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第一章 福州市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分析
第一章福州市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分析第一节福州市经济发展环境分析一、福州市概况福州别称榕城,简称“榕”,是福建省省会,福建省的文化、政治、科研中心,海西现代金融服务业中心,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全国综合实力五十强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百强城市。福州市下辖福州港是其对外发展主要通道,为大陆沿海主枢纽港之一,沿海主要外贸口岸及闽台贸易重要港口。目前,福州港共有万吨级以上泊位40个,其中5万吨级以上泊位14个,最大靠泊位能力为32万吨,年货物吞吐能力8199万吨,全港吞吐量可达8000万吨,可完成集装箱生产122万标箱。是福建地区重要的货物吞吐基地与存储基地。福州市下辖5个市辖区、1个经济区、6个县,2个县级市。面积12154平方千米,是福建省最大的城市。全市人口711.537万(201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1.09%。市区面积1786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220.22平方千米,市区人口292.17万。当地居民以汉族的闽系族群为主,通行闽东语福州方言。二、经济发展情况2011年,福州市GDP位居福建省第二位。2011年,福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34.7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0%,位居福建省第二位,仅次于泉州市4270亿元的GDP产值水平。经济总量占全省比例为21.34%。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稳定。2011年,福州市第一产业增加值325.09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737.50亿元,增长16.0%;第三产业增加值1672.19亿元,增长11.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0:44.9:46.1调整为8.7:46.5:44.8。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8%、55.5%和41.7%。工业经济质量提升,规模以上企业效益改善。2011年,福州市全市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5873.36亿元,增长15.8%,实现工业增加值1390.05亿元,增长16.1%,占全市GDP的37.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8%。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536.50亿元,增长16.1%;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16.29亿元,增长23.8%,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37.38%。投资拉动经济明显,第三产业投资增速较低,房地产主导明显。2011年福州市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20.28亿元,增长23.2%,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649.63亿元,增长23.2%。城镇项目投资完成投资额1693.19亿元,增长14.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额20.21亿元,增长48.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额654.27亿元,增长25.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额1018.71亿元,增长7.8%。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投资额956.45亿元,增长42.6%。图表1:2011年福州市固定资产投资结构2011年完成额同比增速本年比重指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720.2823.2-第一产业20.2148.50.74第二产业654.2725.524.05第三产业1018.717.837.45房地产业956.4542.635.16资料来源:福州市2011年发展公报贸易消费增速同步发展。2011年,福州市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6.77亿元,增长19.9%。城乡消费市场同步增长,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824.14亿元,增长20.1%;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2.62亿元,增长15.7%。对外贸易增长持续,私营企业出口增势迅猛。2011年,福州市贸易进出口总额为347.25亿美元,增长41.16%,其中进口总额105.94亿美元,增长27.87%;出口总额241.31亿美元,增长47.91%。从出口主体看,外资企业出口86.13亿美元,内资企业出口155.18亿美元,分别增长5.92%和89.64%。私营企业出口增长迅猛,实现出口额117.38亿美元,增长130%。港口吞吐量持续增长。2011年,福州港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8218.26万吨,增长15.35%,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3318.75万吨,增长22.02%;集装箱吞吐量166.02万标箱,增长12.90%。两岸交流往来更加频繁,对台直航集装箱吞吐量31.58万标箱。三、政府政策及发展规划分析(一)福州市总体发展规划1.经济发展总体目标根据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显示,未来福州市的主要发展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各个方面:一是经济总量提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1.5万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成效。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5:45:50,城镇化率达67.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9%;三是居民收入增长持续。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以上;四是城市生态环境优化改善。森林覆盖率达55.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单位GDP能源消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完成省下达任务;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95%以上。图表2:福州市“十二五”综合规划目标分类指标名称2010年预计2015年年均增长地区生产总值(亿元)12以上3068.215407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11以上4380073806以上财政总收入(亿元)14402.51775地方财政收入(亿元)15247.82498经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2317.44五年累计1.5万亿元以上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581318015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45.8亿美元60亿美元出口总额(亿美元)1632408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9.2:44.5:46.35:45:50城镇化率(%)6067.51.5个点结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15190.8个点调整比重(%)R&D经费支出占比(%)1.82.50.14个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2334962实增9农民人均纯收入(元)854312552实增8民生人口自然增长率(‰)77改善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套数3.08完成省下达任务(万套)资料来源:福州市“十二五”规划2.产业综合规划(1)农业规划: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目标:构建高技术、高品质、高效益、低消耗、绿色型的现代农业格局。力争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5%,2015年达600亿元。细分目标如下:一是八大特色农业。大力提升发展水产、畜禽、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花卉、竹木等特色优势产业,争取2015年全市八大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0%以上。二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实施“强龙带动”工程,扶强做优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规划内容:加强专用商品粮基地建设和粮食作物优势生产区福清、永泰、长乐等生产基地建设。福州全市增加有效灌溉面积5万亩,增加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着力打造“临江、沿海、靠山”三大休闲农业带,至2015年,全市形成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0个以上,省级休闲农业园30个以上。推进海峡水产品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提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推进国家级、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扶持培育一批现代农业创新基地,建设完善农业科技中心和服务平台。牢固树立“大林业、大产业、大发展”的理念,大力实施沿海防护林、江河流域和库区生态修复、城乡绿化一体化、湿地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及森林灾害防治“五大工程”。(2)工业发展综合规划:建设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目标:打造全国具有竞争力的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两岸产业合作基地发展壮大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纺织服装、石油化工等优势产业,改造提升轻工食品、冶金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力争培育15家以上百亿产值企业,打造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纺织服装、石化、轻工食品、冶金建材等6个千亿产业集群,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一万亿”。规划内容:①发展壮大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不断推进图表3:福州市产业集群规划产业集群规划内容发展目标:培育3-4家年产值超百亿元的龙头企业。力争至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1500亿元。发展重点:平板显示器件、集成电路(IC)、计算机外设、通讯、网络终端产电子信息业。发展内容:推进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东南IC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发展,依托国家(福州)显示器件产业园、国家(福清)显示器产业园等,发展壮大数个年产值超百亿元的园区。发展目标:培育形成2家年产值超百亿元龙头企业。至2015年,机械装备产业产值达1800亿元。发展重点:汽车及配件制造、船舶修造、电气机械制造。发展基础装备、部件和工艺。机械装备发展内容:依托东南汽车和戴姆勒汽车整车厂,壮大汽车产业、完善零部件配套。以现有东南船厂、马尾船厂、冠海船厂和华东船厂等造修船企业和可修船基地为依托,建设东南沿海船舶修造中心、海洋工程辅助船舶和中高档游艇生产基地。加快建设闽侯南屿机电产业园和福清洪宽数控机床产业园,打造两岸机电产业合作示范区。发展目标:力争至2015年,石化产业产值达1000亿元。发展重点:发展重油加工,开发合成材料和有机原料类产品,争取发展炼油乙烯一体化。发展内容:打造以中国化工、南方石化、恒逸化工为龙头的上游石化产业链,石油化工以东南电化、耀隆化工为龙头的传统盐化工与煤化工相结合的下游石化产业链,形成江阴石化片区、罗源湾经济开发区两翼石化产业基地。推进蓝星化工重油催化裂解、东南电化和耀隆化工搬迁改造项目建设。发展目标:培育3家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龙头企业。至2015年,纺织服装产业产值达2000亿元。建设国际性先进纺织产业制造基地、研发基地和品牌聚集地。纺织服装发展内容:依托长乐纺织基地等实现纺织产业链向设计和营销延伸。发展新型纺纱技术,大力发展高档服装面料、产业用布和家用纺织品。引进服装时尚创意设计模式,做强做大服装品牌。发展目标:培育1-2家年产值超百亿元龙头企业。至2015年,轻工食品产轻工食品业产值达1500亿元。发展重点:水产品加工、方便食品、粮油加工等食品产业集群。规划内容:发展绿色及精深加工为特色的食品和果蔬饮料;提升塑胶产业集群,开发功能化、复合化、环保型新产品;培育发展绿色照明、钟表、新型高档家具和新型包装材料产业。发展目标:至2015年,建设形成沿海大型冶金产业基地,钢铁产量达到1000万吨,铝材产量达到100万吨,培育形成2-3家具有竞争力的冶金、建材企业集团。冶金建材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冶金建材发展重点:促进大型钢铁与有色金属项目建设,推进企业兼并重组重组。规划内容:引进央企和国内外大型企业入股或控股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在罗源湾北岸打造400万吨不锈钢产业基地并发展下游产业。发展高质量、节能、节地、利废的新型建材业,优化发展优质浮法玻璃、玻璃深加工和建筑陶瓷。资料来源:福州市“十二五”规划②发展新兴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塑造新的经济增长着力点“十二五”期间,福州市力争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超过20%,到2015年,新兴产业总体规模和水平位居全省前列,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重点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图表4:福州市新兴产业规划内容序号产业分类规划内容①发展新型显示、高端通信设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②建设新一代显示器生产研发基地,发展薄膜场效应晶体显示、有机发光柔性显示、三维图形等产业;建设高端通信设备的重要生产基地,新一代信发展移动通信系统、核心网设备、网络终端等产业;③建设特色新型电1息技术子元器件和新型光电子产品产业基地、半导体照明重要产业基地;④积极发展物联网产业,发展电子标签、传感器、视频监控终端等;加快云计算研发应用。①发展生物工程产业和新医药产业,促进生物医药项目研发、中试和产业化;②重点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生物与新医药产品,加快酶工程、发生物与新酵工程、基因工程、活性蛋白、新型疫苗、现代中药、高端医疗机械等2医药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③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和海峡现代医药物流中
本文标题:第一章 福州市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944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