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书法、楹联及其欣赏
中国书法、楹联及其欣赏中国书法、楹联及其欣赏中国书法艺术以各种形式留存于众多的风景名胜之中,碑刻、楹联既是史书、诗书,又是最好的书法留存和展示方式,成为我们今天观赏的重要景观。书法和楹联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旅游区的审美文化内涵,而且对于营造旅游环境的文化气氛、丰富和提高旅游者的审美欣赏内容与层次起着重要作用。中国书法艺术书法源流概述中国的书法艺术可谓源远流长,随文字的产生而产生。中国文字最大的特点就是“象形”,也就是用图画的形式来表达语言的内涵。它不仅能传达信息,而且由于它的“象形”的特点还具有审美的价值。什么是书法呢?所谓的“书法”,就是要用笔(篆刻用刀)把这些文字加以美化,使其成为可以观赏的对象物。在我国的旅游风景地,一般都能看到一些古代的书法遗迹,它们以楹联、匾额、碑林、石刻的形式存在,与周围的环境和谐一致,给游客以极大的审美感受和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书法的种类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篆书甲骨文我国最早的书体文字金文稍后于甲骨文出现的文字石鼓文刻于鼓形石上,我国现今最早的石刻小篆与秦以前的大篆相对而言,故又称为“秦篆”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隶书始于秦代,流行于汉、魏楷书始于魏,盛于晋,完备于唐草书完善和定性于魏晋行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书法的审美特征书法艺术的两个要素字形从造字方法看,汉字起源于象形,因此,汉字往往具有图画的意味。在相对稳定的空间内,由点和各种线条组成的汉字,是一个庞大的“表意”系统,可以引起人们的多种联想:或日月星辰,或山川草木,或鸟兽虫鱼,或人间万物…工具书法的主要工具是毛笔。毛笔所产生的点、线可谓变化多端:有粗有细、有种有轻、有曲有直,汉字的表意性主要用毛笔书写,使书法与绘画具有同源同构的特征。书法的审美特征书法的外在美书法的外在美或形式美主要表现为笔法和结体美,以及章法布局美两个方面。合法度具筋骨善变化贵和谐书法的审美特征书法的内在美书法的内在美,是指书法作品通过外观形式透出或折射出的“生命意味”。力量美律动美神韵美书法的重要遗存形式——碑刻碑刻碑刻在产生之初只是刻石文字的一种,以后人们将碑刻的含义加以引申、扩展,将所有刻有文字的石刻(包括碑、墓志、造像、刻石、刻经、塔铭、摩崖、石阙、题名、题诗、界石、画像等)统称为碑。广义的碑是指携有述德、铭功、纪事与纂言等文字的石刻。狭义的碑是指东汉以后,立于纪念地、建筑或墓前的长方形石板。从旅游景观欣赏的角度而言,应理解为广义。碑刻的分类碑类墓志类经类造像记杂刻类碑刻的审美特点质感美含蓄美和谐美艺术美书法遗迹欣赏中国楹联艺术楹联的概述楹联,又称对联、联语或对子。小而言之,它是把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义相关、平仄对的两个句子排列在一起的,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它与我国古代的诗、词、歌、赋一样,是一种可以写景、抒怀、讽世的特殊的文学样式,短则三、五字,长则数百字不等。楹联的起源与发展楹联的起源楹联的起源根植与我国古人“物生有两,惟两能化”的“阴阳对举”观念。楹联的产生与发展真正意义的对联,是在五代以后。清人梁章钜在他的《楹联丛话》中道:“楹联之兴,肇于五代之符,梦蜀‘余庆’‘长春”十字,其最古也。至推而用之楹柱,盖自宋始。”意思是说楹联最早兴起于五代时蜀主梦在门前桃符上的题词,即“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十个字。到了宋代,人们便推广而广之,民间几乎家家户户都悬挂春联了。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证明。楹联发展至明清两代,可谓达于高峰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民俗惯性与对联文学发展的必然。另一方面则与统治者的大力倡导有关。楹联的基本要求一副对联,分上联和下联,每幅对联字数多少,是没有规定的。有一言对联(上、下联各一个字),有二言、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的对联,有的甚至在百言、二百言以上,如《昆明滇池大观楼联》,共180字(上下联各90字)。一副对联的字数多少虽然没规定,但在上联和下联之间却有许多规律。撰写对联必须符合的几个基本要求一、字数相等字数相等,就是要求上下联(俗称对头)与下联(俗称对尾)的字数要完全相等,上联多少字,下联必须多少字,不能多,也不能少。二、词性相同词性相同,就是要求上联与下联所对称的词必须词性大致相同,做到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叠词对叠词,等等。三、结构一致结构一致,就是要求上、下联所对应的词组:上联是并列结构,下联必须是并列结构;上联是主谓结构,下联必须是主谓结构等等。撰写对联必须符合的几个基本要求四、平仄协调平仄,就是字的声调。古人把平上去入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生(包括现代汉语的阴平和阳平),仄就是上去入声。由于语言的发展,古音发生的变化,故入声字消失,分别被派到了平上三声中去,谓之“人派三声”。因此,如果依安现代汉语来判别平仄,平声大致上是阴平和阳平,仄声除了上声和去声外,还应括被派到阴平阳平里的字。五、意义相关意义相关,是指上、下两联语之间在意义上要构成相似、相连或相对、相反的关系,并且共同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否则,就不能算是对联。楹联的审美特征一、楹联是对称的语言艺术,对称的美是楹联的首要特征二、楹联是“诗中之诗”,具有是一般的审美特征三、楹联又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多种艺术的审美特征中国名胜古迹楹联欣赏秦皇岛山海关孟姜女庙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当你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经过108级台阶,进入山门来到前殿,大门两侧的这副对联就会映入你的眼帘。传说孟姜女跳海后,海中立即浮现出两块岩石,高的是墓碑,低的是孟姜女坟。又传一位状元站在孟姜女庙前,远眺海中孟姜女坟,只见波涛滚滚,时起时落;遥望万里蓝天,但觉浮云悠悠,忽散忽聚。于是他即景生情,挥毫写下这副名传千载的奇妙佳联。这副联语正是根据传说故事和自然景物,利用了“转品”的“叠字”的修辞手法,在“朝”和“长”字上巧做文章,用八个不同汉字组成了长达20字的对联,妙趣横生,耐人咀嚼。此联只要在读音和断句上稍作变化,即可有多中读法: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海水潮,朝朝潮,朝朝潮落;浮云涨,长长涨,长长涨消。海水朝朝潮,朝潮朝朝落;浮云长长涨,长涨长长消。海水潮,朝潮朝潮,潮潮落;浮云涨,长涨长涨,涨涨消。海水潮,朝潮朝潮,朝朝落;浮云涨,长涨长涨,涨涨消。这五种读法,其本意不变,只是节奏和韵律起了变化,以及描绘“海水”、“浮云”的角度不同而已。如果读者熟悉楹联中的转品、叠字、歧义等艺术修辞手法,了解孟姜女的传说故事和孟姜女庙的自然环境,对这副构思奇巧新颖且又切环境风景、近似谜语的对联,就不难理解了。
本文标题:中国书法、楹联及其欣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301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