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诗歌散文 > 高考送别诗鉴赏专题(区级公开课)
宿州市第三中学周莉莉1送别类诗歌鉴赏“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宿州市第三中学周莉莉2宿州市第三中学周莉莉3送别诗的诗题特点:送别诗诗题往往是“送××(多写其名,也有官职加人名的)归(之、游、还、入、赴、迁等)某地”“留别(别)××”/“赠××”∕“××地送××”)宿州市第三中学周莉莉4宿州市第三中学周莉莉5⑴空间意象:长亭、谢亭、灞陵桥(亭)、南浦、劳劳亭、渡口、古道⑵时间意象:日暮、月夜、清晨、秋⑶环境意象:杨柳、柳絮、杨花,孤帆、流水、寒蝉、船(舟)、古道、夕阳、西风、美酒、春草、残笛、烟波、浮云鸿雁(4)乐曲:《阳关曲》、《骊歌》宿州市第三中学周莉莉6宿州市第三中学周莉莉71、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2、体贴入微的宽慰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宿州市第三中学周莉莉83、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4、前途艰险的担忧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宿州市第三中学周莉莉95、坦陈心志的告白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6、积极奋发的勉励送魏大从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宿州市第三中学周莉莉107、各向天涯的愁绪与思念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作者选取了大量象征离愁的意象:“杨柳”、“杨花”、“风笛”、“离亭”。末句直接表达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和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宿州市第三中学周莉莉111、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2、体贴入微的宽慰3、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4、前途艰险的担忧5、坦陈心志的告白6、积极奋发的勉励7、各向天涯的愁绪与思念送别诗的感情类别温馨提示:送别诗的情感不能简单地以“依依惜别”一概而论,应结合具体诗句仔细揣摩诗歌的情感。概括情感要准确,不可生搬硬套。宿州市第三中学周莉莉12宿州市第三中学周莉莉13送别诗常用的艺术手法1:直抒胸臆衢洲别李秀才方干千山红树万山云把酒相看日又曛,一曲骊歌两行泪,更知何处再逢君?宿州市第三中学周莉莉14送别诗的艺术手法2:借景抒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宿州市第三中学周莉莉15送别诗的艺术手法3:托物寓情(拟人)赠别二首(其二)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宿州市第三中学周莉莉16送别诗的艺术手法4:虚实结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宿州市第三中学周莉莉17送别诗的艺术手法5:动静结合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宿州市第三中学周莉莉18送别诗的艺术手法6:反衬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宿州市第三中学周莉莉19送别诗的艺术手法7:比喻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宿州市第三中学周莉莉20送别诗的艺术手法8:拟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宿州市第三中学周莉莉21送别诗中常用的艺术手法•古代送别诗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可分为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常见的抒情手法包括: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寓情等•常见的描写手法有: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等宿州市第三中学周莉莉22明确送别诗鉴赏方法抓意象品情感析手法宿州市第三中学周莉莉23宿州市第三中学周莉莉24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问: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1、景物:“猿啼”、“暮江”、“孤舟”。情:“客散”、“伤心”、“逐臣更远”。(离愁)2、烘托:以猿啼、客散、暮色等烘托伤心之情对比:作者同友人的贬谪之途对比,既点同病相怜,又流露了对友人路途险远的担忧和惜别牵挂之情。反衬:“人自伤心水自流”,以流水的无情反衬人之有情;“青山万里一孤舟”,以青山重重反衬行舟之孤小。宿州市第三中学周莉莉25宿州市第三中学周莉莉26(2010江苏)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橘柚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由眼前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诗的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加深远。宿州市第三中学周莉莉27•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问题: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4分)(1)要表达的情感是离愁。(1分)(2)①首先,借景抒情。(1分)作者选取了大量象征离愁的景物“杨柳”、“杨花”、“风笛”、“离亭”来抒写离愁别绪。(1分)②末句直接表达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和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1分)宿州市第三中学周莉莉28•湖口送友人李频•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1)前三句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这三句在诗中有何作用?(1)前三句选取了暮霭、芦苇、田野、云梦、飞雪、去雁等意象(景1分),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又迷漫着一种凄冷压抑的氛围(境2分)。(2)①内容上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地点,②结构上前三句寓情于景,为下文“离人”句作铺垫,烘托了离别时的孤寂惆怅之情(情2分)。宿州市第三中学周莉莉29•“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两句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1)用了想象这一表现手法。(1分)(2)①风波之中,星汉之下,始终有着孤舟离人(基于何种原因(或情境)产生的1分),②流露着对友人一路艰辛的关切,是对孤舟夜渡的遥念。(情感,1分)。宿州市第三中学周莉莉30•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杜牧•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注】①九华山:为宣州去往舒州的必经之处。②清弋江:在宣州城西。③的的:鲜明的样子。④旆:旗子。•(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展示了两幅形象而鲜明的画面,请分析这两句诗的艺术表达技巧。(4分).⑴①虚实结合,这两句诗一幅是想象中的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旁,寺宇时隐时现,是虚写;一幅是眼前绿水环抱青弋江村边,春风杨柳,轻拂桥面,是实写。前一幅是远景、静景,后一幅是近景、动景,②动静结合,画面形象鲜明。宿州市第三中学周莉莉31(2)这首诗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与前四句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1)这首诗的后四句抒发了诗人的空虚无着、怅然若失的满腹愁情。(2)①诗歌的前四句借景抒情,写江南的早春,清新的空气,明亮的阳光,鲜美的芳草,倜傥自信的友人,借景物抒发惜别之情;②后四句直抒胸臆,五六句用对比的手法写与友人的不同心境,怅然若失之感油然而生。七八句写“同来不得同归”的感慨,表现诗人的寂寞惆怅。前四句写景是反衬后面的抒情。宿州市第三中学周莉莉32宿州市第三中学周莉莉33第一眼:注意题目是否有送别字眼第二眼:注意诗词中是否有一些常用的送别意象第三眼:注意诗词中的景物(环境的描写)与所表达情感的联系点第四眼:看清题目要求
本文标题:高考送别诗鉴赏专题(区级公开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306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