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新生儿GBS感染王清清GBS•B族链球菌(groupBstreptococcus,GBS)又称无乳链球菌(s.agalactiae),•属B溶血性链球菌,•为带有荚膜的革兰阳性双球菌。GBS•寄生于人类下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健康人群带菌率15—35%;•引起孕妇和新生儿围生期侵袭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可引起胎膜早破、早产、宫内感染。GBS•是威胁新生儿生命的主要致病菌之一。•是引起新生儿肺炎、败血症和脑膜炎的主要病原菌。•发病率高,死亡率高。GBS•根据细胞壁上特异性荚膜多糖抗原S物质,分为Ia、Ib、IC、II、III、1V、V等至少7个血清型。•可产生溶血素、神经氨酸酶及脂磷壁酸等增加其毒力及侵袭力。GBS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初已引起世界范围内关注。•是发达国家新生儿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20世纪90年代,美国活产新生儿GBS早发型败血症发病率为1.73%。随着产前孕母广泛筛查GBS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这一数值已降至0.3‰~0.37%。GBS发病率•美国新生儿早发GBS感染1999年发生率为0.47‰,2004年0.340/‰。•GBS现已成为台湾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GBS发病率•我国新生儿GBS感染亦有报道,但发生率低于欧美国家。•国内GBS感染报道少,可能与国内学者对本病认识不足及国内检测手段局限有关。GBS感染分类•早发型感染•晚发型感染早发型感染•于出生1周内发病。•早期感染多发生于生后24h内,以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少数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65%有早产、胎膜早破、母亲携带GBS、分娩时发热等危险因素。早发型感染•约占新生儿GBS感染的80%。•主要由母婴垂直传播,病死率为4%,以肺炎(66%)、败血症(27%~30%)和脑膜炎(15%~30%)为临床特征。早发型感染•新生儿早发GBS感染性肺炎以出血、大量蛋白和中性粒细胞渗出进入肺泡为特征,引起肺上皮和内皮细胞广泛损伤。•患儿呼吸症状明显,肺炎者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表现相似。•X线胸片以网状颗粒、炎性浸润片状阴影及云絮状改变为主。早发型感染•败血症者全身感染中毒症状重,•15%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合并脑膜炎,•20%GBS脑膜炎患儿血培养结果阴性,脑膜炎者可有惊厥等神经系统表现。国外认为早发型GBS感染高危因素•(1)出生胎龄37周;•(2)胎龄37周伴胎膜早破;•(3)胎膜早破18h和(或)母亲产褥期发热38℃;•(4)前1胎有GBS感染史;•(5)母孕期有菌尿。晚发型感染•生后7d~3个月发生的感染,与产科危险因素无关。•多见于生后7d至3个月的婴儿,以脑膜炎、菌血症、败血症为多。•主要由GBSIII型引起。•晚发型败血症多以高热为首发症状,多数合并化脓性脑膜炎,肺部症状相对较轻。晚发型感染•存活婴儿中15%~30%留有严重的后遗症,主要包括脑积水、运动障碍、智力障碍、脑室炎、偏瘫或全身瘫痪、癫痫、语言障碍、皮质盲、耳聋等。出现如下表现提示预后不良:昏迷、抽搐、低血压、呼吸暂停;末梢血WBC4.0×109/L;脑脊液蛋白含量3000mg/L及GBSⅢ型抗原3mg/L。高危因素•前对于迟发型败血症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尚不清楚。•晚发型病例中,l例曾有白细胞尿及2例B超发现有肾集合系统分离,提示可能存在尿路感染。•有研究发现晚发型GBS感染患儿的母亲大多数携带GBS,尤其阴道顺产的患儿可通过垂直传播而带菌,其中部分母乳培养GBS阳性,少数母亲患有乳腺炎,考虑感染与母亲GBS定植可能有关。•但中国有关产妇GBS的定植情况尚无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查•WBC低,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相关性。•PCT反应较灵敏,早期均出现异常升高,下降亦较快;•CRP相对滞后,峰值在48~72h出现,3~6天逐渐降至正常;•脑脊液培养阳性率低可能与标本采集均在使用抗生素后有关。实验室检查•血象改变无特异性,可有WBC增高或降低、核左移,多伴CRP升高,从血液、脑脊液或感染病灶中出GBS可确诊。GBS感染早产儿发病率低可能因为产前预防性应用生素,致使部分早产儿血培养阴性,从而漏诊。治疗•国外资料认为GBS对青霉素普遍敏感,可凭经验用药,不必行药敏试验,除非对青霉素过敏。•国内报道亦提示青霉素耐药率低,但也注意到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青霉素中介率有升高趋势。治疗•GBS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类、亚胺培南及万古霉素均高度敏感。青霉素首选。治疗感染的初期治疗包括青霉素和氨基糖苷类。此方案对新生儿的病原菌大多有效,但当细菌数量大时则应使用大剂量。预防•对孕妇进行孕中、晚期GBS筛查非常必要,•高危产妇分娩时应用抗生素是防止新生儿GBS感染最有效的措施。预防•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2年建议采用普遍筛查的方法来预防围产期母婴GBS感染效果显著,可使新生儿早发型GBS败血症减少近90%,其发病率从20世纪90年代的1.7‰降至近年的0.34‰一0.37‰。•然而对新生儿晚发型GBS感染没有预防作用。预防•GBS疫苗作为另一种更简便、更安全的预防GBS感染的方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发展主要经历了荚膜多糖疫苗、荚膜多糖结合疫苗、蛋白疫苗等3个阶段,临床具有应用前景。谢谢!29
本文标题:GBS感染 (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829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