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六一居士传》公开课
六一居士传欧阳修《六一居士传》文章结构第一段:更号“六一居士”第二段:“六一”之乐第三段:“三宜”去(离职,隐退)问题探讨1、作者为何自命名为“六一居士”?2、“六一”能给居士怎样的快乐?居士得到“六一”之乐没有?为什么?3、对于居士而言,什么为累?什么为乐?他要做怎样的选择?“六一”何所指?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常置酒一壶、一老翁。“六一”=五____+一_____物老翁作者自命名为“六一居士”的目的是什么?一如客人的理解吗?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姑且用(它)来标志我的乐趣罢了。”“六一”能给居士怎样的快乐?A“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B“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专心至极,不受外物干扰。其乐无穷,沉浸六一之乐。文中居士得到“六一”之乐没有?为什么?(用原文回答)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欧阳修写这篇文章时,已经64岁,自24岁应试及第,步入仕途已整整40年。他以毕生的精力献给了赵宋王朝。现在既老且病,春蚕丝尽蜡泪将干,应该得到休息了。更何况,40年中,党争激烈,他也三度贬官,历尽宦海风涛;到了暮年,还经历了“濮议”之争的惊涛骇浪:宋仁宗逝世,无子嗣,侄子英宗继位。对于英宗该如何称呼自己的亲生父亲濮安懿王赵允让,就成了一个问题。宰相韩琦、副宰相欧阳修都认为应该称父亲,而以司马光为首的儒家顽固派大臣却认为应该按儒家的宗法制度称伯父。御史弹劾欧阳修“首开邪议”,欧阳修著《濮议》来反驳。这场宫廷风波使欧阳修“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写这篇文章后一年,他才获准退休;又过了一年,病逝颍州。对于居士而言,什么为累?什么为乐?居士以官场为累,以脱身于世俗杂务,回归自然,寄情于五物为乐。“五物”亦是外物,为何他不以为累?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每个人对快乐的理解都不一样,苏轼、范仲淹、欧阳修在文章中都表达了他们对于快乐的理解。《黄州快哉亭记》: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你所认为的“快乐”是什么?欧阳修的选择——“去”(1)“老而休”(2)“讫无称”(3)“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心意坚决!主客问答:主客问答,抑客伸主。这种形式借问答层层推进,使文情顿生波澜,变呆板为活泼,化沉闷为轻松。形成所谓“举重若轻”、“娓娓道来”的风调。1、本文以为题,行文中极写“六一”带来的闲情雅致,中心意旨却并不在,而在于表明。2、传记形式别具一格。本文的题面虽然是传,但它却采用了赋体的形式,使得文章波澜起伏,活泼多姿。小结表现作者晚年寄情外物的乐趣渴望辞官归老的心情“六一居士传”主客问答1.下列句子中红色字体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谪:贬谪,降职远调B.是岂不为六一乎岂:难道C.子欲逃名者乎名:名声D.聊以志吾之乐尔聊:聊一聊答案:D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醉翁、六一居士都是欧阳修的号,前者用于他任滁州知州时,后者用于他准备退休定居颖水之后;B.“六一居士”中“六一”指的是: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翁一人;C.欧阳修不断更换称呼的原因是:想借此扩大自己的名声;D.欧阳修曾多次上表请求告老还乡,他对辞官归隐后的生活充满向往。答案:C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2)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答案:(1)读书人年轻时出来做官,到老了退休,大概不一定要等到七十岁吧。(2)即使九韶之乐在洞庭的原野演奏。
本文标题:《六一居士传》公开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041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