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课程与教学概论第一节:课程概论第二节:教学概论第三节: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第四节: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第五节: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第一节课程概论一、课程的涵义1、我国:学科、教材、教育内容及教学进程,有明显的目的性、计划性与组织性。2、西方:◆学习计划◆由学校组织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学生期望学习的内容◆教学程序,包括目的、内容及其组织◆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3、课程内涵的变化⑴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⑵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⑶从强调教材这一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⑷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形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⑸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⑹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二、课程论的产生◆课程论作为一个系统的、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的出现还是20世纪初的事情。◆学界一般以博比特的《课程论》(1918年)一书作为课程论从教育学母体中脱胎、诞生的标志。◆课程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有:课程的基础、课程的设计、编制和课程改革等。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第二节:教学概论一、教学的涵义1.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2.“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3.“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进一步说,指的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这里要注意的是结合或统一二字。就是说,只有教或只有学的片面活动,或者说只是这二项活动的简单相加而没有什么结合或统一,都不是我们所说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学活动。”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二、教学论的产生◆《学记》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学论专著。◆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德国的拉特克。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一书的问世标志着教学论的诞生。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第三节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人们对课程与教学之关系的不同的认识主要源自于不同的课程观与教学观。◆人们对课程与教学的关系问题的认识总体上经历了从分离到融合的过程。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一、课程与教学各自独立课程和教学各自相对独立,互不交叉。课程和教学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二者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与分工。这种观念造成了教育实践中课程与教学之间的长久分离与相互制肘的尴尬局面,使课程变成了僵化的、封闭的文本,使教学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桎梏师生心智的手段与机械的运作过程。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二、教学包含课程教学包含课程的念在教育史上可谓源远流长,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到赫尔巴特等人的教学思想,都明确地体现了这样的观念。之后,这种观念在前苏联最具有代表性。我国很多研究者也持这种观点。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三、课程包含教学这种观念自二十世纪中期以来广泛盛行于欧美。认为课程是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由前期研究、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几阶段或部分组成。其中课程实施即教学,因此教学是课程系统的一部分或一环节。持这种观念的课程专家甚多。在一些课程专家看来,课程几乎囊括了教育的所有问题,课程即教育,教育即课程。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四、课程与教学整合该观念发端于二十世纪初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年)等著作中深刻地揭示了传统教育中存在的课程以学科为中心、远离儿童以及课程与教学分离等问题及其根源。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第四节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一、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早期发展1、诞生的社会背景◆20世纪初美国发生的“社会效率运动”,科学管理理论的广泛影响。◆基本特征:效率取向、控制中心,把科学等同于效率,把人视为生产工具。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2、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理论:(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为成人生活作准备◆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教育即生产(2)课程的本质:学生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3)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法(4)课程开发的步骤:人类经验分析——具体活动或具体经验分析——课程目标的获得——课程目标的选择——教育计划的制定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3、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1)课程开发的步骤:1)通过研究社会背景中的人类生活,确定教育的主要目标。2)把这些目标分析成各种理想和活动,然后再继续把它们分析成教学工作单元的层次。3)将被分析成工作单元的理想与活动,按其重要性排列次序。4)把对儿童有较大价值,而对成人价值不大的理想和活动提到较高的位置。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5)删除在校外能学得更好的理想与活动,然后确定在学校教育期间能够完成的最重要的理想与活动。6)收集处理这些理想与活动的最佳实践措施。7)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安排这些理想与活动,以便通过一种适当的教学顺序来获得它们。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4、博比特与查斯特的贡献与局限(1)贡献:◆第一次把课程开发过程本身确认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并努力增强其科学性。◆提出了课程开发过程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2)局限:◆易导致忽视儿童阶段的存在价值;◆把教育过程等同于企业生产过程,背离了教育的本质;◆把课程开发过程视为机械的“课程工程”,“见物不见人”。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二、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美国著名教育家、课程理论专家拉尔夫·泰勒1949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称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其理论被称为“泰勒原理”。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1、“泰勒原理”的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思想渊源:贾德和桑代克的心理学理论;早期课程学者的研究。◆实践基础:八年研究2、“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1)确定教育目标2)选择教育经验3)组织教育经验4)评价教育计划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3、“泰勒原理”的实质:追求“技术兴趣”、追求理性化、科学化,忽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三、课程理论丰富与发展1、学科结构课程理论◆基本内容:知识是课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强调要把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具学术性的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特别重视知识体系本身的逻辑程序和结构,把学术性作为课程的基本形式,学科专家在课程编制中起重要作用。◆代表人物:布鲁纳、施瓦布等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2、社会改造课程理论◆基本内容:课程重点关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等方面。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现存社会,而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代表人物:弗莱雷、布迪厄、安杨等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3、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基本内容:主张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动机和需要、能力和态度等为基础来编制课程。这种课程的基本特征是,课程的核心不是学科内容,不是社会问题,而是学生的发展;课程的内容不是既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变化而变化。◆代表人物:杜威、罗杰斯等。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第五节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一、教学论的早期发展(一)、拉特克的教学论教育史上首倡教学论研究,自称“教学论者”。认为教育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的权利。教学论就是“教授之术”。其教学论的特点是:以教学的方法技术问题为教学研究的中心;教学方法和技术既依赖于儿童的心理,又依赖于科学知识的性质;确立了“自然教学法”。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拉特克教学论是启蒙时期教学论的确立,提出的教授之术——“自然教学法”,着重强调要尊重学生的心理,尊重知识的性质即知识的逻辑,运用国语力求国民的统一和国家的自主独立。◆“教师不仅要精通语言与科学,还要懂得怎样教才能使学生最容易、最牢固地掌握”。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二)、夸美纽斯的教学理论十七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继承古代希腊和罗马丰富的教育思想遗产,吸收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进步的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他自己长期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理论,《大教学论》是他的一部代表作,也是近代西方第一部独立的教学理论著作,在教学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二、教学论的进一步发展(一)、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将心理学理论应用到教学理论研究中,建立了以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理论。对近代教学理论发展的主要贡献是:建立了以统觉论为基础的教学理论;兴趣理解为学生理智的自动精神,提出要把多种兴趣培养作为教学的直接目标,阐明了教学过程中多方面兴趣培养是优良教学的重要条件和手段;创建了教学过程的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论,这四个阶段决定着教学过程的程序,他的后人继承并发展为五个阶段,即预备、提示、联系、总结、运用。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2、思维与教学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所谓思维,就是明智的学习方法。在他看来,如果没有思维,那就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因此,学校必须要提供可以引起思维的经验的情境。一个思维过程,具体分成五个步骤(“思维五步”):一是疑难的情境;二是确定疑难的所在;三是提出解决疑难的各种假设;四是对这些假设进行推断;五是验证或修改假设。这五个步骤的顺序并不是固定的。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由“思维五步”出发,教学过程也相应地分成五个步骤,一是教师给儿童提供一个与现在的社会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情境;二是使儿童有准备去应付在情境中产生的问题;三是便儿童产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假设;四是儿童自己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加以整理和排列;五是儿童通过应用来检验这些假设。这种教学过程在教育史上一般被称之为“教学五步”。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三、教学论的多元化发展(一)程序教学理论斯金纳认为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有一个严密的组织进行强化,同时他认为作为教师是根本无法进行如此严格的强化的,即使教师将所有的时间都用于一位学生也不可能胜任,只有通过机械装置才能提供大量有必要的练习。于是斯金纳就着手设计的教学机器。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程序教学既可以用机器进行,也可以编成教材进行。这种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缩短学习时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程序教学适合于学生自己学习,强调每个学生自学的重要性和独特性,主张教师运用个别化教学来行动和思考。◆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原则:1)积极反应原则2)小步子原则3)及时强化原则4)自定步调原则5)低错误率原则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二)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代表人物:布鲁纳。◆教学论的实质:学习就是建立一种认知结构,就是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及研究这一学科的基本态度和方法。布鲁纳提出著名的“三个任何”的观点,即任何学科的基本结构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儿童。所谓基本结构,指各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相互间的规律和联系。要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应想方设法使学生参与知识结构的学习过程,这种方法即他提倡的“发现法”。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三)发展性教学理论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教学要在学习者的一般发展上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教学任务在于教学过程既要学习者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又要使学习者的得到一般的发展。他这样就把教学同发展结合了起来,即是在学习者得到一般发展的基础上,让学习者高质量的理解知识、掌握技巧。精品课程《课程与教学论》(四)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代表人物:罗杰斯等◆在教学目标上,强调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在教学方法上,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罗杰斯强调教育的任务在于帮助人们满足“自我实现”这个最高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并要求创造和谐融洽的教学人际关系。
本文标题: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934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