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人员密集场所火灾扑救1.
人员密集场所火灾扑救一、人员密集场所的基本特点二、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特点扑救三、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的主要任务四、扑救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的基本措施五、扑救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的注意事项一、人员密集场所的基本特点人员密集场所一般在同一建筑内或建筑群内集商业、娱乐、餐饮、住宿等为一体,经营项目复杂,服务功能多样,其火灾危险性也同时增大。1.管理模式多样经营项目复杂2.建筑面积大布局复杂人员密集场所建筑面积一般都很大,有很多上万乃至几万、十几万平方米,在巨大的营业空间内,平面布局复杂,但一般都设有防火分区,防火卷闸或水幕等固定消防设施齐全。人员密集场所商品种类繁多,有的可达上万种甚至几万种,商品摆放按楼层分类,以可移动的松散式的货架摆放为主,货架高度一般为1.5米左右,顾客可以在货架之间自由走动购物。3.商品种类多摆放复杂4.人员密集客流复杂人员密集场所地处城市繁华地区,每逢节假日,商场内顾客云集,十分拥挤。客流复杂在客流中,有行动能力强的,也有行动不便的;有年轻人,也有年老体弱者;有大人,也有小孩等等。若在客流高峰时发生火灾,极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人员密集场所现代化的人员密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用电量非常之大,除了照明外,电梯、空调、食品加工、冷冻等电气设备的用电量都非常大。有餐饮的商场还大量用火、用气等,这些都显著增加了发生火灾的危险性。5.用火用电用气多着火因素复杂6.管道竖井多通道复杂人员密集场所特别是高层商场,建筑内部有很多管道和竖井,使整个建筑多处上下贯通。各种管道井、竖井等,在火灾情况下都可能成为火势蔓延的重要通道。中庭是现代建筑内部贯通上下层,并营造出具有室外自然环境美的室内共享空间,是现代建筑的公共部分,是大型建筑的内部核心。中庭高度不等,有的与建筑物同高,有的布置在建筑物的上部或下部几层。中庭使公共活动部分突破了墙的界线,便于多角度、多方位、上下、内外各方向交融共享,使之具有巨大、壮观的空间感。火灾条件下,中庭是火势向上、向各层蔓延的主要通道,其火势扩大蔓延速度之快是难以预料的。中庭是烟气顷刻间席卷整幢建筑的主要空间。7.中庭高大竖向空间复杂上海百联世贸国际广场中庭8.不安全因素多隐患复杂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一般都较好,有专职消防人员,不安全因素少,对存在的火灾隐患能及时消除。但也有个别的人员密集场所做得不好。9.消防设施全操作复杂人员密集场所都能按国家规范要求设置固定消防设施。固定消防设施主要有:自动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防给水系统、安全疏散和防火分割系统、防排烟系统、火灾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应急广播系统和消防电源等。固定消防设施的操作复杂,管理要求高,需要有经过培训有资质的专职人员操作。二、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特点人员密集场所就总体而言,消防安全管理和设施比较完善,但经营者重经济效益,轻消防安全管理的现象较普遍,一旦发生火灾,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或自动消防设施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或现场处置不当,都将酿成悲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的主要特点1、火势猛烈形成立体燃烧2、浓烟高温人员伤亡严重3、通道不畅顾客疏散4、困难货损严重经济损失巨大5、大火烧烤建筑物易坍塌6、长时作战火灾扑救艰难1、火势猛烈形成立体燃烧由于人员密集场所建筑的特殊性和具有的基本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往往形成大面积、立体式的猛烈燃烧,而且火势发展蔓延的速度特别快,一般的火灾扑救力量难以控制。火势猛在热对流、热辐射的作用下,起火层很快出现全面燃烧。蔓延快烟气和高温便迅速由敞开的楼梯间、电梯井和各种竖井等垂直向上蔓延。形成立体燃烧猛烈的火势可以通过建筑内外的各种竖井、通道、橱窗等向上下层蔓延。2、浓烟高温人员伤亡严重火灾中的浓烟、高温是直接造成大量被困人员伤亡的直接原因。据资料显示,火灾中的死亡者有85%以上为烟气中毒所致,烟气是火灾中的第一杀手。火灾中烟气的危害性烟气具有麻痹作用、毒害作用、缺氧窒息作用、刺激作用、高温作用、减光作用。火灾中烟气的流动烟气不仅可以上升,而且还会下沉,占据大量空间。火灾中烟气影响火灾扑救行动烟气能降低火灾现场能见度,恶化疏散条件,影响战斗行动。烟气对人体的危害危害作用主要危害毒害物致人伤亡量麻痹影响人体中枢神精和供氧系统,使人丧失行为能力一氧化碳(CO)空气中浓度≥1%时,人吸入1分钟即可致命毒害直接对大脑产生作用,不受血液阻碍氰化氢(HCN)空气中浓度≥180PPm时,人吸入几分钟即可丧失行为能力缺氧由于缺氧,使人窒息贫氧空气中氧气<6%时,短时致人死亡剌激严重剌激眼睛和上呼吸道氯化氢(HCl)空气中浓度≥1500PPm时,数分钟内即可致命高温损坏或永久性伤害人体各器官高温环境温度>170℃时,人只可忍受1分钟减光造成低能见度,影响人员行动烟雾烟雾遮避作用使能见度极低,影响人员行动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教授王新民等在《火灾时期致命因素危害时间的研究》论文中指出: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火灾的巨大热量以波的形式向四周辐射,产生的烟气会在整个建筑物内扩散,同时,室内的氧气消耗增多,将产生“贫氧”状况,严重危及室内人员的生命安全。据测定,在火灾初起阶段,空气对流造成的水平方向烟气扩散速度为0.3m/s;在燃烧猛烈阶段,高温状态下的热对流造成的水平方向烟气扩散速度为0.5m/s-3m/s;烟气沿楼梯间或竖井管道扩散速度为3m/s-4m/s。火灾中大多数人员是因烟气窒息或中毒而死亡,约占死亡人数的1/3-2/3。3、通道不畅人员疏散困难人员密集场所内的各种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在火灾情况下,人们不易发现和寻找到。有的通道、出口被封、被堵或上锁,甚至很多窗户也被封闭,被困人员无路可逃。人员密集场所在营业期间内有大量人员,包括营业、管理人员和顾客,其中顾客中有各种人,特别是老、弱、病、残、儿童等,这些人行动不便,火灾情况下需要帮助才可逃生。消防人员到场后在疏散被困人员时,往往因为上述原因而难以进行。人员密集场所商品高度集中,一旦发生火灾势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国内发生的数起人员密集场所市场特大火灾,直接经济损失少则数百万元,多则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无数的国家和人民财产被化为灰烬。人员密集场所火灾损失巨大,一方面被大火烧毁,一方面造成的次生灾害损毁。4、货损严重经济损失巨大人员密集场所营业场所空间巨大,特别是钢结构网状屋顶或简易屋面,在火灾情况下由于高温或火焰直烧会很快坍塌。建筑坍塌不仅容易使大量人员难以逃生而造成伤亡,同时促使火势大面积蔓延,形成立体燃烧,还会给火灾扑救带来难以克服的困难。五、大火烧烤建筑物易坍塌湖南常德市桥南市场火灾伤60人损失1.87亿元2015年1月2日13时许,道外区北方南勋陶瓷大市场仓库着火,“火烧连营”持续了二十多个小时,造成11层高的建筑坍塌,5名消防员牺牲、14人受伤,包括13名消防战士和1名仓库保安。营救被困人员难。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通道不畅,安全出口少,被困人们慌不择路,身陷火海。面对大量人员被困,消防人员要及时疏散、抢救十分困难。有效控制火势难。人员密集场所内部空间大,可燃物大量集中,尤其是中庭,火灾时使火势迅速蔓延,形成立体火灾,消防队到场后难以控制火势。组织灭火进攻难。人员密集场所内部布局复杂,到场的消防力量难以及时深入内部控制火势或分割灭火,特别是当救人、疏散和灭火同时进行时,会相互干扰,影响战斗行动。火场供水保障难。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火灾扑救需投入的力量多,所需时间长,灭火用水难以保障。6、长时作战火灾扑救艰难三、扑救火灾的主要任务1、抢救被困人员2、保护贵重商品3、控制火势蔓延4、及时消灭火灾人员密集场所火灾扑救的主要任务1、抢救疏散被困人员“救人第一”,包括抢救和疏散被困人员都应放在第一位。当现场有较多人员被围困时,指挥员要集中全部力量实施救人行动。当现场救人任务不重,且灭火力量充足时,指挥员可同时部署力量兼顾救人和灭火。当实施救人必须先灭火时,指挥员应当机立断,部署力量先灭火,再救人。随着救人任务的完成,指挥员应及时调整力量实施灭火。建筑物类型人员特征行为特征1电影院、剧院等人员密度大、不固定紧急情况下盲目拥挤、四处乱跑,急于逃生2商场、市场人员密度大、不固定紧急情况下盲目拥挤、四处乱跑,急于逃生宾馆、旅馆、招待所人员不固定,有可能处于就寝状态紧急情况下四处乱跑,处于就寝时行动迟缓医院、疗养院、幼儿园行动能力差紧急情况下依靠外援疏散逃生3办公楼、学校、住宅人员相对固定,对建筑物较熟悉紧急情况下大部分人员可自行疏散逃生公共建筑类型与人员行为特征的关系火场疏散人员方法:利用火灾事故广播引导疏散;消防人员协助商家组织疏散;消防人员深入内部进行疏散;强行穿越浓烟区疏散;直接疏散到地面;转移疏散到地面。05年10月27日成都三层商业楼火灾火场救人方法:利用举高车救人;利用消防梯救人;利用安全绳、缓降器救人;利用救生气垫、救生袋、救生软梯救人;利用地形地物救人;深入内部救人;实施破拆救人;穿越火区救人。2010年11月15日14时15分,上海市中心静安区一幢正在进行外部修缮的28层教师公寓燃起大火42人遇难疏散救人注意事项一要按预案实施疏散救人;二要选择最佳线路疏散救人;三要谨慎使用普通电梯疏散救人;四要及时利用应急广播引导疏散救人;五要稳定被困人员情绪,防止拥堵;六要强制疏导,设立警戒,防止被疏散人员再返火场。2、保护贵重商品人员密集场所火灾扑救的另一重要任务是保护贵重商品,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指挥员对保护商品要坚持“先重点,后一般;先保护,再疏散”。指挥员在保护贵重商品时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集中优势力量控制火势的威胁,同时要防止水渍损失。保护疏散商品的组织指挥保护贵重商品的重要部分是及时组织力量将这些商品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商品疏散工作应由火场指挥部或指挥员的统一指挥,在着火单位领导、工作人员及现场公安干警的协同下进行;确定正确的疏散方法、疏散先后顺序、疏散路线以及疏散出来商品的存放地点等;将疏散人员编队(组),明确各队(组)负责人,必须确保现场疏散人员和商品的安全。疏散商品的方法利用装卸机械、运输设备进行疏散;采用人工背、抬、搬的方法进行疏散;采取先转移,再疏散的方法进行疏散;疏散受阻时,部署力量开辟通道进行疏散。疏散商品时应注意对易损、易碎商品应轻拿轻放,避免造成损失;将疏散出的商品存放于安全处,严防带入火星;对疏散出的商品及时移交有关单位看护;疏散人员应加强个人安全防护。3、控制火势蔓延人员密集场所火灾扑救中最繁重的任务是及时有效地控制火势的扩大蔓延,以减少火灾损失和人员伤亡。控制火势蔓延的有效措施是科学、准确地确定火场的主要方面,并集中优势兵力于火场的主要方面。控制火势蔓延要正确运用灭火战术,按照“先控制、后消灭,攻防并举、固移结合”的作战原则,果断灵活地运用“阻截、合击、夹攻、分割、围歼、封堵、监护”等战术方法,有序地展开行动。4、及时消灭火灾消灭火灾是扑救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的最终目的。在有效控制火势的基础上,指挥员要及时调整兵力,合理部阵,实施全面进攻,彻底消灭火灾。全面进攻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作战任务分配、战斗段划分、指挥员确定、进攻路线确定、水枪阵地确定、火场供水保障、现场通信联络、安全防护等。四、扑救火灾的基本措施1、及时成立现场指挥部2、集中调集灭火力量3、掌握火情果断决策及时部署战斗4、及时启用固定消防设施5、精心组织火场供水6、迅速组织火场排烟7、加强战斗保障火灾扑救的基本措施1、及时成立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部是火灾扑救时实施统一指挥、统一组织、统一行动的组织指挥机构,是火场情报、决策和发布战斗命令的中心。当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燃烧面积大、参战力量多、灭火时间长时,应及时成立火场指挥部。现场指挥部一般应设在接近火场、便于指挥、相对比较安全的地点,并保证通畅可靠的联络设施。指挥部要有明显的标志。现场指挥部应设总指挥员和副总指挥员,并下设作战组、通信组、后勤保障组、政工组等,还应吸收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专家参加。2、集中调集灭火力量人员密集场所火灾扑救需投入大量的力量。加强第
本文标题:人员密集场所火灾扑救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228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