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X线检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南昌市第一医院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细节X线技术检查及质量控制要点1前言2X线检查前准备3Part03成功项目展示4Part04工作存在不足5Part05明年工作计划目录CONTENTS影像诊断学和影像技术学前言前言医学影像学是由影像诊断学和影像检查技术学两大部分组成,他们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影像检查技术学是影像诊断学的基础。它担负着影像科的首诊(首先接诊)任务。随着高、精、尖影像设备的进一步开发、完善、影像检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X线图像质量控制的意义X线不同于CT和MRI有着大量的重建数据和原始数据可进行后期在工作站进行多角度、平面阅片,而X线平片只能用一至两张就要承担起疾病诊断的作用,且在早期使用胶片做载体时代一次曝光就使用一张胶片且胶片成像需要经过显影、定影、水洗、等步骤,当数字化摄影普及虽然成像方便快捷,但是由于X线的生物效应的辐射,根据X线防护原则,我们应当做到坚持X线摄影一次出片,杜绝废片而导致重拍的现象发生。添加标题摄影前的准备LOGO公司名称1.认真核对X线摄影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摄影部位。对检查目的、摄影部位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2.根据检查部位选择适宜尺寸的胶片与暗盒。3.X线照片标记(包括病人片号、日期、照片的序号、体位左右标志等)要齐全,核准无误。4.开机预热,拟定并调整摄影条件。5.清除病人检查部位可能造成伪影的衣物等。6.针对检查部位,准备适当的防护物品。7.需要屏气的检查部位,需先训练吸气屏气。胸部X线摄影-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站立于立位摄影架前,取后前位,两足分开,站稳。2.人体正中矢状面与暗盒长轴中线重合,下颌略仰,暗盒上缘超出两肩。3.双肘屈曲,手背置于臀部,肘部尽量向前贴紧摄影架。4.使用滤线器。5.摄影距离为150~180cm。6.中心线呈水平方向,经第6胸椎垂直射入暗盒。7.深吸气后,屏气曝光。胸部X线摄影-正位【评价标准】1.两胸锁关节对称;2.两肩胛骨推出肋外;3.两侧肋隔角显示;4.布局合适。【质控要点】1.收腹、前胸紧贴胶片;两肩放松,两手背贴臀上部,两肘前推紧贴胶片;2.中心线水平投射通过第6胸椎达胶片。胸部X线摄影-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侧立于立位摄影架前,被检侧靠近胶片。2.双上肢上举,环抱头部。两足分开,以稳定身体。3.胸部腋中线对准暗盒长轴中线。4.胶片上缘应超出肩部,下缘包括前后肋膈角。5.使用滤线器。6.摄影距离为150~180cm。7.中心线经腋中线第6胸椎水平高度,垂直射入暗盒。8.深吸气后,屏气曝光。胸部X线摄影-侧位【评价标准】1.胸椎4以下椎体呈“四方块”侧影,后肋基本重迭,两侧肺门重选,前后肋隔角显示;2.从颈部至气管分叉部能连续追踪到气管影;3.心脏、主动脉、降主动脉阴影明确;4.胸骨呈侧位投影。【质控要点】1.两手臂上举,两手抱头,眼平视,收腹;2.前胸壁和后胸背垂直胶片;3.中心线水平投射通过第六胸椎达胶片。请在此处添加标题文字请在此处添加标题文字请在此处添加标题文字脊柱和骨盆X线摄影-颈椎【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站立于立位摄影架前,或仰卧于摄影台上。人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暗盒中线重合。2.头略后仰,使上颌门齿咬合面与乳突尖端的连线垂直于台面。3.胶片上缘与外耳孔平齐,下缘包括第1胸椎。4.使用滤线器。5.摄影距离为100~150cm。6.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0°~15°。通过甲状软骨下缘射入暗盒脊柱和骨盆X线摄影-颈椎【评价标准】1.椎间关节显示清晰的“心”形状(即不完整“心”字样)及双侧钩突关节(路施卡关节)显示;2.下颌骨与枕骨相重迭,两侧下颌角呈“Δ”形显示;3.应显示颈椎3—7椎体。【质控要点】1.正中矢状面垂直胶片,头不偏斜;2.仰头使听鼻线垂直胶片;3.中心线15o向头通过甲状软骨下缘达胶片。颈椎-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侧立于立位摄影架前,人体正中矢状面平行于摄影架面板,外耳孔与肩峰连线置于暗盒中线。2.头部后仰,下颌前伸,使上门齿咬合面与乳突尖端连线与水平面平行3.双肩尽量下垂,必要时辅以外力或持重物向下牵拉。4.胶片上缘包括外耳孔,下缘包括肩峰。5.使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6.摄影距离为100~150cm。7.中心线呈水平方向,经甲状软骨平面颈部前后缘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暗盒。颈椎-侧位【评价标准】l.颈椎1~7全部显示;2.各椎体后缘呈单边显示;3.下颌骨不与颈椎重选;4.齿状突显示清楚。【质控要点】1.标准体位站立,两肩下垂、挺胸、眼平视、颈椎呈自然屈度;正中矢状面平行胶片2.外耳孔垂线居胶片中线,片上缘包括外耳孔;3.下齿反咬推出下颌骨使不与颈椎1~2重选;4.中心线水平投射,通过甲状软骨垂直胶片;5.焦点胶片距离取100~150cm。颈椎-斜位颈椎——后前斜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面向立式摄影架前站立,身体旋转,被检侧前胸靠近面板,对侧远离。使人体冠状面与摄影架面板约呈55°~65°。2.头部偏转呈侧位姿势,下颌略前伸,上肢尽量下垂。3.颈椎椎体序列置于暗盒长轴中线。4.暗盒上缘包括外耳孔,下缘包括第1胸椎。5.使用滤线器。6.摄影距离为100~150cm。7.中心线经甲状软骨平面颈部中点垂直射入暗盒。颈椎-斜位【评价标准】1.颈椎2~7椎间孔显示在椎骨影像正中偏后,对侧椎弓根位于椎体中线前缘,无下颌骨重迭;2.颈椎2~7椎间孔显示长类圆形;3.构成椎间孔前缘的上/下相邻椎体的唇状椎间隙界限清楚。【质控要点】1.身体自然站立,身体旋转使冠状面与胶片成45o~50o角;2.下颌骨前伸、齿反咬、两肩自然下垂;3.后前斜位观察同侧椎间孔,前后斜位观察对侧椎间孔,片上左、右标记应注明清楚。胸椎——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人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暗盒中线重合。2.头部略后仰,双上肢放于身体两侧。3.胶片上缘包括第7颈椎,下缘包括第1腰椎。4.使用滤线器。5.摄影距离为lOOcm。6.中心线通过第6胸椎垂直射入暗盒。请在此处添加标题文字请在此处添加标题文字请在此处添加标题文字请在此处添加标题文字请在此处添加标题文字请在此处添加标题文字
本文标题:X线检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035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