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魏晋清谈(上)“清谈”就是以三玄为主要内容的谈论,也有称“玄谈”或“谈玄”的。魏晋清谈的含义:1雅谈——泛指一切美好的言谈,通常是个人性的,而不是公众性的舆论。2美谈——通常指对人物的揄扬,带有舆论性。3正论——指对人物的评论,可褒可贬,而重在贬,也带有舆论性。“魏晋清谈”指的是魏晋时代的贵族知识分子,以探讨人生、社会、宇宙的哲理为主要内容,以讲究修辞技巧的谈说论辩为基本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学术社交活动。魏晋清谈的远源是两汉的讲经近源则是东汉末年京师太学里形成的“游谈”之风……然章句渐疏,而多以浮华相尚,儒者之风盖衰矣。——《后汉书·儒林列传》览入太学。时诸生同郡符融有高名,与览比宇,宾客盈室。览常自守,不与融言。融观其容止,心独奇之,乃谓曰:“与先生同郡壤,邻房牖。今京师英雄四集,志士交结之秋,虽务经学,守之何固?”览乃正色曰:“天子修设太学,岂但使人游谈其中!”高揖而去,不复与言。后融以告郭林宗,林宗因与融齐刺就房谒之,遂请留宿。林宗嗟叹,下床为拜。——《后汉书·循吏列传·仇览传》郭泰“善谈论,美音制”,“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符融“幅巾奋袖,谈辞如云”,“郭林宗始入京师,时人莫识,融一见嗟服”——《后汉书》1对于时政的议论;2对于人物的品评;3对于学术思想的讨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而声名自传于后。”——曹丕《典论·论文》“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蓄之,流俗之所轻也。”——司马迁“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扬雄“传播”的两个向度:1时间上,“流传后世”2空间上,“播扬远近”——前者造成传统,后者形成普及。中国古代的学校:虞——庠,夏——序,殷——瞽宗,周:天子——辟雍,诸侯——泮宫,汉武帝:京师——太学,设五经博士,郡国——郡国学地方——乡学本末有无之辨、自然名教之辨、才性之辨、圣人有情无情之辨、言意之辨、君父先后之辨……裴散骑娶王太尉女,婚后三日,诸婿大会,当时名士、王、裴子弟悉集。郭子玄在坐,挑与裴谈。子玄才甚丰赡,始数交,未快;郭陈张甚盛,裴徐理前语,理致甚微,四坐咨嗟称快,王亦以为奇,谓语诸人曰:“君辈勿为尔,将受困寡人女婿。”(《文学》19)“遐以辩论为业,善叙名理,辞气清畅,泠然若琴瑟,知与不知,无不叹服。(刘注引邓粲《晋纪》)1林道人诣谢公,东阳时始总角,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文学》39)2康僧渊初过江,未有知者,恒周旋市肆,乞索以自营。忽往殷渊源许,值盛有宾客,殷使坐,粗与寒温,遂及义理,语言辞旨,曾无愧色,领略粗举,一往参诣。由是知之。(《文学》47)3张凭举孝廉,出都,负其才气,谓必参时彦。欲诣刘尹,乡里及同举者共笑之。张遂诣刘,刘洗濯料事,处之下坐,唯通寒暑,神意不接。张欲自发无端。顷之,长史诸贤来清言,客主有不通处,张乃遥于末坐判之,言约旨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真长延之上坐,清言弥日,因留宿至晓。……(《文学》53)江左殷太常父子,并能言理,亦有辩讷之异。扬州口谈至剧,太常辄云:“汝更思吾论。”(《文学》74)殷融字洪远,陈郡人。桓彝有人伦鉴,见融,甚叹美之。著《象不尽意》、《大贤须易论》,理义精微,谈者称焉。兄子浩,亦能清言,每与浩谈,有时而屈。退而著论,融更居长。(刘注引《中兴书〉)锺会撰四本论,始毕,甚欲使嵇公一见,置怀中,既定,畏其难,怀不敢出,于户外遥掷,便回急走。(《文学》5)……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棋间设,终以六博,高谈娱心,哀筝顺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曹丕《与吴质书〉余以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金谷诗序〉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又以己敌石崇,甚有欣色。(《企羡》3)
本文标题:世说新语导读五章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69880 .html