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原因问题及对策
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摘要本论文在认真了解企业信息化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在肯定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着重探讨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本论文结合信息管理的相关知识,在深刻了解企业信息化对我国企业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切实的、可行的建议和措施,希望有效的促进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关键词:中小型企业;企业信息化;问题;对策引言企业信息化是指在企业业务流程和生产经营活动重组和优化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对企业进行集团化管理,实现企业内部、外部信息共享和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难以适用于这种变化了的环境,整个企业管理乃至于经济运营模式都孕育着一场新的变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企业信息化建设成为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我国已经重视并在借鉴国外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呈现出不少的问题,搞好企业信息化建设,刻不容缓。1绪论1.1研究意义及背景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信息科技的发展、遍布全球的互联网(Internet)、移动通讯技术的一次次飞跃(3G、4G)使得“世界是平的”成为现实。世界经济的信息化发展对于传统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挑战和机遇——传统行业企业进行与时俱进的信息化建设,并将信息化建设的成果融入企业传统经营的方方面面,已成为企业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生存、发展和可持续的必要条件...我国是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面对的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通知就提出了: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90年代,江泽明同志强调:4个现代化,哪一个也离不开信息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5年建设计划的建议》中有提出了“大力推进国名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把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一个重要的战略措施就是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市场繁荣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力量,在推动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和优化经济结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来说,信息化无疑是大幅促进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信息化的应用水平是信息化的关键,也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与国际接轨的重要途径,推进企业信息化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1.2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多,地区分布广泛,行业分布跨度大,相对大型企业而言,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率还是比较低的,而且实施成功率也不高,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一、国外企业信息化总体现状对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而言,企业信息化实施起步非常早,其间也经历了一个从认识、尝试、积累经验、到最后取得成绩的过称。从20世纪的60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的专家开始研究企业信息化,到21世纪初,发达国家绝大部分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都已经完成了本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并形成了相应的体系,每个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管理层上的信息系统。社会上也成立了一些专门从事企业信息化实施、咨询的公司,这些公司通过大量的时间累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对要实施企业信息化的企业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同时国家也根据累计的经验制定了适合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的规范,并且出台一些鼓励企业进行信息化实施的政策。发达国家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正逐步走向成熟,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向前发展。美国是企业信息化启动最早的而且应用水平最高的国家,美国、日本、英国三个国家都是在传统工业发展缓慢乃至停滞不前的情况下实施且信息化战略的,而且实际上也给这些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国家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法规和计划。目前世界500强中,已有90%以上的企业实施了信息化系统。二、国内企业信息化总体现状我国启动企业信息化工程比较慢。2000年初由原国家经贸委牵头成立了企业信息化领导小组,才正式启动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工程”,只在通过推进国家重点企业的信息化,全面引导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国建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2004年对国家680户重点企业做了企业信息化调查,大多数企业建立了内部网、外部网、企业门户网站。各类网络的覆盖率和业务应用范围加大,已支持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尤其是企业的管理部门和核心业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给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带来里积极的变化。调查显示通过信息化,77.5%的企业降低了成本(入采购成本、加班成本等),67%的企业缩短了生产周期和作业时间,64.6%的企业扩大了产品销售收入,66.3%的企业提高了流动资金周转率,36.7%的企业提高了按期交货的能力。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支持企业信息化建设,2002年国家经贸委出台信息化贴息技改项目,科技部启动“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各级地方政府亦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支持企业信息化建设。经过几十年的现代化建设和借鉴西方企业的先进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摸索,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已初见成效,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我国由于地理条件的先天性差异,导致企业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接触信息化的概念早,所以发展较快。西部相对发展比较缓慢,企业受经济效益的观念制约造成投入不足时影响西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因素。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一些企业已经从信息化建设中获得一定经济效益,企业用于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不断的增加。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带来了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日益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不成功,究其原因,主要存在如下一些问题:没有从整体上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规划,对企业信息化认识不足,信息技术只是手段,企业需求才是根本,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盲目引进、不做任何的可行性研究、不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系统功能求大求全,完全不考虑企业自身的现状,使所建造的企业信息化系统与自身业务流程、管理流程大相径庭,以至于实施后收效甚微;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缺乏大量熟悉企业的特点、企业业务流程、企业管理特色的信息化咨询公司以及软件公司协助企业共同推进信息化进程,造成一些企业盲目照搬照抄的企业的信息化案例,缺乏针对性;不清楚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基础信息资源同步;缺乏企业信息化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理念等等。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化得信息化必将同步进行,而不可能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一样。在这个背景下,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可能走与发达国家相同的道路,必须认真研究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哪些进程不能急于跨越,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信息化道路。与国外企业信息化程度相比,我们现在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还不大,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不够啊,资源共享和细听集成程度低。另外,企业的IT人才短缺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同时由于缺乏整体规划,企业信息应用系统没有实现有效整合,多处于独立状态,部门级应用居多,企业集成应用少,联网应用范围小,大多去现在管理部门和本地。国内企业信息化现状总体评价一、思想观念方面从总体上看,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在不断上升,但在实际操作上,各个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却相差很大。在企业竞争很激烈的今天,竞争环境的变化促使着企业深切的体会到信息的重要性,许多企业把信息化建设制定在企业长期发展的发展规划中。二、企业需求方面(1)成长企业信息化建设起点高,老企业信息化基础相对薄弱新成长的企业由于技术装备水平高、市场观念和现代管理意识强,其信息化建设基础较好,很多企业在创建时就把信息化建设考虑在内。这些企业无论在信息化水平还是在信息化应用效果方面都比传统企业具有明显的优势。(2)企业效益好、外向型企业、具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大中型企业信息化需求较为强烈,效益不好、竞争领域相对狭隘以及小型企业信息化的需求相对不强。三、应用方面(1)基础应用的普及面较宽,重大资讯工程建设相对落后。目前我国各个规模的企业都有伤的计算机,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和辅助管理。很多大中型企业拥有相当多的信息技术设备,也培养和储备了一些自己的信息化人才队伍。但重大资讯工程建设如MIS、MRPII、ERP、CIMS等普及率低、水平也相对落后,有些企业应用不好,中小型企业在信息技术设备、信息化人才读物、重大资讯工程等方面相对大中型企业开展之后的多。(2)信息化建设出现“分层”。目前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投入和运用的分布很不均匀。企业的中间技术层,尤其是设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已基本实现计算机管理;到企业的决策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依旧很薄弱,很多都只停留在“形象工程”上,相关报表满天飞;另一方面企业的末端,如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的计算机基础也较为薄弱,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也即是目前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处于“战术层”的居多,而企业的“决策层”和“战略层”是相当薄弱的,也是下一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重点。(3)信息化水平和普及程度因行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而存在差异总体来看,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企业管理水平高的企业,信息化水平和普及程度相对较高;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企业管理落后的企业,信息化水平和普及程度相对较低。(4)企业上网数量逐渐增多,倒是应用网络进行交易的少2000年“企业上网年”,很多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绝大多数企业起到的作用仅仅时停留在媒体的简单扩充上,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深层的挖掘。1.3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1.3.1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明确信息化管理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制约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分析制约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原因设计有效的、系统的、可操作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管理与决策方案1.3.2本论文的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结合国外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模式和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本论文结合信息管理的相关知识,在深刻了解企业信息化对我国企业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切实的、可行的建议和措施,希望有效的促进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在研究过程中,综合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对国内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和应用现状调查2.同一企业应用软件在不同企业应用的参观和调查研究3.走访企业信息系统开发公司4.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比较研究5.采取实证分析与理论探讨相结合、宏观认识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2中小企业相关理论基础2.1中小企业的定义、特点2.1.1小企业的定义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行业对其界定的标准不尽相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动态变化。各国一般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中小企业进行定义,质的指标主要包括企业的组织形式、融资方式及所处行业地位等,量的指标则主要包括雇员人数、实收资本、资产总值等。量的指标较质的指标更为直观,数据选取容易,大多数国家都以量的标准进行划分,如美国国会2001年出台的《美国小企业法》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为雇员人数不超过500人,英国、欧盟等在采取量的指标的同时,也以质的指标作为辅助。世界各国和地区中小企业划分标准:美国:雇员人数不超过500人英国:质的规定:市场份额较小;所有者亲自管理;企业独立经营。量的指标:小制造业:从业人员在200人以下小建筑业、矿业:从业人员在25人以下小零售业:年
本文标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原因问题及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6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