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药物Ⅱ期临床试验设计模板
甲氨蝶呤片剂Ⅱ期临床试验方案以长春瑞滨为对照对甲氨蝶呤片剂治疗绒毛膜上皮癌证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试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文号:XXXX试验单位:XXXX试验申办单位:XXXX试验负责单位:XXXX方案设计:张跃海(学号:2010010105)方案制定和修正时间:20101015数据统计分析单位:XXXX负责人:XXXX临床试验方案摘要试验药物名称:甲氨蝶呤(氨甲蝶呤,氨甲叶酸)研究题目:甲氨蝶呤片剂治疗绒毛膜上皮癌Ⅱ期临床试验方案试验目的:选择肿瘤病人为受试者,通过观察甲氨蝶呤对绒毛膜上皮癌的治疗情况,评价甲氨蝶呤临床治疗绒毛膜上皮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效性评价指标:糖类抗原125(CA125)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安全性评价指标:肝肾功能、胃肠道反应、血生化检查、不良反应发生率。受试者数量:试验组100例、对照组a100例、对照组b100例,共300例给药方案:经1周药物洗脱期,2周安慰剂导入期后,进入治疗期(疗程3周),实验组甲氨蝶呤片剂通常成人口服10mg~20mg/日,连用5~10日,疗程量为80mg~100mg。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模拟药片10mg~20mg/日,连用5~10日,疗程量为80mg~100mg试验进度安排:观察期共11周,药物洗脱期1周——安慰剂导入期2周——治疗期8周(每3周为一个治疗阶段)目录1.缩写语表2.研究背景资料3.试验目的及观察指标4.试验总体设计5.受试者的选择和退出6.治疗方案7.临床试验步骤8.不良事件的观察9.有效性与安全性的评价10.数据管理11.统计分析12.试验的质量控制和保证13.伦理学要求14.资料保存15.参考文献16.主要研究者签名和日期17.附:知情同意书、不良反应观察表、病例报告表缩写语表CA125糖类抗原125AFP甲胎蛋白CEA癌胚抗原CA153糖类抗原153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po口服tid每日三次qd每天一次CRFCaseReportForm病例报告表研究背景绒毛膜上皮癌是起源于胚胎性绒毛膜的恶性肿瘤,包括两层滋养层的全部。它常发生于子宫,但并非唯一的原发部位。发病因素很多,主要与妊娠有明显的关系。四氢叶酸是在体内合成嘌呤核苷酸和嘧啶脱氧核苷酸的重要辅酶,作为一种叶酸还原酶抑制剂,主要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而使二氢叶酸不能还原成有生理活性的四氢叶酸,从而使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过程中一碳基团的转移作用受阻,导致DNA的生物合成受到抑制。此外,本品也有对胸腺核苷酸合成酶的抑制作用,但抑制RNA与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则较弱,本品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S期,属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对G1/S期的细胞也有延缓作用,对G1期细胞的作用较弱。适用于各型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蕈样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病;头颈部癌、肺癌、各种软组织肉瘤、银屑病;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睾丸癌。个别患者口服药副作用表现为:1胃肠道反应主要为口腔炎、口唇溃疡、咽炎、恶心、呕吐、胃炎及腹泻。2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下降,对血小板亦有一定影响,严重时可出现全血下降、皮肤或内脏出血。3大量1次应用可致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或药物性肝炎,小量持久应用可致肝硬变。4肾脏损害常见于高剂量时,出现血尿、蛋白尿、尿少、氮质血症、尿毒症等。5还有脱发、皮炎、色素沉着及药物性肺炎等,鞘内或头颈部动脉注射剂量过大时,可出现头痛、背痛、呕吐、发热及抽搐等症状。6妊娠早期使用可致畸胎,少数病人有月经延迟及生殖功能减退。药理毒理:四氢叶酸是在体内合成嘌呤核苷酸和嘧啶脱氧核苷酸的重要辅酶,本品作为一种叶酸还原酶抑制剂,主要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而使二氢叶酸不能还原成有生理活性的四氢叶酸,从而使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过程中一碳基团的转移作用受阻,导致DNA的生物合成受到抑制。此外,本品也有对胸腺核苷酸合成酶的抑制作用,但抑制RNA与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则较弱,本品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S期,属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对G1/S期的细胞也有延缓作用,对G1期细胞的作用较弱。药代动力学:用量小于30mg/m2时,口服吸收良好,1小时~5小时血药浓度达最高峰。部分经肝细胞代谢转化为谷氨酸盐,另有部分通过胃肠道细菌代谢。主要经肾(约40~90%)排泄,大多以原形药排出体外;小于10%的药物通过胆汁排泄,T1/2α为1小时;T1/2β为二室型:初期为2~3小时;终末期为8~10小时。少量甲氨喋呤及其代谢产物可以结合型形式贮存于肾脏和肝脏等组织中长达数月,在有胸腔或腹腔积液情况下,本品的清除速度明显减缓。清除率个体差别极大,老年患者更甚。适应症:1、各型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蕈样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病;2、头颈部癌、肺癌、各种软组织肉瘤、银屑病;3、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睾丸癌。药物剂量:口服成人一次5mg~10mg,一日1次,每周1~2次,一疗程安全量50mg~100mg。用于急性绒毛膜上皮癌维持治疗,一次15mg~20mg/m2,每周一次。国内外临床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已经证实了他们具有良好的治疗癌症作用,而且在绒毛膜上皮癌疾病预防及治疗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知对人体的可能药物不良反应及毒理作用:已知对本品高度过敏的患者禁用。注意事项:1、本品的致突变性,致畸性和致癌性较烷化剂为轻,但长期服用后,有潜在的导致继发性肿瘤的危险;2、对生殖功能的影响,虽也较烷化剂类抗癌药为小,但亦可导致闭经和精子减少或缺乏,尤其是在长期应用较大剂量后,但一般多不严重,有时呈不可逆性;3、全身极度衰竭、恶液质或并发感染及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时,禁用本品。周围血象如白细胞低于3500/mm3或血小板低于50000/mm3时不宜用。试验目的及观察指标试验目的:选择肿瘤病人为受试者,通过观察甲氨蝶呤对绒毛膜上皮癌的治疗情况,评价甲氨蝶呤临床治疗绒毛膜上皮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观察指标:1.糖类抗原125(CA125)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实验室检查: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和消化道功能、心电图。试验总体设计1.平行对照2.两组例数相等的随机区组设计3.双盲、双模拟技术。4.多中心试验5.所治疗病症:绒毛膜上皮癌6.各组例数:添加甲氨蝶呤片剂加长春瑞滨(试验组)100例、添加甲氨蝶呤片剂模拟药片给予长春瑞滨(对照组a)100例、添加甲氨蝶呤片剂并给予长春瑞滨模拟注射液(对照组b)100例。7.给药途径及方法:片剂口服给药,注射液静脉注射8.疗程:3周。受试者的选择和退出.诊断标准:1.临床特点:凡葡萄胎,产后或流产后不规则阴道流血,子宫不能如期复旧,较大而软,应想到绒毛膜癌的可能。2.血或尿内HCG测定:滴定度升高或者血、尿内HCG阴性后又出现阳性者。3.X线肺片:可见肺部有球样阴影,分布于两侧肺野,有时仅为单个转移病灶。或几个结节融合成棉球团块状病变。4.病理诊断:子宫肌层内或其他切除的脏器中,可见大片坏死组织和凝血块,在其周围可见大量长单活跃的滋养细胞,不存在绒毛结构。入选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年龄18-70岁,自愿参加,住院病人及有条件随访的门诊病人,签署知情同意书。3.两组患者的年龄、血液检查等临床一般情况及用药前肿瘤标志物水平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排除标准:1.妊娠期、哺乳期妇女。2.重要脏器有原发性疾病。3.精神或躯体上的残疾患者。4.怀疑或确有酒精、药物滥用病史。5.根据研究者的判断,具有较低入组可能性(如体弱等)。6.过敏体质,如对两种或以上药物或食物过敏史者;或已知对本药组分有过敏者。7.试验前患有疾病(如失眠症),正在应用其他预防和治疗的药物者。终止试验标准a)在剂量递增过程中出现了严重不良反应(危及生命,或影响正常的一般性工作和生活),虽未达到最大剂量,亦应终止试验。b)如半数受试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如3/6,4/8),应终止试验。c)在达到最大剂量时,虽未出现不良反应,亦应终止试验。退出标准1.受试者依从性差,不能按时按量用药。2.使用其他影响耐受性判断的药物或食物。3.受试者不愿意继续进行临床试验,向主管医生提出退出者。剔除标准1.不符合纳入标准2.符合排除标准者3.一次药未用者4.无任何记录者治疗方案试验药品与给药:1.试验药品:甲氨蝶呤片剂,由XXX药业有限公司提供,规格:2.5mg。批号:XX。经XXX药品检验所检验,试验用药须符合临床研究用质量标准(草案),批号需与检验批号一致。2.药品的随机编盲:先由生物统计学专业人员用统计软件模拟产生随机数字和相应的药品编码,然后按此编码将试验药物和对照药物进行分配包装,并准备相应编码的应急信件,随机数的产生应具有重现性。最后将产生随机数的计算机程序和药品编码作为盲底保存。3.药品分配: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按就诊先后顺序和药品编号发放药物每次患者就诊只能得到足够一个治疗阶段服用的药物,发药时医生应及时填写药物发放登记表。4.服药方法:甲氨蝶呤片剂口服成人一次5mg~10mg,一日1次,每周1~2次,一疗程安全量50mg~100mg。长春瑞滨按体表面积:25~30mg/m2溶于生理盐水,于短时间内(15~20分钟)静脉输入,然后滴生理盐水冲洗静脉5.药品清点:每次随访时,观察医生详细记录患者接受、服用和归还的药品数量,用以判断受试者的依从性。6.药品保存:研究用药由研究单位统一保存,分批分次发放给受试者,避光密封干燥处保存7.合并用药:试验期间禁用其他治疗癌症药物和可能对癌症治疗有影响的药物。临床试验步骤试验程序1.为完成本研究方案规定的各项要求,研究人员应遵照GCP及有关标准操作规程。2.伦理委员会审定Ⅱ期临床研究方案和知情同意书。3.通过体检初选自愿受试者,然后进一步全面检查,合格者入选。4.试验开始前,对合格入选的受试者签订知情同意书。5.单次给药临床试验及用药后肿瘤标志物检测6.累积性给药临床试验及用药后肿瘤标志物检测7.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8.总结分析观察指标(1)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职业。(2)一般情况:观察试验前和试验后不同时间点心率、心律、呼吸、血压、体温。(3)实验室检查:观察试验前后不同时间血液学检查(糖类抗原125(CA125)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大便常规及隐血试验、肝功能(ALT),肾功能(BUN、Cr);ECG。(4)其他检查:胸透、B超(肝、胆、脾、胰)。(5)不良反应观察:具体见后。受试者的治疗1.受试者的纳入方式:按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符合条件的住院病人或有随访条件的门诊病人。2.疗程及随访要求:疗程3周,于治疗前、治疗期测血肿瘤标志物。记录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详实记录患者接受、服用和归还的药品数量,了解受试者服药的依从性,调查不良反应。3.填写不良反应表。样本含量。试验组100例,对照组a100例,对照组b100例。随机分组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中的数字,每个数字均作三例试验,试验组和两对照组各一例。事先规定每个数字的三个病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先后次序。按此随机方法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可以做到病例分配相等。盲法的要求及设计。采用双盲双模拟法。药品随机编盲,将产生随机数的计算机程序和药品编码作为盲底保存。试验期间,医生按患者就诊顺序和药品编号发放药物。临床试验步骤1.药物洗脱期1周:病人应先进行标准的药物控制,已服甲氨蝶呤片者停用原治疗药1周;未经治疗者直接进入安慰剂导入期。2.安慰剂导入期2周。服安慰剂,po,qd。导入期前、期末各测血肿瘤标志物一次,经2周安慰剂导入期后,符合条件的病人随机分成三组。3.治疗期第1-3周。试验组服用治疗方案,用法同前;对照组a除原治疗方案外,加服甲氨蝶
本文标题:药物Ⅱ期临床试验设计模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43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