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二章第一节中世纪文学概述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一、“中世纪文学”的起止时限欧洲中世纪是以公元476年显赫一时的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开始,至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为终结的。从社会性质讲,即所谓的封建时代。该历史时期大体分为3个阶段:5~11世纪为初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期;12~14世纪为中期,封建制度的全盛期;15~17世纪中叶为晚期,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兴起时期。文学史上的“中世纪文学”,一般指的是中世纪的初期和中期,即公元5世纪至15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确立与发展时期的欧洲各民族文学。二、中世纪文学的文化历史背景恩格斯:“中世纪是从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古代哲学、政治和法律一扫而光,以便一切从头做起。它从没落的古代世纪承受下来的唯一事物就是基督教和一些残破不全而且失掉文明的城市”。蛮族入侵,罗马帝国灭亡,封建制度逐渐取代奴隶制度;基督教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教会是封建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出现和十字军东征,对西欧文化的发展和文学创作都有积极作用;中世纪社会结构分成两大不同的权利体系——世俗权力体系和教会体系。世俗权力体系是以皇帝为最高统治者的权利体系,由国王,贵族,骑士,市民、商人、工人、学徒、乞丐,领主、农民、农奴、流浪汉、强盗等阶层组成。宗教权力体系,由教皇、主教、修士、牧师等组成。教皇有绝对的权利。世俗权力体系与教会体系相互妥协、互相斗争,构成了中世纪社会独特的社会现象。罗素认为中世纪具有“二元对立”的特征基督教“统治”欧洲的意义:把整个欧洲的各蛮族部落统一起来,促进了欧洲政治上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社会的确立与巩固;阻止了希腊,尤其是罗马晚期文化过分追求世俗化的倾向。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把人类的追求提升到了灵的境界;其消极意义在于它的禁欲主义、来世思想,导致人性的压抑,束缚了人类的发展空间;三、中世纪文学的基本特征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和制约,各类文学无不打上宗教的烙印,但欧洲古典文化的传统并未在中世纪文学中断绝;中世纪文学在艺术形式上比古希腊罗马文学进一步趋向成熟;表现手法更丰富多样;四、中世纪文学的基本类型(一)教会文学教会文学是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文学,是为宣扬基督教教义和为封建统治服务的文学。主题是“原罪”、“忏悔”、“禁欲主义”等;体裁有圣经故事、圣徒传、祈祷文、赞美诗、宗教戏剧等;多采用梦幻故事的形式和象征、寓意的手法,影响波及整个中世纪的欧洲文学;(二)英雄史诗1、中世纪初期的英雄史诗是欧洲进入封建社会之前产生的民间创创作,反映的是氏族制度瓦解时期的部落生活,歌颂了部落英雄,并带有神话色彩。这些早期英雄史诗包括: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冰岛人的“埃达”(意即“歌谣”)和“萨迦”(意即“英雄传说”),芬兰的《卡勒瓦拉》(《英雄国》)。《贝奥武甫》是出现较早、保留得比较完整的一部,代表了古英语文学的最高成就。《贝奥武甫》手稿《贝奥武甫》全诗3000多行,反映6世纪盎格鲁·撒克逊人在欧洲大陆的生活,他们定居不列颠后,在8世纪用古英语写定,成为英格兰民族的第一部史诗,现存唯一的手抄本属于10世纪。根据英国人艾弗·埃文斯所著《英国文学简史》的说法,“虽然盎格鲁人把这个故事带到英国,但它也不是有关盎格鲁人的故事,而是有关斯堪的纳维亚人的故事。”史诗主要写:耶阿特族的勇士贝奥武甫为丹麦王除害,斩杀了屡屡伤人的巨妖格伦德尔和它的母亲,因而成为耶阿特族的王。50年后,有一火龙常常出来伤人,蹂躏四境。贝奥武甫奋而杀死了火龙,但自己也因伤而死。《贝奥武甫》史诗集中赞颂了贝奥武甫身上的英雄主义和责任感。但与此同时,史诗也流露出一种悲哀、阴郁的色调。因为,“主人公同神秘的力量进行必定要失败的斗争”。《贝奥武甫》2、中世纪中期的英雄史诗以歌颂封建时代理想英雄人物为主,初流传于民间,后由文人加工整理而成文字。这些史诗往往以某一历史事件为基础,以歌颂英雄的伟业为主要内容,反映了封建国家集中统一的历史进步趋势,代表了人民的愿望。虽有传奇色彩,却不具有神话性质。最著名的有四大英雄史诗,即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罗兰之歌》插图《罗兰之歌》是最优秀和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罗兰之歌》ChansondeRoland《罗兰之歌》在11世纪以吟唱方式流传于民间,现在所见的最古的本子是12世纪的手抄本。全诗4002行,以罗曼方言写成。其情节以查理大帝征服西班牙的史实为基础。长诗中的罗兰是一个骑士形象。在他身上,体现了骑士们遵循的“忠君”、“护教”信条,“为主上赴汤蹈火,抛尽血肉”。史诗体现出民间文学的特色:1、重叠法。例如奥利维埃3次建议罗兰吹号角,罗兰3次拒绝。这种方法的运用可以突出罗兰出于“荣誉”而产生的固执。2、对比法。例如查理大帝为国勤劳,爱将士胜于爱自己的生命;而马尔西勒则懦弱卑鄙,使他悲恸的不是将士的牺牲,而是儿子的死亡。再如罗兰忠心耿耿,为了“可爱的法兰克”流尽了最后的一滴血;而加奈隆则为了个人恩怨不惜出卖自己的国家。3、风格粗犷、朴素。《罗兰之歌》ChansondeRoland(三)骑士文学骑士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它是骑士制度的产物,是世俗文学的主要成就。骑士本是封建领主所豢养的武装,属于小封建主。在十字军东征过程中,骑士起了重要作用,社会地位大大提高,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阶层。与骑士阶层相伴而生的是骑士精神:忠君、护教、行侠、尚武。骑士参加各种冒险事业,不仅保护领主及其城堡、国土,还效忠于女主人。女主人在骑士心目中像圣母一样神圣。能为自己“心爱的贵夫人”去冒险,博得她们的欢心,是骑士最大的荣誉。此外,骑士还有一些行为准则:不仅要有好的武功和教养,还要懂得礼节、懂得音乐、会做诗、忠于所爱的人。骑士文学就是描写骑士的冒险事迹,描写骑士与贵夫人之间的爱情,宣扬“骑士精神”的作品。1、骑士抒情诗骑士抒情诗最早于12世纪初出现在法国南方的普罗旺斯,中叶蔓延到北方,直到14世纪中叶才衰落。骑士抒情诗的中心主题是骑士之爱,即所谓骑士的典雅爱情:“CourtlyLove”——歌咏骑士的冒险事迹及其与恋人的悲欢离合。骑士抒情诗中最著名的是“破晓歌”。它们用热烈的笔调描写骑士与贵夫人幽会以及破晓时依依惜别的情形,用精美的语言来讴歌爱情,用赞美宗教、上帝及圣母的语句来赞美世俗的女性,表现出与宗教禁欲主义的对抗。恩格斯说:“破晓歌,成了普罗旺斯爱情诗的精华。”法国北部、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抒情诗都曾受普罗旺斯抒情诗的影响。意大利大诗人但丁的抒情诗集《新生》也是在普罗旺斯抒情诗影响下写出的。2、“骑士叙事诗”(骑士传奇)“传奇”的名称来自法文Romanceb,意为“用拉丁变语(即日耳曼语和拉丁语的混合语)所写的故事”。骑士传奇于12世纪中叶出现于法国北方。最初是用韵文写成,短的数百行,长的达到1万行以上。以后逐渐加入散文部分。13世纪以后,用散文写的更多。其影响所及达于欧洲许多地区。按题材来源,骑士传奇可分为三大系统:古代系列(又称“希腊诗系”)——根据古希腊罗马的故事改编而成的,只不过古代的英雄变成了中世纪的骑士。其中著名的作品是关于特洛亚、亚历山大和埃涅阿斯的传奇;不列颠系列——以亚瑟王与他的圆桌骑士的传奇为主要内容;拜占廷系列——用拜占庭流传的古希腊晚期故事写成的作品;“典雅爱情”和骑士冒险故事相结合,构成骑士传奇的的基本主题。在“典雅爱情”面前,基督教所宣扬的禁欲主义事实上已经找不到立锥之地了。KingArthur《朗斯洛》《特利斯坦和绮瑟》TristanandIsolde特利斯坦和绮瑟无意中喝了一种可以使人永世相爱的神药,结果他们由于这种永远消灭不了的爱情而招致了绮瑟的丈夫马尔克国王的无情迫害,最后他们双双自杀。作家利用了“神奇”的力量,寄托了他对爱情的理想。在忠于爱情和忠于领主的矛盾中,特利斯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奥卡森和尼柯莱特》AucassinetNicolette拜占庭诗系中最著名的是13世纪时法国的《奥迦生和尼哥尼特》。《奥卡森和尼柯莱特》也显然有悖于“骑士精神”。为了爱情,奥迦生竟然忘了保卫国家、抵御外敌的骑士责任。当别人劝他不要爱女奴,说爱女奴他的灵魂就不能升入天堂,只能下地狱的时候,奥迦生的回答却是:在天堂我想求什么?我根本不想进去,我只要尼柯莱特──我的温柔的爱人,我对她十分爱着。若说天堂,我来告诉你,只有几种人想要进去。那些年迈的牧师,残废的老人,他们早晚匍匐在祭台和坟墓的面前,一心想到天堂里去。还有那些戴着破旧的毗卢帽,披着褴褛的鹤氅衣的人们……这种人们,让他们到天堂去,我一点都不想参加。我只愿到地狱里去;因为那里有许多品性善良的牧师,身经百战的战士,手执干戈的军人,和一般富贵的人们。同着这些人我愿意一块儿走。“圣杯”传奇在骑士传奇中,最有深意的还是属于不列颠系列的关于亚瑟王的圆桌骑士们寻找“圣杯”的传说。“圣杯”相传是亚利马太来的约瑟用来盛接钉在十字架上的耶酥从伤口流出来的血的杯子(一说是耶酥在最后的晚餐中用的杯子),以后遗失了。以“护教”为信条的骑士们最崇高的事业就是找回这个“圣杯”。但要经过种种危难,经受许多考验。而且,只有最勇敢、最纯洁、最忠诚的骑士才能办得到。根据吉利恩·比尔在《传奇》一书中的说法,“圣杯”虽然有其实际的意义,但在“圣杯传奇”中却是具有明显的寓意的。有人认为,传奇中的“圣杯”,实际上是女性的象征,骑士所持的利剑是男性的象征。“圣杯传奇”实际上讲的是寻找纯真的爱情的故事。中世纪骑士传奇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由于中世纪的骑士传奇“表现了一个在所有人里持久地存在的世界:一个想象和梦幻的世界”(吉利恩·比尔著:《传奇》);由于它发掘和保存了某些耐人寻味的意象,启发了后来的某些文学大家,使他们创作出了令人瞩目的大作。欧洲文学史上的许许多多作家,包括莎士比亚,都曾得益于传奇:或者以传奇为材料,或者以传奇为模式,或者从传奇中汲取一种精神。(四)城市文学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每逢节日,街市上都有一些文化活动。商人、手工业者、无业游民逐渐形成市民阶层。市民阶层产生了独特的文化需求:在工作之余得到欢乐和愉快。于是,民间的笑话、幽默故事等文学样式越来越多。“市民文学”也称“城市文学”。市民文学与民间文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由于它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以揭露封建主和僧侣的恶德丑行为主要内容,所以它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倾向性,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和讽刺性。法国是市民文学最兴盛的地方。其主要形式是韵文故事、讽刺叙事诗、抒情诗和市民戏剧。1.韵文故事韵文故事是从民间歌谣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用诗体写成。韵文故事最能体现出市民文学的一般特色。常常以教会为嘲笑讽刺的对象。还有一些作品把农民作为主人公,赞美了他们的智慧和斗争精神,如《农民医生》。2.讽刺叙事诗《列那狐传奇》RomandeRenar讽刺叙事诗的代表作品是法国的《列那狐传奇》。它是在民间动物故事的基础上形成的,大约产生于12世纪70年代至13世纪中叶。全诗长达3万余行,分27组,每组又包括若干个小故事。作品讲述的是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列那狐在面对狮王的强权、公狼的霸道、雄鸡的弱小无助时,总是能以自己的聪明机警左右逢源。它一方面欺压平民百姓,一方面同强权豪门勾心斗角,乃至战胜强大的对手。作品展示了中世纪法国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的斗争局面。作品的意义在于它采取了以兽喻人、以动物故事来讽喻现实的手法。“狮子象征专横而昏庸的国王,骆驼象征教皇,熊和狼则是残暴贪婪的封建领主和骑士。狐狸象征市民,其他小动物则是下层人民。”《列那狐传奇》影响很大,产生出一个“列那狐系列”。后来,德国大诗人歌德还写了《列那狐》。2.讽刺叙事诗《列那狐传奇》RomandeRenar3.长篇故事诗《玫瑰传奇》《玫瑰传奇》包括两部分。上部是骑士文学,约4300行,写于13世纪20年代,作者是吉约姆·德·洛利斯,相传是教士
本文标题:第二章第一节中世纪文学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190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