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肩部撞击症及其康复治疗
LOGO肩部撞击症定义肩部撞击症肩部撞击症又称肩峰下疼痛弧综合征,是肩关节外展活动时,肩峰下间隙内结构与喙肩穹之间反复摩擦、撞击而产生的一种慢性肩部疼痛综合征,是中年以上者的常见病。该病包括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腱炎、冈上肌腱钙化、肩袖断裂、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肱二头肌长头断裂。其共同临床特征是肩关节主动外展活动时有一疼痛弧,而被动活动疼痛明显减轻甚至完全不痛。定义喙肩弓coracoacromialarch由喙突、肩峰与喙肩韧带(连于喙突与肩峰之间的三角形韧带)构成,可以从上方保护肩关节。肩关节的韧带少而薄弱,喙肩韧带为三角形扁韧带,其底附着于喙突的外侧缘,其尖止于肩峰,形成“喙肩弓”横跨于肩关节上方,能防止肱骨头向上内方脱位。~1.5cm前窄后宽的间隙,有肩袖肌和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间隙底部为肱骨头,顶部为喙突、肩峰及连接两者的喙肩韧带构成的喙肩穹。在正常情况下,肩袖、肱二头肌长头腱与喙肩穹之间有一个肩峰下滑囊相隔,起到润滑和缓冲撞击的作用。但在病理情况下,如过多的肩关节外展活动或长期累积性损伤,使间隙内组织遭受磨损。而反复磨损必然加剧组织炎症性反应,使间隙内压力增高,加重撞击,最终导致肩部撞击症。早期病变后,由于撞击症损害的累积,肩峰上、下滑囊及肩袖组织呈纤维变性并增厚,此时病人症状越来越明显,患者年龄多在25~40岁之间。如保守治疗无效,应考虑手术治疗。这是肩部撞击症的最早损害期,多见于25岁以下患者。肩峰下滑囊和肩袖组织水肿、出血,通常不发生肩袖的明显撕裂。保守治疗效果好,可望完全恢复肩关节功能。随着进一步的撞击磨损,肩袖和肱二头肌长头腱退行性变加剧,导致肩袖部分或大部撕裂,严重者可发生冈上肌腱或肱二头肌长头腱病理性断裂。通常冈上肌腱断裂发生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断裂之前,其比例为7∶1。肩部撞击症是一种慢性损害过程,其病理改变可分为三期:水肿出血期纤维变性及肌腱滑膜炎期肱二头肌长头腱断裂和骨性改变期临床表现(1)压痛部位(主):肩峰前下至肱骨大结节这一区域内。(2)肩关节被动活动有明显的碎裂声或称捻发音。(3)肩关节主动外展活动时有60°~120°的疼痛弧,而被动活动时疼痛明显减轻,甚至完全不痛。(4)患肢无力,活动受限,主要表现为外展、外旋和后伸受限。有时可感觉到肩关节被“物”卡住而不能继续上举。此时需将上肢内收并外旋,使大结节从肩峰后部通过才能继续上举。(5)肩部撞击试验阳性。检查时,患者取坐位,检查者位于背后,一手扶住肩部,稳定肩胛骨;另一手托住患肢肘部,将病人上肢向前上方快速推动,使肱骨大结节与肩峰撞击,可产生疼痛。然后用1%普鲁卡因10ml做肩峰下间隙内封闭,重复上述检查,疼痛消失者为撞击试验阳性。此症为本病所特有,有助于与肩部其他疾患鉴别。辅助检查1、X线检查:大多数病人X线检查正常,少数严重患者X线检查表现为肱骨大结节硬化、囊性变或骨赘形成,肩峰前缘硬化,肩峰下表面骨刺形成,冈上肌钙化阴影,肩锁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肱骨头上移使肩峰下间隙变窄(0.7cm)。2、肩关节造影:肩关节造影不作为本病常规检查方法,主要用于鉴别肩袖是部分更趋加剧,久之使骨结构发生改变。肩峰前下部、肱骨大结节发生硬化、增生或囊性变,肱骨颈上可出现切迹。肱骨大结节骨赘形成手术治疗肩部撞击症手术治疗原则是通过上或下二个方向,对肩峰下间隙减压,以消除撞击因素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手术方法。1、喙肩韧带切断或切除术2、肩峰切除术3、外侧肩峰成形术4、前肩峰成形术非手术治疗病变早期肩部理疗或热敷,口服消炎止痛类药物。急性发病时可用三角巾悬吊患肢,但注意无痛情况下活动肩关节,防止炎性组织粘连。应避免可引起肩部撞击的动作,如提举重物等。可的松局部注射效果满意,选用7或8号注射针头,从肩峰前面或外侧进针,紧贴肩峰下向后或向内进入肩峰下间隙。注入1%普鲁卡因10ml加醋酸氢化可的松25mg,每周1次。一般2或3次。对肩关节活动范围受限者,应注意肩关节功能练习,防止继发喙肱韧带挛缩,而导致冻结肩。LOGO
本文标题:肩部撞击症及其康复治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423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