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Theoryofplannedbehavior,TBP---计划行为理论2定义1234起源与研究背景基本内容应用31.计划行为理论(TBP)◆计划行为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著名的态度行为关系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是从信息加工的角度、以期望价值理论为出发点解释个体行为一般决策过程的理论[1]。解释了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是如何作用共同作用于人的行为意向,进而作用于实际行为的过程[2]。◆该理论认为行为意向是影响行为最直接的因素,行为意向反过来受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42.TBP的起源与研究背景源头-Fishbein的多属性态度理论(TheoryofMultiattributeAttitude)。该理论认为行为态度决定行为意向,预期的行为结果及结果评估又决定行为态度。发展-Fishbein和Ajzen提出理性行为理论(TheoryofReasonedAction)。理性行为理论认为行为意向是决定行为的直接因素,它受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的影响。形成-Ajzen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1991年Ajzen发表的《计划行为理论》一文,标志着计划行为理论的成熟53.1TBP的基本内容主观规范行为意向行为5要素6主观规范行为意向行为5要素态度知觉行为控制态度(AttitudesTowardstheBehavior,AB):指个人对该项行为所抱持的正面或负面的感觉。是个人对特定对象所反映的出来一种持续性的喜欢或不喜欢的预设立场。行为态度受行为信念的影响,它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行为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即行为信念强度(strengthofbelief),另一个是行为结果评估(evaluation)7主观规范行为意向行为5要素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SubjectiveNorm,SN):指个人对于是否采取某项特定行为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即在预测他人的行为时,那些对个人的行为决策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团体对于个人是否采取某项行为所发挥的影响作用的大小。*主观规范受规范信念(normativebeliefs)和服从动机(motivationtocomply)的影响。*“规范信念”是指个体预期到重要他人或团体对其是否应该执行某特定行为的期望;服从动机是指个体依从重要他人或团体对其所抱期望的动机8主观规范行为意向行为5要素态度知觉行为控制知觉行为控制-PerceivedBehaviorControl,PBC:反映个人过去的经验和预期的阻碍,当个人认为自己所掌握的资源与机会越多、所预期的阻碍越少,则对行为的知觉行为控制就越强,即个人预期在采取某一特定的行为时自己所感受到可以控制(或掌握)的程度。由控制信念(controlbeliefs)和有关一个人在什么程度上能控制行为的知觉(perceivedpower)组成。包括内在控制因素,也包括外在控制因素。自我效能和知觉行为控制在实质上是相同的[3],并建议用能力(capacity)和自主性(autonomy)作为描写这二个概念的恰当术语.9主观规范行为意向行为5要素态度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指个人实际采取某项特定行为。行为意向:指个人对于采取某项特定行为的主观概率的判定,它反映了个人对于某一项特定行为的采取意愿。101711◆自计划行为理论问世以来,许多实证研究的结果均证明,这是一个将态度和行为连接起来,具有相当预测力的理论之一。◆不过,它的一些理论观点在受到大多数学者的赞同和支持的同时,也遭到不少学者的质疑。这些质疑和挑战无疑进一步促进了计划行为理论的成熟和完善。12◆Armitage和Conner等学者曾对1998年以前的185个有关TPB的研究进行多元分析。–他们报告说,态度、社会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只能解释在不同领域的39%的意图变异和27%的行为变异。–而且,与态度和知觉行为变量相比,控制社会规范这一变量同意图、行为的相关较小[4]。–因此,这些成份并不能解释所有的意图和行为上的变异。13◆另外,有些学者还提到了除这三个主要变量之外的其他因素。–例如,在诚实领域,针对欺诈行动,道德义务就是另一个潜在的意图的决定因素[5]。–为了确定各种不同的因素成分是否可以对意图予以充分的解释,还有一些研究人员提出,如果过去的行为与未来的行为相关,那么,除了态度、社会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也应把过去的行为包括在模型中。–所以,其他一些因素也同样需要被测量[6]。也就是说,观察表明,不能把无法解释行为上的变异仅仅归因于随机误差,应该还存在着某些不可测量的系统因素。他们认为,计划行为理论似乎并不能解释社会上的所有行为。14◆如R.East(2000)指出,计划行为理论在零售情境中似乎就没有预测出对产品的抱怨倾向[7]。后来,Ajzen在计划行为理论中加上了对过去行为的测量,并将其作为预测未来行为的一个重要指标[8]。◆至于哪三个变量对意图和行为有重要的但不同的预测作用,Ajzen和Fishbein(2004)在一次答辩中曾经阐明,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意图预测的相对重要性,这一预测会因行为与行为,人群与人群的变化而变化。他们认为,对于这三个前因变量,在特定的情况下,并不需要全部参与,有时可能仅仅需要一个或二个[9]。1516◆计划行为理论有以下几个主要观点:1.非个人意志完全控制的行为不仅受行为意向的影响,还受执行行为的个人能力、机会以及资源等实际控制条件的制约,在实际控制条件充分的情况下,行为意向直接决定行为;2.准确的知觉行为控制反映了实际控制条件的状况,因此它可作为实际控制条件的替代测量指标,直接预测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如图虚线所示),预测的准确性依赖于知觉行为控制的真实程度;173.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是决定行为意向的3个主要变量,态度越积极、重要他人支持越大、知觉行为控制越强,行为意向就越大,反之就越小;4.个体拥有大量有关行为的信念,但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只有相当少量的行为信念能被获取,这些可获取的信念也叫突显信念,它们是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认知与情绪基础;185.个人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如人格、智力、经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等)通过影响行为信念间接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并最终影响行为意向和行为;6.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从概念上可完全区分开来,但有时它们可能拥有共同的信念基础,因此它们既彼此独立,又两两相关。193.2计划行为理论的测量方法[1]◆将计划行为理论应用于研究时,研究者多采用Ajzen建议的测量方法:测量时必须遵守一致性原则;◆研究的准备工作分两步走,第一步引出突显信念,第二步编制正式测量问卷。203.2.1一致性原则(ThePrincipleofCompatibility)◆一致性原则指所有研究变量的测量必须包含相同的行为元素,即所测量的意向、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应是对特定行为的意向、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控制,并且所测量的行为应与其真实条件下发生的行为一致。Ajzen认为不遵守一致性原则会犯评估不一致的错误,容易混淆或低估变量之间的关系.21◆鉴于一致性原则对研究结果的重要性,计划行为理论要求研究者在测量前对所研究的行为进行严格定义。在计划行为理论中,行为指个体在特定时间与环境内对特定目标作出的外显的可观测的反应,因此研究中行为的操作性定义应包括对象(Target)、行动(Action)、环境(Context)和时间(Time)四个元素,简称行为的TACT元素。◆定义TACT元素有些人为随意性,研究者可以依据研究目的具体定义每个元素,也可集合一个或多个元素增强行为的一般性。不论是具体地还是宽泛地定义,研究者必须保证行为意向、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都具有相同的行为元素,确保所研究的行为一致。223.2.2引出突显信念(ElicitingSalientBliefs)◆计划行为理论认为突显信念是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认知与情感基础。突显信念不仅可以解释个体为何拥有不同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而且还可以为制定行为干预措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引出突显信念的方法是选取有代表性的研究样本,通过三类开放性问题:目标行为有哪些益处和害处、哪些个人或团体会影响目标行为的发生、哪些因素会促进或阻碍目标行为的发生,分别获得有关行为结果、规范及控制的信念,然后对收集到的信念进行编码和内容分析,用出现频率较高的信念组成突显信念模式(modalsalientbeliefs)。◆突显信念模式是正式研究问卷项目的信息来源。233.3.3编制正式测量问卷◆为帮助研究者更好地应用计划行为理论,Ajzen设计出了一套计划行为理论研究的一般问卷模式供研究者们参考[8]。一般问卷包含整体的直接测量和基于信念的测量,所有测量项目均采用Licket等级评分法。◆在编制直接测量项目时要注意吸纳近些年的研究经验,态度的项目内容应包含工具性态度和情感性态度;主观规范的项目内容包括指令性规范和描述性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的项目内容包括自我效能感和控制力。244.TBP的应用◆它已被成功地应用于多个行为领域,并且大多数研究证实它能显著提高研究对行为的解释力与预测力。◆其适用行为领域包括:-饮食行为,如摄取纤维素[10]、饮用豆奶[11];-药物成瘾行为,如戒除烟酒[12]、药物、食欲;-临床医疗与筛检行为,如健康检查、癌症筛检、乳房自我检查;-运动行为[12],如慢走[13]、爬山、骑自行车、休闲活动的选择-社会与学习行为,如采取环保措施[14]、支付公园保护费用[15]、学习成就、消费行为,娱乐上网行为,学生舞弊,交通违规等方面的行为。255.参考文献[1]段文婷,江光荣.计划行为理论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8,16(2):315-320.[2]王静,杨讫,傅灵菲,等.计划行为理论概述.2011,6(4):290-291.[3]张锦,郑全全.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完善与应用.2012,18(1):77-81[4]ReineckeJ.LongitudinalAnalysisofAdolescents’deviantandDelinquentBehavior[J].Methodology,2006,2(3):100-112.[5]BeckL,AjzenI.PredictingDishonestActionsUsingtheTheoryofPlannedBehavior[J].JournalinResearchinPersonality,1991,25(2):285-301.[6]RhodesRE,CourneyaKS.InvestigatingMultipleComponentsofAttitude,SubjectiveNorm,andPerceivedControl:anExaminationoftheTheoryofPlannedBehaviorintheExerciseDomain[J].British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2003,42(4):129-146.[7]EastR.ComplainingasPlannedBehavior[J].PsychologyandMarketing,2000,17(12):1077-1095.26[8]AjzenI.PerceivedBehavioralControl,Self-Efficacy,LocusofControl,andtheTheoryofPlannedBehavior[J].JournalofAppliedSocialPsychology,2006,32(4):665-683.[9]AjzenI,FishbeinM.QuestionsRaisedbyaReasonedActionApproach:CommentonOgden(2003)[J].HealthPsychology,2004,23(4):431-434.[10]EmilyJ.Kothe.Arandomisedcontrolledtrialofatheoryo
本文标题:1认知行为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177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