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中国文学史第一编第一编 先秦文学(非袁本)
第一编先秦文学概说一、古代文学、上古文学上古——1919上古——公元前221年二、为什么要学古代文学?三、怎样学古代文学?1、清楚概念2、熟悉背景3、抓住代表4、掌握特征5、理清脉络6、懂得文化三、先秦文学轮廓第一章上古文学第一节文学艺术的起源一、文学艺术的起源亚里斯多德:模仿说、功用说、灵感说康德:游戏说席勒:过剩精力说车尔尼雪夫:艺术起源于人对美的渴望巫术说章培恒、骆玉明:情感说鲁迅、游国恩:劳动说今夫举大木者,前呼舆謣,后亦应之。——《吕氏春秋》“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淮南子》“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候人兮猗!”(《吕氏春秋·音初篇》)二、原始诗歌的特点:《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用语言的力量,魔术和咒语的手段,以控制自发的害人的自然现象”——高尔基《苏联文学》《伊耆氏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礼记·郊特牲》“昔葛天氏(古帝号)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吕氏春秋·古乐篇》:“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毛诗序》第二节古代神话一、什么是神话、传说?二者区别何在?1、神话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二、神话产生的原因低下的生产力造成人们的认识水平十分有限,前人无法理解和解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另一方面,他们又急切地希望了解这一切并企图改变生活中的各种不利因素。三、我国古代神话的内容古代神话的内容1、反映原始人类与自然作斗争。如《女娲补天》(《选》P284、《后弈射日》P285(《淮南子》),《精卫填海》P281《鲧禹治水》P282(《山海经》)2、探索天体和人类起源奥秘。如《女娲抟土造人》(《风俗通义》),《夸父逐日》P282(《山海经》),《盘古开天》(《太平御览》引《三五历记》)3、反映部落之间的斗争。《黄帝杀蚩尤》P283(《山海经》),《共公与颛顼争帝》P286(《淮南子》)1、宰我问孔子曰:“昔者予闻诸荣伊令: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耶?抑非人耶?以至于三百年乎?”……孔子曰:“……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大戴礼记·五帝德篇》2、子贡曰:“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计而耦,不约而成,此之谓四面。”——《太平御览》卷七十九引《尸子》史3、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韩非子·外储左下》四、神话集1、《山海经》2、《淮南子》3、《列子》五、神话对后世的影响《山海经校注》袁珂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代神话》袁珂中华书局《神话研究》茅盾人民文学出版社《山海经全译》袁珂贵州人民出版社《中国神话传说辞典》袁珂上海辞书出版社《诸神的起源》何新三联书店第二章古代诗歌总集——《诗经》第一节《诗经》的编辑应用和流传一、《诗经》的采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或《诗三百》305首风诗160首、雅诗105首、颂诗40首、笙诗六篇,有目无辞,汉始称《诗经》西周初年(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前六世纪)五百多年间的诗《礼记·玉藻》篇:“天子五年一巡狩……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证。”《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巡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何休《公羊传》宣公十五年:“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而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二、《诗经》的编定“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史记·孔子世家》)古诗“见在者多,亡逸者少,则孔子所录,不容十分去其九,马迁言古诗三千余篇未可信也。”——孔颖达《毛诗正义·诗谱序》“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卫灵公》《阳货》“恶郑声之乱雅乐也”三、采诗的目的“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四、《诗经》的应用和流传1、应用:“赋诗言志”与“断章取义”《国语·晋语四》“秦伯赋《采菽》,公子赋《黍苗》……秦伯赋《鸠飞》(实为《小雅·小宛》“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公子赋《河水》秦伯赋《六月》。《左传》定公四年,申包胥哭秦廷,秦王赋《无衣》《论语·阳货》“小子何莫学《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季氏》“不学诗无以言”;《子路》“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2、流传:齐之辕固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苌五、《诗经》分类《周礼·春官》“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毛诗·序》“故诗有六义焉: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第二节诗经的思想内容一、反映生产劳动的诗篇姚际恒《诗经通论》“鸟语、虫鸣、草荣、木实,似月令;女子入室、茅、绹、升屋,似风俗书;流水、寒风,似五行志;养老、慈幼、跻堂、称觥,似庠序礼;田官、染织、狩猎、藏冰、献祭、执功,似国家典制书;其中又有似采桑园、田家乐图、食谱、酒经——诗之中无不具备,洵天下之至文也。二、反对剥削压迫的诗篇隰有苌楚,倚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隰有苌楚,倚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隰有苌楚,倚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桧风·隰有苌楚》《魏风·硕鼠》《魏风·伐檀》三、反映征战、徭役和离乱的诗篇复沓:(又叫复叠、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也是《诗经》章法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各章的句法基本相同,中间只更换相应的几个字,反复咏唱。作用在于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诗的主体,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尽情的抒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姜斋诗话》)四、歌颂祖先创业的史诗和古老的祭歌《生民》讲述后稷诞生的神奇。《公刘》:歌颂周远祖公刘率部落从邰迁豳之事。《绵》:写文王祖父古公亶父率其部落从豳迁岐山的过程,这是周部落再次创建国家。《皇矣》:记周文王伐崇、伐密的战争事迹。《大明》:记载的是周武王牧野伐商的战绩。五、反映恋爱、婚姻生活的诗篇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怡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非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静女》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狡童》六、反映社会黑暗、政治腐朽的诗篇变风变雅:诗经学名词。原出自《诗·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盖指《风》、《雅》中周政衰乱时期的作品,以与“正风”、“正雅”相对。“正”、“变”的划分,不是以时间为界,而是以“政教得失”来分的。凡讥刺时政者皆属“变风”、“变雅”。第六节诗经的艺术成就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何休《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爱者歌其情”(刘盼遂)二、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七月》《生民》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黄鸟》“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一、起象征、联想、比拟作用如《周南·关雎》《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二、起创造意境、烘托气氛的作用如《秦风·蒹葭》三、其协调韵律作用《秦风·黄鸟》“交交黄鸟,止于棘。”三、复沓的章法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王风·采葛》四、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单字近三千运用双声、叠韵、叠词:如《关雎》中“参差”“窈窕”“辗转”“关关”《采薇》中“烈烈”“依依”“霏霏”“迟迟”,动植物373种第四节《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2、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为后世诗人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艺术借鉴3、《诗经》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后世许多优秀诗人词家都注意学习民间文学参考书: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余冠英《诗经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赵浩如《诗经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朱熹《诗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蒋立甫《诗经选注》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冈元凤《毛诗品物图考》中国书店1985年版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中华书局1979年版顾颉刚《古史辨》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三章楚辞第一节楚辞的产生与编集楚辞:是战国时代在楚国出现的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一种新体诗,它标志着先秦诗歌发展的一个新高峰。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黄伯思(1)楚辞与楚国民间文学的关系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汉之永矣,不可方思——《周南·汉广》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越人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孺子歌》(2)楚辞与楚国社会习俗的关系《汉书·地理志》“楚人信巫鬼而重淫祀”《离骚》“索藑茅以筳篿兮,命灵氛为余占之”;“巫咸将夕降兮,怀椒糈(xù)而要之”(3)楚辞中许多内容是描写楚地的山川地理、自然景物的,如九嶷、江、淮、沅、湘、汉水、洞庭等皆楚山水;汉北、龙门、夏首、夏浦、苍梧、郢皆楚地名;兰、荃、江离、木兰、杜蘅等皆楚花草。(4)楚辞与楚地的语言、方音的关系如羌、蹇、扈、些、兮、婵媛、侘傺等皆楚口语《国语·楚语》“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之浮……”《孟子·滕文公》上楚人陈良因“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原”的故事第二节屈原的生平及作品一、生平二、屈原作品:《离骚》、《九歌》(11)、《九章》(9)、《天问》、《远游》、《卜居》、《渔父》共25篇《九歌》包括: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离骚1、遭遇忧患《史记》“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骚赞序》“离,犹遭也;骚,犹忧也。明己遭忧作辞。”2、离别的忧愁王逸《楚辞章句》“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径以讽谏君也”蒋骥《山带阁注楚辞》“离,别;骚,愁也……盖怀王时,初见斥疎,忧愁幽思而作也。”3、牢骚:《汉书·扬雄传》载扬雄“乃作书,往往摭(zhí)《离骚》文而反之,自岷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离骚》”4、歌曲名:《离骚》“《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
本文标题:中国文学史第一编第一编 先秦文学(非袁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980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