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节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一、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二、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三、其他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一、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商周时期)商代:河南偃师商城、郑州商城、湖北盘龙城及安阳殷墟等。周朝:形成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法礼关系,对城市建设制度也有严格的规则。《周礼·考工记》记载了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因此,周代被认为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如周王城。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社会及文明发展十分重要的时期。各种学术思想如儒家、道家、法家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并传承后世。学术思想百家争鸣,商业发达,战争频繁以及筑城与攻守技术的发展,形成了当时城市建设的高潮。因此,东周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多元化时代。既有与一脉相承的儒家思想,维护传统的社会等级和宗教礼法,表现为城市形制的皇权至上理念;也有以管子为代表的变革思想,在城市建设上提出:“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强调“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自然至上理念,从思想上打破了《周礼》单一模式的束缚,形成自由的不规则布局形式。春秋战国都城如图,此外汉代长安、南朝建康、南宋临安都城建设符合自然至上理念等。有关书籍论述:1、《周礼·考工记》记述里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有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周礼》反映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2、战国时出现《管子》打破了城市单一的周制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发,城市选址要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和谐。3《商君书》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的角度,分析都邑道路,农田分配及山陵丘谷之间比例的合理分配问题,分析了粮食供给、人口增长与城市发展规模之间的关系,对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开创了我国古代区域城镇关系研究的先例。河南偃师商城偃师商城位于河南省偃师市城关镇,西去洛阳故城十余公里,西南距二里头遗址六公里。有内城、外城,其平面大致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100m,东西宽约740m.郑州商城是商代早中期的都城遗址,坐落在郑州商代遗址中部,即今河南省郑州市区偏东部的郑县旧城及北关一带。商城近似长方形,北城墙长约1690m,西墙长约1870m,南墙和东墙长度均为1700m,周长近7km。安阳殷墟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有宫殿宗庙区、王陵区和众多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铸铜遗址、制玉作坊、制骨作坊等众多遗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周王城平面想象图现已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遗址428座。其中十几座大国都城面积达10-30平方公里;一般的城市为1-10平方公里,共有100座;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下的小城和军事城堡有二、三百座。春秋晋都新田战国楚都郢蔡国都城(上)滕国都城(下)鄢国都城(上)武进淹城(下)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三孔——孔庙、孔府、孔林。楚齐晋吴越一、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秦汉三国南北朝隋唐时期)秦国:发展“相天法地”理念,强调方位,以天体星象坐标为依据,布局灵活。都城咸阳汉代:突出皇权,强调礼制,在城市中轴线上布置宫殿,并导入祭坛、明堂等礼制建筑。国都长安王莽取得政权后的国都洛邑三国:开始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继承以宫城为中心的规划思想。曹魏邺城南北朝:城市中出现大量宗庙和道观,城外出现石窟;强调城市整体环境观念、形胜观念、人工和自然环境整体和谐和城市的信仰和文化功能。隋唐:规整的方格路网,干道系统明确。居住布局采用坊里制,长安城秦都城咸阳遗址示意图秦国汉长安复原想象平面图汉长安曹魏邺城平面图北魏洛阳平面图南朝建康长安城:•布局严格•分区明确•宫城为中心•坊里制•集中设市•中轴线对称长安坊里制:坊里相当于一个居住单位,每个坊四周设置坊墙,坊里实行宵禁制度,坊中设置居民的社会活动和寺庙用地。一、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宋元明清时期)宋:世宗柴荣颁布诏书改建、扩建东京汴梁,废除里坊制度,建立开放的街巷制,是中国古代关于城市建设的一份杰出文件。同时反映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重要的新发展。元代:元大都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都城的传统形制,是继唐长安城之后中国古代都城的又一典范,并经明清两代的继承发展成为至今留存的北京城。明清:明北京城的内城范围在北部收缩了2.5公里和在南部扩展了0.5公里,使中轴线更为突出,从外城南侧的永定门到内城北侧的钟鼓楼长达8公里,沿线布置了城阙、牌坊、华表、广场和宫殿,突出庄严雄伟的气势,显示封建帝王的至高无上。皇城前东西两侧各建太庙和社稷,又在城外设置了天、地、日、月四坛,在内城南侧的正阳门外形成商业市肆。清北京没有实质性的变更,城市较为完整地保存至今。南宋临安城《清明上河图》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元大都: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市。明代北京城图明清北京城明清北京城北部南缩2.5km南部扩展0.5km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总结: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宗法礼制)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天人合一)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重选址,如近水、向阳、避风等地段。中轴对称,“不正不威”等级严格。道路系统——方格网。重视水源利用和城市绿化。二、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奴隶制社会的欧洲城市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著名的建筑师希波丹姆(Hippodamus)提出了城市建设的希波丹姆模式,这种模式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以充分体现了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这一模式在其规划的米列都(Milet)城中得到完整的体现,城市结合地形成了不规则的形状,棋盘式的道路网,城市中心由一个广场及一些公共建筑物组成,主要供市民们集合和商业用,广场周围有柱廊,供休息和交易用。古罗马:营寨城有一定的规划模式: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中间十字形街道,交点附近为露天剧场或斗兽场与官邸建筑群形成的中心广场。营寨城的规划思想深受军事控制目的的影响。如:位于今阿尔及利亚的提姆加得城。中世纪的欧洲城市:中世纪的欧洲分裂成为许多小的封建领主王国,封建割剧和战争不断,出现了许多具有防御作用的城堡。中世纪欧洲的教会势力十分强大,教堂占据了城市的中心位置,教堂的庞大体量和高耸尖塔成为城市空间布局和天际轮廓的主导因素,使中世纪的欧洲城市景观具有独特的魅力。1.古希腊希波丹姆模式“城市规划之父”希波丹姆提出城市建设的希波丹姆模式,这种模式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以充分体现了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和数的和谐,以取得秩序和美。城市典型平面为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的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街坊,街坊面积一般较小。分区根据古希腊社会体制,宗教与城市公共生活要求,分为3个主要部分:圣地、主要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私宅地段又划分3种住区:工匠住区、农民住区、城邦卫士与公职人员住区。广场市民广场,该布局以广场为中心的主导思想反映了古希腊时期的市民民主文化。同时它要求几何与数的和谐与秩序的美。广场、公建取代宫殿市民集会场所形成了城市的核心。典型代表:米利都城米列都城帕加蒙.密细亚的古代希腊城市,现为土耳其的贝尔加马镇,图为2世纪时的情况。它是希腊化时期最美丽的城市之一,也是当时城市规划最优秀的样板。2.古罗马古罗马时代是西方奴隶制发展的最高阶段。罗马帝国时期,城市建设进入了鼎盛时期,大量建造公共浴池、斗兽场、宫等。古罗马城最为集中的表现:中心是共和国时期和帝国时期形成的广场群,广场上耸立着帝王的铜像、凯旋门、纪功柱,城市各处散布公共浴池和斗兽场。如威尼斯广场古罗马北非城市提姆加得城平面图,公元一世纪3.中世纪的欧洲城市社会和政治背景:中世纪的欧洲--众多的封建领主王国--封建割据战争频仍--城堡的出现。城市典型特征:中世纪欧洲的教会势力强大,教堂占据了城市的中心位置,教堂的庞大体量和高耸尖塔成为城市空间和天际轮廓的主导因素,使中世纪的欧洲城市景观具有独特独特的魅力。特拉亚诺广场·威尼斯德国小城洛顿堡。它完整保留了中世纪形式的名城,是典型的童话世界中世纪城镇二、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科学技术、艺术得到飞速发展,形成“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早期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文艺复兴宣扬人性解放,打着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旗帜反对神权,巩固君权。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意大利许多城市修建了众多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如: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和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巴洛克时期(16-17世纪):新生的资本主义迫切需要强大的国家机器提供庇护,资产阶级与国家已结成联盟,反对封建割据和教会势力,建立了一批中央集权的君权专制国家。在城市建设上受古典主义思潮的影响,祟尚抽象的对称和协调,无论在平面布局或立面构图上,都不遗余力地强调轴线,强调主从关系。巴洛克风格抛弃了中世纪城市的随机自然的空间格局风格,通过建立整齐规则、具有强烈城市轴线系统,强调城市空间的动感和景观环境,用高耸的纪念碑、尖塔作为城市空间转折节点的过渡和视线引导,如罗马城市改建。古典主义风格表现在城市规划和建筑群的布置中主要强调轴线对称、突出中心和规则的几何图形,如法国凡尔赛宫苑、俄罗斯的圣彼得堡等均为古典主义风格。巴洛克风格和古典主义风格互相影响、互相渗透,通过宏伟壮丽并有组织的空间景观来塑造中央集权的不可动摇。这两大思想理论在19世纪欧洲的城市建设和改建中广泛应用,如以巴黎的改建规划影响最大,轴线放射的街道(如爱丽舍田园大道)、宏伟壮观的宫殿花园(如凡尔赛宫)和公共广场(如协和广场)都成为当时城市建设模仿的典范。还有美国华盛顿城市规划以及澳大利亚的堪培拉等。典型的意大利小村镇。入口处定一个广场,然后是向各处去的路,房子是广场和街道之间剩余空间里的物质。小镇的上端是署名的兰特别墅。文艺复兴的规则与中世纪的自由衔接的非常和谐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欧洲城市(14-16世纪)古典主义风格凡尔赛宫西班牙帕马洛瓦城巴黎星形广场和香榭丽舍大道堪培拉三、其他古代文明的城市规划思想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卡洪城波斯:苏达小亚细亚:耶立科位于两河流域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当地居民多信奉多神教,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体现其规划思想的比较著名的城市有:波尔西巴、乌尔、新巴比仑城。公元前2000年新巴比伦城,市区呈长方形,幼发拉底河贯穿心脏地带,中央有座桥相连古埃及卡洪城第二节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一、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二、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脉络三、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和实践四、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五、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18世纪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居住地的模式,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居住条件不断恶化,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重匮乏,环境质量导致传染病流行(19世纪三四十年代蔓延于英国和欧洲大陆的霍乱)。引起了各阶层人士的关注。在19世纪中叶,开始出现了一系列有关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讨论。这些讨论在很多方面是过去对城市发展讨论的延续,同时又开拓了新的领域和方向,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和发展在理论上、思想上和制度上都进行了充分准备。历史背景及当时存在的问题一、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一、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针对城市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促进了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形成。19世纪开始关注城市的未来发展,为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思想、理论、制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础)空想社会主义,源自莫尔“乌托邦”概念,代表人物——欧文、傅立叶。欧文1817年在印第安那州实践的“协和村”方案。傅立叶1
本文标题:城市规划思想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339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