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2009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上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2010-02-132009年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自身发展转型的双重考验,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四个确保”要求,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回升,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一、综合全年实现上海市生产总值(GDP)14900.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见图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82亿元,下降1.1%;第二产业增加值5939.96亿元,增长3.1%;第三产业增加值8847.15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9.4%,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图1上海市生产总值与增长在全市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676.17亿元,比上年增长8%;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224.76亿元,增长8.5%,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7.8%提高到48.5%。其中,私营及个体经济增加值3583.72亿元,增长8.8%,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4.1%。全年经工商登记新设立的各类市场主体16.86万户,比上年增长30.7%。其中,企业10.75万户,增长31%;个体工商户6万户,增长30.3%。在新设立企业中,内资企业(不含私营企业)3959户,增长0.8%;外商投资企业5080户,下降20.3%;私营企业98482户,增长37.2%。全年地方财政收入2540.3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增值税372.47亿元,增长11.2%;营业税839.68亿元,增长10%;个人所得税230.44亿元,增长12.5%;企业所得税481.69亿元,下降12.1%。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989.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基本公共管理与服务支出206.68亿元,增长4%;公共安全支出163.41亿元,增长9.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6.08亿元,增长0.3%;医疗卫生支出132.85亿元,增长8.6%;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357.14亿元,下降0.8%。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273.33亿元,比上年增长9.2%(见图2)。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2113.45亿元,增长21.9%。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11.41亿元,比上年增长35.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0.2%;第二产业投资1427.5亿元,增长0.5%,所占比重为27.1%;第三产业投资3834.42亿元,增长12.8%,所占比重为72.7%。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2618.61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49.7%;集体经济投资132.3亿元,增长26.2%,所占比重为2.5%;股份制经济投资1174.81亿元,增长14.4%,所占比重为22.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617.9亿元,下降17.4%,所占比重为11.7%。图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增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9.6(见表1)。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102.1;烟酒及用品类价格指数100.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指数101.5。表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指标指数(上年=10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99.6 食品102.1 烟酒及用品100.8 衣着99.3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101.5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99.4 交通和通信97.5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98.0 居住96.6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3.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89.8。全年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环比累计上涨7.4%。其中,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环比累计上涨9.2%。在新建住宅销售价格中,商品住宅指数环比累计上涨9.9%。其中,普通商品住宅指数环比累计上涨11.1%。全年住宅租赁价格指数环比累计上涨1.9%。二、农业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83.13亿元,比上年下降0.9%。其中,种植业产值146.8亿元,下降1.8%;畜牧业产值65.84亿元,增长6.8%;渔业产值53.4亿元,下降7.6%。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9.33万公顷;粮食产量达到121.68万吨,比上年增长5.2%。郊区奶牛良种率达到100%,生猪良种率超过95%,水稻、蔬菜良种覆盖率均超过96%。主要农副产品产量(见表2)。表2主要农副产品产量产品名称单位产量比上年增长(%)粮食万吨121.685.2蔬菜万吨394.40-3.8生猪出栏万头269.744.5牛奶万吨21.25-8.8鲜蛋万吨6.17-0.5水产品万吨33.60-8.8至年末,全市有370家企业、800个产品获得农产品认证。其中,无公害农产品有308家企业、583个产品;绿色食品有45家企业、55个产品;有机农产品有17家企业、162个产品。至年末,农机总动力达到98.21万千瓦。全年建成设施粮田0.57万公顷,设施菜田0.27万公顷。至年末,全市有12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19家,实现销售419.5亿元,销售额比上年增长12%。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374.91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52.02亿元,增长3%。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增加值1632.01亿元,增长1.5%;重工业增加值3520.01亿元,增长3.7%。全年工业总产值24888.08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873.08亿元,增长3.2%。全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等六个重点发展工业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346.24亿元,比上年增长7.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4.3%(见图3)。图3六个重点发展工业行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全年高技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560.65亿元,比上年增长8.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3.3%。微型电子计算机、汽车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见表3)。表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产品名称单位产量比上年增长(%)微型电子计算机万部7320.1526.5成品钢材万吨2181.37-0.3汽车万辆125.0355.0#轿车万辆122.4655.5家用电冰箱万台189.1528.4电力电缆万公里51.9716.6发电量亿千瓦小时778.200.6起重机万吨132.89-0.5乙烯万吨180.30-0.9化学原料药万吨2.5745.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05.74亿元,比上年增长43.8%;实现税金总额1114.42亿元,增长33.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87.03亿元,增长1.1倍;实现税金770.02亿元,增长47.3%,占全市工业税金总额的比重为69.1%。全市工业企业亏损面为23.5%。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33.78,比上年提高10.48个点。全年建筑业总产值3827.84亿元,比上年增长17.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032.62万平方米,增长5.4%;竣工面积5397.15万平方米,下降5.7%。建筑企业按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人均34.09万元,比上年提高16.1%。四、批发和零售业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218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3197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批发销售额27568.74亿元,增长20.1%。至年末,全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1160个,全年成交额51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7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4%(见图4)。其中,吃的商品零售额2060.58亿元,增长14.5%;穿的商品零售额639.9亿元,增长15%;用的商品零售额2296.21亿元,增长14.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4395.6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61.5亿元,增长13.7%。图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增长至年末,全市连锁商业网点达到13256家。其中,连锁超市门店3107家,便利店4352家。全年连锁商业销售额1819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五、交通、邮电和旅游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42.13亿元,比上年下降4.2%。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总量76967.57万吨,比上年下降8.8%。旅客发送总量11136.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见表4)。表4货物运输量与旅客发送量指标单位绝对值比上年增长(%)货物运输量万吨76967.57-8.8铁路万吨941.32-7.0水运万吨37983.00-11.1公路万吨37745.00-6.4机场万吨298.25-1.2旅客发送量万人次11136.251.8铁路万人次5161.07-3.4港口万人次89.801.0公路万人次2995.002.1机场万人次2890.3812.5全年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5.92亿吨,比上年增长1.8%。全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500.2万国际标准箱,比上年下降10.7%。上海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全年共起降航班47.7万架次,比上年增长5.8%;进出港旅客达到5699.96万人次,增长11.5%。其中,国内航线进出港旅客4089.65万人次,增长18.2%;国际及地区航线进出港旅客1610.31万人次,下降2.4%。至年末,全市轨道交通线路达到11条,运营线路长度达到355.05公里(含磁浮线路29.1公里)。全年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82条。其中,新辟98条。公交运营车辆1.63万辆,运营出租车4.91万辆。全年市内公共交通客运量51.2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4.6%。其中,轨道交通客运量13.18亿人次,增长16.9%;公共汽电车客运量27.06亿人次,增长1.6%。至年末,全市拥有各类民用车辆283.81万辆,比上年增长6.3%。其中,汽车147.3万辆,增长11.5%。在汽车拥有量中,私人汽车85.19万辆,比上年增长18.3%。全年完成邮政电信业务总量875.45亿元,比上年增长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68.59亿元,增长18.9%;电信业务总量806.86亿元,增长4%。至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935.48万户。其中,住宅电话616.2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106.32万户,比上年末增加225.46万户。全年实现旅游产业增加值1007.08亿元,比上年增长6.9%。至年末,全市已有星级宾馆298家,旅行社923家,A级旅游景点50家,红色旅游基地27个(见表5)。表5旅游设施情况指标单位绝对值星级宾馆家298#五星级家38四星级家58旅行社家923#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家42A级旅游景点家50#5A级景点家24A级景点家25红色旅游基地个27#全国红色旅游基地个4工业旅游示范点个53农业旅游示范点个18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个30旅游集散中心站点个6全年接待国际旅游入境人数628.92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8%(见图5)。其中,入境外国人489.74万人次,下降3.5%;港、澳、台同胞139.18万人次,增长4.7%。在国际旅游入境人数中,过夜旅游人数533.3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2360.7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外省市来沪旅游者8483.68万人次,增长8.2%。全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7.9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6%;国内旅游收入1913.8亿元,增长18.7%。图5国际旅游入境人数六、金融和保险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817.85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全年新增各类金融单位98家。其中,银行业9家,保险业16家。至年末,全市有各类金融单位787家。其中,银行业132家,证券业93家,保险业307家。至年末,在沪经营性外资金融单位数达到170家。其中,年内新增11家。至年末,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4620.27亿元,贷款余额29684.1亿元(见表6)。
本文标题:2009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301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