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考纲要求1.整体把握文学作品的内容、情感、形象。(能力层级:理解)2.理清作者思路和作品线索。(能力层级:理解)3.揣摩作品中的精彩细节。(能力层级:理解)4.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能力层级:理解)5.初步欣赏作品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能力层级:运用)6.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启示。(能力层级:运用)7.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联系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能力层级:运用)二、考纲阐释文学文本阅读主要考查散文、小小说阅读,考查内容主要为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能力(内容、情感、形象)、文章思路和线索的把握,文章精彩细节的揣摩,对写作技巧与艺术特色的赏析,对语言的品味以及对作品的独特感受,共4小题,15分。题型以主观简答题为主,共3小题,12分,另加1道选择题,分值为3分,综合考查对文意、写作技巧、语言、主题等的把握。1.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写成的文章广义的记叙文,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童话、寓言、散文、小说等。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着重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过程进行叙述和描写的文章,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1)散文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等方式表达出来。侧重于直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注重于主观抒写感情,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感情、感悟(“三感”)。它往往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行文自由,结构灵活。散文可以分为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前两者可以列入本书所称的记叙文中。其中记叙散文类似于小小说,但比起小小说来,并不以人物形象丰满、情节集中取胜,而是通过故事片断,抒写作者的主观感受。(2)小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叙述故事和描写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式样。小小说具有明显的故事连贯性(而记叙散文只是写故事的片断,主要是抒写作者的主观感受)。小小说除了具备短篇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外,还有不可忽视的另一种功能,即“新闻性”。它贴近生活,紧扣时代脉搏,因其小而灵便,易于操作和占版面小,便负有“传递信息”的特殊使命。有趣的是,“新闻”把重要的内容放在“导语”里,小小说则善于在“结尾”时再揭示悬念(卒章显志)。2.记叙文(散文、小说)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掌握记叙文的要素,可以较好地把握全文,分析和理解文中的主题思想,更好地把握其结构层次。3.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人物是三要素中的最重要的要素(所以要特别注意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把握与分析)。4.记叙的顺序常见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5.记叙的人称记叙文的人称有三种:第一人称(我,我们),以当事人的口吻和身份叙述,写起来亲切自然;第二人称(你,你们),一般为书信体或对话体形式,有面对面对话的意思;第三人称(他,他们,她,她们,它,它们),以第三者的身份叙述,叙述比较全面客观。6.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1)记叙:对人物、事件和环境进行概括性交代和表述。(记叙文常用的主要表达方式)(2)描写:对人、事、物及环境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绘。(记叙文常用的主要表达方式)(3)说明: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说明文常用的主要表达方式)(4)议论:表达作者的思想,起到点题、升华中心的作用。(议论文常用的主要表达方式)(5)抒情:表达作者憎恶、赞扬、热爱等强烈的思想感情。(记叙文中比较常用)7.描写方法的分类描写是五种表达方式之一,也是记叙文(散文、小说)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是记叙文考查的一个重点。描写的角度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动态与静态。描写可分为:(1)人物描写:肖像(包括外貌、衣着、神态等)描写、动作(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作用:交代人物的身份、年龄;刻画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思想品格;有时能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为下文作铺垫。(2)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作用:为人物出场作铺垫;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3)其他描写: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即直接描写;侧画描写即间接描写,是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②场面描写与细节描写。场面描写是对许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战斗、劳动、娱乐的场景的描写,反映社会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种侧面,反映宏观的自然现象;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在内的—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细节描写有以小见大、塑造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8.记叙文(散文、小说)常见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常见的写作表现手法有对比、衬托、渲染、白描、联想、想象、象征、铺垫、照应、伏笔、设置悬念、以小见大、以静写动、以动写静、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下面重点介绍几种常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1)象征是通过借用某种特定的具体形象暗示特定的事物或情理的艺术手法。它包括本体和象征体两个方面。运用象征手法,可以把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以把不便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示出来,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如《海燕》,用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用风云、雷电象征反动势力。(2)照应,是指作品中出现首尾、前后不同地方的有关内容之间的照顾与回应。照应能使作品结构更加缜密,浑然一体,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主题更加鲜明,故事情节更加紧凑、连贯。(3)对比,是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的写作手法。它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是并列的。对比手法的主要作用是起到突出强调作用。(4)作为表现手法的夸张,不同于修辞手法的夸张,它是通过对“事件”作扩大或缩小的形象描述,来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艺术效果,启发联想,表达鲜明、强烈的感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皇帝的新装》,写皇帝被骗,竟一丝不挂地沿街出游,突出他的愚蠢和虚伪。(5)衬托,是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事物。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又叫陪衬,是用同类事物来衬托;反衬,是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如《我的叔叔于勒》,为了批评约瑟夫极端势利的父母对约瑟夫叔叔的冷酷无情,就用约瑟夫对叔叔的深切同情来反衬。⑥渲染,是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烘托来加重气氛,突出人物。如《故乡》的开头,渲染了深冬季节阴晦、严寒、寂静的气氛,描绘了荒凉萧条、没有活气的村景,十分贴切地烘托了“我”悲凉的心情。⑦抑扬的表现手法。所谓“抑”就是按下、抑制,“扬”就是抬高扬起。它有两种形式:一是欲扬先抑,一是欲抑先扬。如《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在刚知道狗咬人之事时,即席说了一大通“义正辞严”的慷慨之语,大有“为民除害”的清正之势,一个廉洁公正、不畏权势、执法严明的警察形象似乎呼之欲出;然而之后的多“变”则是对他第一次表态的极大讽刺,使他欺下媚上的卑劣个性暴露得更彻底、更清楚。⑧白描的表现手法,简练、质朴、轻捷、传神是白描手法的主要特征。它一般不用修辞手法。如《孔乙己》一文中对孔乙己的肖像描写: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⑨铺垫是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事件、情节、特点等,有意先安排次要的人物、事物、情节等作为前导,引起下文,为下文的某情节作铺垫。⑩悬念是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包括“设悬”和“释悬”两个方面。前有“设悬”,后必有“释悬”。9.主要修辞手法及作用赏析句子,一般是赏析句子的语言表达特点及表达效果。赏析的角度主要有修辞手法的运用、词语的运用、表达方式(如各种描写方法)、表现手法、感情色彩等。答题格式为:运用了××方法,形象(生动、鲜明)地写出了(人、物)……的特点(情态),表达了(抒发了)……的情感。常见修辞句答题模式:分析修辞+分析修辞的作用。答题套路如下:①比喻:用××(事物)比喻××(事物),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情态),表达了(人物)……的情感。②拟人:把××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情状(描绘出一幅……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③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人物)……的感情。④夸张:夸大(或缩小)了××(事物)的大小(长度、速读、性能等),突出了(事物)……的特点。⑤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态度(观点、情感)。⑥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⑦借代:用××代××,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地表达了什么情感或特点。⑧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⑨对偶:使文章节奏鲜明,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一、理清作者思路和作品线索【考点内容及题型特点】此考点考查对文章整体思路及线索的把握,命题一般有:(1)对内容、事件的概括;(2)找出文章的线索。答案:①为了给儿子攒钱,老白不敢再婚。②老白故意摔伤,牺牲自己,为儿子争取手术的机会。【考题举例】(文本见选文一《世上最辛酸的秘密》)【例题】文章主要写了老白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答题指导】内容、事件的概括,要根据记叙文的六要素来概括,即采用“(何时、何地)谁+干了什么+结果怎样”或“什么+怎么样”的概括方式。另外,有些题要求概括文章的几个方面的内容,这时要锁定答题区间,然后分别概括。概括时,要注意简洁,能省略的则略去,如时间、地点。找文章线索,首先是看文章的标题;其次是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最后,理解文章表达的某种情感,尤其是散文。二、整体把握文学作品的内容、情感【考点内容及题型特点】此考点考查整体把握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主要是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深层内涵,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考题举例】(文本见2010年广东省卷《偷父》)【习题】文章末尾,“我是想追上去叮嘱他:‘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请结合全文分析,这表露出“我”的什么情感愿望?答案:这表明了“我”被少年如此深爱父亲的行为所感动,殷切地期望他能够迷途知返,重新做人,表达了“我”愿意继续帮助他的善良愿望。【答题指导】1.分析文章(段落)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哲理)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归纳主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分析文章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能使读者获得总的印象。文章的题目总能或隐或现地传达文章的主旨。如《白杨礼赞》,从题目就可看出这是一篇写给白杨的赞歌。(2)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一般都是议论性或抒情性的句子。一般情况下,记叙文的议论句以及抒情句都有画龙点睛的效果,作者常常会在这些句子当中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或阐述道理,或抒发情感。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句子。在阅读时,要特别注意抒情句的参考标志——有表示强烈的感叹或反问等语气的句子,或直接抒发某种情感(如悲伤、喜悦、流泪等)的词语。议论性句子也有其参考标志——有对某事或某人作出评价的句子。(3)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者句子。(4)分析文章的时代背景。一些文章的写作会有时代的烙印,可从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入手来分析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概括的常用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等),表现了(反映了、赞美了、揭示了、批判了等)……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等),抒发了作者……的感情。2.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首先要找出标题中的关键词语,先回答它字面上的意思,即其本意;然后,联
本文标题:48文学类文本阅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654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