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海南省信息化“十一五”专项发展规划(1)
海南省信息化“十一五”专项发展规划序言“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加快对外开放、全面提高政府信息化服务水平的关键时期。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总是不断伴随着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当前,世界经济正进行新一轮的经济结构和产业转移,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信息产业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速度呈加快的趋势,这对于处于快速发展期的海南省来说是个难得的机遇。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分工合作,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专项规划》是依据信息产业部《关于全面启动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以及省政府《关于开展“十一五”研究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而编制。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编制部门对我省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现状,以及各部门、各行业“十一五”信息化建设需求进行了充分调研,并认真听取了有关专家的意见。本专项规划提出了今后五年我省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具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门分工协作,如遇客观因素严重影响主要目标的实现,省政府将适时对规划主要目标作出相应调整。一、“十五”发展状况及“十一五”面临的形势㈠“十五”期间发展状况回顾“十五”期间,我省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信息产业稳步增长,信息技术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和深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加大,信息化发展支撑体系不断完善,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信息智能岛”的建设。1、信息产业稳步增长预计2005年完成增加值40.81亿元,比2000年增长78.8%,“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2.3%。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03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两倍多,年均增长28.0%;出口交货值近3亿元,比2004年翻了一番多;软件业(含信息服务业)完成增加值3.82亿元,年均增长18.7%。广电事业完成增加值2.56亿元,年均增长14.5%。电信业完成业务收入35.8亿元,年均增长9.66%。电子产品结构开始从传统产品向新产品过渡,液晶显示片、双面印制板、IC卡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不断提高,成为拉动电子制造业增长的重要因素。建立了非接触智能IC卡生产基地,产品出口美、加、日、韩等国。投资4.73亿元,年产200万芯公里的韩国三星光纤光缆项目正式投产。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到目前为止,通过信息产业部门认定的软件企业达51家、软件产品133个,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企业达52家。2、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扩大和深化全省各行业的骨干企业基本实现了资源配置、生产调控、营销服务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控制,信息技术成为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支撑。海航集团运用信息技术构筑企业运营管理模式,海汽集团的虚拟制造重点试验室项目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海南农垦“天然橡胶电子交易系统”成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现货电子商务平台,“海南医药电子商务网”有190多家医药经营企业、65家医疗机构、6000多种药品在网上交易,“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应用服务系统”实现省内骨干旅游企业全部入网。启动了“中小企业信息百强工程项目”推进活动。企业信息化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政务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大成效。省政府门户网站经过几次改版后,加强了服务功能和服务内容,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网站。97%省直厅局和所有市县政府在互联网上建立了网站,实现了信息发布到提供部分电子政务服务的转变。海口、儋州、琼海、五指山等市县建设了OA办公系统,澄迈、儋州、琼海、昌江、琼中、海口等市县设立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并开通网上审批业务和网上查询等服务。启动了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农业科技服务“110”工程,建立科技服务站(点)164个,覆盖全省100多个乡镇,辐射全省三分之二的农村,建立了省级和市县级专家团,专家人数超过500人,初步形成了新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各市县紧密结合当地特色经济,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信息技术成果推广转化成效显著。“十五”期间,我省信息产业先后获得国家和地方2600万元资金扶持,其中国家扶持项目11个资金2100万元,有力地推动了我省信息技术成果产业化。一批重点项目列入了国家有关部门计划并在全国各地拓展应用,其中,“中国——东盟天然橡胶国际电子交易市场”项目被列入全国2004年倍增计划;“区域旅游电子商务应用服务软件平台”被列为国家2004年科技攻关引导项目;承担了射频数字标签技术在特种压力容器管理中应用的国家技监总局试点项目;建立了国家第二代身份证生产基地;自主研发的教学课件获得国家教育部门应用成果奖;公路客运行业信息化软、硬件系列产品在国内10多个省市区得到推广应用。3、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全省信息基础设施继续快速发展,形成了一个覆盖全省的高速、宽带、大容量的信息基础网络,光缆干线通达所有市县,支线通达201个乡镇。全省固定电话用户达230.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203.9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52.4部/百人,村通比率达到98.9%,互联网用户41.7万户,IP电话、数据服务、多媒体等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有线电视光缆干线通达所有市县,实现全省有线广电网络宽带互联,且并入国家骨干网络。先进适用、四通八达的信息基础网络环境,为信息技术应用,促进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网络支撑条件。4、信息化支撑体系不断加强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先后出台了6部有关信息化建设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了《海南天然橡胶电子交易管理标准》等省级标准,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信息智能岛建设的意见》、《关于贯彻国务院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为我省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信息化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信息化水平逐年提高。开展多类别、多层次的信息化教育培训活动,公务员队伍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明显加强。信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截止2005底,在省工商部门注册的信息企业达2000多家,其中,私营企业1400多家,主要从事系统集成、网络工程、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等,成为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主力军。信息化教育进一步普及。初步建成海南计算机教育网络与海南卫星电视教育网络相结合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和平台,覆盖全省高等、中等学校和城镇小学、有条件的农村小学,并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建成省教育教学信息资源中心,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5、存在问题尽管我省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还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发达省份相比,我省信息化水平仍然较低,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信息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企业聚集效应,对经济增长贡献较低。“十五”期间,信息产业共完成增加值162.65亿元,12.3%的年均增长率大大低于“九五”期间23.87%的水平。二是信息化应用水平低,信息资源开发不足。信息技术应用存在偏重设备投入、轻视信息资源开发和管理人才培养的情况,系统运行效益低,网站长期得不到更新。电子政务建设缺乏系统规划和统一协调,部门间各自为政,标准不一,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水平低,造成投资浪费,效益难以显现。三是投入不足,人才匮乏,科技创新能力低。产业基础薄弱,加上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少,使得信息化高素质人才队伍和产业工人严重匮乏,研发能力较差,科技经费投入低,技术创新不足,项目和技术储备与国内外信息产业发展趋势严重脱节。㈡“十一五”期间面临的形势1、加快信息化是确立我省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当前,全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紧张和环境约束的压力,作为海洋大省和我国唯一地处热带省份,海南虽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但决不能走先破坏,再治理的老路,而是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降低资源消耗,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整合趋势逐步加强,产业不断在区域间转移。只有抓住世界信息产业分工体系重组的机会,充分发挥我省自然资源的优势,通过构建人力资本优势和加强政府的扶持引导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的分工合作,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才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而不断提升我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整体实力,在这一重组过程中建设具有我省特色的相对竞争优势,赢得发展权。2、加快信息化是建设和谐海南,推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随着我省国民经济由恢复性增长进入快速增长,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将不断加快,居民消费结构也将不断升级,必然造成物质资源大量消耗,污染物排放高速增长,以及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等将进一步突出,发展信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将成为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的主要手段之一。与传统资源消耗型产业不同,电子信息产业属于低消耗,无污染的产业,其发展壮大有助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信息技术的渗透和带动又能有效地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从而使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因此,信息化是我省贯彻“生态省”和“一省两地”战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3、信息化浪潮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海南作为一个年轻的省份和经济特区,与我国一样面临着推进工业化与推进信息化的双重任务。海南经济总量小,工业化、城市化程度低,人均GDP刚超过1万元,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各行业间信息化水平悬殊,科研基础薄弱,人才匮乏,这些因素制约了海南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经济运行质量。“十一五”期间,海南推进信息化还要面对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压力,我们必须把压力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切实加快信息智能岛建设步伐。与工业经济不同,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不再因地域的限制而循序渐进地发展,它使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机会参与全球竞争。海南建省17年来,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经济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继续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信息智能岛”发展目标,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是我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特区的一个战略性抉择。二、“十一五”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㈠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一省两地”和“生态省”发展战略,以扩大信息技术应用、深化资源整合、培育信息产业增长点为重点,推进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强信息化环境建设,加强对内、对外开放和合作,用信息技术推动优势产业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用信息技术优化政府的服务和管理,用信息技术促进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快推进“信息智能岛”建设步伐,逐步建立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发展体系,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㈡发展原则“十一五”期间,我省信息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发展原则:1、坚持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创新求发展建立与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管理体制和投融资体制,建立健全信息化法律、法规体系,以信息技术应用和管理创新净化市场经济环境。通过政策和资金倾斜,积极培育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先进适用技术,并逐渐发展到自主创新。2、加快信息技术向国民经济各领域渗透,促进产业升级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传统优势产业领域应用,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特别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石化、浆纸、热带高效农业、海岛旅游业、文化产业和会展业、生物医药、物流、航天、玻璃等十大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进步。3、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重点领域信息化建设依据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重点突破我省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的瓶颈,发挥比较优势,加快重点行业、
本文标题:海南省信息化“十一五”专项发展规划(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5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