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练习作文讲评•阅读以下材料,按照要求作文。•最新数据显示,以微博、微信、人人等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工具与广大手机用户的生活已经密不可分,“今天你‘微’了吗”已经成为许多人每天见面的问候语。工信部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2年9月,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10.8亿,其中3G用户已经达到2.026亿。许多省市手机上网普及率已经超过80%,每户户均流量已达每月150M……•有人认为我们就这样被手机“绑架”了,也有人说用手机进行社交更便捷了,也有人认为凡事要有度……•以上材料,一定引发你很多思考,请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审题立意•判断这些观点恰当吗?•懂得舍弃,才有收获•不要贪图外表,失去内在•做事要适度,才会有效率•凡事要适度•手机使用要适度•手机应适度使用•扬手机之长,避手机之短•本次作文类型•叙事+观点•材料重点:•有人认为我们就这样被手机“绑架”了,也有人说用手机进行社交更便捷了,也有人认为凡事要有度……要看文段整体意思,找到材料表达的重点和范围:手机绑架审题立意审题立意•准确:•审题:看整体,定对象•立意:有主次,突重点问题立意:•1、扩大范围,泛写“适度”•2、观点没主次,没重点•分析:•1、没有例子,泛泛而谈•2、只摆现象,没有挖深素材•攀比:为买IPHONE卖肾的人•微博传义:姚晨、李开复、杨澜•微博诉求:甘海特;拆迁;•网络救助:打拐•生活场景:老人和孩子们•科学研究:键盘手,颈椎病,交往障碍占海特•《南都:期待在激辩中形成异地高考的共识》:•对于个人的学业生涯而言,遭遇这样的坎坷无疑是不幸的,然而,我们也看到,一个15岁的孩子在此期间所表现出的政治觉悟,其所通晓的公民知识,亦让常人惊叹。•她应成为每一个普通中国人学习的榜样,其所亟亟追寻的政治伦理,正是我们所翘首以盼的。我们期待公民走向前台,因为他们才是中国舞台的真正主角。分析论证•深刻:•有层次,有广度,有深度•摆现象,析原因,谈影响,提建议•联社会,联生活,联思想,联文化层次拓展优例•手机掠夺了人们发现生活的乐趣,盗取了人们开拓创新的能力。•手机成为人们炫富的工具,手机掠夺了人们的理性,盗取了人们朴素的价值观。•手机掠夺了人们的亲情、爱情、友情,而且以势不可挡的威力侵蚀着人类文化。•层次拓展优例•手机使人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降低了交际能力。•手机使阅读变得浅薄,知识浅薄化。层次拓展优例•手机提供了迅速了解时事、发表自己意见的平台。•手机铺设出道德大义的桥梁,让人情温暖透过网络连接。•手机让我们寻回遗失的道义,找回与人交流的兴奋。深刻论述•因为它,让人们的交流打破了界限,让我们通过小小窗口去认识世界,感受世界;因为它,让本是平行线的人们有了更多的交集;因为它,让民族文化与传统美德更好的传播。它的存在绚丽了我们的世界。•(因果,层层深入)深刻论述•成功人士把手机当作前进的工具,而那些“手机控”却把手机当成生活。成功人士用手机是创造财富的过程,而手机控却是在虚度光阴。•(对比)深刻论述•再动人的一通电话、一条短信也比不上一段短暂的见面,两颗心彼此靠近温暖,能感受到对方气息的温度。•再热的菜也暖不了这位老人家的心,温暖的话语也被冰冷的机器所取代,明明相隔一张桌子,心却相去千里。•(对比)深刻论述•保持头脑清醒则是恰当使用手机的必要条件。•电子产品日新月异,年轻人也敢于追逐高科技,这自然无可厚非。可若是没有这样的经济条件,用卖肾来换取一个“苹果”,请问这样是否值得?•(反问,论价值)•与其说是电子产品役使了这些人,毋宁说是虚荣心让他们舍弃自身健康来换取物。•(挖本质)深刻论述•一次次的信息革命为人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高科技所编织出来的网络在丰富我们世界的同时,更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藩篱”,将现代人牢牢地禁锢在了其中,不仅是肉体上更有心灵上的。试问,现今还有几个人敢不带通讯工具便外出的?(反问)人类已经越来越无法想象几百年前甚至几十年前,那种没有电话、电脑,一出门短则十天半月,长则十年半载的日子了。(对比)我们以为自己在变得强大,变得更有能力去“使物”,实际上,我们在变得脆弱,变得“为物使”。(后果)人类用最原始的自主、独立性交换了一个高效、便捷的世界。可能从今以后,再也没有第二个梭罗跑到瓦尔登湖过着贴近自然自食其力的日子了吧!(对比)我们处于“为物使”的状态,我们正渐渐变得钝化,并且乐此不疲。新颖标题•手机,请别让我为你哭泣•从手机到守机•防“微”杜渐•你被“绑架”了吗?妙语开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也不是我心里到你心里的距离,而是我就在面前,你却在玩手机。(引用,化用)妙语结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玩手机!名言•《荀子·修身》:“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科学的不朽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爱因斯坦•进步不是什么事件,而是一种需要。——斯宾塞•科学和民主,它们取消了人和自然的差异,也取消了人和人的差异。——王安忆手机“绑架”事件•如今,男耕女织鸡犬相闻的田园生活已经被信息化时代所侵占,大同社会已经投降,现代人与高科技紧密相连,他们最依赖的是手机。•无可否认,手机的兴起与发展给人们的交往带来了便利,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扫除障碍和提供条件。然而,更无可否认的是,它正一步步地侵蚀着我们的生活,正掠夺着我们宝贵的财富。•优秀作文•走在大街上,坐在公车上,随处可见人们捧着手机,或听歌,或聊天发信息,或打游戏,而抬头欣赏途径风景的人寥寥无几。他们宁愿从手机冰冷的文字了解社会,世界也不愿亲眼去欣赏发生的身边的事。手机更成了十万个为什么的解答机,“不懂就百度一下”成了人们依赖手机的另一表现,导致了现代人缺乏动手实践和探究的能力。在这一起“绑架”事件中,手机掠夺了人们发现生活的乐趣,盗取了人们开拓创新的能力。优秀作文•手机越发成为人们炫耀的工具。校园里,社会上,人们的话题常常无法从手机上转移,“今天买了ipone4”“明天想买ipone5”,仿佛越贵越新潮,就越能体现一个人的身份或权力。男生们的话题常常围绕“今天这种软件好”“明天那个游戏过瘾”,仿佛知晓最新消息能体现他们的能力,成让人刮目相看的资本。在这起“绑架”事件中,手机掠夺了人们的理性,盗取了人们的朴素的价值观。优秀作文•走进信息化时代,“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了不可能事件。人们热衷于通过一个机器传达着问候语群发方便快捷却无法蕴含真情实感。与此同时,文学也正在汹涌而来的信息化浪潮中黯然失色。文学的创作无法通过屏幕给予人们视觉冲击,文学的价值没有真正体现,书籍杂志日渐被人忽略,是暗示着文学的消亡吗?这值得人们深入探讨。在这起绑架事件中,手机不仅掠夺了人们的亲情、爱情、友情,而且以势不可挡的威力侵蚀着人类文化。优秀作文•我们无法预测明天是否会比今天更好,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今天的问题不重视,那么必定有蔓延的势头。让我们一同揭发这起手机绑架事件,警惕人们在信息化时代小心行走。优秀作文总结•审题立意准确:•审题:看整体,定对象•立意:有主次,突重点•分析论证深刻:•有层次,有广度,有深度•摆现象,析原因,谈影响,提建议•联社会,联生活,联思想,联文化材料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微信用户可以在朋友圈中发布文字、图片和视频,但只有朋友圈内的好友才能看到并点评;而微博平台上博主发布的内容,则可以让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人看到并做出评论。因此,网络平台用户有不同的看法。•甲: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信息后收到的大多是点赞和肯定的评论,我觉得很开心。•乙:我更喜欢微博,在上面发布内容后,收到的评论有赞扬,也有批评,甚至是不留情面的指斥和嘲讽。我需要的就是这种氛围。•丙:我多用微信,更满足在朋友圈这种比较私密的空间里和亲朋好友交流。•丁:我偏爱微博,更喜欢在一个更为开放的空间与认识和不认识的博友互动。•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本文标题:手机作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992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