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药剂学第一章绪论:.1常用术语剂型、制剂及药剂学2.剂型的重要性与分类3剂型的分类方法及其特点4药剂学的研究内容【考题预测】(1-2分)一、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一)剂型的概念:化学合成、植物提取或生物技术所制得的各种药物一般是粉末状的、结晶状的或者是浸膏状态,是无法直接使用的。因此将其加工成便于病人使用的给药形式(如丸剂、冲剂、片剂、膜剂、栓剂、软膏剂、胶囊剂、气雾剂、滴鼻剂、乳剂等),这些为适应治疗、诊断或预防的需要而制成的药物应用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二)制剂的概念: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治疗、诊断或预防的需要而制成的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药物制剂,简称制剂。应当说明的是,凡按医师处方专为某一病人调制的并指明具体用法、用量的药剂称为方剂,方剂一般是在医院药房中调配制备的,研究方剂的调制理论、技术和应用的科学称为调剂学。【精要速记】剂型:形式,制剂:品种。(三)药剂学的概念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沦、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为了便于理解这一概念,我们将其内涵分成如下三个层次加以具体阐述:第一,药剂学所研究的对象是药物制剂;第二,药剂学的研究内容有: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五个方面;第三,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二、剂型的重要性与分类(一)剂型的重要性药物剂型与给药途径、临床治疗效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现分述如下。1.给药途径与药物剂型:给药途径有十余个,它们是:口腔、舌下、颊部、胃肠道、直肠、子宫、阴道、尿道、耳道、鼻腔、咽喉、支气管、肺部、皮内、皮下、肌肉、静脉、动脉、皮肤、眼等。药物剂型必须根据这些给药途径的特点来制备,药物剂型必须与给药途径相适应。2.药物剂型的重要性良好的剂型可以发挥出良好的药效,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明显看出:①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例如,硫酸镁口服剂型用作泻下药,但5%注射液静脉滴注,能抑制大脑中枢神经,有镇静、镇痉作用。②剂型能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剂型的不同,可使药物的作用速度不同,例如,注射剂、吸入气雾剂等,发挥药效很快,常用于急救;丸剂、缓释控释制剂、植入剂等属长效制剂。医生可按疾病治疗的需要选用不同作用速度的剂型。③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不良反应:氨茶碱治疗哮喘病效果很好,但有引起心跳加快的不良反应,若改成栓剂则可消除这种毒副作用;缓释与控释制剂能保持血药浓度平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④剂型可产生靶向作用:如静脉注射的脂质体新剂型是具有微粒结构的制剂,在体内能被网状内皮系统的巨噬细胞所吞噬,使药物在肝、脾等器官浓集性分布,即发挥出药物剂型的肝、脾靶向作用。⑤剂型可影响疗效:固体剂型如片剂、颗粒剂、丸剂的制备工艺不同,会对药效产生显著的影响,药物晶型、药物粒子大小的不同,也可直接影响药物的释放,从而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二)剂型的分类因为常用剂型有40余种,有必要将其按适当方法进行分类,以便于学习和掌握。这种分类方法与临床使用密切结合,亦即将给药途径相同的剂型分为一类,它能反映出给药途径与应用方法对剂型制备的特殊要求。(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这类剂型是指药物制剂经口服用、进入胃肠道,经胃肠道吸收而发挥药效的剂型,其给药方法比较简单,如常用的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等,容易受胃肠道中的酸(或酶)破坏的药物一般不能简单的采用这类剂型。(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这类剂型是指除经胃肠道口服给药途径以外的所有其他剂型:①注射给药剂型:如注射剂(包括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多种注射途径)。②呼吸道给药剂型:如喷雾剂、气雾剂、粉雾剂等。③皮肤给药剂型:如外用溶液剂、洗剂、搽剂、软膏剂、硬膏剂、糊剂、贴剂等,给药后在局部起作用或经皮吸收发挥全身作用。④黏膜给药剂型:如滴眼剂、滴鼻剂、眼用软膏剂、含漱剂、舌下片剂等,黏膜给药可起局部作用或经黏膜吸收发挥全身作用。⑤腔道给药剂型:如栓剂、气雾剂等,用于直肠、2阴道、尿道、鼻腔、耳道等,腔道给药可起局部作用或吸收后发挥全身作用。按分散系统分类: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应用物理化学的原理来阐明各类制剂特征,但不能反映用药部位与用药方法对剂型的要求,甚至一种剂型由于分散介质和制法不同,可以分到几个分散体系中,如注射剂就可分为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等。(1)溶液型:这类剂型是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存在分散于分散介质中所构成的均匀分散体系,也称为低分子溶液,如芳香水剂、溶液剂、糖浆剂、甘油剂、醑剂、注射剂等。(2)胶体溶液型:这类剂型是药物以高分子形式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均匀分散体系,也称为高分子溶液,如胶浆剂、火棉胶剂、涂膜剂等。(3)乳剂型:这类剂型是油类药物或药物油溶液以液滴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非均匀分散体系,如口服乳剂、静脉注射乳剂等。(4)混悬型:这类剂型是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非均匀分散体系,如合剂、洗剂、混悬剂等。(5)气体分散型:这类剂型是液体或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气体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如气雾剂。(6)微粒分散型:这类剂型通常是药物以不同大小微粒呈液体或固体状态分散,如微球剂、微囊剂、纳米囊等。(7)固体分散型:这类剂型是固体药物以聚集体状态存在的分散体系,如片剂、散剂、颗粒剂、丸剂等。3按制法分类:这种分类法不能包含全部剂型,故不常用。例如,浸出制剂是用浸出方法制成的剂型(流浸膏剂、酊剂等);无菌制剂是用灭菌方法或无菌技术制成的剂型(注射剂)等。4.按形态分类:这种分类法是将药物剂型按物质形态分类,即分为:液体剂型(如芳香水剂、溶液剂、注射剂、合剂、洗剂、搽剂等),气体剂型(如气雾剂、喷雾剂等),固体剂型(如散剂、丸剂、片剂、膜剂等)和半固体剂型(如软膏剂、糊剂等)。形态相同的剂型,制备工艺也比较相近,例如:液体剂型制备时多采用溶解、分散等方法,固体剂型多采用粉碎、混合等方法,半固体剂型多采用熔化、研和等方法。【考点提示】在学习具体剂型时,再反过来思考剂型的分类。三、药剂学的主要任务可以从科研、生产、临床等若干方面归纳如下:①基本理论的研究②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③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④制剂新机械和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⑤中药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⑥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⑦医药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四、药剂学的分支学科:(一)工业药剂学(industria1pharmacy)是研究药物制剂在工业生产中的基本理论、技术工艺、生产设备和质量管理的科学,是药剂学重要的分支学科。其基本任务是研究和设计如何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并能批量生产出品质优良、安全有效的制剂,以满足医疗与预防的需要。(二)物理药剂学(physica1pharmacy,亦称物理药学)是运用物理化学原理、方法和手段,研究药剂学中有关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剂型特点、质量控制等内容的边缘科学。(三)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机理及过程,阐明药物因素、剂型因素和生理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边缘科学。(四)药物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是采用动力学的原理和数学的方法,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过程及其与药效之间关系的科学。临床药学(c1inica1pharmacy)是以病人为对象,研究合理、有效与安全用药的科学。【精要速记】区别:研究的对象和手段不同。第二章散剂和颗粒剂【考题预测】(2-3分)一、粉体学简介(一)粉体学的概念:粉体学是研究固体粒子集合体(称为粉体)的表面性质、力学性质、电学性质等内容的应用科学。由于在散剂、颗粒剂、片剂和胶囊剂等固体制剂的生产中需要对原辅科进行粉碎、混合等处理,以改善粉体性质,使之满足工艺操作和制剂加工的要求,所以粉体的各方面性质在固体制剂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二)粉体的性质:1.粉体的粒子大小、粒度分布和粒径的测定方法(1)粉体的粒子大小和粒度分布:粉体的粒子大小是粉体的最基本性质,它对粉体的溶解性、可压性、密度、流动性等均有显著的影响,从而影响药物的溶出、吸收等。粒子大小的常用表示方法有:①定方向径:即在显微镜下按同一方向测得的粒子径。②等价径:即粒子的外接圆的直径。③体积等价径:即与粒子的体积相同球体的直径,可用库尔特计数器测得。④有效径:即根据沉降公式(Stock’s方程)计算所得的直径,因此又称Stock’s径。⑤筛分径:即用筛分法测得的直径,一般用粗细筛孔直径的算3术或几何平均值来表示。粉体的大小不可能均匀一致,而是存在着粒度分布的问题,分布不均会导致制剂的分剂量不准、可压性变化以及粒子密度变化等问题。因此,研究粒度分布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常用频率分布表示各个粒径相对应的粒子占全体粒子群中的百分比。现代计算机的应用则为测量带来方便。频率分布可用方块图来表示,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出粒子大小的分布情况,如图2~1所示。(2)粉体粒径的测定方法①显微镜法(定方向径):显微镜法是将粒子放在显微镜下,根据投影像测得粒径的方法。光学显微镜可以测定0.5~100μm级粒径。测定时应注意避免粒子问的重叠,以免产生测定的误差,同时测定的粒子的数目应该具有统计学意义,一般需测定200~500个粒子。②库尔特记数法(体积等价径):库尔特记数法是在测定管中装入电解质溶液,将粒子群混悬在电解质溶液中,测定管壁上有一细孔,孔电极间有一定电压,当粒子通过细孔时,由于电阻发生改变使电流变化并记录于记录器上,最后可将电信号换算成粒径。可以用该方法求得粒度分布。本法可以用于测定混悬剂、乳剂、脂质体、粉末药物等的粒径分布。③沉降法(有效径):沉降法是根据Stock’s方程求出粒子的粒径,适用于100μm以下的粒径的测定,常用Andrcasen吸管法。④筛分法(筛分径):筛分法是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粒径测定方法。它是将筛按孔径大小顺序上下排列,将一定量粉体样品置于最上层,在一定的震动频率下振动一定时间,称量各个筛号上的、粉体重量,求得各筛号上不同粒径的百分数。常用测定范围在45μm以上。测定粒子大小时要注意的有关问题是:对粒子大小进行分析前对样品的合理选择和处理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基础。在选取样品时,由于粉体因储存条件的变化或转移可能导致粒子的分布不均,因此有必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取样。为使取样具有代表性,应当有适当的取样量。2.粉体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是表征粉体中粒子粗细以及固体吸附能力的一种量度。粒子的表面积不仅包括粒子的外表面积,还包括由裂缝和孔隙形成的内部表面积。直接测定粉体比表面积的常用方法有气体吸附法。在常压下,一般气体吸附法用于粒度在2~75μm范围内固体样品的测定,而在减压条件下可以用于更小粒子的测定,例如小于0.1μm的粒子。3.粉体的孔隙率:孔隙率是粉体中总空隙所占有的比率。总空隙包括粉体内空隙和粉体间空隙。粉体的充填体积(V1)为粉体的真体积(Vt)、粉体内空隙体积(V间)、粉体间空隙体积(V间)之和。4.粉体的密度粉体密度具有不同的含意,它可用三种方式来表示:①真密度:粉体质量M除以不包括颗粒内外空隙的体积求得的密度(M/Vt)。②粒密度:粉体质量M除以包括颗粒内孔隙在内的体积所求得的密度(M/Vt+V内)。③松密度:粉体质量M除以该粉体所占容器的体积求得的密度(M/V,V=Vt+V内+V间),亦称堆密度。粉体的流动性与多种因素有关,因此粉体的流动性无法用单一的指标来表示。然而粉体的流动性对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制剂的重量差异影响较大,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粉体的流动形式有多种,相对应的流动性的评价方法因此也有所不同,在本文中只介绍常用的方法。(1)休止角:休止角是粉体堆积层的自由斜面与水平面间形成的最大角。常用的测定方法有注入法、排出法、倾斜角法等,如图2~2所示。休止角不仅可以直接测定,而且可以测定粉体层的高度和圆盘半径后计算而得。即tanθ=高度/半径。休止角:休止角越小,摩擦力越小,流动性越好,一般认为θ≤40o时可以满足生产流动性的需要。应该注意的是,所得休止角的数据可能因测量
本文标题:药剂学 第一章绪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22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