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三历史 第13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必修1
第13讲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考点清单]1.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2.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欧共体的形成错误!2.日本的崛起错误!易混易错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开始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但是并未摆脱美国的控制。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背景:二战后,亚非拉地区诞生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但它们在国际上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强烈要求改变不合理的状况。兴起: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意义: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4.中国的振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史论共识(1)在两极格局下,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格局表现出多极化趋势。(2)欧洲一体化的根源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保障自身经济安全、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必然产物,并不仅仅是要摆脱美国控制。(3)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充分体现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不断发展。(4)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还不是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两极格局在当时国际关系中仍是总体的、基本的特征。二、跨世纪的世界格局1.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瓦解错误!知识归纳两极格局下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变化(1)美苏之间的矛盾。美苏争霸对苏联造成极大的损害,加速了苏联的解体。(2)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3)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中苏关系恶化,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也出现了要求摆脱苏联控制的倾向,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4)第三世界国家与霸权主义、殖民主义之间的矛盾。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崛起,在东西方两大集团之外增加了一支崭新的国际政治力量。整体把握两极格局的演变2.当今的政治形势错误!3.当今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错误!易混易错当前的国际关系格局是“一超多强”,多极化仅仅是一种发展趋势,形成多极化国际格局还需相当长的时间,不可误认为苏联解体标志着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整体把握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基准考点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主题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视角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史料一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否则,欧洲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阿登纳回忆录》[信息解读]史料说明了欧洲联合的政治因素,即: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史料二“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维克多·雨果[信息解读]史料反映了欧洲联合的思想因素,即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史料三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的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舒曼计划》(1950年)[信息解读]史料反映了欧洲走向联合的直接原因是促使法德和解。另外,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还有: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视角2欧共体形成的重大影响史料一表一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GDP总额的比重国家或组织1955年1960年1965年1970年1974年美国36.2%33.73%31.27%30.21%24.36%欧共体17.54%17.53%18.68%19.32%20.12%表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与欧共体的出口方面对比国家或组织1965-1972年出口增长率1972年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所占比重美国80%13.4%欧共体150%33.7%[信息解读]史料反映了随着欧洲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以惊人的速度东山再起。史料二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信息解读]史料反映了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大,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展开激烈竞争,在外交上逐渐做到了“用一个声音说话”,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主题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视角1美国扶植日本的原因、意图及作用史料1947年5月8日,在杜鲁门的授意下,副国务卿艾奇逊在克利夫兰演说时指出:“我们要做的就是,推动欧洲与亚洲那两个最大工厂——德国和日本的重建。”1951年9月8日,日美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安保条约”规定美军有权在日本领土及其周围驻留;驻日美军可用以“维持”远东的“和平与安全”;可应日本政府的要求出兵镇压日本内乱。“安保条约”,宣告了美国对日本公开占领结束,开始了美国对日本半占领状态的“旧金山体制”时期。这一时期,日本以允许美国驻军为代价,换取了美国“核保伞”。[信息解读]史料反映了“冷战”开始之后,由于对抗苏联的需要、朝鲜战争的爆发和新中国的成立等,促使美国把日本变为远东的反共桥头堡,开始由对日经济制裁、单独占领转为经济扶持和战争时期的军需品生产基地。同时,由于美军的“保护”使战后日本有了一个较为安定的国际环境和较为稳定的国内政局。视角2日本经济腾飞的影响史料一日前解禁的美国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总统助理基辛格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破口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瑞龙网《史海纵横》[信息解读]史料反映了在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同时,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美国的霸权受到来自日本的挑战。史料二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后,国内要求在国际事务中增大日本的发言权,改变“经济大国”“政治小国”形象的呼声日益高涨。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在一次演说中明确提出,“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增加其政治大国的分量”。[信息解读]史料反映了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的作用。基准考点二跨世纪的世界格局主题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历史认识(1)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不够成熟,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实行社会主义缺乏经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敌视、遏制甚至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2)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绝不能拘泥于苏联模式。(3)东欧剧变仅仅说明了苏联模式受挫,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观点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导致苏联解体;观点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正确的——因为不从根本上进行体制、制度的改革,苏联就没有出路;观点三:戈尔巴乔夫在改革方向上是正确的,但操之过急,缺乏推行的社会条件。探究思考:围绕如何评价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高三(3)班的同学们得出上面三种观点,试结合这三种观点谈谈你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认识。提示在评价戈尔巴乔夫改革时应强调: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和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各种矛盾,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主题二当前世界形势的特点(1)特点:世界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但和平与动荡局面并存。原因: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联系,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所以和平是主流。但两极格局的结束使国际力量对比失去均衡,使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宗教、领土争端等矛盾暴露出来。此外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加上恐怖主义危害世界,所以世界并不太平。(2)特点①多极化是一种趋势而不是一种定势;②多极化正朝着牵制、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方向发展;③多极化是一个长期的错综复杂的过程;④多极化在全球各个地区和各个领域中都有发展。原因: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处于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主题三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主要原因(1)面对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诸多问题,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以便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新挑战。(2)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3)世界上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例1(2012·海南高考)1970年,联邦德国和波兰签订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签约当天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为表示诚意,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这些外交活动()A.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扩大B.首次确认了德国为战败国C.加速了华沙条约组织解体D.有利于缓和欧洲紧张局势审题突破本题考点是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中的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A项不符合1970年前后的事实,B、C两项观点是错误的。题干中联邦德国的外交活动促进了两国关系的发展,而两个国家又都是欧洲国家,分属两大阵营,两国关系的缓和有利于欧洲紧张局势的缓和。答案D例2(2011·山东高考)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审题突破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联合宣言,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七十七国集团,这不是一个区域经济集团,更不能表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在“冷战”结束之后,故排除B、C、D三项。答案A例3(2011·天津高考)下列重大国际关系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②美国从越南撤军③不结盟运动开始兴起④中日邦交正常化A.①③②④B.①④③②C.③①④②D.③④①②审题突破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美国从越南撤军是在1973年,不结盟运动开始兴起是在1961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在1972年,故选C。答案C命题思想一隐含社会热点1.(立意——当今世界局势)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文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但过去的20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巴以冲突”等等,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对此段材料最全面的理解是()A.“最和平”是指“冷战”的结束,世界局势趋于缓和B.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是和平的主要因素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D.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的局势。从“最和平的时期”一句分析出,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从“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一句分析出,当今世界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命题思想二紧扣主干知识或核心概念2.(立意——主干知识:世界多极化趋势)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不包括()A.欧共体崛起B.日本经济迅速发展C.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矛盾趋向缓和D.发展中国家作为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答案C解析20世纪
本文标题:高三历史 第13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980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