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3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实现了向市场主体的转变。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可划分为改革的初步探索、制度创新以及纵深推进三个阶段。一、1978~1992年: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从1978年到1992年,是我国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1.国企改革起步于放权让利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议公报中明确指出,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陷就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大胆下放,让地方和企业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2.国企改革先后出现了多种形式1984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实行厂长(经理)责任制,并在大多数国有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对一些小型国有企业实行租赁经营,并在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中开始了股份制改造和企业集团化的改革试点。3.国企改革与价格体制改革等宏观经济改革同步进行伴随着国企改革,国家在价格体制、流通体制、投融资体制上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4.改革的推动力量这一阶段国企改革在不断地探索中前进,具有十分鲜明的试错特征,改革的推动模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1)国企改革是解决我国经济短缺问题的客观需要。(2)中央指导、理论研究和地方企业实践相结合,自下而上占主导,经济短缺的现实迫切要求改革国企以提高产量和效益,改革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外资经济。(3)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逐步调整改革的方向二、1993~2003年:国企改革的制度创新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主义制度下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使改革陷入发展的僵局。同时,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对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巨大冲击。触及计划体制本身的改革势在必行,国企改革由此进入了第二个阶段。1.逐步明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计划与市场关系的明确,使国企改革从政策调整阶段进入了制度创新阶段。2.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1995年9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3.国企解困始终是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的主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有企业由于高负债率、冗员多等原因,陷入了发展的困境。为了给国有企业解困,中央推出了多项政策,此外,国务院还采取其他一些有效措施。4.股份制和公司制试点的推进在此阶段,全国各地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先后选定多家国有企业参与股份制试点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建立与规范。5.利用与发展资本市场投融资体制实行“拨改贷”之后,随着国有企业经营亏损日益增加,银行对国有企业的不良贷款率不断攀升,在国企改革中,仅靠银行的间接融资已难以满足其巨大的资金需求。因此,通过资本市场发展直接融资是必然的出路。6.国企改革与整个国民经济改革相结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企改革是与国家宏观经济改革结合进行的。7.本阶段国企改革的动因国企改革在本阶段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改革的推动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点:(1)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改革解放了思想,指明了方向。(2)国企改革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求。(3)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总结的共同作用三、2004年至今:国企改革的纵深推进中共十六大之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方式的变化和资本市场的改革使我国的国企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深层次改革,是利益的调整和权力的重新分配,涉及政治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2.国企改革以大企业、以产权多元化和治理结构为中心本阶段,国企改革依然是以抓大放小为主,同时以产权多元化和治理结构建设为中心。3.各种所有制企业关系的处理这一阶段,如何处理非公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问题成为了理论探讨和政策制定的重点。4.国企改革与资本市场的改革同步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迫切需要资本市场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与有效的金融服务。资本市场对于国企改革而言非常重要。四、国企改革的三大热点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十八大报告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主题作了深入阐述。国企工资高不高?国企和民企是什么关系?国企履行社会责任够不够?成为了当前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三个热点问题。1.国企工资高不高国企收入高不高,要客观地看待。社会上关注的是少数大型具有垄断地位的国企,其职工特别是领导层的收入偏高。事实上,并非所有国企收入都高。2.国企和民企是什么关系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很快。像华为、中兴、三一重工和联想等企业,都是优秀的民企,对国民经济起着重要作用,在有些行业里是主力军。在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行业,由国企占主导,而一般竞争性行业,民企应唱主角。3.国企履行社会责任够不够从2006年中石油中石化上交特别收益金开始,中央企业逐步建立上缴红利制度,这是重要的改革措施。应该说,上缴红利政策推出是很及时的。五、国企改革案例分析广州摩托负重前进
本文标题:国企改革历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262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