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软件工程》说课报告人:李琳目录一、课程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三、课程设计的观念与思路四、教学方法与手段五、学情与学法六、教材分析与内容处理七、学业评价方式一、课程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一)课程定位1.从软件行业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特点,确定专业培养目标。程序员系统分析设计高管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软件行业人才需求分布图本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从从事事的的岗岗位位程程序序员员软软件件销销售售软软件件咨咨询询软件行业人才需求及本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从事的岗位图一、课程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一)课程定位2.分析程序员职业岗位,构建学习领域课程(1)基于软件产品的开发活动,分析归纳程序员岗位的工作过程一、课程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中的地位(2)分析程序员的岗位工作任务,确定其行动领域。(3)基于行动领域分析、分解职业能力,确定学习领域一、课程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中的地位(4)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一、课程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二)本课程的目标本课程是一门基于软件企业工作过程,融合了软件项目管理、版本管理、UML建模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基础课程,其课程目标,是培养软件专业学生对中小型软件项目进行项目的分析设计建模、阅读与撰写文档的职业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系统的软件开发理论、技术和方法,使用正确的工程方法开发出成本低、可靠性好并在机器上能高效运行的软件,为今后从事软件开发和维护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课程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三)本课程的先行、后续课程先行课程:计算机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后续课程:项目综合实训。一、课程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一)课程性质《软件工程》是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软件危机、软件过程、软件开发模型、软件开发方法、系统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与管理。根据培养软件工程人才的需要,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软件项目开发和维护的一般过程,掌握软件开发的传统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为更深入地学习和今后从事软件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二)教学目的•本课程是继程序设计课程之后,对提高学生软件开发能力有重要作用的一门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应掌握数据结构、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以及程序设计方法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后期的毕业设计环节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更深入地学习和今后从事软件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三、课程设计的观念与思路(一)课程设计理念该课程着眼于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按照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的教学方式,以实际的工作项目与工作过程设计该课程的教学。项目设计以一个真实的软件开发项目为线索来进行。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发展需要以企业真实项目为依托,仿真工作过程以典型工作过程为依据选取教学内容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遵循国际职业标准营造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环境课程设计理念三、课程设计的观念与思路(一)课程设计理念三、课程设计的观念与思路(二)课程设计总体思想三、课程设计的观念与思路(二)课程设计总体思想1.根据程序员职业能力和素质目标,与企业人士共同分析,确定课程培养目标2.基于项目的工作过程设计3.教学过程以任务来驱动4.加强实践,保证教学与实践过程的一致性5.工学结合,创造自主学习环境6.教学评价上突出能力考核三、课程设计的观念与思路三、内容选取(1)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应性(2)基于工作过程训练流程的模块式教学软件工程管理(根据工作过程划分)项目管理(项目管理过程)项目版本控制(配置管理过程)系统分析与设计建模(系统分析、架构设计、类的详细设计)数据库建模(概要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概要设计)编码(程序设计)软件测试与维护(各种测试与维护技术)三、课程设计的观念与思路(3)教学项目训练任务设置体现软件工程开发过程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具体教学方法以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1倒序式教学法2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的自主学习法3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师傅带徒弟式的教学法4头脑风暴的互动教学法5多媒体网络教学方法6具体教学手段(一)采用电子课件和软件开发工具使用教程(二)充分利用校园网、互联网技术,开展教学,方便了学生自学(三)利用校内专业实验室,实现校内资源共享四、教学方法与手段五、学情与学法学法指导要体现“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教学思想以学生的实际水平、实际需要定目标,以学生的学法来定教师的教法,以学生的学习思路定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学生的课堂状态来生成教学过程,以学生的具体学情来选择教学手段。应着眼于方法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等各方面的训练,而不能只盯着眼前,如果真正在教学中关注了、注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六、教材分析与内容处理•软件工程课程主要涉及3个方面:技术与方法、工具与环境、标准与规范、过程与管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也应涵盖如下层面:•(1)基本理论层面:介绍软件工程基本理论,包括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工具与环境,等,其中传统的方法和技术等内容不能没有,但不能占用太多的课时,而对于新的技术和方法则应该花较多的课时加以介绍,安排合适的课程训练,如在面向对象的方法、项目管理方法、相关的开发工具和开发环境等方面。六、教材分析与内容处理•(2)技术管理层面:介绍软件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风险管理、软件质量管理、软件配置管理、软件过程管理等方面。主要以软件过程为主,包括美国的SEI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CMMI、ISO9000-3、国家行业标准《软件过程成熟度模型SJ/T11234》和《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SJ/T11235》等。•(3)实践层面:软件工程实践,主要是让学生进行软件工程课程内容的综合应用实践。可以采用相对集中的课程设计、参与实际软件项目开发,以小组方式进行软件项目模拟,参与软件企业的软件过程改进等方式进行,必要时可以跨学期进行。七、学业评价方式突破知识点考核方式,主要通过任务完成状况考核是否到达能力目标,在期末考试中,主要考核知识的综合应用,突出能力目标,如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勤、平时课堂学习和实践过程以及分组实战演练项目也纳入到职业能力的训练质量考核中。七、学业评价方式考核方式考核项目所占百分比形成性评价考勤10%30%平时作业10%课堂表现和实战演练综合项目成果小组讨论现场演示回答问题10%教师评价(50%)小组自我评价(15%)个人自我评价(20%)组间互相评价(15%)终结性评价期末笔试70%总分值100%考核体系结构
本文标题:《软件工程》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385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