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放射工作人员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放射工作人员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内容摘要X射线对人体的影响及危害X线检查后多久能要小孩如何做好个人防护X射线对人体的影响及危害相对可见光,X射线是一种具有高能量的粒子。X线光子在穿透人体时与人体的生物分子(如核酸、蛋白质等)发生碰撞,会使原子的外层电子脱离从而发生电离,生物分子的性质会因此而改变,细胞的功能及代谢亦遭到破坏,造成人体血细胞减少,出现皮疹、呕吐等症状。如果辐射剂量不大,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功能会修复受到损伤的细胞或局部组织,绝大多数低剂量的医疗照射只会产生短期效应,对人体不会造成大的影响。但是,如果X射线损伤了控制细胞复制的基因,就有可能使组织的新陈代谢发生变异,诱发肿瘤、贫血、白血病、遗传性疾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效应。X射线对人体的影响及危害X射线对人体的影响及危害人体内不同组织的功能和代谢速度不同,对辐射亦有不同的敏感度,如眼睛、甲状腺及性腺对辐射的敏感度高于皮肤和肌肉,同样剂量的辐射照射到生殖器官上的危害远大于对四肢的危害。X射线对人体的影响及危害作为放射工作人员,在明确职业危害严重后果的同时,心理或多或少有一些压力。但是也不必对X线产生恐惧心理,只要防护得当,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X线对我们的伤害,达到自身安全的目的。请问:X射线检查有怎样的风险?可以能不照就不照吗?X射线“致”病但更“治”病。一般来说,每拍一次X光,人体大概会接受0.02msv的辐射量。实际上人体可接受的辐射剂量是一年内不超过200msv。当然,每个人的抵抗能力和体质会有所不同。在我国的相关规定中,人体可接受的年辐射量上限仅为50msv,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就更小了。不少人之所以害怕,是对医用的x射线认识不够。当然,x射线是一把“双刃剑”但总体上是利大于弊,只要辐射量不超过人体可接受的限值,没什么可担忧的。相反,盲目的避开x射线的检查,对你的疾病诊治才是莫大的损失。病例:一位准妈妈,说在不知道怀孕的时候拍过一次踝关节x光片,医生说“有致畸形风险”,让她自行决定是否流产。别什么都赖辐射答案是,这种残疾最有可能是中孕期供血或胎盘出问题,或胎儿被缠绕所致,辐射极不可能只把一条胳膊照没了。这个孩子智商正常,出生时体重正常,头的尺寸也正常—而这三者的异常,正是辐射致畸的常见表象。辐射有作用阈值,即在这个剂量下,视作不危害人体,超过阈值,严重程度和剂量成正比。科研一般认为对胎儿产生智力影响的阈值是0.2-0.4Gy;0.05Gy以下则不会流产,致畸或者影响智力。随着胎儿长大,要产生不良影响要越来越大的剂量。致畸没那么容易X射线分无害剂量、治疗剂量、损害剂量、和致死剂量。绝大多数的诊断性的x线检查通常不会造成胎儿伤害的。一般来讲,胎儿接受x射线的最大极限是5000mrad,而孕妇单次胸部x线摄片胎儿接受的辐射剂量约为0.02-0.07mrad,单次腹部和盆腔100mrad单次乳腺钼靶7-20mrad大剂量辐射的影响有多大,也要看胎儿的大小,逐阶段分析X线检查后多久能要小孩?可三个月后怀孕是否怀孕一定要避免辐射检查呢?其实,随着检查设备的不断改进,影像检查的辐射已大大减少,特别是X光片,辐射影响已微乎其微,据有关资料报道,孕妇胸部X线拍片20次,胎儿畸形率仅为1%。但是有些父母仍然担心,所以有关专家建议,可在行X线检查的三个月后再要小孩。从生殖细胞的生长周期看,精子的生长过程是3个月左右,因此三个月后怀孕已较为安全。是否怀孕一定要避免辐射检查呢?如何做好个人防护?放射防护三原则:辐射实践正当化辐射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如何做好个人防护?缩短照射时间增加照射距离使用防护用品缩短照射时间人体受照射的累积剂量是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的,操作中减少透视时间和次数可显著降低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医护人员间的良好配合各项操作务求熟练、准确术前充分准备增加照射距离照射剂量随着照射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距离增加1倍,则射线量可减少到1/4,剂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远离球管可以大幅减少操作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操作过程中应避开主射线方向,并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保持与射线源有足够的距离。使用防护用品按《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13要求,每台X射线设备根据工作内容,现场应配备不少于基本种类要求的工作人员、患者和受检者防护用品与辅助防护设施,其数量应满足开展工作需要,对陪检者应至少配备铅防护衣;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铅当量应不低于0.25mmPb;应为不同年龄儿童的不同检查,配备有保护相应组织和器官的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铅当量应不低于0.5mmPb。铅门、铅玻璃、铅屏风铅衣、铅帽、铅颈围、防护眼镜如何做好个人防护?个人剂量监测健康体检个人剂量监测监测原则:对于任何在控制区工作,或有时进入控制区工作且可能受到显著职业外照射的工作人员,或其职业外照射年有效剂量可能超过5mSv的工作人员,均应进行外照射个人监测。佩带要求:1.对于比较均匀的辐射场,当辐射主要来自前方时,剂量计应佩带在人体躯干前方中部位置,一般在左胸前;当辐射主要来自人体背面时,剂量计应佩带在背部中间。2.对于工作中穿戴铅围裙的场合,通常应藉佩带在围裙里面躯干上的剂量计估算工作人员的实际有效剂量。个人剂量监测剂量评价一般原则:1.当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受照剂量小于5mSv时,只需记录个人监测的剂量结果。2.当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受照剂量达到并超过5mSv时,除应记录个人监测结果外,还应进一步进行调查。3.当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受照剂量大于年限值20mSv时,除应记录个人监测结果外,还应估算人员主要受照器官或组织的当量剂量;必要时,尚需估算人员的有效剂量,以进行安全评价,并查明原因,改进防护措施。个人剂量监测特别提醒:1.放射工作期间,不论操作时间长短一定佩带剂量计,工作结束,把剂量计放在无人工放射源的场所。2.佩带时剂量计正面(贴标签面)朝外,如有铅衣等,佩带在其里面。3.避免剂量计受到高温或曝晒,严禁有意用放射源或射线装置照射剂量计。4.不佩带别人的剂量计。5.每两个月更换一次个人剂量。每次换剂量计时,将未用的剂量计还至疾控,不要留着备用(容易造成剂量过大的情况且超过90天就无法出具报告)。健康体检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总的原则是,保证其身体和心理健康以及体质能力足以胜任正常和异常情况下的工作,不至于引发导致危害工作和公众安全与健康的误操作。从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机构应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定、批准,获得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资格,并在其获批准的范围内从事相关活动。健康体检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受到应急照射或者事故照射时的健康检查,以及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患者和受到过量照射放射工作人员的医学随访观察。健康体检参加职业健康体检意义:上岗前体检:检查放射工作人员是否适宜参加放射工作。离岗体检:检查放射工作人员在离岗时是否有目标疾病。在岗体检:检查放射工作人员是否能继续从事放射工作,发现异常暂停放射工作,开展随访。异常照射后的应急体检:及时发现异常照射对身体的损害。
本文标题:放射工作人员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180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