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教育051003009物科院陆一娣目录一、科学教育的发展轨迹二、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三、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性质和理念四、小学科学教学提倡科学探究一、科学教育的发展轨迹回眸二十世纪世界中小学的科学教育,大体经历了如下发展轨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素养。第一阶段:二十世纪初——六十年代初,特征:知识本位这一时期受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影响很大,这时的科学教育等同于科学知识的教育,它关注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原理的传递;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授加实验演示。斯宾塞的“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观点是这一时期科学教育的最高理念。科学教育的发展轨迹第二阶段: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中期,特征:能力本位二战以后,现代科学技术开始突飞猛进的发展,呈现出两个重要现象:“知识激增”和“知识的陈旧率加快”。在这种背景下,科学方法在科学知识形成中的重要意义日益显现,人们意识到掌握生命力更持久、应用更广泛的科学方法比掌握各种具体知识更加重要。所以,到了20世纪六十年代科学教育的情况有了改变,对科学方法的重视日益凸现。这一时期,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成为新的科学教材编制方式。在教学方法上,则采取类似于科学家探究事物过程的发现法。“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成为科学教育中的新格言。科学教育的发展轨迹第三阶段:七十年代末——现在,特征:人本位二十年来,科学教育又出现了培养科学素养为科学教育最高宗旨的发展趋势。“科学素养”这一概念是一个融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等为一体的复合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一是基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其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高科技时代,科学素养已成为每个人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二是缘于人类日益增长的征服自然的能力和欲望使环境日益恶化所敲响的警钟。科学是双刃剑,缺乏正确的科学价值,科技越发达,对自然的破坏越大,正如斧—锯—电锯对于森林的破坏。所以,科学不再是“无情无义”的了,科学素养较之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人文色彩十分明显。仅重视知识、能力、方法的科学教育只是教育的一半,教育的新格言“还教育的另一半”,为世纪之交的科学教育开辟了新的视野。二、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以学生的已知和需知为基础,鼓励学生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兴趣和需要中选择学习主题,并帮助学生确定他们建构知识的最有效途径,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创新,以便科学处理各种信息和实验数据,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自己解决问题。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强调手、脑结合。要想形成自己的科学认识,不仅要动脑思考,也要积极动手操作实践。只有亲自动手实践,才能产生体验和感悟,取得对各种现象的正确的认识。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进行“真实”问题的学习。以自然现象或社会生活的有关科技问题为学习主题,让学生在尝试解决这些“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技能和态度。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采用“探究法教学”。通过设置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环境,并提供充分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从提出问题出发,通过设计实验,系统观察、搜集、分析、解释信息,做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过程,进行学习。小组学习方式是常用的有效途径。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重视交流技能的培养。学生要想在探究活动中学好科学,就必须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学会分享小组其他成员的观点,知道如何向大家报告自己的探究结果。要让学生学会使用正确的科学用语,能与他人自由交谈,进行口头汇报,撰写书面报告等。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实施写实性评价。对以探究学习为主的科学教育来说,评价不能只关心结果,只依赖考试,更要关心过程,要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记录的分析,发现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随时进行反馈与矫正。要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袋。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三、小学科学课程目标、性质和理念总目标、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分目标(—)科学探究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分目标(—)科学探究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分目标(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分目标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分目标(三)科学知识1.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2.通过对物质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分目标(三)科学知识3.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4.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概况及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惟一家园的道理。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各部分目标的相互关系上述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目标,勾画了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大致轮廓。为了使总目标能够落实到科学课程的教学组织、教材编写、教师培训及课程资源配置之中,(标准)将总目标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三个领域进行分解,提出了分目标,但这绝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好的教学活动,往往能达到多个教学目标。因此,在实践中,各分目标必须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加以把握。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小学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小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小学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何谓“科学素养”《小学科学教育标准》指出:科学素养主要是指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科学素养的五大要素科学素养由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五大要素构成,这五大要素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四、小学科学教学提倡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原本是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根据研究中发现的证据提出解释的多样化的方式。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指的是:基于探究的教学和以探究为本的学习。什么是科学探究学生的以探究为本的学习指的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什么是科学探究老师的以探究为本的教学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一个个探究的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教师的教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内容、科学方法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什么提倡科学探究传统自然学科知识的学习:教师通过以适当的方式展示新知识、讲解、提问、练习、组织学生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接受、理解、学会与掌握、运用这些知识。科学学习的目标多元性使得学生不能通过简单地记忆、模仿性操练来达成目标,必须通过亲历某些科学探究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体验、感悟、最终内化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好各种相关的情境与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其中,亲历过程,自主地、充分地开展活动,才能达到既学会知识与技能,又培养智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目的。“对产生于学生经验的、真实问题的探究是科学教学的核心策略”——郝京华科学探究活动的一般程序对周围的世界的观察提出探究问题形成假设预测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数据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得出探究结论发表和交流探究过程后续延伸活动强调科学探究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于建构主义的一些观点建构主义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并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儿童自己建构的知识,也许不是成人所认为的“科学”的和“正确”的知识。但是,从建构主义的观点看,所有的知识都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也即意义是相对于知识的建构者而言的。成人大可不必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结论教给儿童,更不能以成人对知识的理解方式、以成人的“话语霸权”来作为强迫儿童接受的理由。也大可不必因为儿童的认识“不符合科学”而绞尽脑汁地去纠正它,相反倒是可以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甚至欣赏儿童“创造”出的知识呢!所以,我们提出:不是讲科学、念科学、看科学,而是要做科学,提倡“做”,在做中学知识。——路培琦我们的下一代应能面对世界重大问题,迎接明日的挑战。为实施这样一种教育,我们需要新型的教师。让我们与新课程同行,实现改革的理想,促进我们的自身发展。参考文献:[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科学(3 ̄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7.[2]袁运开.科学课程标准的特点和我们的认识[J].全球教育展望,2002,28.[3]汤智,张顺能.新课程实施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改革[J].理论观察,2002,5.[4]顾志跃.科学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5]周龙影.教育行动研究与教师的专业发展[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3).[6]张红霞,郁波.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2004,(11).[7]潘苏东.影响综合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5,(5).[8]马勇军.论中学科学教师业务素质[J].当代教育科学,2003,(18).谢谢!
本文标题: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685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