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秦晋殽之战——《左传》文学常识(1)编年体是按年月日先后顺序来记述史实的史书体裁,如《左传》、《资治通鉴》。(2)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由司马迁首创。《二十四史》全是纪传体。(3)国别体是按国家分类记载历史。《国语》、《战国策》(4)断代史是不连续地记载朝代历史。除《史记》外的其余二十三史。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第一部科普作品——《梦溪笔谈》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战争背景:秦、晋这两个大国的关系在春秋时代是颇为特殊的。它们为了各自的利益结成联盟,又用“联姻”的形式来巩固这个联盟。在外流亡了19年的晋文公得以借助秦国的力量回国争夺君位。晋文公因为强调不忘秦国的恩惠,跟秦国的关系处理得相当好。但随着他打败南方的强楚,晋国一跃而成为中原霸主,秦晋双方争夺中原霸权的矛盾就逐步激化起来。面对这一情势,秦穆公担心郑穆公的亲晋势必危及秦国在郑国的利益,杞子等人不可能长期戍守郑国都城的北门,加上错误的估计了晋国新值国丧,一定无暇外顾的局势,就认为应抓紧时机袭郑,错过了机会,就会永远丧失争霸中原的机会。这种担心,就使秦穆公利令智昏,听不进蹇叔的意见,作出悍然出兵袭郑的错误决策。段落层次1-4:秦王谋划袭郑,蹇叔劝阻不止(开端)5-8:秦军东征未果,中途灭滑而还(发展)9-10:秦军遭遇晋军伏击,三帅被擒(高潮)11-13:文嬴纵敌,原轸抗辞未果(结尾)14:秦伯哭师认错(尾声)《左传》写战争有怎样一个突出的特点?重在写人物议战,揭示胜败根源,刻画人物不着重写交战情景。蹇叔阻战观点:劳师以袭远,未所闻也。理由:对秦:师劳力竭,勤而无所,必有悖心对郑:远主备之,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对晋:且行千里,其谁不知一谏:直谏二谏:哭师三谏:预言人物形象:蹇叔——忠君爱国,老谋深算秦王——刚愎自用,利令智昏王孙满观师议师观点:秦师轻而无礼,必败理由: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不知人物形象:聪明睿智,有预见力从军容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了秦军必败的内因:骄兵必败,是蹇叔论战的有力补充。弦高犒师、皇武子逐客人物形象:弦高:机智,爱国黄武子:委婉,坚决从侧面印证了蹇叔论战的正确性原轸论战观点:必伐秦师理由:秦国以贪勤民,天奉我也秦国无力,不必念旧恩纵敌将祸及子孙人物形象:直言善谏再次证明蹇叔预见的正确性文嬴请三帅、原轸怒斥、阳处父追三帅人物形象:晋襄公:优柔寡断、缺少主见原轸:忠直刚烈阳处父:随机应变孟明:决心复仇秦伯哭师人物形象:勇于认错,知错能改总结《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历史名著,它不仅在史书领域独树一帜,而且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左传》的文学艺术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善于记事和善于写人两个方面。《秦晋崤之战》作为《左传》中的杰出篇章,非常典型地、完整地体现出《左传》的艺术特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秦晋崤之战》就象一个《左传》艺术的“微雕”,内容总结本篇记叙了春秋时期秦晋之间一场争夺中原霸权的战争,作者以蹇叔论战为纲,以秦军东征的始末为线索,解释了战争胜负的因果规律——贪暴轻狂必败,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写作特点1、围绕中心选材,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以蹇叔论战为纲,通过蹇叔哭师、王孙满观师、弦高犒师、皇武子辞客、先轸论战等情节,来一一印证蹇叔的预言。至于战争的具体经过则不是叙述的重点,所以一笔带过。这种对战争题材的处理手法对后世的历史散文有很大的影响,如《资治通鉴·赤壁之战》的写法。2、善于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来突出人物个性,刻画人物形象。如蹇叔的忠直耿介、老谋深算,秦穆公的刚愎自用、最后能自我反省,王孙满和弦高的机智聪明,先轸的忠直急躁,文嬴的花言巧语等都刻画得惟妙惟肖。3、含蓄委婉、巧妙得体的外交辞令。弦高犒师的一段话语意双关,外表彬彬有礼,骨子里却虚实相间,软中带硬,句句是弦外之音。皇武子辞客一段话,旁敲侧击,在表示抱歉的客气话中婉转而又严厉的揭露了秦国的阴谋,下达了逐客令,使秣马厉兵的秦军狼狈逃窜。孟明谢辞一段话绵里藏针,话中带刺,所谓“三年将拜君赐”,表面上感恩戴德,骨子里却含有报仇雪恨的誓言,点破了阳处父诱捕的企图,流露出侥幸生还的得意心理。
本文标题:73秦晋崤之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940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