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哲学笔记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复习全书·哲学笔记(原创精品·完整版)1/171.哲学(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即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问,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为思想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哲学既是世界观的理论,又是方法论的学说,是二者的统一。1.1.1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或者说是精神(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何者为第一性(本原)。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第二,思维能否认识存在或精神能否反映物质。可知论/不可知论。※正确认识哲学基本问题的重大意义第一,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第二,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惟一标准。第三,它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都要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的体现。1.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展(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德国古典哲学,其中黑格尔辩证法“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基本内核”是马哲学理论的直接来源。)1、马克思、恩格斯是创始人。(19世纪40年代)2、列宁创造性的发展了;斯大林继承和捍卫了。3、毛泽东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江泽民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3第一,具有真正的科学性。(以实践为基础,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第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第三,具有彻底的实践性。(2)物质和意识1.2.1世界的物质性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含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肯定了物质的可知性,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事物共同本质的概括,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复习全书·哲学笔记(原创精品·完整版)2/17而不是一个具体的科学概念,从而同把物质归结为某种具体物质形态的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物质本身固有的根本属性。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绝对运动(运动的绝对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2.2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意识是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它包括感性、理性的认知形式和情感、意志等复杂的心理形式。※意识的起源: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社会的产物。从一般物质的反应特性到意识的出现,大致经历了三个决定性阶段:无机物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的意识的产生。在人类意识产生和进化的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意识的本质:2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c)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印象,意识的表现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作用:d)意识对人类的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1.2.3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其实践基础a)物质决定意识。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通过实践认识和改造世界。c)实践唯物主义——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物质转化为意识,意识又转化为物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主观世界也得到了改造;而主观世界的改造,又进一步推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哲学的使命不仅在于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只有在改造世界中才能认识世界。(3)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1.3.1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a)世界的普遍联系联系是指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的客观的。——联系是普遍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b)世界的永恒发展发展是指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和变化,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永远不会止息。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复习全书·哲学笔记(原创精品·完整版)3/171.3.2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辩证法就是关于事物联系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其特点是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三种形态:朴素、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形而上学以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主张如果说有变化,也仅仅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变化的原因在于外力的推动,而不是由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看待世界3a)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用孤立的观点b)用发展变化的观点——静止不变的观点c)全面的观点——片面的观点d)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则是二者的根本分歧。。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形而上学,根本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主张外因论。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主张内因论。1.3.3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又叫矛盾规律,它既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又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泉源,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a)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指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本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大基本属性,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内因是事物内部的矛盾,外因是事物外部的矛盾;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b)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无处不在,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路;矛盾无时不有,即矛盾存在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矛盾又具有特殊性。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具有其特点。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系,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了普遍性。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第一,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二,它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一把钥匙。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复习全书·哲学笔记(原创精品·完整版)4/17第三,它是区别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试金石,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斗争的焦点。第四,对立统一的方法,即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也是实际工作中的根本方法。补充:1.1.3.4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的状态。a)质、量、度质是指此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程度等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状态。b)量变、质变及其相互关系量变,是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是事物数量上的增减和场所上的变更。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连续性的中断(即非连续性)。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变化是否超越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量变和质变的区别具有相对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表现为: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的成果只有通过它所造成的质变才能得到体现和巩固。第二,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有新量的特征。事物的发展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中实现的。量变转化为质变,新质开始新的量变,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这就是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事物发展变化的质量互变规律。1.3.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揭示了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的规律。a)事物的肯定方面、否定方面和辩证的否定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它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它物的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复习全书·哲学笔记(原创精品·完整版)5/17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是事物相互联系的环节,也是事物辩证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b)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是不断地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呈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1.3.6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对世界普遍联系基本环节及其内存联系的反映,它包括:[5]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内容和形式、必然性和偶然性、现实性和可能性等一系列范畴。a)现象和本质:是揭示事物外部联系和内部特征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辩证关系:2第一,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的内在特质。现象是多变易逝,本质相对稳定;现象是表面的、外在的,是感官可以感知的,本质则是深藏于事物内部,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普遍的和共同的。第二,现象和本质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任何本质都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脱离现象的纯粹的本质。任何现象也都从一定方面表现本质,没有脱离本质的纯粹现象。※本质和现象的对立,说明科学研究的必要;本质和现象的统一,说明科学研究的可能。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要关于透过现象把握本质。b)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世界普遍联系中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性。辩证关系:2第一,原因是引起现象的现象,结果是被引起的现象,两者之间有着明确的区别。第二,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不可分割。c)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和结构及其表现形式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辩证关系:2第一,内容活跃易变,形式则相对稳定,内容不同于形式。内容是指事物的内在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事物的构成成分、内在特征、运动过程以及发展趋势。形式是指事物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及其表现方式。第二,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由此形成内容和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不断地使形式与内容之间由相对适合到相对不适合再到相对适合的发展。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复习全书·哲学笔记(原创精品·完整版)6/17d)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联系和发展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是反映事物发展过程中确定联系和非确定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辩证关系:2第一,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则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向,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必然性导源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偶然性则是由事物外部的非根本性原因引起的,在事物发展中居于从属的地位。第二,必然性问题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由此开辟自己的发展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的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中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必然性的制约。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通过偶然性去发现和认识必然性。e)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必然性由可能向现实转化的一对范畴。(揭示事物转化过程中的过去、现在、将来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事物的发展总是由可能向现实的转化。)辩证关系:2第一,现实性是指一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现实不等于现存;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可能性不同于现实性。第二,现实性离不开可能性,它来自于可能性又孕育着新的可能性;可能性也离不开现实性,可能性的根据在现实性中。可能性和现实性可以相互转化。(4)认识和实践1.4.1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揭示了认识
本文标题: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哲学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664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