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学习笔记
1/39第一章劳动标准一、劳动标准:劳动标准是指对劳动领域内的重复性事物、概念和行为进行规范,以定性形式或者定量形式所作出的统一规定。它涉及劳动领域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并决定,或由有关方面批准,以多种形式发布,必需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用人单位劳动标准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共同遵守的劳动方面的办事规程或行为规则。用人单位劳动标准是国家级、行业级、地方级劳动标准的延伸和细化,是劳动力市场主体——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或用人单位单方以国家、行业、地方级劳动标准为基础,针对本单位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劳动标准。用人单位的劳动标准仅适用于用人单位范围内的全体劳动者。二、用人单位制定劳动标准的方式:(1)集体合同;(2)劳动规章制度;(3)劳动合同。三、简述影响用人单位劳动标准实施的主要因素答:影响用人单位劳动标准实施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点:1.劳动监察的力度:劳动监察是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法行为进行制止、责令改正和给予处罚的具体行政行为。劳动监察监督检查现行劳动法律法规所确定的劳动标准在用人单位贯彻落实的情况,是保证法定劳动标准得以实施的重要手段。2.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的制定:1)劳动标准的制度过程:制订程序要合理,要科学、民主、合法,充分汲取员工的意见,采用由下至上的方式,要得到基层员工支持,标准更容易落实。2)劳动标准的可操作性:制定的劳动标准在实用,制定符合企业自身的劳动标准,内容要具体,员工能理解,制定要严谨。3.用人单位的经营情况:企业经营效益好,劳动标准执行情况就比较好,经营差,很难有效实施劳动标准。4.劳动力供求关系;1)供大于求时,企业处于优势,实施劳动标准往往不好。2)供小于求时,劳动者处于优势,实施劳动标准好才能吸引人才。四、简述我国基本劳动标准的地方差异1.最低工资标准的差异:我国于2004年3月1日施行的《最低工资规定》第七条有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不同行政区域可以有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实际执行中,我国各地最低工资的数目及最低工资中包含的项目都有差异。2.假期及加班工资支付的差异:对于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规定,各地方的规定也不同,有的采用劳动合同约定工资,有的采用标准工资,有的采用实际工资,有的采用全勤工资的70%。3.休息休假的地区差异:目前我国劳动者享有的假期有10种以上,其中除法定节假日国家有明确规定外,其他的休息休假都给了地方制定标准的权力,因此各地的标准不一,其中婚假各地差2/39异多达3倍。五、国际劳工标准1.国际劳工标准:是指由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书和建议书,以及其他达成国际协议的具有完备系统的关于处理劳动关系和与之相关联的一些关系的原则、规则。2.国际劳工标准的主要形式有: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公约一经批准,成员国必须遵守和执行,而建议书只是建议和参考,没有必须遵守和执行的义务。目前为止,国际劳工组织已经通过了189个公约和201个建议书。【只有公约一经批准,成员国必须遵守和执行,建议书不是的,建议书只是建议和参考】3.国际劳工标准的核心和宗旨:是确立和保障世界范围内的工人权利。工人权利又称劳工权益,是指法律所规定的处理现代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在履行劳动义务的同时所享有的与劳动有关的社会权益。4.核心劳工标准:八个公约法1)结社与自由谈判权,又称结社权或组织权;《自由结社与保护组织权利公约》《组织权与集体谈判权公约》2)禁止强迫劳动;《强迫或强制劳工公约》《废除强迫劳动公约》3)关于平等权限《对男女工人同等价值的工作付予同等报酬公约》《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4)废除童工《1973年最低就业年龄公约》《1999年禁止和立即消除最恶劣形式的童年工公约》我国共批准了23个国际劳工公约,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政府先后批准了14个国际公约。六、劳动保障监察事项范围:包括用人单位及执行,劳动合同订立和解除,禁止使用童工,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者工资支付和最低工资标准执行,社会保险参加和缴费,职业中介、职业技能培训及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等到方面的内容,还包括用人单位遵守《工会法》的情况,用人单位遵守外国人和台港澳居民就业管理情况及用人单位遵守就业歧视规定的情况。七、用人单位劳动标准实施中存在问题的汇总方法:1、资料的鉴别:对搜集来的原始资料进行质量上的评价和核实,对材料进行筛选、取舍,寻找出课题所需要的材料。包括1)鉴别资料的真伪,2)鉴别程度:常用的鉴别方法是比较法和专注法2、问题的整理:可分三步1)根据资料的性质、内容或特征进行分类;2)进行资料汇编;3)进行资料分析八、制定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的程序1、方案的起草(1)组织起草班子;(2)汇报:进行基础调研,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形成总结报告;(3)正式起草,劳动标准草案;(4)征求意见,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5)审查并签发方案,公布实施。2、方案的可行性分析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是对方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及可能取得的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它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行性,可行性分析是决策的重要依据,它决定了一个方案是否运行。(1)可行性研究的一般要求:必须在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的指导下完成。(2)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技术可行性、财务可行性、社会可行性、风险因3/39素及对策。九、简述全球化的概念及影响全球化的概念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全球化对用人单位标准的影响:(1)降低劳动标准的竞争:全球将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转移,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我国一些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出口加工业往往依靠降低劳动标准来获得竞争力。(2)提高劳动标准的压力:在全球对国际劳工标准、社会责任、全球契约等国际标准更多地承认和施行的大趋势下,迫使各国的劳动标准不得不提高,这对于我国的用人单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十、简述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和影响概念:在一定时期社会赋予企业的经济、法律、伦理以及人道主义的期望,包括遵纪守法、保护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劳工基本权利和人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它使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关注客户、社区、员工、政府、股东等利益相关方的需要。它主要有三大类:通过代表制程序制定的政府及政府间组织的标准;非政府组织制定的民间标准;各跨国公司自身制定的供应链行为准则影响:是一把双刃剑1、迫使用人单位提高劳动标准,给企来带来更多的订单和贸易机会,促进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的提高,能更好的吸引人力,留住人才,提高绩效。2、不利因素,会提高国际市场的准入条件,形成新的贸易壁垒,提高企业营运成本,削弱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概念:又叫非财务报告,是企业就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内容、方式和绩效所进行的系统信息披露,是企业与利益相关方进行全面沟通交流的重要载体。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展变化是:从单项到综合社会责任报告演变,关注雇员,并开始关注环境保护,涵盖经济责任、环境责任、社会责任的综合性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应运而生。报告原则:报告内容原则:主要考虑3个方面性1)议题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2)利益相关者对该义题的关注度3)时代背景,介定报告内容的主要原则:①关键性②完整性③利益相关者参与2、报告质量原则:1)平衡性原则2)可比性原则3)时效性原则4)易读性原则5)可验证性原则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流程1)项目启动2)组建团队(以外为主、以内为主,内外结合3种构成)4/393)编制计划(预算、时间计划、成员分工,报告发布方式)4)资料收集(资料包括基础资料和专题资料,专题资料是针对特定问题的专题资料)5)内容撰写6)报告设计7)意见征集8)定稿发布报告质量提升方法:1)借用外脑,提升报告专业水平2)以终为始,控制报告编制时间3)资料清单,确保资料收集质量4)深入访谈,提炼报告之魂5)数据挖掘,确保内容翔实6)反复修改,达到完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通用模板:1、报告前言:报告规范、高管致辞、企业简介以及关键绩效表2、责任管理:主要描述企业在社会责任管理方面的理念、制度、措施以及取得的绩效和典型案例,主要包括:责任治理、责任推进、责任沟通、守法合规3、市场绩效:包括股东责任、客户责任、伙伴责任4、社会绩效:描述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和贡献,包括:政府责任(政策响应、依法纳税、带动就业)员工责任(基本权益保护、平等就业、职业健康、员工发展、员工关系)安全生产、社区参与(本地化运营,慈善捐赠及员工志愿者)5、环境绩效:描述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贡献6、报告后记(展望、报告评价、读者意见反馈)当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及应对策略:1、政府应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对策(1)尽快建立有关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法律法规制度(2)在注重惩罚的同时,更注重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引导(3)政府加强对企业实施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指导,(4)加强对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教育2、社会应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策略3、企业自身应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策略企业社会责任的层次管理:经济(不亏本)、环境(达标排放)、社会(遵守工资规定,福利规定,按时纳税)三重责任。三个层次是指:必尽、应尽和愿尽责任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的完善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的制定必须以遵守强制性劳动标准为前提,发挥强制性作用的劳动标准根据其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立法型劳动标准和国家标准化机构批准的强制实行的劳动标准。立法型劳动标准主要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规章中的规定;国家标准化机构批准的要求强制执行的劳动标准通常是指劳动安全与卫生方面的技术性标准,主要是涉及劳动领域自然科学属性的劳动标准。5/39十二、简述用人单位必须修改或调整劳动标准的情形1、法律法规修改国家法律法规的修改导致强制实施的劳动标准发生变化,为防止违法风险,用人单位的劳动标准也应作出相应修改。2、不符合用人单位生产发展需要(1)劳动标准直接影响用人单位的人力成本,劳动标准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2)企业初期,求生存,劳动标准水平较低。(3)企业发展期,求发展,健全劳动标准体系,保持自身的内外部的竞争力。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当劳动标准不符合企业的发展需要时,必须及时修改和调整劳动标准以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十三、用人单位劳动标准适当性的主要判断依据和分析方法:(1)合法:劳动标准的内容合法(内容合法就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标准其内容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能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相抵触的部分是无效的);劳动标准的程序合法(制定劳动标准的过程中,凡属于法定必要程序,都必须严格履行。例如根据《劳动合同法》,制定规章制度必须遵循以下程序: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平等协商——确定方案——公示,如果程序不完成,那么规章制度中的劳动标准就是不合法的)(2)合情:用人单位劳动标准合法是最基本的要求,合情是指用人单位劳动标准要将员工视为单位的利益相关者,遵循公平的原则,充分考虑劳动者的权益,实现劳动关系的健康和谐,化解劳动争议,避免劳动冲突。(3)合理:指通过科学的劳动标准,提高企业的经济运行效率,获取竞争优势,实现用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就是对效率目标的落实和追求,其主要判断依据是用人单位的经济效益,可使用综合指数法、功效系数法和打分排队法。十四、影响工资标准调整的主要因素:工资标准:是指关于工资的规范或约定,主要内容是用人单位工资制度。工资制度是指与工资决定和工资分配相关的一系列原则、标准和方法,包括工资原则、工资水平、工资形式、工资等级、工资标准、工资发放等内容。在现代工资制度的发展中,形成了岗位工资制、技能工资制、结构工资制、绩效工资制等工资制度类型。工资制度设计的原则(考试指南):无论组织选择哪一种类型的工资制度,都必须遵守以下四项基本原则:一是按劳取酬原则;二是同工同酬原则;三是平衡原则;四是合法保障原则
本文标题: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学习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256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