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渭河堤防工程施工质量管理1
1渭河堤防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讲义)一、术语解释:1、质量定义:反映实体满足隐含需要和明确需要的总和。对建设工程项目而言,工程质量应满足下述五个方面的要求:(1)满足规定的需要用途;(2)满足用户(即项目业主)对工程产品的的质量要求和质量期望;(3)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和技术规范的要求;(4)符和社会(第三方)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或条例的规定;(5)项目建设的经济合理性。2、质量管理:管理主体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运行和改进,配备相应的施工资源和相应的技术措施达到预期质量目标的活动。3、质量管理主体:参与建筑物实体施工的所有组织和相关人员。二、质量管理的依据1、设计文件;2、规范性文件:堤防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施工规范有:2SL173、SL223、SL260和设计规范GB50286-98、《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水利工程土工试验规程、混凝土试验规程等规范性文件;3、合同文件:包括标书文件、合同条件、现场考察资料等;4、社会对堤防工程施工中的其他特殊要求:工程建设活动和所建成的建筑物实体,除由于建设目标的实现,对社会环境及公众利益有积极影响外,同时也会对社会环境和公众的利益造成消极影响,因而,在项目生命期内的质量管理活动必须为消除这些不利影响而进行一系列的质量管理。三、各个管理主体的管理责任和质量管理工作内容1、项目法人:按照现代基本建设制度的要求,项目法人对项目质量负责,法人的质量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招标选择最优秀的监理、施工单位;二是积极与政府部门的质量监督单位联系,接受质量监督站的质量监督;三是监督检查监理、设计、施工单位履约;四是建立健全法人组织内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制度、设置机构、配备资源;五是审查有关技术方案,特别是要审查技术方案中施工单位资源投入情况与投标文件的一致性,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的资源投入和配置应该不低于标书承诺;审查项目划分,并报质量监3督部门批复;项目划分的程序为:施工单位根据自己的施工组织设计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项目划分,报监理审核,监理审核后报业主,业主审核后报质量监督站批复;负责在质量监督站办理分部工程的核备和单位工程的核定手续;组织与质量有关的技术方案论证等活动;组织设计单位的技术交底工作;六是组织各类质量检查活动;七是主持组织各类阶段验收和项目自验收,如基础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项目完工验收、隐蔽工程联合验收等;八是收集整编项目建设资料。2、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应该严格按照水利工程监理规范开展工作,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必须持证上岗,成立现场监理部,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办公资源。监理单位质量管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建立质量管理制度,明确现场监理人员的质量管理职责及监理工作程序;二是审查批准施工单位的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审核检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资源配置;三是检查、审核施工单位的原材料检验试验、中间产品的配合比试验、筑堤土料的物理力学试验、击实试验、相对密度试验、现场碾压试验等报告,根据施工单位的碾压试验报告[(SL260)对碾压试验的方法、要求有详细说明],确定施工控制参数和质量4指标,对渭河堤防工程,咸阳以上河段筑堤土料大于5mm粒径砂砾料含量多,5mm以下粒径含量变异很大,应该根据当班或料场区域的级配现状(主要是粒径为5mm以下的沙粒含量),随时调整碾压质量控制指标,调整后的质量控制指标应该用监理指令的形式进行备案,并在单元工程评定表中和现场取样记录表中进行说明;四是组织技术交底;图纸技术交底和施工质量控制指标交底;五是进行工序、单元工程验收评定和放行;六是受业主委托或者自行组织分部工程、单位工程验收与评定;组织隐蔽工程联合验收;根据相关质量评定规范,制定外观质量评定打分标准,由质量监督部门批准后,组织进行建筑物联合外观质量评定;七是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进行旁站监理;堤防工程施工中,关键工序一般为施工放线测量、基础碾压、碾压试验、建筑物施工、护坡施工、堤身铺土碾压、现场取样检测试验等,渭河堤防工程施工中一般没有特殊工序;八是收集整编施工质量资料,统计分析质量检测试验资料和数据。3、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是建筑物实体质量的直接保证者,施工单位一般在投标文件中对所投标的标的建筑物的质量等级情况已经进行了承诺,并在标书文件中对质量保证工作进行了详细5描述,施工中应认真履约。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行为和内容一般为:一是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制度、设置质量管理部门、确定质量管理人员,确定质量方针。特别是要确定“三检制”的实施制度和“三检制”执行人员;必要时,应该让最终进行质量验收的项目质量负责人和监理工程师进行工作对接;二是根据项目设计情况和施工组织设计进行项目划分,划分结果报监理工程师;三是在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基础上做好单位工程、分部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四是按照投标文件的承诺,结合施工实际,保证投入能够保证施工质量的全部施工资源;五是对进入建筑物实体的一切原材料进行检、试验,保证合格建筑材料进入建筑物实体;渭河堤防工程施工中,特别要对筑堤土料的物理力学指标进行试验,按照SL260规范的要求,粘性土料,采用干密度控制施工质量,非粘性土料,采用相对密度控制施工质量,因而,施工单位应委托专业试验室,对筑堤土料进行击实试验或者相对密度试验,依据设计图纸和设计规范规定的相对密度控制指标和干密度控制指标,制定现场碾压试验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方案批准后,在现场进行碾压试验,确定施工参数,碾压试验报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其批准后的施工参数作为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指标;碾压试验应该根据筑堤土料级配现6状进行认真设计,并且要经常性的对筑堤土料的级配情况进行筛分试验,根据碾压试验报告和试验室的相对密度试验报告,调整碾压质量控制指标,防止因为级配变异,与碾压试验土料级配不符合而导致质量指标的假性不合格;某些施工单位委托试验室做的相对密度试验,按照粒径小于5mm含沙量分组进行了试验,实际施工中能完全对照的级配情况几乎不会存在,应该采用内插法或曲线截取法选择适合于现场筑堤土料级配条件的质量控制指标;六是根据施工图纸、施工方案、碾压试验、施工参数、质量控制指标进行质量和技术交底;七是对特殊土料筑堤、施工方法改变、施工机械改变、质量缺陷处理进行技术论证;八是接受项目法人的质量管理、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控制、质量监督部门的质量监督;九是认真填写质量保证表格,收集整理技术资料,对施工现场质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十是积极配合业主和监理单位做好阶段验收。四、质量管理的方法项目质量管理的对象是项目实体,管理目的是实现项目质量的预期目的,管理方法主要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各种影响项目质量的因素进行管理和控制。1、施工资源管理7施工资源一般包括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施工过程中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管理和控制,质量管理一般分为事后管理和过程管理两个部分,控制和管理施工资源投入,就为施工过程质量行为、质量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是质量管理事前和过程管理的基本要求。2、施工技术管理施工目标的实现要通过一定的技术行为和组织行为,施工单位在实施每个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前,都应该编制一个施工组织设计,表述为实现这项过程所投入的技术资源、机械、方法、质量目标、执行的质量标准等,监理单位应该认真审核,保证这些技术投入能够满足该项目施工质量的实现。3、技术交底技术交底一般为图纸交底、基础资料交底、质量目标交底、施工方法交底、施工控制标准交底等,根据交底目的的不同,由监理工程师或施工单位自行组织,交底的对象一般为施工人员。4、基础试验项目实施前,应该结合项目实际对原材料、中间产品、施工方法、施工机械进行试验,一是要确保合格原材料进入工程实体;二是要保证施工机械能够满足施工质量;三是要确保施工方法能够实现施工质量目标;四是检测和验证有关设计、试验、机械使用的合理性和适用性。85、碾压试验土方工程碾压施工,现场碾压试验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施工规范SL260对碾压试验有明确规定和说明,随着施工机械能力碾压功能的不断提高,土方施工追求多、快、好、省,通过碾压试验,确定既能满足堤防工程质量标准,又能尽最大限度提高施工效率的方法。一般通过碾压试验确定堤防工程碾压施工中的铺土厚度、碾压遍数、碾压机械行进速度、质量控制标准、土料含水量变异、级配变异等参数。特别强调,碾压试验的土料选择要和实际施工中筑堤土料在级配、含水量、现场环境要一致。6、筑堤土料现场检、试验按照设计规范GB50286-98的要求,有下列四种土料不宜作为堤身填筑土料:1、淤泥或自然含水量高且粘粒含量过多的粘土;2、细粉砂;3、冻土;4、水中稳定性差、分散土等。现场对土料检查中要认真通过技术手段予以鉴定确认。开工前应该对筑堤土料的料场进行调查试验,一是调查料场贮备量,要保证所选择的料场至少大于筑堤施工使用量的1.5倍;二是检查验证料场土料与设计文件是否一致;三是试验料场土料的级配、含水量、最大粒径等,根据料场土料情况和道路等环境情况编制施工方案、编制碾压试验方案。7、粘性土和无粘性土碾压质量控制9粘性土料、砾质土料的压实指标按设计干密度值控制;砂料和砂砾料的压实指标按设计相对密度值控制,碾压筑堤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堤身填筑施工参数应与碾压试验报告确定的施工参数相符;碾压土堤单元工程压实质量合格率粘性土料应大于85%,非粘性土料合格率应该大于90%,同时,不合格试样的干密度值不得低于设计干密度值的96%;8、现场检、试验和质量评定每层土料碾压完成后,应该按要求进行碾压质量试验检验,质量检测取样部位应符合下列要求:1)取样部位应有代表性,且应在面上均匀分布,不得随意挑选,特殊情况下取样须加注明;2)应在压实层厚的下部1/3处取样,若下部1/3的厚度不足环刀高度时,以环刀底面达下层顶面时环刀取满土样为准,并记录压实层厚度。质量检测取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每次检测的施工作业面不宜过小,机械筑堤时不宜小于600m2;2)每层取样数量:自检时可控制在填筑量每100m3~150m3取样1个;抽检量可为自检量的1/3,但至少应有3个;3)特别狭长的堤防加固作业面,取样时可按每20m~30m一段取样1个;4)若作业面或局部返工部位按填筑量计算的取样数量不足3个时,也应取样3个。在压实质量可疑和堤身特定部位抽样检测时,取样数视10具体情况而定,但检测成果仅作为质量检查参考,不作为碾压质量评定的统计资料。每一填筑层自检、抽检后,凡取样不合格的部位,应补压或作局部处理,补碾或者返工处理,经复验至合格后方可继续下道工序。土堤质量评定按单元工程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单元工程划分:按工段内每堤长200m~500m划分一个单元,2)单元工程的质量评定,是对单元堤段内全部填土质量的总体评价,由单元内分层检测的干密度成果累加统计得出其合格率,样本总数应不少于20个;3)检测干密度值不小于设计干密度值为合格样。采用相对密度控室碾压质量时,现场取样试验以碾压试验干密度为准,用灌水法测定干密度时,应该确保取样坑表面为水平状态,测量仪器应该有一个水平尺用于检测。9、工序和单元工程施工的验收放行项目划分把一个项目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程等三个管理层次,分部单位工程由若干个工序构成,单元工程和工序是项目实施和进行质量评定最基本的单位。每个单位工程或者工序完成后,施工单位应该按照项目划分的单元内容填写单元工程或工序质量评定表格,并进行自检,施工单位自检过程分施工班组自检、专职质量员复检、项目部质量负责人终检的三级质量自检制度(即“三检制”),终11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并由监理工程师最终确定质量等级,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即验收放行)。监理工程师在进行验收评定、施工放行前,应该仔细检查施工单位的表格填写情况和“三检制”执行情况,采用目测、仪器工具量测和分析质量数据、试验、统计数据等手段判定施工质量。10、第三方检测渭河堤防施工过程中,大部项目法人单位与检测单位签订了质量检测合同,对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和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结果进行第三方检测认证,在第三方检测活动
本文标题:渭河堤防工程施工质量管理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541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