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异位垂体腺瘤李雪2012.3.28LOGO垂体颅底蝶鞍垂体窝内,重约0.5cm,体积1cm×1cm×0.5cm,垂体的组成垂体由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组成神经垂体由间脑底部的神经外胚层向腹侧突出的神经垂体芽发育而成神经垂体分为神经部和漏斗垂体的组成漏斗与下丘脑相连,由正中隆起和漏斗柄组成垂体的组成垂体的组成腺垂体来自胚胎口凹的外胚层上皮腺垂体分为远侧部、中间部及结节部远侧部又称前叶(最大)神经部和中间部合称后叶远侧部腺细胞根据对染料的亲和力不同,分为嗜色细胞和嫌色细胞嗜色细胞又分为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垂体的组成垂体的组成嗜酸性细胞数量较多,约占40%有两种①生长激素细胞②催乳激素细胞(蛋白质类激素)嗜碱性细胞少于嗜酸性细胞,约占10%。有三种①促甲状腺激素细胞②促性腺激素细胞③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糖蛋白类激素,PAS阳性)垂体的组成嫌色细胞数量多,约占50%胞质少,着色浅为脱颗粒的嗜色细胞或初级阶段的嗜色细胞中间部有嫌色细胞、嗜碱性细胞和少量滤泡垂体的组成结节部主要为嫌色细胞以分泌的激素来命名远侧部的腺细胞有:生长激素细胞、催乳激素细胞、促甲状腺激素细胞、促性腺激素细胞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垂体的组成垂体腺瘤发生在垂体前叶,从0.1cm~10cm垂体腺瘤≤1cm称为微小腺瘤或小腺瘤1cm为中等大腺瘤≥10cm为大腺瘤近年常用的分类:功能性腺瘤无功能腺瘤不能分类腺瘤垂体腺瘤功能性腺瘤包括:①生长激素细胞腺瘤②催乳素细胞腺瘤③腺瘤具有生长激素和催乳素细胞分化④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⑤促甲状腺激素细胞腺瘤⑥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⑦多激素垂体腺瘤免疫组化结合临床血清学检查才能正确分类异位垂体腺瘤垂体窝外原发性的垂体腺瘤比较罕见。部位:最常发生于蝶窦、碟骨和海绵窦,其他部位还有筛窦、枕骨斜坡、鼻咽、鼻腔和颞骨。异位垂体腺瘤主要见于成年人,年龄跨度较大,16~84岁均可发病。平均发病年龄是49岁,女性比男性更易发生。临床症状与肿瘤的部位密切相关。侵袭性垂体腺瘤原发性垂体腺瘤组织起源①垂体前叶细胞沿着垂体前叶的胚胎发展路径堆积,形成拉特克囊(Rathkepouch)出生后剩余的拉特克囊可能在蝶窦、海绵窦等处发展成具有激素活性的腺瘤②胚胎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拉特克囊向第三脑室移行,剩余的拉特克囊组织可能被保留在蝶窦、蝶骨等处发生腺瘤。鉴别诊断多数情况下诊断不难应注意与以下两个病变鉴别①慢性蝶窦炎,此时在粘膜间质中可见多种炎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虽有炎症背景,仔细观察总是能够找到蛛丝马迹。鉴别诊断②浆细胞瘤有些瘤细胞与浆细胞非常相似注意不要漏诊鉴别诊断鉴别诊断鉴别诊断鉴别诊断鉴别诊断鉴别诊断鉴别诊断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本文标题:异位垂体腺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531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