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第二篇神经与精神系统药理学
第十五章抗帕金森病药物•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锥体外系慢性退行性疾病•由英国人JamesParkinson首先描述典型临床症状•静止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反射受损•记忆障碍和痴呆•晚期全身僵硬,活动受限病因•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能神经功能减弱•而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占优势•导致帕金森病人的肌张力增高等症状丘脑第三脑室侧脑室纹状体黑质多巴胺能神经治疗策略•增强多巴胺能神经的功能•降低胆碱能神经的功能•抗PD药物分类–拟多巴胺类药–抗乙酰胆碱药拟多巴胺类•左旋多巴(L-dopa)L-酪氨酸L-多巴DA羟化酶脱羧酶NA药代学•口服后主要在小肠经主动转运吸收•胃排空延缓和胃内酸度增加可降低其生物利用度•95%被脱羧酶脱羧,并有首关消除•仅1%的原形药物可到达脑内•外周脱羧酶抑制药显著增加原形药物透过血脑屏障药理学作用•对大多数帕金森患者疗效显著•尤其是发病初期•患者感觉良好•淡漠和思维功能改善,关心周围环境,听觉和口语学习能力明显改进作用特点1.奏效慢•用药2-3w后才有疗效,1-6m后获得最大疗效2.对轻症及年轻患者疗效较好,重症及老年病人疗效较差作用机制•L-多巴在脑内转变为DA•补充纹状体中DA的不足•解除胆碱能神经的相对亢进状态•DA本身不易通过血脑屏障临床应用1.帕金森病•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PD病人•但对氯丙嗪等抗精神病药物的锥体外系症状无效•用药后先改善运动障碍和肌肉强直•随后改善震颤临床应用•解除步态不协调、面无表情及流涎•病人精神活力增加、情绪好转,对周围事务和家庭恢复乐趣•长期服用可明显延长生命时间,提高生活质量2.肝昏迷不良反应•大多由生成的DA所致1.胃肠道反应–早期出现厌食、恶心、呕吐、–随后逐渐减轻和消失–偶见溃疡出血–与外周脱羧酶抑制剂同服可明显减轻2.心血管反应–体位性低血压、心率失常3.异常不随意运动–约一半病人在治疗2-4m内出现异常不随意运动–面舌抽搐,怪相,摇头,双臂腿或躯干不自主出现各种各样的摇摆运动•“开-关”现象–病人突然多动不安,而后出现肌强直运动不能,两者交替出现,严重妨碍患者日常活动–乃长期服用L-多巴产生耐受所致4.精神障碍•幻觉妄想躁狂失眠焦虑恶梦等用药护理要点1.药物相互作用–多巴脱羧酶抑制剂卡比多巴可明显增强L-多巴的疗效,降低其不良反应–维生素B6增强外周脱羧酶活性,不良反应加重–MAOI苯乙肼等阻碍DA灭活,加重不良反应,引起高血压危象–抗精神病药和利血平均可产生帕金森综合征,不宜合用2.安全性简评•患者几乎终身用药•急性精神病、严重神经病、心血管疾病、孕妇、内分泌疾病消化性溃疡癫痫等禁用或慎用外周多巴脱羧酶抑制剂卡比多巴•不能透过血脑屏障•辅助药,单独无效•减少L-多巴的药用剂量,不良反应减轻•治疗开始时使L-多巴更快达到有效浓度•与L-多巴合用固定剂量为1:10中枢抗胆碱药•曾是治疗帕金森病最有效药物•L-多巴出现后降为次要•但对精神病药所致帕金森综合征有效•治疗–轻症–不能耐受L-多巴者–L-多巴无效的者–与L-多巴合用药物•苯海索(安坦)–现已少用•苯扎托品–作用类似阿托品–外周副反应校轻
本文标题:第二篇神经与精神系统药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99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