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蟑螂生物学及防制一、蟑螂形态特征及种类蟑螂学名蜚蠊,属昆虫纲,蜚蠊目,俗名各地不一。蟑螂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昆虫,古生物学家考察,早在3亿5仟万年前就生活在地球上了,那时,恐龙还没有问世,而蟑螂却已是地球上的居民,阅尽世间沧桑,与大自然顽强搏斗,生存下来,在石炭纪的地层中(大约距今3亿5仟万年),发现的化石与现存的蟑螂,在形态上是雷同的,古代的很多生物都被淘汰,而蟑螂却繁衍至今。由于它们适应性强,活动范围广,早已从发源地非洲大陆通过海商船、货物等,被带到南美、东欧和南亚的港口城市,以后逐步扩散,传入温带地区,甚至到达北方寒冷的地区,现在已广布世界的五大洲四大洋,但尤以热带为多,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踪迹,是当今重要的城市卫生害虫。1.缘径域2.Cu3.M4.R5.前径域6.臀区7.头部8.前胸背板9.前足10.触角11.中胸背板12.后胸背板13.腿节14.中足15.径节16跗节17.后足18.爪19.中垫20.肛上板21.下生殖板22.尾须23.腹刺24.腹部背板25,26.A227.Cu2+A228.后翅垂部29.翅端三角30.后翅31.中诅肘域32.前翅种类介绍种类介绍世界种类1971年德国分类学家Princis分为4个亚目,28科,21亚科,470属,共3500种1982年WHO.James分为4000种1983年(成都6次蟑螂会议报道)吴福桢分为5000种种类介绍国内种类1950年Ben-Bneko分为155种1962年连惟能按Braes分类为11科48属168种1997年冯平章报告253种种类介绍室内种类蜚蠊家栖、野栖二种家栖仅占少数,仅<1%与医学有关,也是我们研究、防制的重点WHO报道世界室内种16种黄耕诚报道7科11属19种1992年费守华报道6科11属20种(一)蟑螂分类地位与形态特征蟑螂亦称蜚蠊,是现存最古老的昆虫之一,属蜚蠊目,大小不一(2-90mm)体色各异,并具花纹,背腹扁平,适于缝隙栖居出入。蜚蠊口器咀嚼式,触角长丝状(感觉器官),前胸背板宽大,覆盖头之大部,前翅革质,后翅膜质或退化消失。蜚蠊足发达适于疾走,各跗节间生跗节盘及末端爪间垫,使之能在光滑表面垂直爬行。【蟑螂形态特征及种类】(一)蟑螂分类地位与形态特征蟑螂体形呈椭圆,背腹扁平,可以在狭窄的缝隙、洞穴中自由出入。蟑螂体长平均20-25毫米,小的不到15毫米,而大的则可达到35毫米,身体颜色因种类不同而有差异,有红褐色、深褐色和浅灰色;有的种类身体表面还具有油状光泽。【蟑螂形态特征及种类】(二)蟑螂的种类据报道全世界已定名的蜚蠊已超过5000种,我国已知蜚蠊253种,其中我国室内蜚蠊有6科11属20种。蜚蠊有家栖和野栖两类,野栖种类占绝大多数,生活于植物草丛,枯枝落叶堆,碎石子下,亦有生于蚁、白蚁蜂类的巢穴中,生境较复杂,生活于室内的种类不到1%,与人类关系密切,是我们重点研究防治的对象。【蟑螂形态特征及种类】种类介绍德国小蠊黑雄大蠊美洲大蠊澳洲大蠊褐斑大蠊广纹小蠊德国小蠊亚洲京都蠊拟德国小蠊德国小蠊六种常见蟑螂的鉴别特征【蟑螂形态特征及种类】种类特征德国小蠊美洲大蠊黑胸大蠊澳洲大蠊日本大蠊东方蜚蠊体长(毫米)10-1527-4020-3024-3520-2520-25体色茶褐红褐黑褐红褐深褐棕褐前胸背板有2条黑褐色纵条中部有黑褐色蝶斑,中线向后延伸似“小尾”,前缘有黄色“T”形小斑,边缘黄色一致黑褐色有光泽中部有黑褐色蝶斑,蝶斑周缘黄色,界限清晰一致深褐色一致深褐色翅发达,伸近腹端(♂)或伸达腹端(♀)发达,伸达腹端发达伸达腹端发达伸达腹端,前翅前缘基部有黄色条纹伸达翅端(♂)或伸达腹部的1/2(♀)伸达腹部的1/2(♂♀)卵鞘7~9毫米8~10毫米10~13毫米,外表显示卵的位置10~11毫米,近似美洲大蠊,但色深,具较多的卵,外表可见其位置与美洲大蠊的近似与美洲大蠊的近似德国小蠊德国小蠊是室内蟑螂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体长只10-15毫米,呈茶褐色,雌虫颜色稍稍深些。德国小蠊在六种城市蟑螂中生活史周期最短,适应性最强,分布也最广,因而也是最难防治的家栖卫生害虫。【蟑螂形态特征及种类】德国小蠊(Blattelagermanica)德国小蠊德国小蠊分布非常广泛,是世界性危害种类,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由于它在常温下不能越冬,所以在我国北方有取暖设施的居民家中常见,且几乎成为各地宾馆、饭店、医院、食品加工厂等特行中,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运输工具以及商务办公楼等场所的优势种。【蟑螂形态特征及种类】德国小蠊德国小蠊防制难度大的原因【蟑螂的生态习性】德国小蠊是家栖卫生害虫中危害最大、最难防治的一种。生活周期短,若虫期天数30~56天,是六种蟑螂中最短的。繁殖快,孵化率高,卵鞘由母虫携带,直到孵化前一天才落下,胚胎发育能得到很好的保护。经繁殖率计算,1个雌虫1年可繁殖1000万个。适应性强,是蟑螂中较耐寒的品种,在全世界从热带到寒带以至极寒地均有分布;隐蔽性好,德国小蠊个体小,尤其是若虫,易隐藏在家具的缝隙中不被发现,抗药性强,因其周期短,接触药剂的机会多而集中,易产生抗性。德国小蠊繁殖与温度关系【蟑螂形态特征及种类】温度繁殖天数1922252831241144846361美洲大蠊美洲大蠊是室内最大蟑螂,一般体长可达25-40毫米,身体呈红褐色,它的前胸背部有一大的黑褐色蝶状斑。斑的中线向后延伸成“小尾”,为本种主要特征,中线前方有一“T”形黄色条纹,后缘呈淡黄色,色斑较宽,翅发达。分布广泛,北京、上海、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二广、云南、贵州、四川、天津、河北、吉林、湖南、河南、新疆、台湾均有分布,它是广东、广西、海南以及福建等南方诸省的优势种。【蟑螂形态特征及种类】蟑螂标本和蟑螂饲养实验室美洲大蠊美洲大蠊喜湿热环境。在我国南方分布极广,在其它地区主要在酿造厂、豆制品加工厂、澡堂、饭馆、食品加工厂、医院等常见。美洲大蠊喜栖于潮湿油污的地方,喜食腐败有机物和含油食物,有时可见整群呆在垃圾堆、粪便和积聚油脂的水沟觅食,有外栖习性。需强调美洲大蠊有在下水道系统栖息分布和扩散的特点。在防治工作中必须考虑这一特点,否则导致防治的不彻底性。美洲大蠊生长周期长,它的繁殖率远低于德国小蠊,与黑胸大蠊近似。所以只要认真采取合宜的防治措施。控制美洲大蠊是不困难的。近年由于城市环境条件的改变如酿造厂、沐浴场所、食品加工和饭店等行业改造,设备、条件改良以及大规模防治杀灭后,使美洲大蠊的种群比例在下降,取而代之的是难以防治的德国小蠊。【蟑螂形态特征及种类】大蠊成虫和卵(鞘)(三)蟑螂的起源与地理分布德国小蠊起源于东部非洲美洲大蠊、澳洲大蠊、褐斑大蠊起源于中部非洲德国小蠊、美洲大蠊、黑胸大蠊分布广泛;斑蠊、褐斑大蠊、澳洲大蠊、蔗蠊、拟德国小蠊、广纹小蠊分布于我国南部、西南部;日本大蠊分布于东北、河北、武汉。【蟑螂形态特征及种类】二、蟑螂危害及传病关系(一)传播疾病【蟑螂危害及传病关系】1、蟑螂可携带多种致病细菌1、传染腺鼠疫的鼠疫杆菌,2、传染痢疾的志贺氏痢疾杆菌3、小儿腹泻的志贺氏副痢疾杆菌4、引起疮疖的金黄色葡萄球菌。5、引起尿道感染的绿脓杆菌、6、引起泌尿生殖道和肠道感染的大肠杆菌7、传播肠道病和胃炎的多种沙门氏菌,如乙型伤寒沙门氏菌、伤寒沙门氏菌等等8、蟑螂可能携带引起食物中毒的如产气英膜梭状芽胞杆菌、粪链球菌等。9、蟑螂可携带感染导致亚洲霍乱、肺炎、白喉、鼻疽、炭疽以及结核等病的细菌【蟑螂危害及传病关系】蟑螂可携带蛔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牛肉绦虫、绕虫、鞭虫等多种的蠕虫卵,可以作为念珠棘虫、短膜壳绦虫、瘤筒线虫等多种线虫的中间宿主蟑螂也携带有多种原虫,其中有4种对人或动物有致病性,如痢疾阿米巴。【蟑螂危害及传病关系】2、蟑螂是多种寄生虫的中间宿主3、蟑螂携带的真菌和病毒蟑螂也可携带霉菌,如黄曲霉菌、青霉菌。蟑螂能携带、保持并排出病毒,如传播肝炎病毒、柯萨奇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蟑螂危害及传病关系】4、使人产生过敏反应人接触蟑螂的分泌、排泄物、呕吐物及体表的致病菌等,会产生过敏性反应,引起过敏性皮炎或鼻炎。特别是对那些患有哮喘或其他一些呼吸性疾病的人,而且因蟑螂引起的过敏反应日趋显著,已不容忽视。蟑螂引起的过敏通常不被当事人所认可,甚至当因蟑螂而发生过敏反应时,还采用不恰当的方式来消除过敏。蟑螂的致过敏作用6年后仍然能够发生。【蟑螂危害及传病关系】(二)污染环境由于蟑螂具有臭腺,能分泌臭液,因而蟑螂的栖息地或爬经的食物和物品都会留下极难闻的异味,污染环境。【蟑螂危害及传病关系】(三)危害电器设备【蟑螂危害及传病关系】蟑螂钻进电视机、通讯器材和电脑等电子设备中栖息藏身,使电子设备容易因短路而发生故障。【蟑螂危害及传病关系】(四)其他危害蟑螂无孔不入,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蟑螂危害及传病关系】三、蟑螂生物学特性许多发达国家能控制蚊蝇,而对蟑螂却束手无策。美国每年用于对付蟑螂的开支高达10亿美元。为什么蟑螂如此难以对付呢?蜚蠊生物学-孳生和栖息习性了解孳生和栖息习性的必要性喷洒、投药等任何措施必须实施于此,遗漏会使防治不彻底或失败,反之会造成浪费,增加成本,污染环境。蟑螂主要生物学特性繁殖速度快、数量多食性杂,“食谱”广泛栖息范围广泛,适应能力极强蟑螂体形扁平,可通过墙洞和门窗缝隙扩散卵荚不易被发现,目前无药物可以杀灭蟑螂为夜行虫,夜出觅食,白天则藏匿于各处缝隙中【蟑螂生物学特性】蜚蠊生物学-生活史生活史属不完全变态。有卵、若虫、成虫三期。♂虫一生交配多次,♀虫受配1~2次。•卵产于胶质囊内(鞘),粘于物体表面。•鞘夹于腹端。•鞘缩入虫体内1、蟑螂的生活史蟑螂是不完全变态昆虫,其生活史包括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无蛹。蟑螂一般在羽化后数天交配,少数种类成熟后很快即能交尾。雄蠊一生能交配多次,雌蠊仅受配一次或二次,就可以终生产出能孵化的卵。交配后约10天卵成熟,未经交配的雌虫也能产出卵鞘,但不能孵出若虫。【蟑螂生物学特性】1、蟑螂的生活史卵:蟑螂的卵处在封闭的卵荚内,蟑螂一生所产卵荚数因气温,温度及营养状况而不同,一般德国小蠊产1-7只,每只卵荚内含有30-48粒卵;而美洲大蠊一生产卵荚数10-84只,每只卵荚内含14-16粒卵。【蟑螂生物学特性】1、蟑螂的生活史蟑螂卵生种的产卵行为有两种方式:一是德国小蠊,雌虫生出卵荚后一直拖至尾端,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从母体得到必需的养料,到了若虫孵化出来,卵鞘才脱落,这种产卵行为使卵受到很好保护。但是,由于若虫到处扩散,造成众多的栖息场所,这给防制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蟑螂生物学特性】1、蟑螂的生活史二是美洲大蠊,雌虫生出卵荚后,经短暂携带即产下,卵荚坚实且耐干寒、卵荚内含足量的水份和营养物质,以满足胚胎需要。卵荚壁厚,可防止卵失水,也能抵挡外界物质的渗入,一般杀虫剂对它无能为力。蟑螂用自身的粘性唾液,将卵荚贴在它的栖息场所,例:碗橱、食品柜、案板下、写字台抽屉、衣柜、杂物箱、床头柜等阴暗角落里,不易被人们发觉。【蟑螂生物学特性】1、蟑螂的生活史卵荚在25℃,相对温度60-80%,卵期德国小蠊是28天,美洲大蠊是45-90天。在蟑螂防治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卵荚的处理,可以用焚烧等方法处理,否则,难以达到根除蟑螂的目的。【蟑螂生物学特性】1、蟑螂的生活史若虫:蟑螂经数次或十多次脱皮,变成成虫。一般德国小蠊的若虫期为40-152天。美洲大蠊的若虫期为一年左右。成虫:德国小蠊成虫寿命:雄虫:118天,雌虫:87天。而美洲大蠊成虫的寿命则一般为1-2年。【蟑螂生物学特性】六种常见蟑螂的生活史【蟑螂生物学特性】种类生活史德国小蠊美洲大蠊澳洲大蠊东方蜚蠊黑胸大蠊日本大蠊雌蠊生产卵鞘数4~821~5920~3012(平均)13.7(平均)13~14卵鞘(荚)卵数(个)37~441622~242423.78(平均)16卵期天数(天)15~3024~100404146.08(平均)36若虫蜕皮次数5~77~139~12--------8~9若虫期天数(天)30~56150~450180~360----280~
本文标题:蟑螂防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544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