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我国的造船业历史悠久,秦汉之际,已具有很大规模。秦代的“轻舟巨舸”,汉代的“百尺楼船”都是著称于世的。到了三国时期,我国的造船业则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赤壁之战动用了千百艘战船,就集中地反映出长江流域的造船能力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三国中,蜀汉地处巴山蜀水,利用历史悠久的造船工场,造了很多船只,在川江航行。曹魏在山东半岛和渤海湾沿岸的“青、兖、幽、冀四州大作海船”在内地则在洛阳附近建造船场。2海上陶瓷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以越州(今绍兴)为中心,陶瓷通过越州港等销往海外日本、韩国、埃及、地中海等沿线国家。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瓷器的国家,并且源源不断地运销海外,对世界文化起到巨大的影响,因而博得了“瓷器之国”的雅称。在近代以前一千多年历史长河中,名窑遍布全国各地,各类瓷器争艳斗妍、灿若群星。而烧造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当首推越州(今绍兴)窑。越窑遍布绍兴山阴、会稽、上虞、余姚、萧山等地。越窑从商代烧造原始青瓷和几何印纹硬陶起直到东汉时期,我国陶瓷史上划时代重大发明,上虞区小仙坛、帐子山一还发明成熟瓷器,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瓷器的源地。从当前(2013年)世界各地出土陶瓷器中,越窑居首位。越窑青瓷对世界文明作出贡献。3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泉州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海上丝绸之路是由当时东西洋间一系列港口网点组成的国际贸易网。在唐宋元的繁盛期,中国境内主要有泉州、广州、宁波三个主港和其他支线港组成。4形成主因是中国南方沿海山多平原少且内部往来不易,地方诸侯也需海外资源交易以维持统治,东南沿海可以借助夏冬季风助航更增加了海路的方便性,因此古代中国沿海很多地方都有此项交流,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转到南方,而海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特别是宋朝商业科技高度发展,指南针和水密封舱等航海技术的发明和之前牵星术、地文潮流等航海知识的积累,加上阿拉伯世界对海洋贸易热忱,使海上丝绸之路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海上丝绸之路衰落。郑和下西洋实质是朝贡性质的航海行为,难以为继无法持久。海禁迫使民间海外贸易转型为走私性质的私商贸易。民间海外贸易的需求张力和朝廷政策的矛盾冲突始终贯穿明清两朝。明清仅有几次有限度开禁都是被动的权宜之策。无政治武装支持的中国海商无力挑战大航海后政治军事商业合一的西方扩张势力,海禁导致中国退出海洋竞争,是近代中国积弱落后的关键。56市舶司是中国在唐、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相当于现在的海关。明清两朝反复“海禁”。明洪武三年(1370年)“罢太仓黄渡市舶司”。洪武七年(1374年)撤销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撤销全部市舶司,设立江、浙、闽、粤四处海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南巡,在苏州亲眼目睹洋商船只络绎不绝,引起警觉,下旨除粤海关外,撤销所有其他海关。是为“一口通商”。7唐高宗显庆六年(661年),于广州创设市舶使,派专官充任,总管海路邦交外贸。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在广州城西设置“蕃坊”,供外国商人侨居,并设“蕃坊司”和蕃长进行管理。北宋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设广州市舶司。北宋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设杭州市舶司、明州市舶司(明州今宁波)。北宋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设泉州市舶司、密州市舶司(密州今青岛)。北宋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设秀州华亭市舶司(今上海松江)。神宗熙宁时期设秀州澉浦市舶司(今浙江海盐)。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设江阴港市舶司、温州市舶司。南宋时代有8个市舶司,主要分布于东南沿岸,江阴、秀洲华亭、秀州澉浦、杭州、明州、温州、泉州、广州。泉州成为通商大港[2]。8宋代市舶司有如下几种职能:船舶出入口管理:给外国船舶发放入港许可证。设保甲制,由纲首、保长、里长组成,纲首给本国出洋船舶发放许可证,称为“公据”或“公凭”(大船发公据、小船发公凭),记载船载货物、人员组成及其身份地位等项目。出入口货物管理:派兵监守入港船舶,防止透漏逃税。即“编栏”上船验货。即“阅实”对入口货物抽取入口税。即“抽解”为朝廷收购舶来品。即“博买”海上禁防:监管禁运地区(辽、金)监管违禁品货物输出(如金、银、铜、铁、盐等)。9来自大食、嘉令、麻辣、新条、三佛齐等国:珍珠、象牙、犀牛角、脑子、乳香、沉香、煎香、珊瑚、琉璃、玛瑙、玳瑁、龟筒、栀子、香蔷薇水等。来自真腊、三泊、缘洋、登留眉、西棚、罗槲、蒲甘:金颜香来自渤泥:脑板来自阇婆:药物来自占城、目丽、木立千、宾达侬、胡麻、巴洞、新州:夹煎饼来自佛罗安、朋丰、达罗啼、达磨:木香来自波斯兰、麻逸、三屿、蒲里唤、白蒲迩:吉贝布、贝纱来自高丽:人参、银、铜、水银、绫布。10洪武七年(1374年),明州、泉州、广州三市舶司同时关闭废弃。永乐元年(1403年),复置太仓黄渡、宁波、泉州、广州、交趾云南、五市舶司,准日本通贡宁波,琉球通贡泉州,但民间海禁事例并没有取消。嘉靖二年(1523年),严申海禁,罢浙、闽二市舶司,只留广州市舶司,不久也废除。直到嘉靖三十九年﹐经淮扬巡抚唐顺之的请求﹐三司才得到恢复。四十四年﹐浙江一司以巡抚刘畿的请求﹐又罢。福建一司开而复废﹐至万历中始恢复。自此以后﹐终明之世﹐市舶司无大变动。11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准四口通商。江海关:上海浙海关:宁波闽海关:福州、厦门粤海关:广州,直属内务府。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南巡,在苏州亲眼目睹洋商船只络绎不绝,引起警觉,下旨除粤海关外,撤销所有其他海关。是为“一口通商”。12《真腊风土记》是一部介绍位于柬埔寨地区的古国真腊历史、文化的中国古籍。《真腊风土记》由中国元代人周达观所著。1431年暹罗破真腊国都吴哥,真腊迁都金边,吴哥窟被遗弃,森林逐渐覆盖漫无人烟的吴哥。后来有些当地的高棉人猎户进入森林打猎,无意中发现宏伟的庙宇,也有一些当地的佛教徒在庙旁边搭盖屋寮居住,以便到庙宇中朝拜,但吴哥遗迹多不为世人所知。1819年法国J.P.A.雷慕沙首先将周达观所著《真腊风土记》译成法文。1857年,驻马德望的法国传教士夏尔·艾米尔·布意孚神父著《1848—1856印度支那旅行记:安南与柬埔寨》,报告吴哥状况,但未引人注意。1861年1月,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为寻找新的热带动物标本,无意中在原始森林中发现,宏伟惊人的古庙遗迹,并大大肆宣扬,他说,“此地庙宇之宏伟,远胜古希腊、罗马遗留给我们的一切,走出森森吴哥庙宇,重返人间,刹那间犹如从灿烂的文明堕入蛮荒”,这才使世人对吴哥刮目相看。《真腊风土记》对当代及现代研究真腊及吴哥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现存与真腊同时代者对该国的唯一记录。中国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此书“文义颇为赅赡,本末详具,可补元史佚阙。”。13《真腊风土记》全书约8500字。书中有描绘真腊国都吴哥城的建筑和雕刻艺术;详细叙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经济、文化习俗、语言;并记载了真腊的山川、物产等,其中还记载了当时居住在真腊的海外华人的状况,其时他们被称为“唐人”。•卷首是“总叙”,其他内容分40则:城郭、宫室、服饰、官属、三教、人物、产妇、室女、奴婢、语言、野人、文字、正朔时序、争讼、病癞、死亡、耕种、山川、出产、贸易、欲得唐货、草木、飞鸟、走兽、蔬菜、鱼龙、酝酿、盐醋酱曲、桑蚕、器用、车轿、舟楫、属郡、村落、取胆、异事、澡浴、流寓、军马、国主出入。•《真腊风土记》的记载内容详细并翔实可靠,很有历史研究的价值。详细例子:《真腊风土记》详细的记录了当时60多个柬埔寨语词。翔实可靠例子:《真腊风土记》中的“耕种”条载:“大抵一岁中,可三四番收种。盖四时常如五六月天,且不识霜雪故也。其地半年有雨,半年绝无,自四月至九月,每日下雨,午后方下”据后来考证,确实真实的记录了柬埔寨的气候。而依“城郭”条对吴哥城的描述,后来经多位学者实地勘测,证实无误,也确定了周达观确实到过真腊。1415从2005年上半年至2007年年初,市区百里坊、信河街周宅祠巷、八字桥、老邮电局等建筑工地曾先后出土50余件宋元时期漆器文物,其中绝大部分为宋代漆器。尽管这些漆器大多比较残破,有的甚至只剩下一小段,但仍可窥见它的价值。宋代温州漆器主要有两大类产品:一类为采用戗金、识文、描金、螺钿、雕漆等工艺装饰的豪华高档漆器,如1966年仙岩慧光塔出土的北宋檀木识文描金道释图方形舍利函、1977年和1978年江苏武进县村前乡南宋墓群出土的戗金庭园仕女图银扣朱漆奁等,它们表现了宋代温州漆器雕饰华丽的特征;另一类就是素髹漆器。所谓素髹漆器,又称素面、光素漆器,指器物表面髹漆颜色素朴,没有花纹装饰的漆器。有的通体只髹一种颜色漆,有的表里异色,或表里同色、底足异色。很多著作称之为一色漆器或单色漆器。16▲红漆碗底部铭文:乙酉温州新河导俗巷林六叔上牢▲黑漆罐▲花瓣式朱漆盏托▲莲瓣式漆奁▲同时期的龙泉窑青瓷花口碗,与新出土的部分漆器呈现同一种造型。▲葵瓣式朱漆盘17▲花瓣式朱漆碟▲花瓣式漆碗这些铭文以有力的证据再次证明了宋代温州社会经济、城市相对繁荣,商业、手工业较为发达的历史面貌。它使我们认识到,宋代温州漆器手工制造业已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轻工产业,作坊、店铺遍布城区,甚至扩展到瓯江以北。它们不但注重产品质量(很多漆器铭文最后都冠以“上牢”二字),而且产销两旺,在当时的都城开封、临安(今杭州市)的繁华街道都开设有专卖店。明弘治《温州府志》卷七《土产》载:“漆器之类,独出永嘉。然漆非土产,仰于徽、严之商,征重而价贵,故人力取精而倍其赢,于是温之漆器名天下,其初精致之甚,奇彩异制,夺目光烜。”卷一《风俗》又载:“温居涂泥斥卤,土薄艰艺,民勤于力而以力胜,故地不宜桑而织纴工,不宜粟麦而粳稻足,不宜漆而器用备。”18“舶来品”原指通过航船从国外进口来的物品。旧时外国商品主要由水路用船舶载运而来,故名。引申为国外的东西,即从外国传入本国的意识、物品、语言等等。可以是一种文化,也可以是本国没有,从外国引进来的东西或技术。19“沙发”是个外来词,根据英语单词sofa音译而来。为一种装有软垫的多座位椅子。装有弹簧或厚泡沫塑料等的靠背椅,两边有扶手,是软件家具的一种。沙发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古埃及,但真正意义的软包沙发则出现于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当时的沙发主要用马鬃、禽羽、植物绒毛等天然的弹性材料作为填充物,外面用天鹅绒、刺绣品等织物蒙面,以形成一种柔软的人体接触表面。如当时欧洲普遍流行的供大众使用的华星格尔椅,是最早的沙发椅之一。回顾中国的沙发发展史,要首推汉代的“玉几”。《西京杂记》中描绘的缚有厚层织物的坐具“玉几”,可以看成是中国沙发的“祖先”。20巧克力是一个外来词Chocolate的译音(粤港澳粤语地区译为“朱古力”)。主原料是可可豆(像椰子般的果实,在树干上会开花结果),它的起源甚早,始于墨西哥极盛一时的阿斯帝卡王朝最后一任皇帝孟特儒,当时是崇拜巧克力的社会,喜欢以辣椒、番椒、香草豆和香料添加在饮料中,打起泡沫,并以黄金杯子每天喝50CC,是属于宫廷成员的饮料,它的学名Theobroma有“众神的饮料”之意,被视为贵重的强心、利尿的药剂,它对胃液中的蛋白质分解酵素具有活化性的作用,可帮助消化。211642年,巧克力被作为药品引入法国,由天主教人士食用。1765年,巧克力进入美国,被托马斯·杰斐逊赞为“具有健康和营养的优点”。1847年,巧克力饮料中被加入可可脂,制成如今人们熟知的可咀嚼巧克力块。1875年,瑞士发明了制造牛奶巧克力的方法,从而有了现在所看到的巧克力。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刺激了巧克力的生产,巧克力被运到战场分发给士兵。最早拿来饮用的是玛雅人,而最初是由墨西哥人制作,16世纪初期的西班牙探险家荷南多·科尔特斯在墨西哥发现当地的阿兹特克国王饮用一
本文标题:商海波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498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