为4,说明土壤呈酸性。【探究II】硫酸铵具有哪些性质实验2:25℃时,将30g硫酸铵加入50g水中,完全溶解,此时所得溶液对应图3中(选填序号)点的状态,测得其pH约为5。实验3:为证明硫酸铵受热分解生成了氨气,小组同学进行了图4所示的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①硫酸铵固体减少;②用酚酞溶液浸湿的滤纸。第7页(共22页)③小气球变大。小明依据现象①和②,小红只依据③,都得出了“硫酸铵受热分解”的结论。小组同学认为小红的依据不合理,小气球胀大可能是装置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所致。若要通过小气球的变化得出“硫酸铵受热分解”的结论,还需继续进行观察,若,才能得出这一结论。实验4:按图5所示进行实验,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硫酸铵能与熟石灰发生反应。【拓展应用】(1)为保证铵态氮肥的肥效,不能高温暴晒,不能。(2)硫酸铵中氮元素被植物吸收后,剩余的硫酸铵使得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进行改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8.小明用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进行了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1)生成二氧化碳的总重量为g。第8页(共22页)(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第9页(共22页)2018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A.蛋白质B.维生素C.油脂D.糖类【解答】解: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故选:A。2.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入固体B.量取液体C.收集氢气D.点燃酒精灯第10页(共22页)【解答】解:A、取用块状固体药品,首先试管要横放,把块状固体药品放入试管口,再把试管慢慢的竖立起来,使药品滑落到试管底部,以免打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因氢气的密度与空气的小,所以应用向下排空气的收集方法收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3.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B.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可以防腐C.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D.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解答】解:A、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可发出各种颜色的光,因此充入灯泡中可制成五彩的霓虹灯,所以A说法正确;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在食品包装时充入防腐,所以B说法正确;C、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所以C说法不正确;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D说法正确。故选:C。4.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A.Al3+﹣﹣铝离子B.2K﹣﹣2个钾元素C.F2﹣﹣2个氟原子D.2SO3﹣﹣3个二氧化硫分子【解答】解: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Al3+可表示铝离子,故选项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第11页(共22页)B、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K可表示2个钾原子,故选项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错误。C、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F2可表示1个氟分子,故选项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错误。D、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SO3可表示2个三氧化硫分子,故选项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错误。故选:A。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解答】解: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但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选项推理正确。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B。6.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12页(共22页)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生成物丙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C2H6和氧气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是:2C2H6+7O2点燃¯6H2O+4CO2。A、由上述方程式可知,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B、由上述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是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错误;C、生成物丁是二氧化碳,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2)=3:8,故错误;D、上述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故正确。\故选:D。7.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第13页(共22页)B.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C.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D.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解答】解:A、铜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的后面,不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故A错误;B、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浓度大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多,故B错误;C、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稀硫酸完全反应,所以生成的氢气相等,故C正确;D、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所以镁的反应速率快,故D错误。故选:C。8.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第14页(共22页)A.热水蒸发B.蜡烛燃烧C.滚摆上升D.影子形成【解答】解:A、热水蒸发是水分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滚摆上升只是位置的移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影子形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B。9.“山青水绿、天蓝地净”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B.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第15页(共22页)C.节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解答】解: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可以净化空气,故正确;B、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可以防止水污染,故正确;C、燃放烟花爆竹,会加重空气污染,不利于缓解雾霾天气,故错误;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故正确。故选:C。10.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医院里用紫外线灯灭菌B.用湿布擦
本文标题:2018年河北省理科综合中考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471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