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杜甫诗五首1、月夜2、哀江头3、蜀相4、又呈吴郎5、登岳阳楼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为杜少陵,又称之为杜工部。诗人一生存诗一千四百多首,以其博大深遂的思想内容和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后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生长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时的著名诗人,官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他7岁即开始学诗,15岁时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们的重视。李白与杜甫一向被视为唐诗世界中两座并峙的高峰,同时,他们也构成了唐诗的分野。李白于太平盛世唱响了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情调,形成了豪放飘逸的风格;“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杜甫则于乱世中倾注了更多的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情感,将自己的诗歌风格定义为“沉郁顿挫”。李白与杜甫体味杜诗的主要艺术风格——沉郁顿挫何谓“沉郁顿挫”?“沉郁”指思想内容。“沉”即“深”,指内容的深刻、深广、深厚。“郁”即“积”,指内容的真实、凝重、含蓄。“沉郁”是指其诗以精练的字句表现广阔的意境,进而反映深刻的社会现实和深沉苍凉的感情;“顿挫”则指艺术形式,是指其诗语言、韵律曲折有力,平仄、叠词等方法的独特运用使其诗音节铿锵,愤激难抑。如:同是写友情李白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杜甫说:“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滪堆。”又如:写同一历史事件李白说:“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杜甫说:“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李白与杜甫杜甫的生平可分为四个阶段来叙述:1、读书游历时期(712—746)登山涉水、高歌游猎杜甫出生于仕宦之家,祖父杜审言是著名的大诗人。这段时间,正处于开元盛世,度过了他读书和游历吴越、齐赵的快意时期,积累了知识和生活。其中,他二十四岁时曾在东都洛阳参加进士考试,但未能及第。于是往兖州省亲,游东岳,去齐赵。后在洛阳与李白相遇,去梁宋又和高适同游。这一阶段,诗作不多,仅存二、三十首,代表作有《望岳》、《登兖州城楼》、《赠李白》等。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仕途失意,饥寒交迫杜甫在长安十年,曾献赋天子,上诗大臣,希望得到一官半职。又曾参加特诏考试,但均未能实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的抱负,落得“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同上诗)的境遇。他“卖药都市,寄食友朋。”(《进三大赋表》)“退尝困于衣食”,(《进封西岳赋表》)“有儒愁饿死”,(《奉赠鲜于京兆》)这就是他的生活写照。这段时间,安史之乱尚未爆发,他困居长安十年,进一步了解了人民,认识了统治者,写出了很多忧国忧民的诗作。代表作如:《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长安沦陷,冒险出逃,任左拾遗,被贬失望,弃官入蜀安史乱起,长安失守,杜甫身陷贼中将近半年。他冒死逃出长安,奔至凤翔,被任为左拾遗。不久贬华州司功参军。在华州任职不及一年,因关内大饥,他又于乾元二年(759)年秋离华州,去秦州。这段时期虽只有四年,但由于生活充实,佳作也最多,在形式方面,多为五言、七言古体。代表诗作有《月夜》、《春望》、《北征》、《羌村三首》、著名的有:“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短暂安逸,颠沛流离,穷困潦倒,客死他乡杜甫在秦州仅四个月,又去同谷,住了不到一个月,又出发去成都。入川后,主要靠友人严武等人接济。第二年,在成都西南浣花溪畔建筑了草堂。于是,才有了后世“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的诗句。严武为剑南节度使,荐他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杜工部)。严武病故,杜甫失去依靠,离开成都到了夔州。在川期间,杜甫生活比较安定,但有时仍不免衣食艰难。五十七岁他离蜀东下,本想回河南家乡,但未能如愿。他辗转在湖北湖南地区,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最后病卒于湘江上的一条小船之中,终年五十九岁。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八阵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夜喜雨》、《登高》、《蜀相》等。月夜杜甫从肃宗至德元载(756)至乾元二年(759)。安禄山起兵后,长驱南下,很快就攻陷了洛阳、长安。756年6月,杜甫这时正在兖州,他听到唐玄宗逃往西蜀,听到肃宗即位灵武的消息后,便把家属安置在城北的羌村,自鄜州只身前往投奔,途中被安史乱军掳至长安。诗人身陷囹圄,心悬妻小。八月的一个晚上,月华皎洁,夜凉如水,怀念之情又在他心里汹涌起来。他痛苦地思念着鄜州的妻小。题解背景切入月夜fūkān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地名,在今陕西富县)守望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古代妇女梳的一子种环形的发髻)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帷幔huánhuǎng首联: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颔联: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构思独特,感情丰富:不言长安忆鄜州,而言鄜州忆长安,构思独特,思念变为双方的,思念更真切,感情更丰富。主客移位,虚实相生:用换位思考法写,撇开自己从对方入手,设想妻子在鄜州对月思念自己,收到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此手法也叫“对写”或者“曲笔”,通过此手法,含蓄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比起一般的直诉情感,意思更进一层)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问: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答: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那个“独”字,又进一层。“未解忆长安”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小儿女不知道想念在长安的父亲;另一层是说小儿女不理解妈妈看月的心事。凸显“只独看”:更显“闺中人”孤独、冷清、无助月夜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有人说这一联中有两个字用得很传神,你认为是哪两个字,为什么?“湿”和“寒”,一“湿”一“寒”,可触可感,形象生动表现妻子望月之久,忆夫之深。“湿”和“寒”的表象是诗人的想象和联想,其实是写诗人看月之久,忆妻子之痛。明写妻子忆夫,暗写杜甫思妻。这句通过联想,形象地写出了妻子的望月之久。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望愈久而忆愈深,特别是在如此兵荒马乱之时,想到丈夫陷贼于长安,该是怎样的忧心如焚!联想妻子的愿望,亦即自己的愿望。“照”字应“月”字,“双”字应“独”字,“双照”与“独看”对举成文,由虚入实,回忆过去的欢乐,感伤现在的孤独,将团聚寄托于将来。月夜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双照”而泪痕始干,则“独看”而泪痕不干,意在言外。试分析颈联尾联描写月光的作用。•提示:颈联以清冷的月光烘托,表现妻子深夜不寐,苦苦思念,忧心忡忡的情感,用的借景抒情的手法。尾联遥想月光“双照”夫妻团圆共赏明月的情景,表达了希望结束离散痛苦生活的愿望。思考:“月亮”是我国古诗文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请简要赏析整首诗中“月亮”这一意象的作用。在中国民俗和古代诗文中,月亮是团圆的象征。杜诗《月夜》描绘的则是一幅月圆人不圆的画面。诗人巧借“月亮”意象表达出明月千里寄相思的主题,给读者创造出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古代诗话中有诗眼的说法,所谓“一字之响,能使全诗皆奇”。今人认为诗眼是作品中最能表现意境或情感的关键词句。请指出《月夜》的诗眼。诗人在“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的是天下离乱的悲哀;“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诗人四海升平的理想。诗人的感情:孤苦伶仃的凄凉心情和老病交加而飘泊无依的伤感。月夜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朗读:3、本诗只写个人的遭遇,与亲人的离散之痛,对吗?提示:不对。诗中写个人遭遇,但其中写夫妇、父子之爱已与忧君爱国、悯时伤乱之情融为一体,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中人民的悲苦生活。这就是文学的典型性。夫妇之情父子之爱忧国伤民悯时伤乱(个人)(国家)课堂练习:[2003年高考·17]《王维·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二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杜甫又呈吴郎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题解大历二年(767),即杜甫流离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将草堂转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吴姓亲戚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不允许别人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于是写此诗去劝告吴郎。此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因此这一首题作《又呈吴郎》。吴郎的年辈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地用了“呈”这个似乎与对方身分不大相称的敬词,以让吴郎易于接受。鉴赏苛捐杂税兵荒马乱人民贫苦自己过去任由邻居寡妇扑枣应该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寡妇多心只因你插上了篱笆自叙以前事以启发吴郎委婉劝吴郎民苦的根源思想普通的打枣小事人民的水深火热老泪纵横说明:这是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具体例证!同时也说明,在此艰难的岁月中,人们更应该互敬互爱,同甘共苦,以共渡难关!残酷的战争堆尸如山现代矿工艺术首先,以诗代书信,词语明白如话却又委婉含蓄。其次是,运用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作转接。如“不为”、“只缘”、“已诉”、“正思”,以及“即”、“便”、“虽”、“却”等,因而能化呆板为活泼,既有律诗的形式美、节奏感,又有散文的灵活性,抑扬顿挫,耐人寻味。本诗有什么艺术特色?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陕西民歌
本文标题:第一课时之走近杜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307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