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近代史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一)深刻理解近代中国革命的必要性;(二)把握辛亥革命发展的基本脉络,深刻体会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三)了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四)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国情,增强爱国主义意识和历史使命感。教学目的和要求(一)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二)如何评价三民主义?(三)如何评价辛亥革命?教学重点与难点一、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讲授要点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3.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方案4.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二、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1.封建帝制的覆灭2.中华民国的建立2.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三、辛亥革命的失败1.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保路风潮、武昌首义:各地响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失败的原因、教训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辩论:围绕三个中心问题历史条件:民族危机、社会矛盾、清末新政、革命力量辛亥革命1324561•按照某些人的论点,辛亥革命不过是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所主张的“激进主义”思想的结果,因而是可以避免的。然而,历史事实证明,这场革命绝非某种主观意愿和人为因素的结果,而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严重和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产物,是清政府十分腐朽,不愿意或没有能力抵御外国侵略和领导国内变革的结果。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方案三、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二)清末“新政”及其破产(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剧加强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势力英国侵入中国西藏地区列强在中国厮杀争斗1909年《民呼日报》发表的反映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的漫画103次199次188次112次149次226次1905年1906年1907年1908年1909年1910年群众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1902年到1911年,全国各地此伏彼起的民变多达1300余起,平均每两天半发生一次。1910年长沙抢米风潮•请同学们想一想:人民群众能够照旧生活下去吗?1.废除科举、兴办学堂、提倡出国留学2.振兴商务、奖励实业3.改革官制,编练新军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派往欧洲考察宪政的“五大臣”及随员光绪三十一年(1905)关于废止科举的谕令杨柳青年画:宣传废除科举制,提倡建立新式学堂,以挽救国弱民劣局势。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状元资本家张謇塑像1894年,张謇考中状元,任翰林院修撰。甲午战后,为了实现“救贫”、“塞漏”的抱负,在南通开始“实业救国”的实践。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张謇的大生集团不断扩充。他参与了清政府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章程的制定。北洋新军仪仗队湖北新军仪仗队改革官制,编练新军“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弥”•清政府的倒行逆施,也日益将主张改良的立宪派推向自己的对立面。事实证明,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实质上只是一场骗局。这使立宪派痛心疾首,梁启超在报刊上撰文痛斥清政府是“误国殃民之政府”、“妖孽之政府”。清政府的倒行逆施,将越来越多的立宪派人士推向革命阵营,成为自己的敌对势力。•那种认为腐朽的清政府的存在仍有很大意义,可以通过当时立宪派所主张的改良来逼着它走上现代化道路的论断,并不符合历史实际,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主观臆造。•20世纪初,清政府内部皇族与官僚军阀集团的矛盾也愈演愈烈。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练成北洋六镇新军后,权势炙手可热,实力迅速膨胀,1908年慈禧太后死后,取“监国”地位的醇亲王载沣将握有实权的袁世凯放逐河南老家。这引起了官僚军阀的不满和怨恨,对清王朝更加离心离德。•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督抚几乎没有人为清政府效力卖命,或保持观望,或弃城逃跑,或宣布独立•把民国年间出现的军阀混战,社会动荡,归之于辛亥革命所造成的必然结果,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是不公正的。民国年间的军阀割据和混战,是袁世凯破坏民主共和、复辟帝制的结果,是各地大小军阀所造成的,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产物。•请同学们想一想:统治阶级能够照旧维持下去吗?孙中山说,清政府“可以比作即将倒塌的房子,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长沙海关税务司伟克非说:“我看在不久的将来,一场革命是免不了的。”(1911.5)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特点说明被剥削被压迫群众不能照旧生活下去,剥削者也不能照旧生活下去和统治下去!民族民主革命是中国社会必然的选择!列宁对此指出:“只有当‘下层’不愿照旧生活而‘上层’也不能照旧维持下去的时候,革命才能获得胜利。”——《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3页。列宁设立厂矿的数目和投资额的增加发展较快的是轻工业,其中以棉纺织、面粉加工等行业最为显著设厂地区主要集中在江浙、两湖和广东一带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一)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1866—1925)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力,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中国积弱,至今极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堂堂华国,不齿于列邦;济济衣冠,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不痛心!夫以四百兆人民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本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政治不修,纲维败坏,朝廷则鬻爵卖官,公行贿赂;官府则剥民刮地,暴过虎狼。盗贼横行,饥馑交集,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呜呼惨哉!•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邻,久垂涎我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多,蚕食鲸吞,已见效于踵接;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呜呼危哉!有心者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庶我子子孙孙,或免奴隶于他族。用特集志士以兴中,协贤豪而共济,仰诸同志,盍自勉旃。(1866—1925)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檀香山兴中会誓词(1894年)(1866—1925)“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1904年)东亚风云大陆沉,浮槎东渡起雄心。为求富国强兵策,强忍抛妻别子情。(1878-1966)吴玉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活动陈天华(1875-1905)陈天华是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人士,《警世钟》、《猛回头》为其代表作。这两部书以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革命勇气,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已迫在眉睫,指出清朝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号召全国各阶层民众团结起来,实行革命,“杀那洋鬼子”,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是为了反驳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止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中反对革命排满、主张立宪保皇的立场,宣传革命而作。章炳麟(1869-1936):著名资产阶级革命派人士他总结了革命思想发展的理论,吹响了鼓舞革命志士继续前进的号角,对以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理论影响作用。邹容(1885~1905)“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为地球上名国、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华兴会光复会科学补习所中国同盟会1905年,华兴会部分成员在日本合影.前排左边1黄兴,左3胡瑛,左5柳阳谷;后排左1章士钊,左4刘揆一。光复会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从左至右依次为:廖仲恺、朱执信、胡汉民、宋教仁同盟会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政党1.有统一的革命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2.有自上而下的全国统一的领导机构,中央成立总部,国内外各地设支部;3.有全国革命党人公认的领袖——孙中山;4.主张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三民主义基本内容基本任务缺陷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在国内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实行民族革命。没有从正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完成政治革命。没有提出推翻地主豪绅阶级的统治。民生主义平均地权防止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富分化与对立,达成社会革命的目的。带有浓厚的空想色彩,在实践上缺乏社会基础。1921年6月,孙中山宣讲三民主义图,现存于南京总统府。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平均地权,实行社会革命?辩论结果第一,在中国必须进行一场革命。第二,现行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恶劣政治的根本”,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第三,必须通过平均地权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的出现。“数年以来,革命论盛行于国中,今则得法理论、政治论以为之羽翼,其旗帜益鲜明,其壁垒益森严,其势力益磅礴而郁积,下至贩夫走卒,莫不口谈革命,而身行破坏”,立宪党人“气为所摄,而口为所箝”。——《新民丛报》1907年评论一、封建帝制的覆灭二、中华民国的建立(一)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二)武昌首义与各地响应湖北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南北议和辛亥革命期间,南方的革命党人和北方的袁世凯所进行的和谈。1911年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为诱胁革命军向袁世凯妥协,11月26日向湖北军政府提出议和条件。12月初,南北双方达成停战协议,双方代表随即在上海英租界市政厅举行谈判。伍廷芳(1842~1922)伍廷芳代表革命军方面提出:清帝退位、选举总统、建立共和政府等条件。唐绍仪(1862-1939)唐绍仪代表袁世凯向革命军进行要挟。与此同时,英、美、德、俄、日、法等帝国主义对议和施加压力,促使双方尽快达成协议。混入革命阵营的旧官僚和立宪派也竭力把南方引向拥袁的道路。袁世凯(1859—1916)二、中华民国的建立(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二)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孙中山(1866--1925)黎元洪(1864—1928)黄兴(1874-1916)1911年12月29日,17省代表在南京开会,正式选举临时大总统,在有候选资格的孙中山、黎元洪、黄兴三人中,孙中山以16票当选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举行了临时大总统就任典礼。在典礼上,孙中山宣读了誓词,定国号为“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中华民国宣告正式成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中华大地上诞生了。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该图是1911年12月,孙中山从海外回国的照片。位于南京的总统府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孙中山主持召开第一次内阁会议1912年1月28日,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在南京成立。图为当日孙中山与议员们合影。(二)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南京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1.组成人员: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2.政策和措施: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3.根本大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孙中山发布的宣言书在孙中山发布的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明确宣布了临时政府的对内对外方针。对内方针:实现“民族之统一”、“领土之统一”、“军政之统一”、“内治之统一”、“财政之统一”;对外方针:“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他带有革命性、民主性。”为什么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革命性和民主性?(1)充分肯定了辛亥
本文标题:近代史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045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