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一身尘土,满面风霜,通信路通信,今夜我将你遗忘(长篇连载,每日更新)[原创]ALCATEL声明(本文为虚构小说,请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本文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信读者自有判断,公道自在人心作者无意针对任何个人为了让本文更象是一本通信人小说,给它取一个恶俗的名字(通信,今夜我将你遗忘)原名我的通信之路,从阿尔卡特到华为再到爱立信,06年2月11日首发于C114通信人家园.通信,今夜我将你遗忘题记江湖,永远是藏龙卧虎的地方现在的通信业,象不象一个武侠世界里的江湖?群雄逐鹿,烽烟四?门派各立,搏斗撕杀,各领风骚,巧取豪夺,E公司,NOKIA,SIEMENS,MOTO,NORTEL,H公司,ZTE......江湖永远不会老,老的只是人......一:工程师?诗人?过年以后,一直赋闲在家,暂时与通信一刀两断,日子过得不咸不淡,阳台里的花搬进搬出,再则就是躲在书房里翻翻MBA论坛和C114,罗嗦的跟美国黑人似的,CHECKITIN,CHECKITOUT个没完没了,手闲的发痒.在论坛看了几位通讯同仁纷纷写着似是而非的回忆录,不免也有些感慨,这些年来,一直有些问题萦绕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是不是通讯业真的是一个年轻人的职业,吃的是青春饭?是不是通讯人真的容易老,老在心里?我们是否还要去一个个公司投简历,接着接受别人的挑挑检检,HR变态压力面试然后一句:有消息我们通知你,等着审批,或者继续坐在办公室心不在焉言不由衷的做做依稀可辩逐渐模糊的儿时的梦,然后到C114来自言自语的述说一把自己的烦屁倒糟的前世今生,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结局和生活吗?这就是通信人生活的一切了吗?比如我自己,比如那位从也是H公司到E公司的wuyanmenghui朋友,最喜欢一会“端坐”在*星级酒店,一会“端坐”在南京(ENC)或者北京汉威大厦(ETC)OFFICE里,打着满足的小饱嗝,挂着幸福的小鼻涕泡,小声的哼哼着美妙的优越感,大大的刺激着C114山东H公司小年轻们,可是苍天啊大地呀上帝啊以及神啊他的惆怅却始终挥之不去,E公司薪水不高福利好的吓人他却感到无所事事,那些个在华为做牛做马的峥嵘日子却还让人牵肠挂肚,半夜梦回,可歌可泣,揪心啊.亲眼目睹通讯界一位文学大师冉冉升起在C114论坛。我只是有一点觉得奇怪,那就是:是TMD通讯成就了一个感伤的诗人,还是感伤的诗人不幸做了通讯?二:OVERVIEW掐指一算,在通讯业已然6个年头,从A公司售后技术支持给人察屁股开始,到H公司做培训,再到E公司做售前WCDMA核心网产品经理,这6年,正好是中国通讯业最蓬勃发展的6年,经历了GSM的快速发展,2。5G,EDGE宽带数据介入的兴起,到如今3G的渐入佳境,回顾一下本人的职业生涯也是整个通讯业一个缩影。可能是心性向往自由吧,不甘束缚,也可能是机缘巧合,短短6年其间经历了3个通讯公司,抚今追昔,既是一篇通讯自传,也算是一本横扫各大通讯公司OFFER求职指南啊,也许你还想了解这些公司的内幕,嘿嘿告诉你没有,最多算是一些各个公司特有的风气,比如A公司的法式散漫,管理松懈,H公司的工号和罚款及聚餐文化,E公司销售及做市场的傲慢和贵族气质,9年没有任何的业绩的销售安稳的过着舒适日子。说到这里有必要交代一下本人的大致情况,保证实事求是,不美化也不贬低,本人生活工作在华东,本科毕业于一所电子通讯类重点院校计算机专业。文中提到的A公司不是ASB公司,是A公司一个在华合资公司,在泛义A公司,员工整体凝聚力和认同感不是很强,合资公司在某些人眼里似乎就是后娘生的,低人一等,实际上这样分等级最后受损的还是A公司。本人离开A公司,这也是其中原因之一(有一点要澄清一下,公司的风气形成有很多原因,其实这也是公司文化的一部分,不是一个人两个人问题,但是在大环境大气候下,个人肯定会不知不觉的受影响,我这里不是在说我在A公司受了委屈,在这里打击报复发泄私愤,实际上,我到现在还是很感恩A公司,我的职业生涯里含金量最高的部分也是在A公司做售后时候,的确ASB不是所有人都存在门户之见,但是我后来做某个省的巡检时候碰到的分公司一项目经理徐大傻实在太恶心,所以感觉非常强烈)H公司类似,H公司以前在各地也有很多合资公司,也分等级,如同大家经常看到山东H公司和惠通在和深圳H公司在论坛上公开互相诋毁指责,其实结果很简单,他们吵来吵去,在竞争对手在客户看来,都是“H公司人”在互相诋毁叫嚣,道理也很简单,他们损坏的也正是H公司这块招牌吧尊重员工,让所有员工有归宿感和安全感,这一点只有E公司确实是真正做到了,E公司对有的在华10个合资公司都一视同人,比如大体的待遇,出差住宿标准补贴,几乎在所有E公司的公司墙上,都写着“我们代表一个E公司”“ONEE公司,ONEAIM”员工也高度认同自己是全球E公司中的一员,公司也的确是这么对待员工的,在E公司中国学院新员工培训时候,有各个公司来的,真正感受没有独资和合资之分,气氛非常融洽。而对于客户接触到所有代表E公司的员工都是非常为公司自豪的,自然就会觉得E公司这个公司的确不错。在这三个公司中,也确实是作为E公司人出去时最受尊重,我想这就不仅仅是薪水待遇和市场地位的问题了。三:邂逅A公司从哪里开始讲起呢?想到哪就说哪吧,还是从我在研究所的时候第一次听到A公司讲起,那时候研究所的一个同年**理工毕业的同事,因为性格相投,加之在同一个城市读的大学,下班后经常在一块混,此人长相清秀乖巧,却长着传说中的痔疮,令我错愕之余楞是没有嫌弃和芥蒂,可是我有一毛病,习惯以一个人的突出标志来称呼,所以我叫他王痔疮。(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虽然好记,但是容易得罪人)一日闲来,与王痔疮“手谈”,边闲聊发牢骚,王痔疮撇了撇了嘴说:我有一老乡,成电的,从大唐跳到A公司,待遇特别好,人家员工宿舍都是一人住一三星“标准间”,空调电视卫生间啥都有。那时候没住过三星级酒店,想的特别奢侈,对比研究所的8个平方宿舍住两个人,还是光板水泥地加白石灰抹墙,顿时不由倒吸一口冷气,嚯!世界上还真有这么好的单位?无限向往之。当场就厚着脸皮强行委托痔疮赶紧的给介绍介绍,推荐推荐。其实当时我做的是计算机外设硬件开发,电路设计,和通讯业差的挺远,说实话,对A公司了解甚少,连GSM,CDMA都没有听说,毕业后撰了两个月工资买了个E公司T21希奇个当个宝贝似的,后来在E公司的WCDMA大事记文档里看到,1998年那个时侯E公司已经在制定WCDMA的码片速率的3GPP标准了,真是天上一日,地上十年,不免又是一番感慨。而痔疮似乎没有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当回事情,但是我已经春心大动,开始写好简历,盲目而倔强的一向情愿着,在我一再的敦促及威逼利诱下,得到了A公司的HR部门的电话和传真,打了电话及发了简历,可想而知,这种没有任何针对性的求职结果会是如何,后来自己也忘了这码心血来潮的事情,大约半年后的一天,(正好那时我得到了上海一家局域网络设备公司的OFFER)A公司突然打电话给我去面试。第二天下午去了面试,职位是GSM系统工程师(也就是技术支持),做了几套英语数学题,没有通讯题。当场打分数,然后直接就和HR的经理面谈,这时才真正了解了这家A公司和电信的合资公司,再和部门经理谈个人工作经历和性格特征职业规划等,从这里我明白了为什么突然幸运会降临了,今年全国GSM的扩容及新开局工程业务大增,数个省的移动公司A公司GSM设备急缺人手到现场去开局,也就是工程开工了,却没人手。再回来和HR经理谈薪水问题,整个下午,那个HR经理,一个从省电信局出身的中年人,说的白沫蔓延到嘴唇,还有一点是记得谈薪水没有谈具体数字,说是研究所工资的两倍左右,他说公司的大部分员工来了两三年以后都买了房子,白沫和房子这两点记忆尤深。(房子不幸被言中,不过我来A公司一年后就买了自己的房子)多年以后这仍然是我经历过最诚恳的效率最高一个面试和招聘,一个下午,从考试到当场打印给我录取通知书(也就是OFFER),第二天就去签协议了。从此以后我明白两个道理,第一:当一个公司拒绝你一次并不意味它就永远拒绝你,特别是大公司。第二:所有公司的用人规矩招聘流程都是人定的,看你是否是公司很急缺的人,所有的招聘程序都可长可短。五年来,还拿过UT的OFFER,ZTE上研所的OFFER(无线网规网优),NOKIA技术支持HUAWEI,E公司,虽过程各不相同,无不如此。就这样,从此一脚踏进了通信行业。报到后的第三天,我就搬进了传说中的员工宿舍“标准间”,原来是是A公司在这个城市有客户培训分部,专门为此建了一个准三星的招待所给学员和老师住,有房间多,正好给没有住房的单身员工做宿舍。从研究所的8个平方光板水泥地踏上独门独户的标准间的地毯,反差真的很大,有一种爆发户的快感,这种心情居然持续爽了足足半年多,可见我原来有多么的农民和没见过世面。还好,我很欣慰,多年以后,我到了E公司,出差住*星酒店,晚饭公司自己人饭局喝的是“***”,公司里的****以及冰箱里的***等等,已经没有一定要去告诉某个人或者某群人的冲动了。因为我明白了两句话:第一:公司环境再好,那都不是你的,你只是暂时在这个环境里,2年也好,20年也好第二:出差住*星级酒店再贵房间再豪华,都不如自己家里那张KINGSIZE的大床睡的安稳。舒服,塌实。我承认我现在出差的时候会习惯分的很清楚,自费的东西,能省就省,我住*多一晚的*星级酒店,但我自己掏钱吃桂林米线和KFC。而大部分E公司同事也是这么做的。特别是上海的同事。阔的起,也精巴的起,而且还习惯这种反差,阔的时候不炫耀,精巴的时候不难为情,没什么可奇怪的。甚至,我已经4年没有上5460同学录了,当然,这是后话,这里面还有很多故事,在后面的文章中会一一提起。绝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都过不了酒色财气四关,人能处的低环境,也能处的好环境,还能保持平常心,宠辱不惊,那才是真正的修养和境界。你对某些事情的情绪反应,恰好说明了你的深度。毕竟是做技术的,接下来我会具体讲我在全国各地做A公司技术支持中的酸甜苦辣和趣事见闻,THATMUSTBEALONGSTORY,反正有时间,还就打算长话长说了。四:工程岁月报到后一周,就被分配出差到山西去开新局了,当然是先跟局,由一个老员工带,这叫在现场中学习成长,大部分通信公司的技术支持工程师都是这样培养的,当然如果时间充裕,象H公司现在是会先集中统一培训个几个月的系统理论知识和产品知识,再下放到办事处的具体各工程现场,谁让当时工程紧急呢。我们的出差待遇根据工程的不同性质,会有不同,前面提到我所在的公司是个合资公司,不算是A公司的分公司。工程性质一:我公司承包整个工程,完工后A公司结算给我公司一笔工程款,我们的出差待遇就是100一天的补贴,加200一天的住宿报销。(我记得最早的时候是开一个***新局是30万,不包括开局后的现场对客户培训及工程中意外产生费用,但每次都有客户要求开局后给他们培训,我们一般也都做了。再后来看到A公司给移动公司的工程报价是现场培训20万。)工程性质二:员工借用,我们这几个移动项目组的员工租给A公司,签定借用合同,A公司把我们当他们的员工一样用,A公司付我公司2万人民币每人每月,租借员工拿合资公司基本工资,差旅报销及补贴由A公司承担,370-470元每天每人包干。(包干的意思是不管你怎么吃怎么住,随便你怎么花,公司都报销这么多,当然各地都会有协议酒店,可自由选择,很多也是员工自己开发出来的协议酒店,充分调动了大部分A公司的员工积极的找经济实惠的酒店并且几个同事合住,比如在山西地区级城市,100一天的酒店算不错了,吃也便宜,吃住一日一天60元左右)。(我经常在脑海里浮现起一副链图:全国每天3亿多移动用户在打移动电话,每个月源源不断的给移动公司交钱-----移动公司再把这些钱里的一部分源源不断的交给形形色色的通信设备供应商------其中就有A公司-----A公司再把其中的一部分给我公司------然后这其中的一部分钱就变成了我的工资我的补贴------想起自己每个月给移动公司交的话费经过无数个轮回又回到了我的手中,如果每张钞票都有个性,都有标记
本文标题:醉过才知酒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12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