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消毒技术规范》解读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正确的清洁、消毒与灭菌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医院的消毒工作是预防医院感染,防止感染传播的重要手段。☻消毒与灭菌措施得当,可防止或减少医院感染。反之,消毒灭菌措施不当,甚至不消毒与不灭菌,医院感染就不可避免地发生。☻选用消毒方法错误,导致每年约有500万病人发生医院感染。2012年4月5日发布,2012年8月1日实施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消毒的管理要求消毒与灭菌的基本原则清洗与清洁,消毒与灭菌方法清洁、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等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规范性引用文件GB/T16886.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GB19258紫外线杀菌灯GB/T19633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GB5033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WS310.1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份:管理规范WS310.2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份: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310.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份: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T311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YY/T0506.1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YY/T0698.2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注意: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术语和定义清洁(cleaning):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清洗(cleaning、washing):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消毒(disinfection):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过程。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的处理。管理要求4.1应根据本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操作的消毒、灭菌制度与标准操作程序,并具体落实。4.2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及消毒、灭菌工作人员的培训消毒、灭菌工作的意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消毒与灭菌的基本原则与知识消毒与灭菌工作中的职业防护等管理要求医疗机构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应符合以下要求:a)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b)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对消毒产品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存档备案。管理要求医疗机构应保持诊疗环境表面的清洁与干燥,遇污染应及时进行有效的消毒;对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应定期进行消毒。医疗机构应结合本单位消毒灭菌工作实际,为从事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与灭菌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管理要求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消毒工作进行检查与监测,及时总结分析与反馈,如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医务人员应掌握消毒与灭菌的基本知识和职业防护技能。医疗机构从事清洁、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相关消毒灭菌知识,熟悉消毒产品性能,具备熟练的检验技能;按标准和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采样、检测和评价。消毒灭菌的基本要求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手工清洗设备“消毒灭菌”不是“清洁”的替代过程受污染的手术器械不清洗连着包內指示卡一起打包灭菌后指示卡呈現铁灰色这样是灭菌成功了吗??消毒灭菌的基本要求被阮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特殊的消毒灭菌程序。朊病毒污染物品的消毒方法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宜选用一次性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进行双层密闭封装焚烧处理。可重复使用的被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的高度危险组织(大脑、硬脑膜、垂体、眼、脊髓等组织)污染的中度和高度危险性物品,可选以下方法之一进行消毒灭菌,且灭菌的严格程度逐步递增:a)将使用后的物品浸泡于1mol∕L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60min,然后按WS310.2中的方法进行清洗、消毒与灭菌,压力蒸汽灭菌应采用134℃~138℃,18min,或132℃,30min,或121℃,60min;b)将使用后的物品采用清洗消毒机(宜选用具有杀朊病毒活性的清洗剂)或其他安全的方法去除可见污染物,然后浸泡于1mol∕L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60min,并置于压力蒸汽灭菌121℃,30min;然后清洗,并按照一般程序灭菌;c)将使用后的物品浸泡于1mol∕L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60min,去除可见污染物,清水漂洗,置于开口盘内,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内121℃灭菌60min或预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134℃灭菌60min,然后清洗,并按照一般程序灭菌。11.1.1.3被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高度危险组织污染的低度危险物品和一般物体表面应用清洁剂清洗,根据待消毒物品的材质采用1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1mol/L氢氧化钠溶液擦拭或浸泡消毒,至少作用15min,并确保所有污染表面均接触到消毒剂。11.1.1.4被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高度危险组织污染的环境表面应用清洁剂清洗,采用1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至少作用15min。为防止环境和一般物体表面污染,宜采用一次性塑料薄膜覆盖操作台,操作完成后按特殊医疗废物焚烧处理。11.1.1.5被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低度危险组织(脑脊液、肾、肝、脾、肺、淋巴结、胎盘等组织)污染的中度和高度危险物品,传播朊病毒的风险还不清楚,可参照上述措施处理。11.1.1.6被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朊病毒患者低度危险组织污染的低度危险物品、一般物体表面和环境表面可只采取相应常规消毒方法处理。11.1.1.7被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其他无危险组织污染的跨度和高度危险物品,采取以下措施处理:a)清洗并按常规高水平消毒和灭菌程序处理;b)除接触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外科内镜外,其他内镜按照国家有关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处理;c)采用标准消毒方法处理低度危险品和环境表面,可采用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相当剂量的其他消毒剂处理。气体坏疽病原体污染物体的消毒方法11.2.1.1伤口的消毒采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周围皮肤可选择碘伏原液擦拭消毒。11.2.1.2诊疗器械的消毒应先消毒,后清洗,再灭菌。消毒可采用含氯消毒剂1000mg/L~2000mg/L浸泡消毒30min~45min,有明显污染物时应采用含氯消毒剂5000mg/L~10000mg/L浸泡消毒≥60min,然后按规定清洗,灭菌。11.2.1.3物体表面的消毒手术部(室)或换药室,每例感染患者之间应及时进行物体表面消毒,采用0.5%过氧乙酸或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11.2.1.4环境表面消毒手术部(室)、换药室、病房环境表面有明显污染时,随时消毒,采用0.5%过氧乙酸或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11.2.1.5终末消毒手术结束、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终末消毒可采用3%过氧化氢或过氧乙酸熏蒸,3%过氧化氢按照20ml/m3气溶胶喷雾,过氧乙酸按照1g/m3加热熏蒸,湿度70%—90%,密闭24h;5%过氧乙酸溶液按照2.5ml/m3气溶胶喷雾,温度为20%—40%。11.2.1.6织物患者用过的床单、被罩、衣物等单独收集,需重复使用时应专包密封,标识清晰,压力蒸汽灭菌后再清洗。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物品的消毒方法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届时发布的规定要求。没有要求时,其消毒的原则为:在传播途径不明时,应按照多种传播途径,确定消毒的范围和物品;按病原体所属微生物类别中抵抗力最强的微生物,确定消毒的剂量(可按杀光芽孢的剂量确定)医务人员应做好职业防护。消毒灭菌的基本要求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或消毒。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标准技术规范,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1、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斯伯尔丁分类法E.H.Spauldingclassification:1968年E.H.Spaulding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患者使用之间的消毒或灭菌要求,将医疗器械分三类,即高度危险性物品(criticalitems)、中度危险性物品中(semi-criticalitems)和低度危险性物品中(non-criticalitems)。职业防护应根据不同的消毒与灭菌方法,采取适宜的职业防护措施。在污染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回收、清洗等过程中应预防发生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水中的危险更大!!不确定性:水会流动,更易扩散经常性:工作人员频繁接触水复杂性:微生物在水中易存活并繁殖,危险更高,例如:艾滋病毒体外(器械上)最多能活4分钟但在室温下,水中的HIV可以存活15天,被HIV污染的物品至少在3天内有传染性。如何避免水带来的伤害?飞溅的水--帽子与面罩湿身的水--防水罩袍\防水胶鞋\手套水泡破裂--口罩清洗清洗:就是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浸泡:可防止污物变干、软化或去除污物;对于有大量有机物污染或污染物已干可先用酶洗涤剂浸泡至少2min以上。清洗彻底是保证消毒或灭菌成功的关键。清洗方法手工清洗:适用于精密、复杂器械的清洗和有机物污染较重器械的初步处理机械清洗:适用于大部分常规器械清洗清洗失败的常见原因器械结构复杂,如有许多连接口、细长管腔、关节未完全打开、表面不光滑等。物品污染后放置过久或未及时冲洗,污物变干。未使用清洗剂。——为保证去污彻底,复杂物品必须尽可能打开,用清洁剂浸泡后手工仔细刷洗。综上所述水中的矿物质会积垢在器械表面水中的氯还会引起器械锈蚀水中的杂质会撞击与磨损,更会形成锈斑继续腐蚀器械水的硬度过高会影响清洗效果——因此要严格控制水质,最好使用纯化水多酶的六大标准多酶种类四种以上无毒性百分之百降解PH值中性无泡清洗无残留碘渍的清洗治疗时皮肤消毒常用消毒剂未干涸可用热水和酒精清洗干涸则需使用专用除碘剂清洗物理消毒灭菌法自然净化:日晒、风吹、雨淋、温湿度等均可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机械除菌:虽不能杀灭病原微生物,但可大大减少其数量和感染机会。冲洗、刷、擦、扫、过滤等。热力消毒与灭菌:可分为干热和湿热,通过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细胞壁和细胞膜促使其死亡。物理消毒灭菌法微波照射灭菌:可穿透布、纸、塑料、陶瓷、玻璃等的高频电磁波。紫外线消毒:紫外线主要作用于DNA,使微生物DNA突变失去转化能力死亡。电离辐射灭菌:干扰微生物DNA合成,破坏细胞膜,引起酶系统紊乱达到杀灭作用。特别适用于怕热物品的灭菌。化学消毒与灭菌理想的化学消毒剂杀菌谱广有效浓度低作用速度快性质稳定易溶于水,可在低温下使用不易受有机物、酸、碱及其他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对物品无腐蚀无色、无味且使用后易除去残留药物毒性低,不易燃烧爆炸使用无危险性价格低廉便于运输,货源充分……“五要”1、配制时,消毒剂和水的分量要精确。2、盛放消毒液的容器应洗净并事先消毒。3、物品应除去脏污后再进行消毒。4、配制的消毒液最好当天使用。5、充分了解消毒剂性质。“七不要”1、不要把化学消毒剂溶液作灭菌处理;2、不要把器械贮存在消毒溶液中;3、容器内的消毒也不要装得太满;4、不要使用配置过久的消毒液;5、不要随便把两种消毒液混合使用;6、不要随意把不合适的洗涤剂加到消毒液中,以防消毒剂失效;7、不要认为使用消毒剂溶液后,被消毒物品已达到杀菌、可靠和安全。紫外线消毒适
本文标题:《消毒技术规范》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357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