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建议学时:72学时(理论62学时,实践10学时)适用专业:高职各专业通用一、前言(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理论课程;是研究当代社会主义,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发展道路和基本规律的科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理论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是一门最具有指导性、实践性的课程。本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也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后续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素质。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2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一代新人,奠定思想理论基础。2、课程价值和功能“概论”课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及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坚定在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适时地进行形势政策、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适应能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该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认清形势和任务,掌握时代的脉搏,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珍惜和维护国家稳定的大局,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发学习。3.基本理念使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对所学理论进行检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理论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实现结论自助化。使3学生亲身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化或升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认识。把知与行结合起来,把学习和践履结合起来,把学习规范和遵守规范结合起来,使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使学生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和亲身实践,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不断增强自我教育,达到学习的目的。(二)设计思路设计理念:从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将教学从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向重视对学生认知、情感和能力的培养,将学生对待思想政治课的态度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将知行分离转向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努力突出思想性、实践性和职业特点。针对学生思想上的难点、热点和困惑,采用专题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丰富,增强说服力和现实性。设计思路:本课程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因此,在整个的课程设计中,需要教师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知识背景。要求:围绕一个教学主题: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讲清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阐明三条特色道路: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4突出四大教材内容:总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理论;贯彻五大教学原则:主导性和主体性统一、理论和实际统一、真见和真情统一、“共性”和“个性”统一、教学和科研统一;开展六种实践活动: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展览进校园、讲座进校园、志愿服务。分两个学期上完本课程,每学期各36课时,上学期理论课时为31学时,实践课时为5学时;下学期理论课时为31学时,实践课时为5学时。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学习本门课,就是要认真落实中共中央的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帮助大学生学习、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精神实质和科学体系,明确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党和国家事发展的重要意义,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5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内容及逻辑联系。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精髓的方法。理解毛泽东思想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道路和经验。明确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和特征、祖国统一理论、国际形势趋势及特点战略和外交政策原则。掌握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和建设重点。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的内涵和作用,懂得对他们的建设的意义。(2)能力目标对大学生进行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特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教育。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增强学生自身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3)素质目标a、培养具备对国家的历史的科学的态度,具有良好的历史责任感;6b、培养具有对国家建设发展背景和现状的合理认知,以正确态度面对社会出现的各类问题。c、培养具备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情感,关心社会,积极的参与社会活动。d、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合作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e、培养具有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三、课程内容与要求采用专题化教学,分为十二个专题进行教学。以下为十二个专题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序序号工作任务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参考学时讲授实践专题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及其精髓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专题授课,使学生能够重点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含义、历史进程和重大意义,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精髓。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教学难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之间的辨证关系教学基本内容:一、课前五分钟素质教育二、回顾上节内容,引入新课三、采用几个问题导入马克67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及意义思和马克思主义四、多媒体专题二:毛泽东思想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一代伟人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关系。铭记毛泽东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教学重点: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教学难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教学基本内容:一、一代伟人毛泽东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三、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四、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一、课前五分钟素质教育三、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萨拉姆毛主席》引入新课四、多媒体五、毛泽东诗词朗诵六、红歌会42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内涵,明确在该体系中为什么不包括毛泽东思想。掌握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阶段、主要内容及重要现实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不包括毛泽东思想教学基本内容: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二、邓小平理论一、课前五分钟素质教育二、回顾上节内容,引入新课三、采用问句导入68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四、科学发展观新课四、多媒体专题四:毛泽东具有原创性的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教学基本内容:一、近代中国国情二、新民主主义革命(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一、课前五分钟素质教育二、回顾上节内容,引入新课三、采用问句“毛泽东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导入新课四、多媒体辅助教学五、学生讨论、情景再现4专题五: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阐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及其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及其重大意义,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形式、历史经验。使学生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走上社会主一、课前五分钟素质教育二、回顾上节内容,引入新课429义建设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教学重点: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2.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教学难点:1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问题2.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教学基本内容: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三、采用问句“新中国成立后是否意味着我们已进入社会主义”导入新课四、多媒体辅助教学五、学生讨论专题六: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理论成果和经验教训,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涵和意义,认真把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教学难点:先进生产力的内涵;党怎样才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一、课前五分钟素质教育二、回顾上节内容,引入新课三、采用5110教学基本内容: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四、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导入新课四、多媒体五、学生讨论复习2专题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存在的问题;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认识它同过渡时期的区别和联系;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发展战略;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增强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的使命感、责任感,提高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教学重点:1、为什么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教学难点:1、社会主义同过渡时期的区别和联系2、如何理解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3、“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教学基本内容: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一)马克思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一、课前五分钟素质教育二、回顾上节内容,引入新课三、采用问题“我们现在的社会性质和阶段”导入新课四、多媒体辅助教学五、学生讨论、情景再现3111(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一)
本文标题:《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321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