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雷锋出生在湖南省长沙望城县简家塘一个贫苦农民家里。雷锋出生的时候,正是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雷锋在不满七岁时就成了孤儿。1960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0年11月入党,他除完成本职工作外,还千方百计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做好事,助人为乐1962年8月因公殉职。雷锋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谁能他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你,浪花的一滴水在这里,我要唱一个人。他不是将军,却立了无数的功勋;他不是文豪,却写下了不巧诗文;他如此平凡,如此年青,像一滴小小的春雨,却渗透——亿万人的心!你能说说这首诗歌讲了几层意思?是怎么讲得吗?第一层(1-3):开篇设疑,吸引读者;第二层(4-6):抒发情感,引起共鸣;第三层(7):反复咏叹,高度赞美。自由读第一层,简单批注:用“”画出比喻句,抓住重点词句写出体会。你,浪花的一滴水为什么啊为什么,六亿人民的心里,都念着这个二十二岁士兵的姓名?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结合雷锋的生平事迹谈谈自己的体会、感受或联想。你,浪花的一滴水他啊,是一滴水,却能够反映整个太阳的光辉!他啊,是刚展翅的鸟,却能够一心向着亮飞!你,浪花的一滴水他啊,是才点亮的灯,只不过每一分光都没浪费!他啊,是刚敲响的鼓,却能把每一声都化成雷!你,浪花的一滴水啊,雷锋!你不为自己编歌曲,你不为自己织罗衣;你不为自己梳羽毛,你不为个人流一滴泪。啊,雷锋!你,《国际歌》里的一个音符,你,红旗上的一根纤维;你,花丛中的红花一瓣;你,浪花里最清的一滴。读着读着,你们发现雷锋变成了:一滴水,刚展翅的鸟,才点亮的灯,刚敲响的鼓,一个音符,一根纤维,红花一瓣。这是一种暗喻的说法。暗喻是指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的修辞方法。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暗喻又叫隐喻。作者把雷锋比作了这么多的事物,你觉得哪个比得最确切?用“”画出并做简单的批注,写出你的体会。其实每个比喻后面都有一段动人的雷锋故事,你能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把这些故事给大家讲一讲吗?你,浪花的一滴水青春!永生!壮丽!看列兵雷锋呵,一步一个回音,一步一支歌曲,直响透未来的无穷世纪!分组讨论:1.这首诗主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2.读了这首诗,你对“一滴水”有哪些新的理解?“一滴水”意味着雷锋平凡微小而年轻,但就是这一滴鲜活的水,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雷锋精神在于小中见大,在于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用朴实的行为,平凡的人生诠释伟大的真正内涵。
本文标题:你,浪花里的一滴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731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