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 财政学第1~8章课后习题解答
-1-第一章1.为什么不同国家的财政收入支出结构会有很大的差异?答:与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政治关系密切,同时也受文化、历史及社会风俗等因素的影响。比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在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当中,以所得税为主。因为居民和企业的所得比较高,且居民个人收入大都来源于企业,其收入可以统计。而发展中国家,一些地区还没有完全进入商品经济,个人收入无法统计,税收征管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不小的差距,而商品税收征收流程简单便于监管,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税种。政治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政策上的倾斜,出于安全考虑,有的国家的军费开支比重会比较大。2.财政学研究的内容有何变化?答:(1)早期财政思想(详细内容见书本)(2)财政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详细内容见书本)(3)现代财政理论(详细内容见书本)第二章1.帕累托效率的定义是什么?社会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效率需要什么条件?答:帕累托效率指的是任何政策的改变都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人的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帕累托效率所要的条件:ABRFRFRFMRSMRSMRT,即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转换率。2.为什么说帕累托效率准则不足以对可供选择的资源配置方案进行排序?答:效率并不是对资源配置方案进行排序的唯一标准,社会同时还要考虑公平问题。帕累托效率并没有考虑收入分配的问题,即没有将公平纳入评判标准内,是有缺陷的,仅用帕累托效率标准进行方案排序存在不合理。3.“对个人来说,相对福利比绝对生活水平更重要”,有理由做出这样的推断吗?答:这一说法是否有理,应分具体情况讨论。公平应有两个不同层次的标准,一是绝对公平,而是相对公平。绝对公平是指社会全体成员的生活水平都达到了维持基本生存所需要的条件;相对公平是指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相对合理,通常谈到的“公平”都指相对公平而言。当个人生活水平处于基本生存条件之下时,他会觉得绝对生活水平比相对福利更重要。这时,只要能让他的绝对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即使他与别人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他也认为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一旦基本生存已不成问题,那么这时人们会更看重相对公平,会觉得相对福利比绝对收入水平更重要了。即使让他与别人同时改善福利,但如果因此导致他与别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他也会觉得自己的效用水平下降,因而不会支持这种变化。第三章1.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公共品的无效提供、外部性的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存在、宏观经济不稳定的存在2.如何理解财政职能?答:财政的主要职能有: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维持宏观经济稳定,这主要是为了纠正市场失灵,这样的财政职能也说明了公共部门存在的必要性。-2-3.再分配的限度是什么?在知道再分配政策的制定方面,效用这一概念是有用的吗?答:再分配是为了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平,根据社会要求的公平标准,通过征税和支出安排调整财富在社会成员间分配的比例,税收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是其有力工具,其限度是保证公平并且不会对效率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在理论上,效用衡量人内心的感受,以之指导再分配政策是最好的办法。但也由于其主观性,无法制定统一的标准,并且效用的人际可比性也受到很多学者的质疑,很难进行分配。而且,即使可以分配,也无法保证人们如实告知每种物品对自己的效用,也很难去检验。所以,从实际操作上看,效用不能用于实践层面。4.科斯定理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实际的帮助吗?答:科斯定理要求产权明确,在实践中,不可能做到明确产权或界定产权的成本极高。在由于由于公共财产的产权具有模糊性,其使用权名义上属于公众,实际上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公共财产而无须征得他人的同意或缴纳相应费用。明确产权所必需的监督和强制执行成本,不仅大大高于外部性所造成的损失,而且可能高达人类社会无法承受的地步,这样,自愿协商也就失去了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政策制定者就可以介入市场机制,使损害者将其活动的社会成本考虑进来,纳入到其私人成本中去,即内部化,政策制定者可以采取征税等措施,是外部性成本内在化,即通过使边际私人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成本,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5.针对互联网外部性的存在,合适的政策是什么?答:负的网络外部性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领域以及信息保密方面给厂商带来也一定的压力,而网络的特殊性又使交易双方面临着比现实世界更高的交易成本,因而适当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加强立法是合适的。对于正的网络外部性,则需要通过鼓励用户和厂商、厂商和厂商之间的协作来进一步加强,使得使用者越多,给每个个体带来的正效应越大。6.为什么外部性无法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来解决?答:完全竞争市场需要具备个人行为的一致性、市场存在众多的购买者、销售者、生产要素的充分移动、信息完备以及经济利益的可分性与所有权的确定性五个基本条件,这时是不存在外部效应的。当这五个条件的一个或多个不具备时,就会产生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指不通过市场而加给别人的成本或收益。外部效应无法通过市场估价解决一单位与另一单位的外部联系问题,使每一单位支出的边际代价等于边际所得。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发生偏离的结果必然是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偏离。而个人的决策与行动总是按存在负照个人收益与个人成本的比较来进行的。所以当存在正外部效应时,个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造成正外部效应的供给者提供的产品量会少于最优供给量,导致供给不足;而当外部效应时,个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造成负外部效应的供给者提供的产品量会大于最优供给量,导致过度供给。因此,外部效应无法通过价格机制加以解决。7.对污染行为采取课征污染税、补贴或管制等方式进行纠正,比较其效果。答:污染税的治理原则可以概括为“谁制造污染谁承担成本”。它的优点是通过确定污染权的价格,给相关企业提供一种经济动力,促使其寻找更有效、更低价的方法来限制污染,减少污染量的排放。由于污染税将污染外部成本内部化了,减少污染的企业,其产品的总成本将降低,在市场中将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因此,企业就有动力开发和使用减少污染的新技术,利用更加清洁的原料和能源。当然,污染税也存在操作难点,要确定最优的税收额度是困难的。理论上,污染税的最优单位税额,应处在使产生污染的经济活动的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的均衡点上。但由于污染税的价格并不是市场形成的,是由政府制定的,受到有限信息的制约,实践中难以准确找到该均衡点。-3-通过对受到损害的一方进行补贴的方式来矫正污染行为,效果不及污染税。首先同样是很难形成合意的市场价格,政府或企业制定的价格总是会有一定的扭曲。其次是企业也没有动力进行新技术的改造。但这种方式还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市场机制解决了污染的外部性问题。管制则是三种政策中效果最差的一种,会造成较大的无谓损失第四章1.公共选择的规则有哪些?多数投票规则遭到质疑的原因是什么?答:直接民主制度和间接民主制度。直接民主制度下,有一致同意规则、多数投票规则、加权投票制、否决投票制等。多数投票规则会导致再分配,体现的是多数派的意愿,其结果是参与计提选择的多数派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了持有不同观点者,因此这种投票方式具有强制性特点,所以外部性成本很高。2.什么是单峰偏好和中间人投票定理?答:单峰偏好指的是个人在一组备选方案中,对其中一种方案的偏好程度最高,对其他方案的偏好都低于对这一方案的偏好。中间投票人定理:只要投票人的偏好都是单峰值的,简单多数规则一定可以产生出一个唯一的均衡解,这个均衡解和中间投票人的第一偏好正好一致,即中间投票人偏好的议案或公共产品会被通过。3.举例说明出现投票悖论的可能性。答:投票悖论是指,当三个以上的投票者对三个以上的方案进行投票时,如果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有可能产生循环的结果,导致这一原则失灵。举例自由发挥,只要是按照既定规则出现了悖论就可以。4.尼斯坎南模型的内容是什么?答:尼斯坎南模型的主要内容:1、官僚目标不是公共利益,而是个人效用,而其个人效用取决于官僚机构的预算规模。2、由于官僚机构在双边垄断关系中具有更大的信息优势,他们总是能够获得他们希望的最大预算,结果是,第一,生产量相对于社会需要过剩,配置效率低下;第二,在需求约束下,存在着财政结余,但结余不能够据为己有,只能浪费性使用掉,结果使生产成本高于最低可能成本,因而缺乏生产效率。如图:-4-5.财政幻觉为什么会影响公众对预算方案的评价?答:因为财政幻觉使得人们要么认为自己获得的比较多,要么使人们认为自己付出比较少,所以对预算方案的评价就会高。第五章1.举例说明公共产品不同于私人产品的特征。答:公共产品的特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国防、公路等)2.市场机制为什么不能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答: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造成人们即使不付费也可以享受公共产品带来的效用,导致“搭便车”现象的出现;而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有决定了公共产品多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不需要向他征收额外的费用。这两点导致公共品的供给者无法通过市场有效补给公共品的生产成本,因此公共品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有效提供。3.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实现的条件是什么?答:各社会成员的边际替代率之和等于公共产品对私人产品的边际转换率。4.社会对外部效应的评估为什么会影响准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答:外部效应实际上是之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受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性。即某些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个人或企业,但却没有为此承担相应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外部效应应可分为外部正效应和外部负效应两种。在存在外部效应的情况下,由于成本与收益不对称,需要在对公共物品的提供时将外部效应的评估考虑在内。准公共物品是不同时满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准公共物品包括价格排他的公共物品和拥挤性的公共物品。对于价格排他的公共物品的供给,由于这种物品可以通过技术措施实现在受益上的排他性,但其生产和消费很有可能会产生外部效益,并且是正的外部效益。因而社会对这种正的外部效应能否有正确的评估将直接影响公共品的供给。若对正外部效应的考虑不足会使准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因而如果它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来提供,由此而带来的外部效益,政府应当给予财政协助,否则就会出现供给短缺。而对于拥挤性的公共物品的供给,由于这种物品在消费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性,只有消费者人数达到一定量后,其消费才具有竞争性,而在这之前不具有竞争性。因而在消费人数超过一定数量后的消费将产生负的外部效应,如果社会对负外部效应的评估不充分将使得公共品的供给过量,从而导致整体社会福利的损失。这就意味着,拥挤性公共物品的供给需要通过社会对外部效应的评估,为了防止过度拥挤,采用收取费用的方式可以在技术上实现排他。因此,社会对外部效应的评估会对准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产生影响。第六章1.购买性支出具有什么特点?答:这类支出的特点是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政府一手付出货币,一手得到所需的商品和商务。2.社会消费性支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5-答:社会消费性支出包括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科教文卫支出以及其他部门事业费支出。3.讨论公共投资支出的范围。答:一般集中在自然垄断行业、基础设施行业、风险投资行业以及农业等方面。这些行业风险高,周期长,回报不明确,私人没有动力进行投资。另外,有些行业被国家控制,严格限制进入,由政府进行投资。第七章1.社会保障支出包括哪几大类?答: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四大类。2.现收现付和个人账户两种社会保障基金模式的区别是什么?答:略(在书上找)3.希克斯的补贴标准和斯拉茨基的补贴标准有什么不同?明补与暗补存在差异吗?现金补贴是否一定优于实物补贴?答:(1)如图(2)如果补贴金额相同,明补使消费者能够得到更高的效用水平。尽管明补比暗补更有效率,但明补是对所有商品的补贴,难以通过对食品等特定商品的补贴实现对贫困人口的关注,而暗补却有明补所没有的这一优越性,可以帮助政府实现特定的救助目标。(3)现金补贴能够比实物补贴更好地满足补贴受益者的特殊偏好,特别是当补贴受益者对政府提供补贴的商品的需求低于政府补贴的数量时,现金补贴优于实物补贴。然而,当政府补贴的数量没有超过补贴受益者的需求量时,实物补贴就能通过对政府补贴商品的消费而使补贴受领者的效用水平得到提高,并且可以避免现金补贴下补贴
本文标题:财政学第1~8章课后习题解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192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